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


    批發部辦公室裏,梅雨對張梅說:“現在要建物流市場,零售店裝修等過完年再裝吧,過完年正好是淡季。”


    張梅說:“那就過完年再說吧,”


    梅雨說:“問問你那個內線,咱院裏的別墅多少錢一平方了?”


    張梅說:“昨天我和她通過電話,她說,一萬四一平方了。”


    “那好,”梅雨高興地說:“給她說,讓她給賣四套。”


    張梅說:“那一套給她提成多少?”


    “你看著給吧。”


    梅花物流市場,經過兩個月的施工,終於竣工了。開業那天,紅紅火火,非常隆重。由於,梅花物流市場的房租定價低,房子很快都租出去了。第一個月的利潤,除了開支,淨利潤九十多萬。梅雨和張梅很高興。


    梅雨對張梅說:“快過年了,給雷經理和你哥,每人發叁萬元獎金,這事我去辦。”


    張梅說:“行,發點獎金,給他們鼓鼓勁。”


    梅雨說:“你和你們村的書記不是同學嗎,過年的時候,你去給他送個紅包,讓他在雙月湖旁邊,給咱們劃兩位宅基地。一位蓋個二層樓,簡單裝修,地麵用水泥麵就行,牆壁刷上白色塗料。二樓頂上處理好,建上養魚池,養魚池上麵種上葡萄,這樣夏天也涼快。一樓給你父母住,讓你大姐也搬過去,照顧你父母。我們去的時候,可以住二樓。”


    張梅說:“你這回算是辦了一件好事。”


    梅雨說:“兩個老人年齡也大了,咱們該盡盡孝心了。”


    張梅說:“我們那是窮鄉僻壤,給一千元的紅包就行。那,另外一位宅基地你幹什麽?”


    梅雨說:“我想蓋四間草房,圍個籬笆牆,滿院子種上花。我是農民出身,小時候種地,住草房心裏才踏實。”


    “好,”張梅高興地說:“就給你蓋四間草房,像荷花那樣的草房。”過完年,兩位宅基地就批下來了。村裏隻收了兩千元錢。宅基地就在南月湖旁邊。


    梅雨對張梅說:“你二叔家的大哥,有一個建築隊,我看他人也厚道,就讓他蓋,包工包料,這樣我們也省心。”


    張梅說:“四間草房也讓他蓋?”


    梅雨說:“都讓他蓋就是,一家人,他人又實在。”


    到春暖花開的時候,房子就蓋好了。新房子潮濕,通風一個月,房子就幹了。張梅父母和他大姐就搬了過去。梅雨和張梅來到雙月湖,二人又到花卉市場,選了很多花,用卡車拉來的,兩位宅子屋裏屋外都擺了花。


    梅雨和張梅坐在草房的院子裏。這時,湖風吹來,讓人愜意。梅雨說:“要有隻小船就好了,咱們劃著船在湖裏遊蕩、釣魚。”


    “那還不好辦,讓張老伯給買隻船就是。”


    梅雨說:“咱們沿湖岸邊走走吧。”


    湖岸邊,柳樹婆娑,地裏的桃花有的含苞待放,有的已經怒放,湖風微微吹來,給人心曠神怡的感覺。梅雨說:“怎麽樣,在這蓋房蓋對了吧?我們得閑的時候,就到這裏放鬆幾天,看看老人,看看風景。這裏方圓幾十裏沒有工廠,空氣新鮮,藍天白雲。現在的城市,越來越不適宜居住了。夏天,就像一個火爐,真難熬。”


    張梅說:“可是,住在這裏買東西不方便。這裏的電也不能安空調。”梅雨說:“我們可以春秋來嗎。你看這湖水多好,碧藍碧藍的。”


    張梅說:“你知道這兩個湖的水是從哪裏來的嗎?”


