明朝位麵。
漢王府。
在漢王朱高煦屏退左右,喚來趙王朱高燧後,兄弟三人聚在一起,罕見的沉默了下來。
足足過了片刻。
皇太子朱高熾苦笑著說道:
“老二,老三,這一次是大哥我對不住你們啊。”
“瞻基那小兔崽子太胡鬧了,這樣,我親自去一趟,把那小兔崽子帶回來,交由你們處置。”
“我方才已經向興宗陛下遞交就藩奏折了,我們一家回順天府去。”
“今後,我就是燕王了。”
漢王朱高煦方才已經看過朱高熾給朱瞻基寫的那封家書,其中寥寥三字,也有了思想準備,搖頭道:
“憑什麽?”
“興宗陛下又怎麽了?要不是……太祖皇帝他老人家在,你看誰會理會興宗陛下?”
“哼,也是父皇太……太天真了。”
如今這裏隻有他們兄弟三人,漢王朱高煦也就沒有那麽多顧忌了。
憑什麽要讓他們燕王一脈的退讓?這大明天下就該是他父皇,大明太宗皇帝的!
至於那小狼崽子,技不如人,無話可說。
趙王朱高燧臉上難掩興奮之色,說道:
“老大,你可是認真的?”
“這樣吧,看在你我兄弟情誼上,你就帶著那小狼崽子……瞻基回順天府就藩。”
“我可是長輩,怎麽能和一個晚輩如此計較?”
自家父皇的嫡長子就藩了,那好聖孫也走了,嘿嘿……就剩下他和自家二哥,這不是天賜良機!
想著想著,趙王朱高燧眼前似乎浮現出了三副畫麵。
皇太子朱高熾一家人在順天府歸隱山林,苦哈哈的耕種。
漢王朱高煦因為太過癡傻,惹怒了父皇,也被趕回了封地。
惟有他,父皇最聰慧的兒子,被父皇委以重任,稱讚他是最像自己的兒子。
看著身體都在發抖的老三,皇太子朱高熾眼中閃過一抹困惑,說道:
“老二,這話你我私底下說說也就罷了,莫要在外麵胡說。”
“你要知曉,倘若大明是一艘航行在波瀾大海的一艘戰船,太祖皇帝便是船頭。”
“什麽興宗一脈,燕王一脈,通通都是笑話,有的,隻是太祖一脈。”
“莫說太祖皇帝還活著,就算是隻有興宗陛下一個人活著,父皇他都會將大權拱手相讓。”
漢王朱高煦也沒搭理瘋瘋癲癲的老三,反駁道:
“老大,這就不對了,雖然我讀書沒你讀的多,但亦是明白一個道理,側臥之榻,豈容他人鼾睡。”
“你想想,諸朝融合之後,大明一朝,興宗陛下說了算,上有太祖皇帝虎視眈眈,鎮壓內外一切不服。”
“下有皇太子朱雄英,都已經開始處理朝政大事,有興宗陛下之風。”
“那我們燕王一脈呢?後世帝王,藩王,大臣,一個個都快成無所事事的廢物,隻能去三千界醉生夢死。”
說到最後,漢王朱高煦語氣很是不甘!
是,他想要帝位,但他更不想看著自己那位英明神武的父皇,被架空。
皇太子朱高熾聞言,知曉漢王朱高煦似乎不肯放棄權利,勸說道:
“老二,你經常帶兵打仗,亦明白一個道理,軍中不需要有第二個聲音,如此才能令行禁止。”
“進一步十死無生,不如退一步吧,退一步海闊天空,長生久視。”
僅僅隻是憑借史書上記載的洪武四大案之一的藍玉案,朱高熾便看到了未來。
所有敢和興宗陛下爭權奪利,或者是威脅到興宗陛下的,通通隻有死路一條。
自家父皇想必也是看清了這一點,才會從一開始,就無心大明之主那個位置。
反而是心甘情願的陪在興宗陛下身旁,鞍前馬後。
“砰”
漢王朱高煦怒而拍桌,將趙王朱高燧嚇了一大跳後,低聲道:
“老大,你如何做,我不管,反正啊,燕王一脈,是絕對不會就此退讓的。”
趙王朱高燧回過神來,撓了撓頭發,神情很是迷茫。
什麽燕王一脈?
什麽退讓?
剛才不是在商議如何處置那個小狼崽子???
