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華夏子民才有飯吃
大明:開局攤牌穿越者,老朱懵了 作者:引火鬆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常茂的擔憂不無道理,到得現在,那兩萬餘的元軍俘虜,已經成為了他們亟待解決的最大難題。
殺,不能殺,留著吧,又浪費軍糧。送回去吧,又怕給納哈出所部平白添加了戰鬥力。
“可有願降的?”朱肅問常茂道。
“倒是有願意降服的,可是數量並不多。而且縱使有一二願意降的,咱們也擔心那些人搞一出詐降不是。”常茂聳了聳肩。
朱肅點點頭,確實,如今納哈出主力未敗,這些人哪裏又會真心實意投降。即便是其中有出身遼東漢人的俘虜,其祖祖輩輩自前宋時期起,也已在異族的統治下經過了數代。心中對於大明這樣的漢人王朝早已沒有了歸屬感。
縱然迫於形勢投降了,等納哈出大軍一來,想來這些人一定又會毫無心理負擔的舉旗“反正”。
但是若是直接還給納哈出,朱肅心底深處卻又覺得虧的慌。自己廢了大力氣又是設計,又是詐關的,好不容易俘虜了這麽多的俘虜,莫非隻是為了將這些遼東元軍給他納哈出運出山海關來不成?
那自己成了什麽了?納哈出手下的運兵大隊長?
“可安排了人修繕城牆麽?”想了想,朱肅開口問道。
“是,茹大人已在募集民夫,準備用昔日蘇州城中的以工代賑之法,來修繕城牆。”回答的是一旁的狗兒,朱肅一行打算駐守縣城,那麽縣城的城牆就肯定不得不修繕一番了。畢竟納哈出所部得知了消息,很有可能便會派出一支偏師嚐試性攻打這個有著三位大明王爺駐守的縣城。
“既然如此,讓茹大人不必募集民夫修城了。”朱肅說道。“這些俘虜不正閑著呢嘛,讓他們來修城牆,什麽時候城牆修好了,什麽時候放他們回去找納哈出好了。”
“縱然是雞肋,也得想法子榨出個三兩油來。要不然,我們豈不是虧的慌?”
“讓俘虜來修城?”在場之人都愣了愣。朱棣想了一想,出言道:“這法子雖然使得,可糧草問題卻依然未解。”
“繼續留著這些俘虜,豈不是一樣要承擔他們的糧草問題?”
“除此之外,我們依然要分出一部分糧食來賑濟災民。這糧食又要從何而來?”
“唔……”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朱肅頭疼的捏了捏眉心,想了想開口道:“自古但凡是資源問題,無外乎開源節流。現在開源是沒想頭了,隻能從節流上麵下功夫了。”
“狗兒啊,傳令下去,軍中糧草匱乏,故而削減營中俘虜用度。原先一日兩餐,改為一日一餐吧。”
“老五。”狗兒才剛剛應是,朱樉便出列問道:“這般直說,會不會引起俘虜暴動?”
“縱然是想少給他們一些飯吃,也該想個過得去的借口才是。哪有直接和他們說,軍中糧草匱乏,需要削減他們用度的?莫非,五弟你是想故意激起他們的怨氣,好尋一些人出來殺雞儆猴?”
自古管理俘虜,都是故意挑起一些刺頭的怨氣然後殺之,好讓營中其他俘虜能乖乖聽話,故而朱樉才有此問。朱肅卻擺了擺手,否認道:“唉,二哥,你五弟我素來都是以德服人,怎麽會用這種血腥暴力下三濫的手段?”
“放心吧,我自有法子,讓這些俘虜們變得服服帖帖。”說著,又對狗兒附耳叮囑了幾句。狗兒聽後點了點頭,一躬身自去辦了。
……
次日,一眾俘虜便被吳王衛們押著,前往昌黎縣南的岩山上開采磚石。這些俘虜們早被收繳了武器盔甲,先前又被朱肅和朱棣兄弟二人給打的膽寒,此時已經沒了多少脾氣。
又聞那位五殿下允諾隻要一修好昌黎城牆,便可放他們自由,這些俘虜一個個更是雀躍不已,乖乖的被綁縛著雙腳,老老實實的往返於岩山與昌黎縣外,挑石修牆。
等到傍晚,一眾俘虜氣喘籲籲的回到俘虜營,正要去排隊領取今日份的炒米,卻被發放米糧的明軍告知:奉吳王殿下令,自今日始,俘虜營用度由原先的一日兩餐,直接改成一日一餐了。
今晚的晚餐,沒有了!