    梅雨說:“大概是下雨下的吧。”


    張梅笑說:“不是的,她是從梅河流來的。”


    梅雨感到驚訝,“是從梅河流來的,太好了,梅河的水清澈、甘甜,沒想到這是從我家鄉流來的水。”


    張梅看著湖水,說:“小時候,有一年冬天,這湖裏結了冰,小孩子們都在冰上玩。我也到冰上玩,可是,我不小心掉進了冰窟窿裏,幸虧幾個大的男孩把我救了上來。我回到家,沒有棉衣穿,我媽就到鄰居家裏借棉衣給我穿。”


    張梅說到這裏,就好像回到了童年。


    梅雨說:“我五、六歲的時候,梅河上有一隻船,我在上船的時候,不小心掉進了河裏,衣服全濕了。那時大概是春秋季節,反正不很冷。我就跑到沙灘上,在沙地裏插上一根樹枝,把衣服曬在上麵。我一直等到衣服曬幹了,才敢回家。”


    張梅說:“童年,是貧窮的,也是幸福的。”


    五十一


    一天,梅雨正在家裏看電視,接到劉廣林打來的電話,說讓梅雨去喝酒,商議商議做個生意,就到金葉酒家。因為要喝酒,梅雨沒有開車,打了個快車去的。


    一進酒家,劉明正站在大廳裏,見到梅雨,說:“你怎麽才來?廣林和宇明正在上麵等著呢。”兩人上了二樓,進了房間,就坐以後,宇明說:“梅雨的生意越做越大了。”


    梅雨說:“大什麽,現在生意越來越不好做了。”


    廣林說:“物流市場生意還行,毛料生意不太好吧?”


    梅雨說:“是這樣。”


    劉明說:“奶奶的,不知誰給俺老婆說,俺女兒是我親生的,這些日子,俺老婆是一哭二鬧三上吊,把我煩死了。”


    廣林說:“你自己都到處說這事,你老婆能不知道?”


    宇明說:“咱別光談這個,該說正事了。”


    廣林說:“讓劉明說說吧。”


    劉明說:“是這樣,我們都考察過了,在費縣建一個頁岩磚廠,這生意肯定紅火。他們那有一家頁岩磚廠,生意相當好,我和廣林、宇明都準備幹,現在叫梅雨來,想讓你入股。”


    梅雨說:“我現在不能幹這生意,我不打算幹。咱們都是好兄弟,所以,我說話直來直去。如果我說,回去考慮考慮,還耽誤你們的計劃。”


    宇明說:“這絕對是一個好生意,我們都考察好了,梅雨,咱們是從小光屁股長大的,我們不會和你講假話,這生意不做可惜。現在,房地產紅紅火火,蓋樓用什麽,得用磚呀,而且,現在黃磚生產受限製,它要占用耕地。所以,這頁岩磚廠生意一定會紅火的。咱們是發小,所以,才叫你來入股。”


    梅雨說:“我現在從精力、財力上都達不到,這生意我不打算做。而且,這生意,對我們來說,是新行業,做生意,進入新行業,一定要慎重,沒有七、八成的勝算,是不能做的。而且,我覺得有錢,還不如炒房。”


    廣林說:“既然梅雨不願做,那我們就三個人做吧。”


    宇明說:“炒房是能掙到錢,但那是長線,短期是掙不到錢的。”


    廣林說:“那我們就三個人做。現在,每人投資三百萬,後期,錢不夠,咱們再想辦法。”


    一會,菜上來了,他們開始喝酒。


    梅雨回到家的時候,張梅正在看電視。梅雨坐在沙發上,張梅關了電視,說:“告訴你一個好消息,有位大老板看中了咱們的別墅,要四套都買下,讓我們明天去麵談。”


    “好,”梅雨說:“把這別墅賣了,咱們到河東區去看看房子,我聽說那邊房子很便宜。”


    張梅說:“他們叫你做什麽生意?”