……
“呼”
奉天洞天之中,明興宗朱標長袖一揮,將漢王府的畫麵散去,笑著說道:
“老四,真想不到,你這莽撞性子的人,也能有心思如此深重的嫡長子。”
“高熾他說的沒有錯,什麽興宗一脈,燕王一脈,有的,都是太祖一脈。”
明太宗朱棣隨意的坐在一旁,翻閱著好大兒那封就藩奏折,說道:
“大哥,諸朝融合後的弊端出現了,不過老二這混小子也是欠揍了。”
“兄弟二人加起來都沒打得過瞻基,真不知是我教子無方,還是把瞻基培養的太優秀了。”
“哈哈哈”
望著明太宗朱棣那不加掩飾的得意之色,明興宗朱標稱讚道:
“老四,關於高熾的就藩奏折,你如何看?”
提起這件事,明太宗朱棣也有些頭疼,說道:
“別別別,大哥你自己看著辦就行,千萬別問我。”
“我也頭疼著了,不止是高熾,還有見深他們,總不能在三千界呆一輩子吧?”
“但不讓他們治理朝政,又說不過去。”
他們兄弟二人單獨在這裏,自然是想什麽,說什麽了。
明興宗朱標將那封就藩奏折攝入手中,心念一動,火焰浮現,將奏折焚燒殆盡,說道:
“朕已經有了主意,不過,還需要和父皇商議一番。”
……
諸天擂台。
三千界。
“可惡,你這雜毛烏鴉!!!”
“魏元帝,撐住,一定要撐住,朕不信宋太宗這般厲害,一根羽毛就能打敗朕!”
一隻渾身燃燒著金烏真火的金烏,在猛攻不止,出手間,威勢滔天。
而明英宗朱祁鎮,以及魏元帝曹奐,這兩位小有實力的帝王,竟被金烏步步緊逼到後退連連。
甚至,方才囂張跋扈,自以為勝券在握的明英宗,挨的揍最多。
宋仁宗趙禎和宋真宗趙恒對視一眼,都齊齊鬆了口氣。
幸好啊,自家父皇(皇爺爺)修為不凡,要不然,他們父子兩可就要倒黴了。
後梁太祖朱溫,宋文帝劉義隆見此一幕,也不知是該罵明英宗欺軟怕硬,修為低微。
還是該罵宋太宗欺人太甚,還專門使詐,欺負他們。
漢王府。
在漢王朱高煦屏退左右,喚來趙王朱高燧後,兄弟三人聚在一起,罕見的沉默了下來。
足足過了片刻。
皇太子朱高熾苦笑著說道:
“老二,老三,這一次是大哥我對不住你們啊。”
“瞻基那小兔崽子太胡鬧了,這樣,我親自去一趟,把那小兔崽子帶回來,交由你們處置。”
“我方才已經向興宗陛下遞交就藩奏折了,我們一家回順天府去。”
“今後,我就是燕王了。”
漢王朱高煦方才已經看過朱高熾給朱瞻基寫的那封家書,其中寥寥三字,也有了思想準備,搖頭道:
“憑什麽?”
“興宗陛下又怎麽了?要不是……太祖皇帝他老人家在,你看誰會理會興宗陛下?”
“哼,也是父皇太……太天真了。”
如今這裏隻有他們兄弟三人,漢王朱高煦也就沒有那麽多顧忌了。
憑什麽要讓他們燕王一脈的退讓?這大明天下就該是他父皇,大明太宗皇帝的!
至於那小狼崽子,技不如人,無話可說。
趙王朱高燧臉上難掩興奮之色,說道:
“老大,你可是認真的?”
“這樣吧,看在你我兄弟情誼上,你就帶著那小狼崽子……瞻基回順天府就藩。”
“我可是長輩,怎麽能和一個晚輩如此計較?”
自家父皇的嫡長子就藩了,那好聖孫也走了,嘿嘿……就剩下他和自家二哥,這不是天賜良機!
