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的慶祝宴會也就是瓊林宴,早在林大官人進城之前就開過了,而這次為唐狀元慶功是私人性質的集會。


    聽到林泰來的話,又看到林泰來那仿佛猛獸盯上獵物的表情,董其昌不由得有點害怕。


    去年的這個月,林泰來出現在蘇州文壇大會求誌園雅集上的時候,似乎也是這樣的表情。


    後來文壇有人點評說,自從那場求誌園雅集之後,複古派的聲勢就仿佛一瀉千裏。


    考慮再三後,董其昌硬著頭皮提醒道:“我聽說,這是個文壇性質的聚會,隻談風月,不談時務。”


    林泰來大喜道:“那可太好了,我初到京師,正缺文壇揚名的契機!”


    隨即又擔心的說:“就怕場麵太小,效果不好,所以這次雅集都有何人出席?”


    董其昌答道:“我就是憑借唐兄同鄉好友身份,才能去列席湊個熱鬧,哪能提前知道都有誰?”


    林泰來又安排說:“這樣好了,等到了地方後,你先進去打聽一下情況,然後告訴我。


    如果隻是個小聚會,沒什麽場麵可言,我轉身就走。如果名流很多,我就進去參加!”


    董其昌質疑說:“你連請帖都沒有,怎麽進去?”


    林泰來攥著砂鍋大的拳頭,冷哼道:“我去參加文壇雅集,從來不靠請帖進去!”


    兩人議定後,就朝著緊挨皇城的靈濟宮走去,據說雅集地點就在這裏。


    在京城,有點景色都在皇城裏,皇城外就沒有什麽適合雅集的景色可言,枯燥的很。


    讀書人要想找點景色,都得出城去西山、海甸等處。


    靈濟宮因為靠近皇城,地理位置絕佳,所以經常被士大夫拿來充當聚會場所。


    據說當年首輔徐階還沒入閣時,經常在靈濟宮講心學,動輒有幾百上千人去聽。


    走在路上時,董其昌無可奈何的說:“到了靈濟宮後,能不能別說是我把你引過去的?”


    林泰來詫異的說:“那伱還把這次雅集告訴我做甚?


    你是不是想兩麵騎牆,左右逢源啊,那倒是可以理解!”


    董其昌無語,大家心知肚明就好,能不能別說出來!


    又聽到林泰來自言自語道:“畢竟並不是每個人都善於識人,知道如何選擇才是正確的。”


    董其昌忍無可忍的說:“像你一樣,選擇一個六十多歲的冷板凳趙誌皋就是正確的?”


    林大官人“哈哈”一笑,答道:“關於趙老先生,等過幾年你再看!


    你信不信,在我看來,唐狀元前途有限,終生可能也就是個擺設。”


    董其昌問道:“為什麽?”


    林泰來搖搖頭說:“跟著趙用賢混官場,還跟著趙用賢學賣直,能有什麽前途?”


    然後又語重心長的說:“真要論起來,你我的關係以後可能會比唐文獻更近點。”


    董其昌莫名其妙,唐文獻唐狀元和自己那是什麽關係?又是同鄉又同為雲間三英,你林泰來能比?


    林大官人暢想未來說:“今年是萬曆十四年,假如我萬曆十六年能中舉,就可以參加萬曆十七年的京城大比,而你到時候也會再來參加考試吧?


    如果我們都在萬曆十七年考中了進士,那不就是同年了?”


    董其昌:“.”


    地方都在西城,距離不遠,說著話就到了靈濟宮。


    這靈濟宮建於永樂年間,正殿供奉著道家神仙,而雅集在樹木森森的側院舉行。


    林泰來就對董其昌吩咐說:“我先去廟裏遊覽,而你前去側院打探軍情,然後速速回報!”


    而後林大官人一行在正殿轉了幾圈後,便看到董其昌匆匆走過來。


    “打聽到了,名流不少!”董其昌居然有點小激動。


    林泰來迫不及待的問道:“都有誰?”


    董其昌答道:“就隻說我目前打聽到的一些,除了趙用賢和唐狀元之外,還有兵部尚書張佳胤!


