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乃兒不花的不詳預感
大明:開局攤牌穿越者,老朱懵了 作者:引火鬆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二日,元軍果然如朱肅所料,並沒有繼續攻城。畢竟既然已經決定了和城中打持久戰,那麽就也不差這一日時間。所謂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已經一連兩日的攻城,若是今日再攻,付出的代價定然要比前兩日還要多出的多。倒不如幹脆好好休整一日。
元軍隻是分出了一部分人開始繼續伐木,以繼續建造簡易的回回炮(投石車),還發動人手在周邊鑿取適合用來投石車使用的石頭,一副要用石頭將昌黎縣砸穿的架勢。而另一部分人,則死死的看住了營中那些被放歸的漢人士兵,一副極為戒備的樣子。
“可惡,我等亦是元軍士兵,非是囚犯,為何要派人看押我們?”
“不給兵刃鎧甲也就罷了,連粥飯也不給一口,你等是想活活餓死我們嗎?”
“我等亦曾為大元赴湯蹈火出生入死,為何如此薄待我等?”
漢人士兵們憤憤不平,軍中糧草尚未運至,因此昨夜隻給被放歸的蒙軍俘虜派發了糧食和武器,而漢軍們被餓了一夜不說,還被手執武器的蒙軍們團團包圍了起來。自然就有人站出來義憤填膺。
“囉嗦什麽?再敢鼓噪,就按照挑動嘩變論處!”一位騎在馬上的蒙古將領對著那些鼓噪的漢人們喊道。“誰知道你們之中,有沒有明軍特意混在裏頭的奸細?”
“再說了,在明軍那兒的時候,那些明人不是把你們喂得挺飽的嘛?如今少吃一頓,又能如何?我們在明軍那的時候可是一連好幾天都餓著肚子啊喂!”
這位蒙古將領,也是當時在俘虜營中被朱肅故意餓著的那些蒙古人之一。如今掌了看押這些漢軍的權力,很難說其中沒有故意公報私仇、給自己揚眉吐氣一番的意思。
眼見四周看押他們的蒙軍都已經把箭矢搭上了弓弦,漢軍們雖然憤怒,卻也隻能低著頭敢怒不敢言。有人低聲嘀咕:“這些友軍,反而還不如那些明軍尊重我等。”
“嗬,什麽友軍。人家可都是蒙古老爺。”有人語帶諷刺的應和道。“誰讓他們大元,是蒙古人的朝廷,而不是華夏人的呢。”
“我等,不過是家仆罷了。”
一陣默然,漢人們心中的不忿,已是越來越深,而那蒙古將領卻自以為壓服了這些漢人,隻覺泄了一口在明軍之中所受的惡氣,更加的誌得意滿。
“蠢貨,遭人所恨而不自知。”人群之中,張玉默默的躲在人堆裏,冷冷的瞥了眼那位越發趾高氣昂的蒙古將領。為了不去在意腹中揮之不去的饑餓感,他強迫自己,開始思考起當前的局勢來。
“連安撫軍心的糧食也拿不出來,看來,觀童大人的這一部兵馬,並沒有攜帶足量的糧草。那位大明的親王並非泛泛之輩,不可能隻是為了讓元軍心中添堵,就將足足兩萬餘的俘虜雙手奉還。”
“莫非是為了更好的耗費糧草?也不對,此處雖然無糧,但左丞相納哈出大人那兒已出關打草穀數月,主力軍中應該是有足量的糧食的。此處離主力所在的永平府不過兩日即可往返。”
“而且明軍之中,想來糧草損耗更甚。在城中之時,我等亦曾多次看見明軍拿出軍糧來賑濟災民。若是腰比誰先糧匱,很明顯需要供養城中難民百姓的明軍,處境更加不利。”
“等等?”
突然之間,一道電光閃過了張玉的腦海。“莫非,明軍是想?”
