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進順一家趁著中午時間客人比較少,抓緊吃了午飯。


    蘇玉美惦記著剛才村民要求的幫忙送貨去酒樓的事情,便忍不住問道:“小漫,你真的要答應幫這些鄰居給望春風酒樓送貨嗎?”


    蘇漫錦笑,送貨可不是她的目的。


    “爺爺,關於這事,我大致的想法是有了,我說給你們參詳一下。”


    一家人都打起精神,聽蘇漫錦娓娓道來。


    “我幾天前其實已經和王大叔聊過了,他們後廚需要的海鮮數量,按照咱們家現在一家三四個人的收獲,其實是不夠的。”


    “尤其是螃蟹、大角螺、鯽魚、鰻魚等,這些海鮮方便掛氧,也能養活幾天,酒樓確實是需要多備一些的。”


    蘇玉美驚訝:“酒樓還真的有需要更多的海鮮啊?小漫你是什麽時候談的,之前都沒聽你說起過。”


    “姑姑,我之前不提,是因為咱們家自己的趕海供貨生意得先做起來,結果說話。”


    “你看現在這些鄉鄰看到咱們做出結果了,自然就會上門來詢問和尋求幫助。”


    蘇漫錦耐心地跟家人解釋著。


    “如果是一開始我們主動問大家要不要參與趕海和賣貨,人家會怎麽想?”


    聽著自家女兒的說法,曾梅月十分欣慰。他們家姑娘確實很懂得把握人心。


    如果在半個月前,自家開始趕海的時候,主動去詢問大家要不要參與,村民肯定會覺得他們家是為了賺鄉鄰的錢。


    這鄉下人心也不都是那麽淳樸,總有幾個容易眼紅的人。


    而現在村民們主動上門來請求幫助,性質就不一樣了。


    這是蘇漫錦家才有的供貨渠道,村民們想要讓他們手上的貨品跟著賣出去換取現金,就需要蘇漫錦這個渠道。


    隻要蘇家答應幫忙送貨去酒樓,這是在幫村民們開通一條賺錢的道路。村民們隻會感激。


    蘇漫錦看著自家人的神色,估計他們已經理解了自己的用意。於是,繼續介紹著跟村民們合作的章程。


    “咱們可以根據酒樓給結算單價的基礎上,留出一定的差價空間,另外列出一份收購貨品的清單和價格。”


    “村民們有意向趕海和供貨的,可以按照咱們指定的收貨時間,送到咱們家來。”


    “咱們可以跟王大叔商量好,根據他們酒樓的需求數量,每樣貨品每天規定好收貨數量的上限。村民們先到先得,咱們收到數量滿額就停止。”


    蘇漫錦還沒說完呢,就被激動地打斷了:“小漫啊,你這小腦袋瓜怎麽有這麽多奇思妙想!”


    蘇玉添實在是佩服自家侄女的生意頭腦,不懂得這些好點子自己怎麽就想不出來呢。


    蘇漫錦笑了笑,繼續解說:“由於咱們收貨後再匯總送去酒樓,難免會有損耗。”


    “所以得跟村民明確,實際貨品的重量必須比結算重量多10%。”


    “例如:螃蟹一斤一,隻能按照一斤計算。這一點得提前講清楚。”


    “按照這個收貨規則,隻要數量多了,咱們也能增加不少差價的收入。”


    “而且,接下去奶奶不是在家照顧小叔嗎,如果有人送貨上門來,奶奶跟小叔也可以驗貨和稱重。”


    “隻要不影響爺爺、爸爸和姑姑去趕海,這樣咱們家就是有兩份收入了。”


    蘇進順也忍不住激動地抬手摸了摸自家孫女的小腦袋,日子真的有盼頭了呀,家裏的收入越來越多了!


    “小漫,貨品多了,就不能再讓你爺爺一個人去送貨了。”蘇玉輝提醒道。


    “是的,爸爸。送貨的數量多起來,自行車就不太方便使用了,載不動。”


    “咱們可能得買個手推板車,容量比較大,不過就是得走路推著板車過去酒樓,比較費時間,也有點費力氣。”


    蘇進順不以為然:“這個不怕,我看過你五叔公家的板車,有兩個輪子呢,推著走,總比挑著扛著省力氣很多了。”


    他思考了下,“實在要是太重,到時候可以在板車前麵加上一條繩子,背在身上,可以拖著走。”


    蘇漫錦點頭,“回頭咱們就輪流跟爺爺一起去送貨,多一個人幫忙出力氣推著,也能輕鬆一些。”


    “等咱們以後賺了錢,可以買個摩托車,到時候送貨就很方便啦。”


    蘇玉輝覺得女兒的想法可行。


    隻要提前跟酒樓談好了數量和價格,同時在跟村民收貨的時候把關好質量,控製好收購價格和重量,這事執行起來不難。


    關鍵還是一項長期可持續的生意。


    農村十二月常有辦喜事的,一些家境好的人家,都會選擇在酒樓宴請賓客,海鮮肯定是必須的菜品。


    蘇玉添覺得隻要能多賺錢,就是可行的。但他比較關注另外一個問題。


    “小漫啊,這生意做下去,賺了錢,咱們怎麽分配呢?”


    蘇進順白了自家小兒子一眼,“你一個斷腿的在家窩著的人,也幫不上什麽忙。這生意都還沒開始做呢,你一說就操心怎麽分配利潤?”


    蘇漫錦搖了搖頭,她非常清楚利潤分配機製的重要性。


    這個事情,光靠著她一個人是做不起來的。必須要有家人的參與。


    不管是家人來幫忙,還是聘請工人,都得提前講清楚“如何分錢”的問題。


    “爺爺,這個合作章程的具體細節,我來梳理,王大叔那邊我跟他接洽,把供貨數量、結算方式都理清楚後,我會出一份向村民收購貨品的價目表。”


    “奶奶和媽媽固定在家,就負責給村民們驗貨、稱重。”


    “爺爺跟爸爸趕海回來後,主要負責給酒樓送貨。”


    “姑姑和小叔以後主要負責幫忙整理貨品,分類裝桶、裝車。”


    “至於為了做這一項生意需要投入的本錢,就是我們需要購買的工具,大概包括:手推板車一輛、大水桶6-8個、稱重框3-5個。天平秤和塑料袋等可以用媽媽店裏的。”


    “這樣算下來,初期需要投入的成本大概是500元左右。”


    “我個人提議,咱們可以參考合夥經營的方式,這事我牽頭,我占比六成,你們幾位合計占比四成,相當於你們每個人有6.6%的比例。”


    “這樣的話,不管是淨利潤分成比例,還是初期投入成本的出資比例,都可以參照這個。”


    蘇進順等人都沒有意見,紛紛拿出了33塊錢。他們都清楚,這點投入根本不算什麽,小漫這是有了好生意,拉扯自家人一起來賺錢呢。


    多年後,他們才真正認識到,那看似小小6.6%的比例,作為原始股份,到底能給他們帶來多大的利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年代:長女奮鬥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蘇蘇慢慢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蘇蘇慢慢來並收藏重生年代:長女奮鬥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