    以及左副都禦史石星、大理寺卿沈思孝、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教習沈一貫、禮部員外郎王之猷、工部侍郎曾同亨的弟弟禦史曾乾亨,還有你要找的太仆寺少卿李植。”


    林泰來也挺意外,以趙用賢那點人脈實力,能聚起這樣的場麵,也是超水準發揮了。


    “很好!這個雅集陣容值得我參加了!”林大官人有點興奮的說。


    他又在仔細盤算了一會兒,仿佛在心裏穿起了千絲萬縷,把這些人之間的脈絡都梳理了一遍。


    畢竟兵法說得好,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先說雅集的發起人趙用賢,這是個角色很多的人物。


    首先他是張居正的門生,翰林詞臣出身。


    但是他最大的政治成就,卻是在萬曆五年張居正奪情事件裏,激烈的反對張居正奪情,然後挨了六十廷杖並被罷官。


    對了,那個挨了廷杖後,把被打脫落的皮肉製作成臘肉,當成榮耀永久保存紀念並想傳給子孫的人,就是趙用賢。


    其次,趙用賢在文壇上也有重要角色,他是複古派第二代和第三代宗門五子之一,唯一蟬聯了兩代五子的人。


    而參加雅集的人裏,兵部尚書張佳胤地位和輩分最高,別看他是兵部尚書,但卻是文壇前輩大佬。


    張佳胤和王世貞老盟主同列為複古派後七子之一,與王世貞齊名平輩!


    還有左副都禦史石星,在文壇上乃是複古派宗門第二代五子之一,當時與趙用賢並列。


    雖然去年趙用賢和王老盟主鬧翻了,但還是複古派內部矛盾。


    所以張佳胤和石星兩個重臣出現在這裏,肯定是因為與趙用賢同為複古派文脈。


    其他大臣裏,大理寺卿沈思孝出現在這裏,乃是理所當然。


    畢竟沈思孝和趙用賢乃是萬曆五年一起反奪情挨廷杖的戰友,又因為朝廷清算張居正而被重新起用,絕對的政治同盟。


    至於少詹事兼翰林院教習沈一貫為何出現在這裏,林大官人也拿不準。


    這個未來浙黨首領、被東林黨斥為奸邪的首輔、萬曆中後期黨爭的核心人物,現在隻是個平平無奇的官僚,林大官人暫時不用花費太多心思在他身上。


    不過沈一貫有個伯父叫沈明臣,和被林泰來綠了又綠的蘇州文壇領袖王稚登齊名,乃是當今天下三大布衣詩人之一,而且也是複古派宗門的外圍人物。


    對了,沈明臣最有名的一句詩是:“狹巷短兵相接處,殺人如草不聞聲”。


    而且沈一貫現在擔任翰林院教習,教習的就是唐文獻這樣的新人。


    綜合各方麵情況來看,沈一貫出現在這裏似乎也不算稀奇。


    至於聽到的其他幾個名字,太仆寺少卿李植和禦史曾乾亨和文壇文脈關係不大,但有個共同點就是反申時行。


    至於禮部員外郎王之猷,估計就是王家派來看熱鬧的。


    剖析完畢後,林大官人便做出判斷,這是趙用賢以為唐狀元慶功為借口、以複古派文脈為基礎,凝聚人望並順便拉攏其他反申時行勢力的雅集。


    於是林泰來就說:“等那邊人來的差不多時,我就過去!”


    董其昌惴惴不安的問道:“你沒有請帖,不會真的要打進去吧?”


    “怎麽會?”林泰來不滿的反問:“我是那樣不講禮數的人嗎?”


    然後又說:“雖然我沒有請帖,但我有名帖啊!


    到時候,我隻需要投進一張前狀元之子的名帖,他們還能不接待?”


    道理確實是這個道理,既然雅集打著為唐狀元慶功的名義,那麽前狀元之子到場祝賀,就稱得上風雅佳話,不能拒之門外。


    但董其昌還是疑惑的說:“你哪來的前狀元之子名帖?你不會是想要冒充別人吧?”


    林泰來指了指身後的申用懋,“隆重給你介紹一下,此乃前狀元現首輔之子申家懋大爺!”


    董其昌:“.”


    原來這個一言不發,隻會板著臉跟在後麵的文雅年輕人,是申首輔的大兒子。


    他剛才一直以為,這是林泰來新招來的文化型跟班。


    對了,如果林泰來真和首輔家這麽熟,那三年後的會試


    申用懋卻很不給麵子的說:“我今日出門沒帶名帖。”


    林大官人風輕雲淡的對左護法張文揮了揮手,然後便見張文拿下隨身背的皮囊,伸手向裏麵掏去。


    又聽林大官人不慌不忙的說:“不要緊,今日出門之前,我讓貴府管事拿了幾張名帖給我,以備不時之需,沒想到真能用上。”


    “你不要太過分!”申用懋怒道,“我同意你拿我的名帖了嗎?”