饒是以張玉的膽識,也不禁被突然冒出腦海的那異想天開的想法,驚的渾身戰栗,他環目四顧了一番,隻見四周元軍毫無戒備之色,仍舊是按部就班,該幹什麽就幹什麽。
“若真是如此,那麽,此戰勝負,就在今日!”張玉在心中呐喊。
他並沒有想要將自己的設想上報的意思。他張玉也是七尺男兒,心中豈能沒有傲氣?常年被那些蒙古人欺辱打壓,現如今大元頹勢已顯,自己又為何要為欺辱自己這些漢人的元庭賣命?
與其作為元庭的鷹犬戰死,不如另尋明主,他張玉的胸中亦有抱負,大明如今如日初升,不如索性投了大明。幹脆在大明為漢人建功立業,博他個名垂青史,方不負男兒七尺之軀。
“若是,能夠借著今日的情勢,為大明送上一副投名狀的話……”躲在人群之中的張玉開始思索起來。
當然,他的麵上仍舊沒有絲毫的異狀,並沒有哪位蒙古人注意到這群漢人中間,有一個人已經有了棄元投明之心……
……
酉時,有一支元軍正在官道之上跋涉。
昌黎縣與永平府之間,有一座名為“青山口”的山嶺相阻隔。在曆史上,數年後明廷大將軍徐達會在此設置一處堡壘關隘,名為“青山口關”,以做扼守薊鎮南北之用。然而今日,此處還隻是一處兩山交匯的穀地,雖有幾段長城城牆在此,卻也年久失修,基本已無什麽作用了。
“快些,再快一些!”這支元軍之中,乃兒不花一邊揮舞著馬鞭,一邊催促著道路上如長龍一般的運糧隊伍。手中的那根馬鞭被他甩的劈啪作響,平添幾分凶煞之氣。正在奮力推著糧車的元兵們路過時,都不禁縮了縮脖子,將腳步邁的更快了幾分。
“大人,道路難行,兒郎們已經是盡了全力了。”一名副將苦著臉勸道。“此處地形不比草原,需急不得。觀童大人那裏糧食足以撐過今日,隻要我們明日能將糧食送到,便可保證無虞了。”
“漢人有一句話叫做‘夜長夢多’,你又懂得什麽!”乃兒不花橫了此人一眼。“明軍昨日放回俘虜的事太過詭異,本將心中,總有一股不好的預感……”
在觀童軍中,乃兒不花是徹頭徹尾的激進派。昨日裏他是強烈要求要一股作氣,直接拿下昌黎城的。觀童忌憚那些漢人俘虜之中可能混雜了意圖尋機作亂的明軍,乃兒不花的建議也是“那就全部將這些漢人殺了了事”。左右不過是一些漢人,在他這樣的蒙人眼裏,漢人的命並不算什麽。
但是那些漢人俘虜足足有一萬多人,私自斬殺一萬多自家的漢軍,卻是觀童優柔寡斷的性格根本下不了決斷。因此,觀童接受了被釋放回來的“智將”洪伯顏帖木兒所提出的,看似更加穩妥的“調糧久戰”的建議,派遣受了輕傷的乃兒不花前往納哈出主力軍中,調運所需的糧草。
但乃兒不花卻依舊覺得此舉不妥,他曾經親自帶人攻上昌黎縣的城牆,而後被明軍趕了下來。也正是那個時候,他受了一些輕傷。
在那一日攻上明軍城牆的時候,他曾經看到過在正中間城樓的廢墟裏,在三麵大明親王的王旗之下,那幾道在萬軍之中閑坐對飲、視他們這些如狼似虎的元軍如無物的身影。
那三道身影,給了乃兒不花狂野的內心一陣深深的震撼:有這樣膽識的明朝親王,這樣能在萬軍廝殺之中不動如山的明軍統帥,必然不可能是泛泛之輩!