    梅雨說:“他們要生產頁岩磚,我說我沒有精力和財力去做。”


    “他們幾個人要做?”


    “三個人,廣林、劉明和宇明。”


    “廣林不是當書記嗎,還要開工廠?”


    “他書記不當了。他村的幾個村民,老是到北京告他,他生氣不幹了。”


    “你為什麽不參加?”


    “這是一個新行業,進入新行業,一定要慎重。再說,開工廠還不如炒房,穩賺不賠。”


    “頁岩磚是什麽?”


    “是以前火山噴發噴出來的岩石,用它來燒磚,現在蓋樓用的空心磚,大部分都是用的頁岩磚。”


    張梅說:“這生意說不定還行,現在房地產紅紅火火。”


    “咱不做這生意,俗話說,生意好做,夥計難和。”


    “行,聽你的。哎,現在零售店裝修好了,這個季節,張偉問我,是上春裝呢,還是上夏裝?”


    “當然上夏裝了,做生意,要往前趕。而且,我聽說絲綢服裝生意很好,你跟她說,讓她全部上絲綢服裝。”


    張梅說:“現在批發部的生意越來越難做了,整天賠錢。”


    梅雨說:“我看批發部撤了算了,你覺得呢?”


    “我覺得也該撤了,沒什麽意思了。”


    梅雨說:“那好,咱們意見統一,批發部就撤。一,從現在起毛料一律現錢交易,賤賣不賒;二,派人下去收賬;三,把沒有開包的給廠家退回去,然後,把欠廠家的錢都給付上,咱們做生意要講信用、講良心,這些年咱們靠著廠家也掙了不少錢;還有,把開包的拉到零售店處理。這零售店就交給張偉,這些年,她跟著咱們也沒掙到錢,把零售店給她算了。”


    張梅說:“批發部撤了,零售店給張偉,那咱們幹什麽?”


    “炒房呀,然後,到雙月湖去住幾天,或者出去旅遊。”


    五十二


    第二天,梅雨和張梅來到售樓處,和那老板談的很順利,那老板要了三套別墅,九百萬一套,他全部付了現款,付了二千七百萬。


    梅雨和張梅很高興,中午,張梅特意囑咐小趙炒幾個好菜。兩個人回到家裏,小趙已炒好菜,張梅拿出兩瓶五糧液,說:“今天好好慶祝一下。”


    梅雨說:“那老板要了三套,這樣正好,剩下的一套不賣了。咱們戶上有多少錢了?”


    張梅說:“差不多有八千萬吧,哎,這回是不是把冬菊的六百萬給還上。”


    梅雨說:“先不急,我聽說河東區房價很便宜,明天咱們去看看,如果合適,就在河東區買房子。”


    梅雨和張梅開著車,在河東區看了有七、八個小區,有零首付的,價格在三千左右,兩人都不太滿意。


    最後,他們來到了鳳凰花園。這鳳凰花園,西麵就是梅河,風景宜人;東麵就是高中名校,在臨河市排第一名的一中南校,是學區房。


    梅雨找地方停下車,對張梅說:“咱們到鳳凰花園看看,這是學區房,有升值空間;又靠近梅河,風景宜人。”


    兩人下了車,走進售樓處,一位小姑娘迎了上來:“二位是來看房的嗎?”張梅說:“是的。”小姑娘說:“這邊是模型,你們可以看看。”


    梅雨說:“你們這都是多少層的房子?”小姑娘說:“有六層的電梯洋房,有十一層的電梯洋房,還有三十二層的。”


    梅雨問:“六層的均價多少?”


    “三千六一平方。”


    梅雨說:“咱們去看看六層的電梯洋房。”


    小姑娘說:“好呀,我帶你們去。”


    他們來到六層的電梯洋房。梅雨問:“這六層的電梯洋房一共有幾棟?”


