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孩子,我的心肝啊,來,讓我看看你變強了沒有?“


    馬皇後一邊說著,一邊將他攙扶了起來。


    “呀嗬!”馬氏大吃一驚。


    “什麽?這是怎麽回事?你看你,你的臉都紅了,是不是給馬蜂璽弄疼了?”


    “呃...父親沐春看向沐英,支支吾吾,欲言又止。


    見他不能發火,也不能說話,馬皇後自然是心領神會,抬起手來,掐了掐沐英的手臂:


    “你一點也不像個父親?你要是敢打我孫兒,我跟你沒完!”


    朱雄英沉吟不語,他總算是明白了,老夫人留給自己的這些寶貝有多珍貴。


    他的祖父有二十多個兒子,都是他的母親一手帶大的。


    當然,還有一些已經去世的,或者已經被爺爺處置的。


    現在還能在大明混得風生水起的,無一不是身居要職的。


    朱雄英毫不質疑,有了這幾個養子,隻要老夫人想,就算是五大軍團的統帥,也能繞開五大軍團的統帥,直接從軍中抽調他們的軍隊。


    簡直恐怖如斯!


    就連負責整座宮殿的護衛隊隊長,平寶兒,也會在坤寧宮裏給她打個招呼,偶爾還會從她嘴裏搶點甜頭。


    沐英是爺爺收養的最大兒子,也是幾個哥哥中年紀最大的一個,見到他回家,奶奶十分開心,一雙眼睛都笑得跟月亮一樣,將剛剛掉落的菜筐拿了起來:


    “瞧我這記性,這些都是我自己種的,很好!來


    說話間,他從籮筐中取出了一些西瓜,用衣服擦了擦,然後將西瓜遞到了何福兒和沐英的麵前。


    “你還沒有吃東西嗎?我給你煮點麵!”


    說完,他又掃沐英和何福兒身上的灰塵,轉身向大堂內走去,“外麵的天氣很冷,很難吃飯,很難休息,還是在這裏舒服”


    沐英和何福連忙上前拉住了她,拉著她的胳膊:


    “母親,你先休息一下,我們剛剛在太子殿下用完飯,你跟我說說話。”


    沐英與何福嘴一直在給老夫人講著自己在戰場上的經曆,老夫人不時的點著頭,時而露出笑容,時而用衣袖擦幹淚水,朱雄英已經很長時間沒有看到一個人能讓老夫人如此激動了。


    一頓午飯之後,眾人聊到了傍晚,最終還是沐英和何福兩人離開了皇宮。


    她在廚房裏忙碌著,一邊做飯,一邊煮著麵,一邊在廚房裏忙碌著,沐英在生火,何福在準備蔬菜,朱標也不再像以前那樣趾高氣揚,挽著衣袖開始做飯,朱雄英則是在一旁的椅子上,一邊削著大蒜,一邊忙碌著。


    一如當年,一切都是如此的平靜,如此的溫暖,這一刻,仿佛是彼時彼刻。


    他和唐淩不同的是,他的兒子長大了,他的母親已經變成了一個堅強的男人,他的母親也有了一些白發。


    可他還是被揍了一頓,一直在鍋旁看戲,一不小心,就將父親的怒氣澆了個透心涼……


    一頓飯吃得很開心,就連一向不喝酒的馬王妃,都喝了幾口。


    沐英衝朱標揮了揮手,示意他趕緊離開。


    “請回!”


    “那就多送他一程。”朱標鬱悶的歎了口氣。


    “弟弟,你要照顧好自己,我也是這麽多年來,你雖然外表硬朗,但內心早已憔悴不堪。”


    “臭小子,好好養著你父親,別讓他多喝,他是個酒鬼,從小就喜歡偷我父親的酒。


    “何福兒,別這麽說,你看看你!朱標與朱雄英一路將兩人帶到了皇宮外,此時天色已晚。朱標一邊往回走,一邊對著後麵的人招了招手,示意他們離開。


    隨後,他又對朱雄英吩咐了一句:


    “你沐叔是我父親的養子,我從小就在他懷裏成長,以後...不管怎麽說...對你沐叔的後人,一定要手下留情!”


