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原來我真是華夏苗裔?
大明:開局攤牌穿越者,老朱懵了 作者:引火鬆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哎?”藤原那叫一個驚駭萬狀。“天皇、貴族,全都出自於天朝?在下從未耳聞啊!高先生這又是從何說起?”
高啟用奇怪的眼神上下打量著藤原,而後長歎一聲:“唉。看你這態度,是確實不知道這事了。”
“你們這些人久居蠻夷之地,久而久之,忘了我華夏禮義,被蠻夷同化,倒也情有可原……”
被高啟用這種帶著同情、憐憫、鄙夷等多重複雜感情的眼神看著,藤原隻覺得一陣不自在。但此時的他卻顧不上自己的感受,而是探過身追問高啟道:“高先生別吊在下胃口了,這究竟是怎麽回事?”
“不急,吾先問問藤原大人你,汝等族中,是如何記載汝等的先祖的?”高啟道。
“具體的記載並不明晰……”高啟回想道。“隻是根據傳說,我藤原家的先祖,乃是身為神明的‘天兒屋命’。而第一代天皇大人,則是天照大神後裔的‘神武天皇’……”
“不愧是方士。竟大言不慚托名於神明……”高啟嗤之以鼻。“吾旁的也不多說,隻問閣下,這個說法,你自己信嗎?”
“……不信。”藤原猶疑了一會,最終還是搖了搖頭。什麽神明後裔,自己今年已四十來歲,一路顛沛,也沒見自己有什麽神明祖先庇佑、展露過什麽過人的神力。
天皇陛下在故國還號稱是“此世真神”,但自己又不是沒見過,不過是一個剛愎自用的糟老頭子而已。要是他真有什麽神力,也不會被足利尊氏那個粗魯的亂臣賊子攆出了京都。
“什麽神明後裔,真是滑天下之大稽。”高啟道。“不過能鼓搗出這種說法,倒也在情理之中。畢竟,汝等的那位什麽神武天皇。便是昔日秦朝時東渡東瀛之地的徐福!”
“而徐福,卻是方士出身,最擅長的,就是此等裝神弄鬼的奇門之術。”
“什麽?”高啟說的篤定無比,如若親見,藤原又驚又疑。忙問道:“高先生這話可有依據?話可不能亂說!”
“當然有。”高啟答的斬釘截鐵。“史載,徐福東渡瀛洲,載三千童男童女,另有糧草、耕具、兵器等若幹。為始皇尋長生不老藥。”
“試問,若是出海尋藥,又為何要帶著耕具、兵器?顯然此人是尋到了一片蒙昧未開化之土地,故而蓄意蒙騙始皇,帶著人口、糧食等畫地為王,到那蠻荒之地做土皇帝去了。”
藤原皺眉沉思,他精通漢學,對徐福之事,也是有所耳聞。據說徐福兩次出海,第一次回來後托言東海有大魚,始皇以大軍殺之。第二次出海便帶著童男童女與各色物資。尋藥為何要帶童子與物資?這確實不合常理。
若如高先生這般解釋,倒是可以說得通了:兵器可用於抵禦當地野人,耕具可用於自給自足,而之所以隻要童男童女,無非是童男童女涉世未深,不容易懷念家鄉,也更加容易為年長的徐福所掌控。
而且,自己故國的傳說中,確實也曾提及“神武天皇”乃是渡海而來。而且故國開始出現文字、耕具等等文明產物的時間點,也確實是在華夏秦朝之後……
“汝倭國雖無記載,但我華夏乃文明之國,卻是有史載之的。”高啟繼續道。“這些先人的曆史文字,皆是證據。《三國誌》有雲汝倭國:‘……其使詣中國,皆自稱大夫夏後少康之子,封於會稽……’。亦有史料記載,我華夏之人回使倭地,歸來後說那時的倭人‘盡言吳音’。”
“為何汝等倭人先祖竟會用吳語?是因為昔日徐福所帶去的三千童男童女之中,大多數皆出自吳地啊!之所以三國時來使倭人自稱少康之後,亦是因為少康之子無餘所封的會稽,便屬於吳越之地……”
“還有諸多記載,皆有史可查。汝若不信,可自查之。真相白紙黑字,盡在史籍之中。吾又何必欺汝?”
“這……”高啟言之鑿鑿,不容藤原不信。畢竟高啟可能騙他,但華夏史冊,莫非也會騙他不成?
