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複雜,就在於人性的莫測。


    也許上一秒還是好奇。


    下一秒,就會化作純粹的惡。


    好比那路邊嬉戲的孩童,上一秒,還湊在一起盯著地上的螞蟻看,下一秒,就會往螞蟻窩裏撒尿,甚至是拿來熱水,往螞蟻窩裏倒。


    正因為人和畜生是不能共情的。


    所以,這種惡才是最純粹的。


    正因為人也是畜生的一種。


    所以,人和人之間,也不能共情,不能領悟其他人的悲歡,甚至往往會從其他人身上獲取相反的情緒,以其他人的悲傷作為自己的歡樂源泉,為其他人的豐收喜悅而懷揣嫉妒。


    故此,即便是劍心通明的師妃暄,心裏也絕非沒有半點私念,隻是這點私念可以被無視。


    雜念如亂麻,被決絕的劍心斬斷。


    隻在須臾間,師妃暄就穩住了心態。


    並未急著動手。


    而是以和為貴。


    能用嘴皮子解決的,就用嘴皮子解決。


    用嘴皮子解決不了的,再用拳頭解決。


    這並非是什麽磨磨唧唧的廢話。


    而是一種很多人不懂的涵養。


    盡管這層涵養跟“儒皮法骨”是一個道理,披了一層涵養的皮,待到動手時,也不會手軟就是了:“私念,人人皆有,在下還未修到菩薩的地步,且,就算是菩薩,也有觀世音之慈悲心態,眾生皆苦,在下也不過是尋求一種解脫;可是,在下的這些私欲並不影響在下為天下人求一個太平盛世,平國公乃大宗師,一言一行,於後漢一朝定有分量,在下師妃暄,想請平國公勸貴國天子勿動刀兵,顧全大局,與我大唐結君臣之盟換天下太平。”


    說人話:我肯定有私念,而且,就算是觀音菩薩,也不可能沒有私念,所以你們這兩個魔門妖女別揪著這件事不放,大家都不幹淨,此外,我可以保證我的這些私念不影響我來的意圖,我是為天下人而來,請你這位平國公勸勸你們後漢一朝的皇帝,也就是崇平帝,讓他別跟大唐打,對大唐俯首稱臣換取天下安定,換取百姓安居樂業,為了大局而讓步。


    為了大局,俯首稱臣怎麽了?


    難道皇帝能比天下的百姓更尊貴?


    如果皇帝不俯首稱臣,那就是拿天下的老百姓不當人看,無視他們的安危,這種視江山比百姓尊貴、視自己比江山尊貴的帝王就是昏君、暴君,理應被天下萬民奮起,推翻其統治!


    看看!


    看看!


    理由都給伱想好了!


    為什麽陰癸派總是打不過慈航靜齋?


    因為陰謀在陽謀麵前就是個弟弟!


    你這邊算計人心,人家那邊已經學會用大義壓你了——退不退,不退,你就是導致千萬人流離失所的罪魁禍首,退了,你就是顧全大局的好人,為中原一統做出了極大貢獻的好人!


    陰癸派拿什麽跟大義拚刺刀啊?


    拿頭嗎?


    不過,這種大義或許能限製住一位大宗師,就像某個腦子抽了的寇仲,為了大義將到手的江山拱手相讓,甚至把自己的命運也間接交到了李世民手裏,尤其是那些跟著他打天下的弟兄,被他坑的死死的,但絕對限製不住祝玉妍、石之軒、席應這種出身於魔門的大宗師,更限製不住林朝辭這種一人即大局的人!


    不待婠婠與白清兒想好並反駁。


    林朝辭就笑出了聲。


    很不禮貌,即便師妃暄足夠冠冕堂皇的無恥:“說到底,閣下是來勸降的……這樣說也不對,如果我不是大宗師,而是一位宗師,以閣下身旁這位大宗師的手段,在摸清我即是後漢一朝的底牌後,可能會選擇將我拿下或擊殺,威逼崇平帝投降,創造一個兩人壓一國的傳說,留名史書,至於背景板的感受,沒人在意,也不會有人關心背景板的下場如何。”


    師妃暄眉頭一皺。


    林朝辭的態度擺明了就是不想合作。


    不過,該解釋的,還是要解釋的,總不能任由林朝辭往自己頭上扣黑鍋:“平國公誤會了,我不會做那種事,慈航靜齋也不會做那種事,我隻是想請平國公想一下,如果繼續頑抗下去,會給天下百姓帶來多大的壓力與代價……”


    “最後,就是顧全大局。”


    “除了顧全大局,還是顧全大局。”


    林朝辭的語氣裏滿是不屑,一句話,誅心道:“那麽,我想問問閣下……既然是顧全大局,作為主動方,是不是應該先表示一下誠意啊?”


    對於林朝辭的質問,師妃暄早就準備好了回答:“我能來此見平國公,難道不是一種誠意嗎?”


    別說林朝辭這個當事人了。


    便是婠婠與白清兒這兩個旁觀者。


    聽見師妃暄這句不要臉的話。


    都情不自禁的笑出了聲。


    婠婠還沒來得及開口,白清兒就快人快語了一次,回懟道:“按照師仙子的這種說法,我們陰癸派來見林公子,還是我與師姐這兩位千嬌百媚的大美女來見,誠意反而還加倍了呢!”


    “所以,要讓我說呀……這誠意可不能如此簡單。”


    婠婠接著白清兒的話,補刀道:“結盟可以,君臣之盟也可以,不過,誰是君,誰又是臣,卻要好好區分一下,既然師仙子如此顧全大局,不如請師仙子再顧全一下,啟稟你們慈航靜齋選中的那位李二公子,讓他對後漢一朝的皇帝俯首稱臣,反正都是為了大局嘛,就算吃點虧、丟點臉、受點辱,又能怎樣呢?”


    “我大唐乃天朝上國,萬國來朝。”


    “豈能對後漢一朝俯首稱臣?”


    “這不是亂了規綱嘛!”


    師妃暄用一種理所當然的語氣說著似乎是理所當然的話,哪怕沒針對後漢一朝,語氣裏那股強烈的自信,還是若有若無的踩了後漢一腳。


    隻不過,遍閱史書。


    師妃暄說的倒也沒錯。


    大唐,在史書上都赫赫有名。


    一提起唐,就會和“漢”一起。


    漢唐之名,確實打出了男兒的骨氣。


    其他王朝滅亡時,都是嘎嘣一下沒了。


    輪到漢唐滅亡時,還能拖著周邊幾個小國一起走。


    跟大唐相比,後漢這個連野史都進不去的朝代,也許隻是某個時代的倒影,影子終究是影子。


    故此,師妃暄說的沒錯。


    即便是稱臣,也該後漢一朝低頭。


    隻是,在林朝辭眼中,這所謂的大唐卻不是大唐!


    也一樣是史書中的大唐倒影!


    因為史書中的大唐沒有武功!


    沒有不良帥,沒有陸地神仙!


    如果不是影子,他倒是真要尊重對麵那位天可汗幾分,可是,同為影子,他連尊重都沒必要!


    他所在的地方,即是大局!


    與其顧全大局,不如顧全他!


    求訂閱。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諸天:從鬥羅開始落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丘丘病了二丘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丘丘病了二丘丘並收藏諸天:從鬥羅開始落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