    “兒子省:“


    朱雄英沉吟不語:身為皇儲,他從未聽說朱標為了什麽人,什麽家族而偏袒什麽人,偏袒什麽家族的人……


    要說沐英如今在西南建立了自己的府邸,是一方諸侯,是一方諸侯。


    大人!


    朱標也是醉了,說話也多了一些。


    “那時候,你沐叔才十三歲,還是個小屁孩。”


    和我一起在山上亂跑,玩耍……”


    說到這裏,朱標的聲音有些顫抖:


    “文忠大哥,文正大哥,如果我們能永遠這樣就好了。”


    朱雄英驚訝的望著這位“朱文”,這還是第一次被人提起


    是嗎?


    朱文,朱元璋兄長之子,皇族之中最有權勢的皇族之一,按照資曆來說應該稱呼他為“四舅”,在八十五天時間裏,以一己之力抵擋住了陳友諒的六十萬軍隊,絕對算得上是一位統帥。


    就算是耿炳文這樣的老牌護衛,也是望塵莫及。


    第二天清晨,朱元璋下了一道聖諭,要求上朝。


    說是“大朝”,但規模並不算太大,無非就是幾個官府的首腦,到奉天堂上來發言發言罷了。


    相比於進京聽政廳的聲勢,這次來的可都是京中正四品的官員,可以說是一次小規模的集會了。


    而在這群人中,還有沐英,還有何福,眼神都很凝重,他們在皇宮中,隻是子孫,但在這奉天殿內,卻是大明的官員。


    他們身上的服飾也大同小異,同樣是一身將軍服飾,隻不過補子不同,何福為三階的“補子”,是一隻“猛虎”,而穆英為五大都督府的“補子統領”,是一階的“獅子”。


    這種事情,並沒有被正式列入到朝堂上的禮儀之中,也就是一種不成文的規矩而已。


    而牧春卻不同,他今天穿著一套鮮紅的麒麟衣,那衣裳並不是官袍,而是一套禦用的衣裳。


    這是他十六歲的時候,馬後娘娘送他的,他的衣襟上有一隻麒麟紋,與沐英、何福兒的衣襟上有一隻獅、一隻虎是縫製的,而他的衣襟上有一隻麒麟紋,卻是用金銀兩色的絲線縫製而成,他平日裏視若珍寶,每次有重要場合,都會戴在身上顯擺一下。


    “起了嗎?”朱標總是用這種陳詞濫調。


    “起了起了”朱雄英甩了甩手上的汗水,然後牽著朱標就朝外麵走去。


    今天是他的頭一次上早朝,所以他很興奮。


    “等會兒!”朱銘阻止了他,目光落在了他的皮帶上,皺眉道。


    一旁的小墩:


    “這也太簡單了吧,來點雕刻巨龍的。“


    “好的。”朱標很是欣慰的點頭,一邊走一邊叮囑,對於自己這個小家夥,他還是很了解的。


    “你的祖父讓你上朝,我不求你一飛衝天,一飛衝天,但至少,你要穩重,要謹慎!”


    一邊說著,一邊給朱雄英整了整衣襟:


    “在場的都是大臣,官員們都是聰明人,他們的睫毛頭發都是透明的,一言一行都很容易讓人難堪。”


    “你父親的臉我可以不要,但是你祖父的臉我絕對不要”


    朱標愣了下,猛地意識到不對:


    “不行,我也不行!”


    “你要是讓我難堪,等我回去,我一定要你好看!”


    我們來到大堂的時候,朱元璋已經開始穿戴皇衣了,他雖然有些不耐煩,但臉上卻帶著笑容,任由太監們為所欲為。


    他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穿上這套衣服,就是怕麻煩。


    “走!”朱元璋看了看鏡子中的自己,拉著朱雄英,慢悠悠地往奉天大堂裏去。


    在所有人目瞪口呆的注視下,朱雄英踏上了皇帝的寶座,緩步而行。


    王座之上。


    朱元璋在高台上停了下來,緩緩轉頭,左右張望了一眼。


    “我等拜會皇上,皇上千壽無疆!”


