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靖是個聽人勸的好孩子。


    且,對此,他本就沒什麽經驗。


    雖說他還不知道林朝辭是怎麽擁有這方麵經驗的,不過,那也不重要就是了,沒吃過豬肉,未必沒見過豬跑,某些人從生下來的那一刻開始,就注定是擁有使命的,就注定是一個傳奇。


    就像那漢武麾下的冠軍侯。


    出道即巔峰。


    別說打仗了,此前,都沒領過兵。


    故此,郭靖也就沒往深了去想,幫林朝辭省去了解釋的麻煩,起身,就準備離開返回蒙古。


    就像楊康不想背負那個莫須有的罵名一樣。


    郭靖身上背負的家國大義,比楊康更沉重。


    尤其是在郭靖知曉未來後。


    相當於為他排除了一個錯誤答案。


    他又豈能不急?


    不過……


    “也不至於如此著急。”


    林朝辭把郭靖按回到座位上,本著幫人幫到底的念頭,如實勸道:“你的當務之急並非回到蒙古,凡事皆如此,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先把伯母送回老家,南方的水土確實比北方養人,等楊康養好了傷,完成十八年前你的師父們與丘處機立下的約定,之後再回去,也來得及,相信我,多走走多看看對你沒有壞處,若伱連這點耐心都沒有,沉不住氣,回去也是一樣的,上位者必須要學會的三課,分別是——立威、立信、鎮定,否則,你就永遠隻會是宋王,你所求的和平依舊要看別人的臉色!”


    郭靖若有所思的點點頭。


    起身,拱手。


    對林朝辭認認真真的施了一禮。


    林朝辭也明白郭靖的意思,沒躲,而是坦坦蕩蕩的坐在椅子上,正麵接受了郭靖這一禮。


    禮罷,郭靖直起身。


    放下手,開心的笑道:“既然如此,那等我回返蒙古之時,就不讓林兄弟跑第二次路了,我一人回去即可,不過,等到了這江南,我可要陪林兄弟好好玩玩,不瞞林兄弟你說,這還是我第一次去江南呢,也不知道江南是不是如母親所言的那樣,傳說四季如春,百花齊放。”


    “心意我領了。”


    林朝辭笑著擺擺手。


    捏起紙鶴,示意道:“不過,也是不巧了,一位朋友與我有約,就隻能割舍掉郭兄的好意了,這天下很大,無緣者,這輩子難再見麵,這天下也很小,有緣者,何處不能相逢,有緣再見吧,如何?”


    郭靖恍然大悟,連連點頭。


    他邀請林朝辭遊玩是好意,若因此耽誤了林朝辭的要事,反倒有些強人所難的意思了。


    隻好像林朝辭說的那樣。


    山高水長,有緣再見。


    而在郭靖走後。


    林朝辭也終究是得到了片刻的清淨。


    拆開這隻飛來的紙鶴。


    紙上寫滿了密密麻麻的娟秀小字。


    一看就是女孩的手筆,還是頗有文采的那種,如王熙鳳那等潑皮破落戶,定是寫不出這種娟秀小字的。


    其實,早在拿到這隻紙鶴時,林朝辭就分辨出了這隻紙鶴是誰的,他今日心血來潮冥冥有感,想必,也是在冥冥之中察覺到了有事已至,所以才心神不寧。


    細細閱讀,表情卻是始終如一的平靜。


    信不長。


    因為紙不大。


    便是娟秀小字,也隻能寫滿四行。


    還要考慮格式。


    比如說,第一行,必須要寫誰啟,最後一行必須要留下自己的名字,就算後麵還空了一大片,也不能瞎寫。


    這就相當於隻有兩行實際內容。


    而第二行還要寫一些寒暄的話。


    實際內容隻看第三行寫的就行。


    “兄,林朝辭,親啟。”


    “自賈府一別,數月未見,不知兄今日安好。”


    “今有難處,已無可求之人,亦無可救之人,忽念當日賈府中兄之承諾,抱僥幸之念尋求幫助,若兄已知,若兄無事,望兄速下揚州。”


    “妹,林黛玉,終筆。”


    這就是全文。


    確實隻有第三段是實際內容。


    翻譯過來的意思就是——眼下我遇到了難處,找不到能求的人,更找不到能救我的人,忽然想起你林朝辭的承諾了,抱著死馬當活馬醫的念頭,求你幫助,如果你收到信了,如果你沒啥事,我希望你來一趟揚州幫幫我,如果你沒收到信,或是有啥事,不幫我也行,反正我寫成終筆了,表示是人命關天的大事,你自己看著辦,絕對不是我求你的那種。


    很有林懟懟的風格。


    求人都要撇清關係,傲嬌的很。


    這要是懟起人來,還不得上天啊?


    你要分清誰求誰,好吧?


    林朝辭笑著搖搖頭,沒把這種傲嬌的口吻放在心上,雖有被拿捏的意思,好像被道德綁架了一樣,說什麽他給的承諾,可這也是實話。


    說了不算,算了不說,那還叫男人?


    且,林黛玉也不過是十歲的小女孩。


    哦,對,現在也許是十一歲了。


    他總不能跟一個十一歲的小孩計較,更不可能要求一個十一歲的小孩用詞考究,為人處世圓滑。


    若為人處世當真圓滑……那也就不是林黛玉了!


    稱呼上也沒毛病。


    古代的“君”有好幾層含義。


    第一層就是“君主”的意思。


    第二層才是“君子”的意思。


    第三層才是“夫君”的意思。


    在這個表兄也算兄的時代,他既不是林黛玉的君主,也不是林黛玉的夫君,更不是名滿天下的君子,也叫夫子,總歸就是身具功名的讀書人,用“兄”稱呼,是一種很禮貌的說法。


    總比指名道姓叫“林朝辭”好。


    心頭,毛筆輕輕勾勒。


    隻是片刻,就得出了結果。


    林朝辭按自己的出發時間計算。


    他是四月初從神京出發的,八月中旬才進入的射雕地界,而射雕地界當時的時間在三月份,時間差在四個月到五個月之間,故此,他走了四五個月,如今是七月份,那麽紅樓世界的時間段,應該在十二月到一月之間!


    “算算時間,確實也差不多!”


    “正是林如海去世前的那段啊!”


    林朝辭先用毛筆鑒別了一下自己分析的是否正確,在確認林黛玉就是想讓自己回去救林如海後,又用毛筆確認了一下林如海是否死亡。


    紙鶴的飛行速度,他是知道的。


    也就是尋常鷹隼的飛行速度。


    他遊山玩水的走了四五個月,就算紙鶴的速度再快,晝夜不停,不知疲倦,十天還是要的。


    故此,若時間拖的太久,林如海說不定早死了。


    萬幸萬幸,林如海並沒有死。


    這就足夠了。


    林朝辭並未埋怨紅樓的世界意誌沒救林如海,他是紅樓世界意誌欽定的崽崽,林如海可不是,死了一個林如海,日後,還會有葉如海、王如海、張如海等等,就連那人間天子的生死,都不被世界意誌放在眼中,隻要氣運未損,就還能回收,他又沒跟世界意誌打招呼,世界意誌憑啥照顧林如海啊?


    求收藏,求評論。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諸天:從鬥羅開始落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丘丘病了二丘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丘丘病了二丘丘並收藏諸天:從鬥羅開始落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