    “七棟。”小姑娘說。


    “咱們進去看看。”張梅說。


    小姑娘說:“好的。”梅雨和張梅進去看了這房子,戶型很好,南北通透。


    梅雨說:“這一棟樓多少戶?”


    小姑娘說:“一個單元十二戶,四個單元四十八戶。”


    梅雨說:“你們這車位多少錢一個?”


    小姑娘說:“四萬元一個。”


    “好,”梅雨說:“你貴姓?”


    小姑娘說:“我姓劉,叫我小劉就行。”


    梅雨說:“你先忙著,我們到處在看看,等會我們再找你。”


    小劉說:“那好,我上售樓處,你們有事到售樓處找我就行。”


    “哎,對了,”梅雨說:“你們這一戶是多少平方?”


    小劉說:“全部是一百二十平方的。”


    “好,那好,”梅雨說:“你忙去吧,我們等會找你。”


    小劉回售樓處了。


    梅雨對張梅說:“你算算這一棟樓加車位是多少錢?”


    張梅說:“按什麽價算?”


    梅雨說:“按三千三算。”


    張梅掏出手機,點出計算器,開始算。一會,張梅說:“這一棟樓加四十八個車位,一共是貳仟零玖佰貳十萬捌仟。”


    梅雨說:“咱們戶上有八千萬,咱們把這四棟樓都買下如何?”


    張梅說:“買這麽多,會有風險吧?”


    梅雨說:“沒有風險,就是漲的慢長的快的問題。反正是咱們自己的錢,又用不著。”


    張梅說:“少買點,買兩棟不行嗎?”


    梅雨說:“這樣吧,上去和他們老總談談再說。”


    二人又來到售樓處,小劉迎上來,笑問:“考慮怎麽樣了?”


    梅雨說:“我們打算把那四棟六層的電梯洋房全部買下,如果你們價格合適的話。”


    小劉驚喜地說:“那好、那好,咱們去找王總談。”


    小劉帶二人上了二樓,一個寬大的辦公室,一位胖乎乎的男子正坐在辦公桌前。小劉走近他,說:“王總,這兩位要把那四棟六層的電梯洋房全買下,要和你談談價格。”


    王總說:“來,坐下、坐下。”小劉端上兩杯咖啡。


    王總說:“咱們這個小區,西麵靠近梅河,隻隔一條公路,這七套六層洋房,站在家裏就能看見梅河,可以說,風景好。東麵,離咱們市最有名的一中僅二百米,是最好的學區房。所以,你們的眼光好,這房子買了肯定能賺錢。我這六層電梯洋房,還沒有開盤,我想留到最後賣。既然兩位一下買四棟,我的貸款又快到期了,所以,就賣給你們吧,不然,我真舍不得賣。”


    張梅說:“王總,你說的這些都是事實。但是,我想說的是,房產現在不景氣,我們今天在河東轉了十幾個小區,有很多零首付賣房,價格也便宜,均價大概在三千左右,你這房子三千六,是不是太高了?我們都是爽快人,你說吧,我們一下買四棟,一套房子帶一個車位,你給按什麽價?”


    王總說:“爽快,那我也爽快,三千四一平,怎麽樣?”


    梅雨說:“況且,我們全部付現款,王總,給個痛快話吧?”


    王總說:“這樣,我說個最低價,你們不要還價,你們覺得行就買,覺得不行就不買,怎麽樣?”


    張梅笑說:“你說什麽價吧?”


    王總說:“三千三一平,這回可以了吧?”


    梅雨說:“三千二,現在就交現款?”


    王總猶豫了一會,說:“好吧。”


    張梅說:“還有,這車位的價格也給降降吧?”