    站在高高的山巒上,放眼望去,朱雄英一眼就能看清四周圍的群臣,當眾人全部跪倒在地的時候,朱雄英忍不住挺起了腰杆。


    誰也不能反對這一最高權力。


    朱元璋背著手,在台上呆了很長時間。


    “醒醒”


    先帝恐怖,先帝更恐怖,既有冷酷,又有冷酷:


    “今日召諸位前來,有一件事要商討”


    “雲南……”


    奉天殿內,空曠無比,他一開口,便有了聲音,轉身在王座上坐下:


    “木英。”


    “告訴我!”


    沐英緩緩道:“臣遵旨!“


    “至於軍隊方麵,現在大明駐紮在雲南的有大理衛,楚雄衛,臨安衛,越州衛,洱河衛,曲靖衛,十幾萬人,這十幾萬人,每日都要用到馬匹,每日所需的食物也有數萬斤之多。“


    “至於民脂民膏,就更是難上加難了,前元征戰不斷,大部分平民都逃到了山林之中,我查了雲南府所有的戶口,所有的土地,所有的人,都與之不符。”


    “民不聊生,物資雖多,但商道不通,內憂外患


    許多好的貨物,都不能出山”


    “緬甸和安南兩國雖然歸順了大明,但是卻在雲南邊界陳了大量的軍隊。


    “麓川國的幾個土著首領,桀驁不馴,不尊王道,占據滇地的西南部,和我們的軍隊遙遙相對。”


    沐英是來發問的,言辭間著重強調了一些關鍵之處,無錢無人無地無糧。


    歸根結底,就是一句話,什麽都沒有。


    “嗯……”朱元璋拖著長長的尾聲,不動聲色的道:“你的意思是,沒有什麽好事?”


    沐英也是個直來直去之人,說話直來直去:


    “是的,雲南的人都是忠厚老實,勤奮好學之人,在經曆了前元的戰亂之後,他們的人心已經安定了下來。”


    “我在雲南的時候,每日都有許多土著朝拜大明,想要加入我的麾下。”


    朱元璋想了很長時間,抬頭對著滿朝文武說:


    “你們聽到了嗎?”


    “說來聽聽!”


    文武百官們議論紛紛,仿佛有千萬隻蚊子在飛來飛去,嘈雜無比。


    朱雄英也低頭沉吟,到底是一方諸侯,換成是他,又該如何抉擇?


    爭論了許久,都沒有結果,大家你一言我一語,讓朱元璋的耐心快要耗盡了...


    王衝轉過身來,看到朱雄英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轉過身來,對朱雄英說道:


    “你怎麽看,大孫?”


    “呃…“朱雄英欲言又止,半晌才道:


    “我的確有這個打算。


    “都住口!”朱元璋一揮手,示意群官安靜下來。


    “讓我們聽聽大孫子的意見!”


    朱標一聽,整個人都要抓狂了,他一副擔心的樣子,望向朱雄英。


    朱雄英心中一驚,心道:這是要人命關天啊,這是要被父親逼急了啊,可他畢竟是這兩個多月來一直在為父親念奏章,憑借著自己以前的經驗,倒也能說得過去!


    他並不畏懼,因為他已經見識了數十萬人的威勢。


    於是朱雄英想了想,對著那群虎視眈眈的老家夥道:


    “首先要做的就是登記,朝廷要統計人丁,幫助他們蓋房子,開辟農田,讓他們有飯吃,有住的地方。


    還有,向所有逃到大山裏的人,發布一份公告,讓他們知道我們大明的國策,相信用不了多久,他們就會主動跑出來的!”


    說到這裏,他的目光落在了朱元璋身上。


    “另外,我提議,將江南的子民,遷移到滇,增加他們的數量。”


    “繼續說!”朱元璋想了想,伸出一隻手,示意身邊的書吏在他的麵前寫下自己的名字。


    “其次,便是糧草,我提議,在雲南建立軍營,民營,奴隸營,並且大力發展水利工程,利用怒江,洱河,滇池的河水,來澆灌良田,久而久之,說不定還能讓雲南變成大明的糧草之地呢!”