“這……怎麽能沒有呢!我等今日含辛茹苦開山鑿石,又運至城牆之處,體力耗費比之平日更甚,為何平日尚有兩餐,今日卻隻剩一餐了?這個是何道理?”有俘虜憤憤不平道。
平心而論,給明軍做俘虜的待遇還算得上是舒適的,除了少部分喜歡殺俘的明軍將領(如常遇春)以外,大多數的明軍將領都在老朱的三令五申之下,對俘虜采取了人道主義的政策。
不止供給糧食與正軍等同,願意加入大明衛所軍中戴罪立功的,明軍還采取一視同仁的政策,並不輕易將降軍視作炮灰等,甚至還願意分給這些降兵田地,給予他們軍戶的身份。這也導致了百萬明軍之中,甚至有一半以上的明軍都是降軍,甚至許多如今聲名赫赫的大明名將,也都是老朱從各方勢力收服過來的降將。
這種對降兵懷柔的政策,也是老朱的一大政治手腕之一。在這樣的政策之下,上至北元,下至昔日各方與老朱一同爭霸天下的諸勢力將領,都不會下死力氣與大明死磕:反正朱家是不殺俘的,降服大明之後還封侯拜相的人有那麽多,我等打不過就投降,也不算丟人。
也因此,大多被大明所俘虜的元朝兵將,都不會積極反抗。反正都是當兵吃糧,在哪兒吃不是吃?這天下是大元的天下還是大明的天下,對這些底層士兵而言,其實並沒什麽叼所謂。
但如今,那位大明的王爺竟然削減了他們的糧草用度,這就讓這些俘虜們有些不滿了。前幾天一日裏還有兩捧炒米,今日就剩下了一捧,莫非是那位大明王爺想要餓死我們不成?
“想要多吃一餐?那也容易。”那位明軍士兵上下端詳了一番這位當先發表不滿的俘虜,而後開口道:“這位兄弟一副漢人麵相……莫不是祖上也是我華夏子孫吧?”
“殿下說了,我大明朱家奉天承運當了皇帝,實質上就是做了所有華夏子民的族長。既然做了華夏的族長,就沒有讓華夏子民的後人忍饑挨餓的道理。”
“隻要你等能自證祖上曾是我華夏子民,而並非韃虜侵略之徒,非但可多獲一捧炒米,還可多得一些野菜呢。”
(本章完)
殺,不能殺,留著吧,又浪費軍糧。送回去吧,又怕給納哈出所部平白添加了戰鬥力。
“可有願降的?”朱肅問常茂道。
“倒是有願意降服的,可是數量並不多。而且縱使有一二願意降的,咱們也擔心那些人搞一出詐降不是。”常茂聳了聳肩。
朱肅點點頭,確實,如今納哈出主力未敗,這些人哪裏又會真心實意投降。即便是其中有出身遼東漢人的俘虜,其祖祖輩輩自前宋時期起,也已在異族的統治下經過了數代。心中對於大明這樣的漢人王朝早已沒有了歸屬感。
縱然迫於形勢投降了,等納哈出大軍一來,想來這些人一定又會毫無心理負擔的舉旗“反正”。
但是若是直接還給納哈出,朱肅心底深處卻又覺得虧的慌。自己廢了大力氣又是設計,又是詐關的,好不容易俘虜了這麽多的俘虜,莫非隻是為了將這些遼東元軍給他納哈出運出山海關來不成?
那自己成了什麽了?納哈出手下的運兵大隊長?
“可安排了人修繕城牆麽?”想了想,朱肅開口問道。
“是,茹大人已在募集民夫,準備用昔日蘇州城中的以工代賑之法,來修繕城牆。”回答的是一旁的狗兒,朱肅一行打算駐守縣城,那麽縣城的城牆就肯定不得不修繕一番了。畢竟納哈出所部得知了消息,很有可能便會派出一支偏師嚐試性攻打這個有著三位大明王爺駐守的縣城。
“既然如此,讓茹大人不必募集民夫修城了。”朱肅說道。“這些俘虜不正閑著呢嘛,讓他們來修城牆,什麽時候城牆修好了,什麽時候放他們回去找納哈出好了。”
“縱然是雞肋,也得想法子榨出個三兩油來。要不然,我們豈不是虧的慌?”
“讓俘虜來修城?”在場之人都愣了愣。朱棣想了一想,出言道:“這法子雖然使得,可糧草問題卻依然未解。”
“繼續留著這些俘虜,豈不是一樣要承擔他們的糧草問題?”