史籍這種東西傳承已久,也不知多少人看過。若是有假,一問便知。
“你倭國亦是久沐王化,當也有一二記載傳世,便是沒有文字記載,也必有古物存世的。閣下仔細思之,可有什麽破綻?”高啟提示道。
被高啟這麽一提醒,藤原當真皺著眉頭思考起來。這麽一想,他便猛然想起了曾經在故國皇宮之中得蒙一見的“三神器”。這三神器據說是神武天皇所留,是真真正正從第一代天皇手中傳承至今的物事,也是曆代天皇皇權的象征,和華夏的“傳國玉璽”地位有幾分類似。
而這個“三神器”的形製,卻絲毫不似倭國本國的器物……
將記憶中的“三神器”模樣繪於紙上,高啟看了之後一拽短須:“看,這便是鐵證了!”
“這哪裏是什麽貴國神器,這分明是我華夏先秦戰國之時的青銅劍、青銅鏡與玉器。若是不信,吾家中便有一柄先秦時代的古董藏劍,取來讓你一觀便知。”
隨後高啟讓人回家取來那一柄鏽跡斑斑的青銅劍,藤原一看,便驚叫道:“對對對!皇家流傳的那柄‘天縱雲劍’,與這把劍簡直一模一樣!”
“這麽說,我等當真是華夏後裔?”藤原是又驚又喜。
“還能有假?”高啟老老神在的撚著短須。“真相已確鑿無疑。定然是那徐福東渡開國,自稱天皇。汝等這些倭國高門貴族的先祖,想來就是徐福手下的童男童女之後裔。”
“徐福自稱為神,亦讓汝等的先祖並稱為神,以此統禦國中野人……汝等之先祖以少馭多,來曆自然是絕密。本來該是由代代口口相傳,故而三國之時,汝等的先祖仍知自己乃少康之後。”
“後來不知為何,卻被不肖後人遺忘了。反倒是那些麵向愚笨野人的神明詐稱,竟流傳了下來。”
“唉,數宗忘祖,不肖後人啊!”
藤原聽完,頓時眼淚嘩嘩的流,並非隻有苦澀,更多的卻是欣喜之意。這幾天受到的苦、受到的鄙夷,在淚水的奔湧中盡皆化為煙雲消散而去:
原來,我竟不是蠻夷,而是根正苗紅的華夏苗裔!
(本章完)
高啟用奇怪的眼神上下打量著藤原,而後長歎一聲:“唉。看你這態度,是確實不知道這事了。”
“你們這些人久居蠻夷之地,久而久之,忘了我華夏禮義,被蠻夷同化,倒也情有可原……”
被高啟用這種帶著同情、憐憫、鄙夷等多重複雜感情的眼神看著,藤原隻覺得一陣不自在。但此時的他卻顧不上自己的感受,而是探過身追問高啟道:“高先生別吊在下胃口了,這究竟是怎麽回事?”
“不急,吾先問問藤原大人你,汝等族中,是如何記載汝等的先祖的?”高啟道。
“具體的記載並不明晰……”高啟回想道。“隻是根據傳說,我藤原家的先祖,乃是身為神明的‘天兒屋命’。而第一代天皇大人,則是天照大神後裔的‘神武天皇’……”
“不愧是方士。竟大言不慚托名於神明……”高啟嗤之以鼻。“吾旁的也不多說,隻問閣下,這個說法,你自己信嗎?”
“……不信。”藤原猶疑了一會,最終還是搖了搖頭。什麽神明後裔,自己今年已四十來歲,一路顛沛,也沒見自己有什麽神明祖先庇佑、展露過什麽過人的神力。
天皇陛下在故國還號稱是“此世真神”,但自己又不是沒見過,不過是一個剛愎自用的糟老頭子而已。要是他真有什麽神力,也不會被足利尊氏那個粗魯的亂臣賊子攆出了京都。
“什麽神明後裔,真是滑天下之大稽。”高啟道。“不過能鼓搗出這種說法,倒也在情理之中。畢竟,汝等的那位什麽神武天皇。便是昔日秦朝時東渡東瀛之地的徐福!”
“而徐福,卻是方士出身,最擅長的,就是此等裝神弄鬼的奇門之術。”
“什麽?”高啟說的篤定無比,如若親見,藤原又驚又疑。忙問道:“高先生這話可有依據?話可不能亂說!”