    就是朱標也是鬆了口氣,他有些哭笑不得的搖了搖頭,這家夥明明在政務上很有天賦,怎麽就這麽喜歡打仗呢?


    “三、王道興,以律法治國,創辦了學堂,推舉了國子監的學士到滇來,又教化了民風,治理了一片區域。


    “四是一家人,在雲南,華夷兩族混居,情況很是混亂。


    “至於大明,各國來朝,各有各的好處,所以,我們應該一視同仁,用仁義收買人心,用刑法約束行為,用婚姻和婚姻,增進兩個國家之間的交往,用不了幾年,他們就是我大明之人了。”


    底下的大臣們見朱雄英說得如此理直氣壯,眼神逐漸變得迷茫和震撼,朱元璋則是眼神越發明亮,他深知自己的孫兒在治國方麵是有才能的。


    就算是很少接觸民間事務的翰林院,也未必有這樣的見識。


    “五,每一個地方,都要有一名官員,協助當地的建築,而當地的官員,也要將自己的兒子送到昆明,作為俘虜,同時,也要學會中原的文明,加快與大明的同化。”


    “六,開辟一條新的道路,開辟一條新的道路,米糧,布匹,食鹽,茶葉,三七,蟲草,砂仁等中藥材,都在政府的控製之下,這是一種富裕,也是一種強大的手段。”


    說完,朱雄英上前一步,目光掃過一眾文武百官,沉聲道:


    “照這樣下去,雲南就是大明的天下了!”


    “關於安南、緬甸……”朱雄英頓了頓,轉過身來,對著朱元璋微微一笑道。


    “皇上,待到我們在雲南立足,區區一個附庸小邦,又何需擔心?如果他還不識相,我們就派人去打他!”


    “ok!痛快!朱元璋摸著自己的胡須說道:


    “不錯!”


    “怎麽樣?”朱元璋對著眾位大臣說道,話裏帶著疑問,不過顯然,心中也有一種揚眉吐氣,等待著眾位大臣的稱讚。


    百人都從震撼中回過神來,他們震撼的不是朱雄英的話語,他們震撼的是朱雄英的年紀,一個八歲的少年,竟然能說出這樣的話語,簡直就像是一個怪物,實在是讓人心驚。


    “大明天佑,東宮英才,微臣恭迎皇上!”


    “嗬嗬!此子乃朱家人之子!”朱元璋目光一轉,望向朱標。


    “阿泰,你生了個好孩子,真是好福氣!”


    說完,他又轉過身來,目光掃過下方的文武百官。


    “我們大孫子的翡翠都扔出去了,是不是應該把你的板磚也扔出去了?“


    “什麽?”朱元璋一臉茫然,悠悠地說道:


    “就這麽定了,咱們商量一下!”


    朱雄英被老人的話逗樂了,但他並沒有狂妄到輕視朝堂上的每一個人,哪怕是在老人麵前瑟瑟發抖,可每一個人都是才華橫溢之輩,這樣的問題對他們來說並不算什麽。


    朱雄英更是推算出:沐英手裏拿著一本詳盡的奏章,上麵記錄著雲南目前的情況,以及如何應對。


    他站在最前麵,感受最深刻,這本書,他也是第一時間看到的。


    而且,他也隻是說了一個大概的想法:大家都會說,要搞點什麽“屯田”、“修路”、“引水”之類的。


    不過,沒有中央的旨意,沐英要是不請示,擅自動手,即便他是爺爺的義子,爺爺也不會手下留情。


    想要挖出一條河流,那就更是難上加難了,想要挖出一條河流,沒有數個月的時間,根本挖不出來,那就是誅九族的下場。


    簡單來說,就是:上頭說一聲,下頭做一件事!


    而且,這件事必須要經過數日的辯論,才能定下定論,這還隻是在洪武朝,這樣的辯論,效率極高,若是其他帝王,爭論一個多月都很常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爺爺,我們一起跑路吧!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九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九以並收藏大明:爺爺,我們一起跑路吧!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