也因此,他始終認為,對付這一支明軍就必須用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徹底撲滅,不能給他們絲毫喘息的機會。隻要一讓他們緩過了氣,自己這些元軍所需要麵對的,很可能就是如雷霆一般迅猛的決死一擊!
(本章完)
元軍隻是分出了一部分人開始繼續伐木,以繼續建造簡易的回回炮(投石車),還發動人手在周邊鑿取適合用來投石車使用的石頭,一副要用石頭將昌黎縣砸穿的架勢。而另一部分人,則死死的看住了營中那些被放歸的漢人士兵,一副極為戒備的樣子。
“可惡,我等亦是元軍士兵,非是囚犯,為何要派人看押我們?”
“不給兵刃鎧甲也就罷了,連粥飯也不給一口,你等是想活活餓死我們嗎?”
“我等亦曾為大元赴湯蹈火出生入死,為何如此薄待我等?”
漢人士兵們憤憤不平,軍中糧草尚未運至,因此昨夜隻給被放歸的蒙軍俘虜派發了糧食和武器,而漢軍們被餓了一夜不說,還被手執武器的蒙軍們團團包圍了起來。自然就有人站出來義憤填膺。
“囉嗦什麽?再敢鼓噪,就按照挑動嘩變論處!”一位騎在馬上的蒙古將領對著那些鼓噪的漢人們喊道。“誰知道你們之中,有沒有明軍特意混在裏頭的奸細?”
“再說了,在明軍那兒的時候,那些明人不是把你們喂得挺飽的嘛?如今少吃一頓,又能如何?我們在明軍那的時候可是一連好幾天都餓著肚子啊喂!”
這位蒙古將領,也是當時在俘虜營中被朱肅故意餓著的那些蒙古人之一。如今掌了看押這些漢軍的權力,很難說其中沒有故意公報私仇、給自己揚眉吐氣一番的意思。
眼見四周看押他們的蒙軍都已經把箭矢搭上了弓弦,漢軍們雖然憤怒,卻也隻能低著頭敢怒不敢言。有人低聲嘀咕:“這些友軍,反而還不如那些明軍尊重我等。”
“嗬,什麽友軍。人家可都是蒙古老爺。”有人語帶諷刺的應和道。“誰讓他們大元,是蒙古人的朝廷,而不是華夏人的呢。”
“我等,不過是家仆罷了。”
一陣默然,漢人們心中的不忿,已是越來越深,而那蒙古將領卻自以為壓服了這些漢人,隻覺泄了一口在明軍之中所受的惡氣,更加的誌得意滿。
“蠢貨,遭人所恨而不自知。”人群之中,張玉默默的躲在人堆裏,冷冷的瞥了眼那位越發趾高氣昂的蒙古將領。為了不去在意腹中揮之不去的饑餓感,他強迫自己,開始思考起當前的局勢來。
“連安撫軍心的糧食也拿不出來,看來,觀童大人的這一部兵馬,並沒有攜帶足量的糧草。那位大明的親王並非泛泛之輩,不可能隻是為了讓元軍心中添堵,就將足足兩萬餘的俘虜雙手奉還。”
“莫非是為了更好的耗費糧草?也不對,此處雖然無糧,但左丞相納哈出大人那兒已出關打草穀數月,主力軍中應該是有足量的糧食的。此處離主力所在的永平府不過兩日即可往返。”
“而且明軍之中,想來糧草損耗更甚。在城中之時,我等亦曾多次看見明軍拿出軍糧來賑濟災民。若是腰比誰先糧匱,很明顯需要供養城中難民百姓的明軍,處境更加不利。”
“等等?”
突然之間,一道電光閃過了張玉的腦海。“莫非,明軍是想?”