“當然有。”高啟答的斬釘截鐵。“史載,徐福東渡瀛洲,載三千童男童女,另有糧草、耕具、兵器等若幹。為始皇尋長生不老藥。”
“試問,若是出海尋藥,又為何要帶著耕具、兵器?顯然此人是尋到了一片蒙昧未開化之土地,故而蓄意蒙騙始皇,帶著人口、糧食等畫地為王,到那蠻荒之地做土皇帝去了。”
藤原皺眉沉思,他精通漢學,對徐福之事,也是有所耳聞。據說徐福兩次出海,第一次回來後托言東海有大魚,始皇以大軍殺之。第二次出海便帶著童男童女與各色物資。尋藥為何要帶童子與物資?這確實不合常理。
若如高先生這般解釋,倒是可以說得通了:兵器可用於抵禦當地野人,耕具可用於自給自足,而之所以隻要童男童女,無非是童男童女涉世未深,不容易懷念家鄉,也更加容易為年長的徐福所掌控。
而且,自己故國的傳說中,確實也曾提及“神武天皇”乃是渡海而來。而且故國開始出現文字、耕具等等文明產物的時間點,也確實是在華夏秦朝之後……
“汝倭國雖無記載,但我華夏乃文明之國,卻是有史載之的。”高啟繼續道。“這些先人的曆史文字,皆是證據。《三國誌》有雲汝倭國:‘……其使詣中國,皆自稱大夫夏後少康之子,封於會稽……’。亦有史料記載,我華夏之人回使倭地,歸來後說那時的倭人‘盡言吳音’。”
“為何汝等倭人先祖竟會用吳語?是因為昔日徐福所帶去的三千童男童女之中,大多數皆出自吳地啊!之所以三國時來使倭人自稱少康之後,亦是因為少康之子無餘所封的會稽,便屬於吳越之地……”
“還有諸多記載,皆有史可查。汝若不信,可自查之。真相白紙黑字,盡在史籍之中。吾又何必欺汝?”
“這……”高啟言之鑿鑿,不容藤原不信。畢竟高啟可能騙他,但華夏史冊,莫非也會騙他不成?
史籍這種東西傳承已久,也不知多少人看過。若是有假,一問便知。
“你倭國亦是久沐王化,當也有一二記載傳世,便是沒有文字記載,也必有古物存世的。閣下仔細思之,可有什麽破綻?”高啟提示道。
被高啟這麽一提醒,藤原當真皺著眉頭思考起來。這麽一想,他便猛然想起了曾經在故國皇宮之中得蒙一見的“三神器”。這三神器據說是神武天皇所留,是真真正正從第一代天皇手中傳承至今的物事,也是曆代天皇皇權的象征,和華夏的“傳國玉璽”地位有幾分類似。
而這個“三神器”的形製,卻絲毫不似倭國本國的器物……
將記憶中的“三神器”模樣繪於紙上,高啟看了之後一拽短須:“看,這便是鐵證了!”
“這哪裏是什麽貴國神器,這分明是我華夏先秦戰國之時的青銅劍、青銅鏡與玉器。若是不信,吾家中便有一柄先秦時代的古董藏劍,取來讓你一觀便知。”
隨後高啟讓人回家取來那一柄鏽跡斑斑的青銅劍,藤原一看,便驚叫道:“對對對!皇家流傳的那柄‘天縱雲劍’,與這把劍簡直一模一樣!”
“這麽說,我等當真是華夏後裔?”藤原是又驚又喜。
“還能有假?”高啟老老神在的撚著短須。“真相已確鑿無疑。定然是那徐福東渡開國,自稱天皇。汝等這些倭國高門貴族的先祖,想來就是徐福手下的童男童女之後裔。”
“徐福自稱為神,亦讓汝等的先祖並稱為神,以此統禦國中野人……汝等之先祖以少馭多,來曆自然是絕密。本來該是由代代口口相傳,故而三國之時,汝等的先祖仍知自己乃少康之後。”
“後來不知為何,卻被不肖後人遺忘了。反倒是那些麵向愚笨野人的神明詐稱,竟流傳了下來。”
“唉,數宗忘祖,不肖後人啊!”
藤原聽完,頓時眼淚嘩嘩的流,並非隻有苦澀,更多的卻是欣喜之意。這幾天受到的苦、受到的鄙夷,在淚水的奔湧中盡皆化為煙雲消散而去:
原來,我竟不是蠻夷,而是根正苗紅的華夏苗裔!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