    王總說:“這車位本來就不掙錢,這樣吧,三萬八,可以了。”


    張梅說:“三萬五,我們全部付現款。”


    王總說:“好吧,你們兩位真能砍價,唉!賣的我心疼。小劉,你帶他們去辦手續吧。”


    等辦完手續,張梅把小劉喊上車,給她兩塊絲巾,兩人又互留了手機號。張梅說:“這邊的行情和信息,你隨時告送我。”小劉感謝著答應了。


    王總非要請梅雨和張梅吃飯,並要小劉作陪。梅雨和張梅回到家的時候,已經很晚了。


    張梅說:“這回你安穩了吧,沒錢了,連冬菊的六百萬都還不上了。”


    梅雨說:“這六百萬,冬菊不放在眼裏,她從來沒提起過這事,等有了錢就還給她。”


    五十三


    星期天,吃過早飯,梅雨說:“咱們去雙月湖散散心吧?”


    張梅說:“今天早上,何麗打電話來,說燕萍很憋悶,讓咱們去勸勸她,二姐劉萍也去,就到何麗的茶館。”


    梅雨說:“行,喝茶也行。”


    二人來到何麗茶館的時候,二姐劉萍正和何麗說話,見二人到來,何麗說:“我找個小姑娘來衝茶,你們先談著。”


    劉萍說:“你們批發部也撤了,零售店給了張偉,你們倆幹什麽呢?到梅花物流市場去?”


    張梅說:“我才不去那兒呢,那裏整天大貨車轟轟隆隆,聲音嘈雜。況且,有我哥在那裏,也用不著我去。”


    劉萍說:“那你們兩個可清閑了。”


    正說著,進來一位小姑娘衝完茶走了。何麗走進來,每人倒了一小杯。何麗說:“三哥,你品下這是什麽茶?”梅雨喝了一口,說:“上好的鐵觀音。”


    何麗說:“三哥真是品茶高手,喝一口就品了出來。”


    正說著,燕萍進來了。她微胖,留著齊耳短發。進來以後,和幾個人打過招呼,然後坐在沙發上。何麗給她倒了一杯茶。劉萍說:“燕萍,你們兩口子到底怎麽回事?”


    燕萍說:“我谘詢過律師,劉瑾那一千萬的古幣,我沒有證據,我說有,他說沒有,我一分錢也得不到。他建的采摘園,投了一千多萬,沒有一點效益。要離婚,他是過錯方,我隻能得到兩套房子,其它的,我一分錢也得不到。兩個孩子他也不管。你說離吧,我什麽也得不到,這些年心血,白費了,窩囊。不離婚,更窩囊,他和小老婆一起過的有滋有味,我孤零零地帶著兩個孩子。你們給我想想辦法,我到底該怎麽辦?”


    劉萍說:“離了算了,和這種人過什麽日子。哎,前段時間,劉瑾不是被公安逮去了嗎,因為重婚罪?”


    燕萍說:“劉瑾家裏的人找人把他放出來了。”


    劉萍說:“他現在還和那個小老婆一起過?”


    燕萍說:“是的。”


    劉萍說:“早離早解脫,和這種人過什麽日子。”


    燕萍說:“我就是咽不下這口氣,拚搏這些年,最後都給了他。”


    何麗說:“劉瑾是什麽想法?”


    燕萍說:“他說就這樣,維持現狀。”


    何麗說:“這是什麽話?奧,他兩個老婆,大老婆不管,和小老婆過得有滋有味?”何麗瞅著張梅:“三姐,你說是不是?”


    張梅說:“這件事,還得燕萍自己拿注意。”


    燕萍哭了起來。


    劉萍說:“唉!真是沒有好辦法。”


    何麗說:“燕萍別哭了。走,中午了,咱們吃飯去。”


    燕萍說:“我不吃了,我店裏還有事。”


    何麗說:“吃過飯再走,不差這一會。”


    燕萍說:“四姐,我真吃不下,我店裏還有事,我先走了。”


    五十四


    批發部撤了。梅雨把辦公室裏那一套,辦公桌、沙發等等物品,還有休息室裏的物品,全部搬到另一套別墅裏,作為辦公室。一天,梅雨正坐在辦公室沙發上喝茶,張梅走了進來。


    張梅笑說:“這裏成了你的辦公室了?”