“除此之外,我們依然要分出一部分糧食來賑濟災民。這糧食又要從何而來?”
“唔……”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朱肅頭疼的捏了捏眉心,想了想開口道:“自古但凡是資源問題,無外乎開源節流。現在開源是沒想頭了,隻能從節流上麵下功夫了。”
“狗兒啊,傳令下去,軍中糧草匱乏,故而削減營中俘虜用度。原先一日兩餐,改為一日一餐吧。”
“老五。”狗兒才剛剛應是,朱樉便出列問道:“這般直說,會不會引起俘虜暴動?”
“縱然是想少給他們一些飯吃,也該想個過得去的借口才是。哪有直接和他們說,軍中糧草匱乏,需要削減他們用度的?莫非,五弟你是想故意激起他們的怨氣,好尋一些人出來殺雞儆猴?”
自古管理俘虜,都是故意挑起一些刺頭的怨氣然後殺之,好讓營中其他俘虜能乖乖聽話,故而朱樉才有此問。朱肅卻擺了擺手,否認道:“唉,二哥,你五弟我素來都是以德服人,怎麽會用這種血腥暴力下三濫的手段?”
“放心吧,我自有法子,讓這些俘虜們變得服服帖帖。”說著,又對狗兒附耳叮囑了幾句。狗兒聽後點了點頭,一躬身自去辦了。
……
次日,一眾俘虜便被吳王衛們押著,前往昌黎縣南的岩山上開采磚石。這些俘虜們早被收繳了武器盔甲,先前又被朱肅和朱棣兄弟二人給打的膽寒,此時已經沒了多少脾氣。
又聞那位五殿下允諾隻要一修好昌黎城牆,便可放他們自由,這些俘虜一個個更是雀躍不已,乖乖的被綁縛著雙腳,老老實實的往返於岩山與昌黎縣外,挑石修牆。
等到傍晚,一眾俘虜氣喘籲籲的回到俘虜營,正要去排隊領取今日份的炒米,卻被發放米糧的明軍告知:奉吳王殿下令,自今日始,俘虜營用度由原先的一日兩餐,直接改成一日一餐了。
今晚的晚餐,沒有了!
“這……怎麽能沒有呢!我等今日含辛茹苦開山鑿石,又運至城牆之處,體力耗費比之平日更甚,為何平日尚有兩餐,今日卻隻剩一餐了?這個是何道理?”有俘虜憤憤不平道。
平心而論,給明軍做俘虜的待遇還算得上是舒適的,除了少部分喜歡殺俘的明軍將領(如常遇春)以外,大多數的明軍將領都在老朱的三令五申之下,對俘虜采取了人道主義的政策。
不止供給糧食與正軍等同,願意加入大明衛所軍中戴罪立功的,明軍還采取一視同仁的政策,並不輕易將降軍視作炮灰等,甚至還願意分給這些降兵田地,給予他們軍戶的身份。這也導致了百萬明軍之中,甚至有一半以上的明軍都是降軍,甚至許多如今聲名赫赫的大明名將,也都是老朱從各方勢力收服過來的降將。
這種對降兵懷柔的政策,也是老朱的一大政治手腕之一。在這樣的政策之下,上至北元,下至昔日各方與老朱一同爭霸天下的諸勢力將領,都不會下死力氣與大明死磕:反正朱家是不殺俘的,降服大明之後還封侯拜相的人有那麽多,我等打不過就投降,也不算丟人。
也因此,大多被大明所俘虜的元朝兵將,都不會積極反抗。反正都是當兵吃糧,在哪兒吃不是吃?這天下是大元的天下還是大明的天下,對這些底層士兵而言,其實並沒什麽叼所謂。
但如今,那位大明的王爺竟然削減了他們的糧草用度,這就讓這些俘虜們有些不滿了。前幾天一日裏還有兩捧炒米,今日就剩下了一捧,莫非是那位大明王爺想要餓死我們不成?
“想要多吃一餐?那也容易。”那位明軍士兵上下端詳了一番這位當先發表不滿的俘虜,而後開口道:“這位兄弟一副漢人麵相……莫不是祖上也是我華夏子孫吧?”
“殿下說了,我大明朱家奉天承運當了皇帝,實質上就是做了所有華夏子民的族長。既然做了華夏的族長,就沒有讓華夏子民的後人忍饑挨餓的道理。”
“隻要你等能自證祖上曾是我華夏子民,而並非韃虜侵略之徒,非但可多獲一捧炒米,還可多得一些野菜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