    林大官人回應道:“反正令尊同意了。”


    申用懋:“.”


    隨即林大官人又指著側院方向說:“看看這形勢,如果我不加以阻止,說不定就要產生一個針對令尊的小聯盟!


    我簡直為令尊、為你們申家操碎了心,用你幾張名帖又怎麽了?”


    聽著林泰來這幾句話,董其昌簡直心驚肉跳!自己不會被卷入高端政鬥,然後粉身碎骨吧?


    此時的董其昌還不是日後名滿天下的文藝界頂流巨星,隻是一個連進士都沒考中的卑微小舉人。


    幸虧林大官人善解人意的對董其昌說:“你先回去吧,等一會兒我們自行過去,不用你陪著一起了。”


    董其昌如蒙大赦,先去雅集裏混圈了,不,繼續幫林泰來收集信息。


    又等了半個時辰,林泰來讓張文前往側院門口,把申用懋的名帖投進去,然後口頭報了一個“前狀元之子”的身份。


    不出所料,便有管事的人出來引著進去。按照文壇觀念,如果不放人進去,那就隻會被人笑話。


    於是雅集席間諸公便看到,申相的好大兒沒精打采的走了過來。


    但在申大爺的身後,卻跟著一個威武雄壯、人高馬大、氣宇軒昂、顧盼自雄的書生,看服飾姑且算是書生吧。


    席間這些人裏,除了董其昌之外,就隻有新科狀元唐文獻與林大官人打過照麵。


    所以別人猛然間看到林泰來,雖然有所猜測,但也不能馬上確認。


    在這有一百五十年曆史的廟宇側院裏,樹木成蔭。眾人在林下隨意而坐,酒水瓜果信手而放,頗有古人之雅致。


    林大官人找到新科狀元唐文獻,行個見麵禮後說:


    “一年之前與唐朋友比試拳腳,我林泰來僥幸一招險勝。


    不想再見之日,唐朋友已然高中文魁,讓我傾佩萬分啊。”


    唐狀元看了看老師趙用賢,他不知道應該怎麽應對才是正確的。


    林泰來!聽到這個名字,又確定沒聽錯後,席間眾人的心裏頓時掀起了波瀾。


    在場複古派的北方大佬們,比如兵部尚書張佳胤和左副都禦史石星,怎麽可能不知道林泰來這個名字。


    原來就是這個人,在南方把老盟主打得欲仙欲死!


    當朝三紅人之首太仆寺少卿李植,前幾天剛強力彈劾過“申家門客”,當然也知道林泰來這個名字。


    沒想到這個人竟敢大搖大擺的出現在這裏。


    今天就是前來打醬油看風向的禮部員外郎王之猷,不由得想起了十五妹說過的話——此人好名好色,喜歡用詩詞踩人。


    看來十五妹判斷的完全沒錯,林泰來出現在這裏的目的,就是司馬昭之心了。


    眾人雖然各懷心思,但沒人出麵,都看向了這次雅集的發起人趙用賢。


    趙用賢對和申時行有關的人都沒什麽好感,毫不客氣的開口道:


    “你林某人不是武舉解元麽?這文壇雅集,本也不該是你來的地方。”


    林泰來看了眼體型肥胖的趙用賢,難怪挨廷杖時皮肉能被打脫落。


    “其實在下並不是找你來的,在下隻想拜見一下張大司馬。”


    趙用賢譏諷道:“怎麽?你想在下個月的武科會試上有所作為,所以想找大司馬開恩?”


    林泰來沉住氣說:“在下又怎麽會為了一己之私,去煩擾貴人?


    在下隻是為徐文長老先生的遭遇感到不公,所以想討個公道。”


    藏身在人群裏的董其昌感到,這種熟悉的感覺又來了!


    在一年前的蘇州文壇大會求誌園雅集上,林泰來就是打著為戚少保討公道的旗號,衝進來一通亂殺!


    但戚少保勉強能算是你林泰來的武學老師,你林泰來為戚少保討公道情有可原。


    但徐文長與你林泰來是八竿子打不著的關係,你林泰來又有什麽資格為徐文長討公道?


    有幾個細節還沒構思完善,先水一章過度下,現在寫文壇裝逼太難了,已經寫過了這麽多,窮盡了裝逼方式,想構思新橋段實在太難了。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話事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隨輕風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隨輕風去並收藏大明話事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