    梅雨說:“在這裏和在家裏感覺就是不一樣,在這裏,就跟上班一樣,頭腦清醒。”


    張梅笑說:“你在這裏,遙控指揮,都成光杆司令了。”


    梅雨笑說:“怎麽是光杆司令呢,不是還有你嗎?”


    張梅說:“我可不聽你指揮,咱們倆可是平起平坐。”


    梅雨說:“河東那邊,房產方麵有沒有消息?”


    張梅說:“消息倒是有一個,小劉打電話給我說,溫州炒房團來臨河了。”梅雨突然站了起來,說:“消息可靠嗎?”


    張梅說:“這消息當然可靠,別人也有這麽說的。”


    “太好了,”梅雨說:“溫州炒房團來了,河東的房子要大漲了。”


    張梅說:“不至於吧。”


    梅雨說:“溫州炒房團可厲害了,他們一買就幾座樓,很快房價就炒上去了。這回,咱們算是抄了個底。”


    張梅說:“也不見得,誰知道他們炒不炒,又在哪裏炒呢。”


    梅雨說:“他們肯定在河東區炒。咱們臨河市的房子,北城新區房價已經漲得很高了,沒有炒的價值了,老市裏不溫不火,炒房空間不大,南莊區,瓷廠多,汙染厲害,人們都不願到哪裏去住,也沒炒的價值。唯有河東區,靠近梅河,風景宜人,空氣清新,環境幽雅,那裏工廠少,沒有汙染。而且,河東區的房子比北城新區低多了,僅一河之隔,價格就低這麽多。所以,溫州炒房團一定會炒河東區的房子。”


    張梅笑說:“你對房產倒是挺有研究。”


    梅雨說:“咱們在河東區房產上,投了近八千萬,不注意研究怎麽能行。小劉提供的這個消息太重要了,給她發個紅包。”


    “好,我給她發個二百元的紅包。”


    張梅發完紅包,說:“光顧著說這些事了,正事還沒說呢。梅龍考高中,明天查分數,他讓你明天早晨六點鍾叫他,讓你開車帶著他去查分數,你可別忘了。”


    梅雨說:“忘不了。一中的分數線聽說是712分,梅龍一向學習好,應該能考上。”


    張梅說:“光顧著說話了,都七點了,也餓了,咱們吃飯去吧。”


    第二天梅雨帶著梅龍,六點鍾就開車來到一中老校門口。但是,學生和家長們坐著馬紮、板凳都從一中門口排到公園門口了,足有一公裏。梅雨找地方停下車,和梅龍也排起了隊。父子倆站了一會,梅雨對梅龍說:“你在這排隊,我回家拿兩個馬紮,再買點早餐。”梅龍答應著。有大約一小時,梅雨回來了,帶來兩杯牛奶和兩個漢堡。父子倆就坐在馬紮上吃早餐。


    大約十點的時候,父子倆終於排到了查分數的桌前。梅龍報了姓名和學號,分數出來了,711分。梅雨很失望。往回走的時候,梅龍說:“哼,花錢一樣上。”梅雨沒有說什麽,心裏不痛快。


    回到家以後,梅龍就進了自己的臥室。張梅問梅雨:“考了多少分?”


    梅雨說:“711分。”


    張梅問:“一中的分數線是多少?”


    梅雨說:“712分。”


    張梅當時就火了,剛要發火,梅雨說:“咱到辦公室說。”


    兩人來到另一套別墅,張梅問:“你帶我到這裏幹什麽?”