想著想著,趙王朱高燧眼前似乎浮現出了三副畫麵。
皇太子朱高熾一家人在順天府歸隱山林,苦哈哈的耕種。
漢王朱高煦因為太過癡傻,惹怒了父皇,也被趕回了封地。
惟有他,父皇最聰慧的兒子,被父皇委以重任,稱讚他是最像自己的兒子。
看著身體都在發抖的老三,皇太子朱高熾眼中閃過一抹困惑,說道:
“老二,這話你我私底下說說也就罷了,莫要在外麵胡說。”
“你要知曉,倘若大明是一艘航行在波瀾大海的一艘戰船,太祖皇帝便是船頭。”
“什麽興宗一脈,燕王一脈,通通都是笑話,有的,隻是太祖一脈。”
“莫說太祖皇帝還活著,就算是隻有興宗陛下一個人活著,父皇他都會將大權拱手相讓。”
漢王朱高煦也沒搭理瘋瘋癲癲的老三,反駁道:
“老大,這就不對了,雖然我讀書沒你讀的多,但亦是明白一個道理,側臥之榻,豈容他人鼾睡。”
“你想想,諸朝融合之後,大明一朝,興宗陛下說了算,上有太祖皇帝虎視眈眈,鎮壓內外一切不服。”
“下有皇太子朱雄英,都已經開始處理朝政大事,有興宗陛下之風。”
“那我們燕王一脈呢?後世帝王,藩王,大臣,一個個都快成無所事事的廢物,隻能去三千界醉生夢死。”
說到最後,漢王朱高煦語氣很是不甘!
是,他想要帝位,但他更不想看著自己那位英明神武的父皇,被架空。
皇太子朱高熾聞言,知曉漢王朱高煦似乎不肯放棄權利,勸說道:
“老二,你經常帶兵打仗,亦明白一個道理,軍中不需要有第二個聲音,如此才能令行禁止。”
“進一步十死無生,不如退一步吧,退一步海闊天空,長生久視。”
僅僅隻是憑借史書上記載的洪武四大案之一的藍玉案,朱高熾便看到了未來。
所有敢和興宗陛下爭權奪利,或者是威脅到興宗陛下的,通通隻有死路一條。
自家父皇想必也是看清了這一點,才會從一開始,就無心大明之主那個位置。
反而是心甘情願的陪在興宗陛下身旁,鞍前馬後。
“砰”
漢王朱高煦怒而拍桌,將趙王朱高燧嚇了一大跳後,低聲道:
“老大,你如何做,我不管,反正啊,燕王一脈,是絕對不會就此退讓的。”
趙王朱高燧回過神來,撓了撓頭發,神情很是迷茫。
什麽燕王一脈?
什麽退讓?
剛才不是在商議如何處置那個小狼崽子???
……
“呼”
奉天洞天之中,明興宗朱標長袖一揮,將漢王府的畫麵散去,笑著說道:
“老四,真想不到,你這莽撞性子的人,也能有心思如此深重的嫡長子。”
“高熾他說的沒有錯,什麽興宗一脈,燕王一脈,有的,都是太祖一脈。”
明太宗朱棣隨意的坐在一旁,翻閱著好大兒那封就藩奏折,說道:
“大哥,諸朝融合後的弊端出現了,不過老二這混小子也是欠揍了。”
“兄弟二人加起來都沒打得過瞻基,真不知是我教子無方,還是把瞻基培養的太優秀了。”
“哈哈哈”
望著明太宗朱棣那不加掩飾的得意之色,明興宗朱標稱讚道:
“老四,關於高熾的就藩奏折,你如何看?”
提起這件事,明太宗朱棣也有些頭疼,說道:
“別別別,大哥你自己看著辦就行,千萬別問我。”
“我也頭疼著了,不止是高熾,還有見深他們,總不能在三千界呆一輩子吧?”
“但不讓他們治理朝政,又說不過去。”
他們兄弟二人單獨在這裏,自然是想什麽,說什麽了。
明興宗朱標將那封就藩奏折攝入手中,心念一動,火焰浮現,將奏折焚燒殆盡,說道:
“朕已經有了主意,不過,還需要和父皇商議一番。”
……
諸天擂台。
三千界。
“可惡,你這雜毛烏鴉!!!”
“魏元帝,撐住,一定要撐住,朕不信宋太宗這般厲害,一根羽毛就能打敗朕!”
一隻渾身燃燒著金烏真火的金烏,在猛攻不止,出手間,威勢滔天。
而明英宗朱祁鎮,以及魏元帝曹奐,這兩位小有實力的帝王,竟被金烏步步緊逼到後退連連。
甚至,方才囂張跋扈,自以為勝券在握的明英宗,挨的揍最多。
宋仁宗趙禎和宋真宗趙恒對視一眼,都齊齊鬆了口氣。
幸好啊,自家父皇(皇爺爺)修為不凡,要不然,他們父子兩可就要倒黴了。
後梁太祖朱溫,宋文帝劉義隆見此一幕,也不知是該罵明英宗欺軟怕硬,修為低微。
還是該罵宋太宗欺人太甚,還專門使詐,欺負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