饒是以張玉的膽識,也不禁被突然冒出腦海的那異想天開的想法,驚的渾身戰栗,他環目四顧了一番,隻見四周元軍毫無戒備之色,仍舊是按部就班,該幹什麽就幹什麽。
“若真是如此,那麽,此戰勝負,就在今日!”張玉在心中呐喊。
他並沒有想要將自己的設想上報的意思。他張玉也是七尺男兒,心中豈能沒有傲氣?常年被那些蒙古人欺辱打壓,現如今大元頹勢已顯,自己又為何要為欺辱自己這些漢人的元庭賣命?
與其作為元庭的鷹犬戰死,不如另尋明主,他張玉的胸中亦有抱負,大明如今如日初升,不如索性投了大明。幹脆在大明為漢人建功立業,博他個名垂青史,方不負男兒七尺之軀。
“若是,能夠借著今日的情勢,為大明送上一副投名狀的話……”躲在人群之中的張玉開始思索起來。
當然,他的麵上仍舊沒有絲毫的異狀,並沒有哪位蒙古人注意到這群漢人中間,有一個人已經有了棄元投明之心……
……
酉時,有一支元軍正在官道之上跋涉。
昌黎縣與永平府之間,有一座名為“青山口”的山嶺相阻隔。在曆史上,數年後明廷大將軍徐達會在此設置一處堡壘關隘,名為“青山口關”,以做扼守薊鎮南北之用。然而今日,此處還隻是一處兩山交匯的穀地,雖有幾段長城城牆在此,卻也年久失修,基本已無什麽作用了。
“快些,再快一些!”這支元軍之中,乃兒不花一邊揮舞著馬鞭,一邊催促著道路上如長龍一般的運糧隊伍。手中的那根馬鞭被他甩的劈啪作響,平添幾分凶煞之氣。正在奮力推著糧車的元兵們路過時,都不禁縮了縮脖子,將腳步邁的更快了幾分。
“大人,道路難行,兒郎們已經是盡了全力了。”一名副將苦著臉勸道。“此處地形不比草原,需急不得。觀童大人那裏糧食足以撐過今日,隻要我們明日能將糧食送到,便可保證無虞了。”
“漢人有一句話叫做‘夜長夢多’,你又懂得什麽!”乃兒不花橫了此人一眼。“明軍昨日放回俘虜的事太過詭異,本將心中,總有一股不好的預感……”
在觀童軍中,乃兒不花是徹頭徹尾的激進派。昨日裏他是強烈要求要一股作氣,直接拿下昌黎城的。觀童忌憚那些漢人俘虜之中可能混雜了意圖尋機作亂的明軍,乃兒不花的建議也是“那就全部將這些漢人殺了了事”。左右不過是一些漢人,在他這樣的蒙人眼裏,漢人的命並不算什麽。
但是那些漢人俘虜足足有一萬多人,私自斬殺一萬多自家的漢軍,卻是觀童優柔寡斷的性格根本下不了決斷。因此,觀童接受了被釋放回來的“智將”洪伯顏帖木兒所提出的,看似更加穩妥的“調糧久戰”的建議,派遣受了輕傷的乃兒不花前往納哈出主力軍中,調運所需的糧草。
但乃兒不花卻依舊覺得此舉不妥,他曾經親自帶人攻上昌黎縣的城牆,而後被明軍趕了下來。也正是那個時候,他受了一些輕傷。
在那一日攻上明軍城牆的時候,他曾經看到過在正中間城樓的廢墟裏,在三麵大明親王的王旗之下,那幾道在萬軍之中閑坐對飲、視他們這些如狼似虎的元軍如無物的身影。
那三道身影,給了乃兒不花狂野的內心一陣深深的震撼:有這樣膽識的明朝親王,這樣能在萬軍廝殺之中不動如山的明軍統帥,必然不可能是泛泛之輩!
也因此,他始終認為,對付這一支明軍就必須用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徹底撲滅,不能給他們絲毫喘息的機會。隻要一讓他們緩過了氣,自己這些元軍所需要麵對的,很可能就是如雷霆一般迅猛的決死一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