    梅雨說:“孩子沒考好,心裏肯定很難受,你別當著他的麵發火。”


    張梅怒了,“你還慣著他,他要什麽,你給他買什麽。上初二的時候,你瞞著我給他買手機。他整天抱著手機哈哈大笑,他能學習好嗎?就差一分呀,他稍微努力下,還拿不到這一分。現在,你還慣著他。進屋我就看見他滿不在乎的樣子,我以為他考得很好呢。一分,氣死我了。”


    梅雨說:“他雖然沒說什麽,實際上心裏也很難受,你就別再火上澆油了。”


    張梅說:“那怎麽辦,讓他上四中?”


    “征求下他的意見吧。其實我覺得,上四中不錯,他上四中,屬於學習最好的,這對於他而言有學習的積極性。而上一中,屬於學習最差的,這樣,會打擊他的積極性。”


    張梅說:“回去問問他再說吧。從今以後,不能他要什麽就給他買什麽。”


    二人回到家,梅龍正在看電視,張梅說:“梅龍,你爸爸說,讓你上四中。”


    梅龍說:“我不去,我不去,我就上一中。”說完,回自己臥室去了。


    張梅說:“看見了吧。”


    梅雨沒說話,坐在沙發上。


    張梅說:“要上一中,首先得交給學校壹萬零捌佰,還得找熟人送錢。大姐陳潔{張梅的幹姊妹}以前拜的幹姊妹,他的二姐,王珍,在一中是美術班的主任,隻有找他了。”


    梅雨說:“找找試試吧。”


    張梅上二樓給陳潔打電話。


    梅雨在看電視。


    過了大約半小時,張梅下樓來了。她說:“大姐,打電話問王珍,王珍說,她隻有兩個名額,這事不好辦。大姐說:‘管她好辦不好辦,明天晚上,上張偉那,給她選身絲綢衣服,再送五千元錢,就讓她給辦。’”


    第二天晚上,梅雨在看電視,張梅和大姐去王珍家去了。九點鍾左右的時候,張梅回來了。她坐下,說:“剛去的時候,她光說不好辦,後來給她五千元錢和一身絲綢衣服,她說,她盡量給辦吧。”


    大約過了一星期,張梅又請陳潔和王珍吃飯,又給王珍送了一身絲綢衣服,又給她五千元錢。張梅回家對梅雨說:“我想著,她不會收這五千元錢,沒想到她又收下了。”


    梅雨說:“唉,為了孩子,就花點錢吧。”


    一中當時有三個分校,老市裏,是老校;河東區一個分校;北城新區一個分校。北城新區的分校,離梅雨家很近,也就二百來米。本來,梅雨和張梅是讓梅龍上北城新區的學校,但是,王珍說,像梅龍這個分數的孩子,就讓他上河東分校。河東分校管的嚴,學校周圍沒有店鋪,在那裏能學好。張梅和梅龍被王珍說動了心,要上河東分校。


    梅雨的意見,是上北城新區的學校,為此,梅雨和張梅還吵了一架。最後,張梅說,讓梅龍自己拿主意。正好,和梅龍很要好的一個同學,要上河東分校。所以,梅龍說,上河東分校。梅雨還是堅持上北城新區的學校,但是,張梅和梅龍不聽,梅雨也沒辦法。最後,梅龍上了河東分校。


    但是,梅龍在河東分校上了僅僅一個月,就鬧著要調到北城新區學校。說宿舍裏一個屋有六個學生,太吵了,晚上休息不好;學校食堂也不好,有的菜都酸了,還賣給學生吃,有的學生吃了都拉肚子。


    梅雨心疼孩子,對張梅說:“還是把梅龍調到北城新區學校吧。”張梅也沒辦法,又找大姐陳潔,陳潔又找王珍,而王珍說,要調學校,還得給教導主任送五千元錢。張梅又給王珍送了五千元錢,這才把梅龍調到北城新區學校。


    張梅懊惱地對梅雨說:“就差這一分,花了三萬元錢。”


    梅雨說:“別在乎錢了,都是為了孩子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靜靜的梅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冬雪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冬雪菊並收藏靜靜的梅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