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尊孔複古!
大明:開局攤牌穿越者,老朱懵了 作者:引火鬆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嗬嗬,殿下多慮了。”劉伯溫笑道。
“天下務虛久矣,諸如程朱,也時常托言天理,以理壓人。所有不能釋之於明者,皆歸之於天理高深。”
“更需要有人腳踏實地的,去踐行何為強國富民之實學。科學便十分合適。”
“至於思想……殿下也不必自己去想,先賢早已成書不是嗎?”
劉伯溫看著朱肅。
朱肅一陣疑惑,先賢?
他試探性的問道:“先生是說,我等不必去創新,而是該……複古?”
“不錯。”劉伯溫點點頭。
朱肅皺起眉頭來。他對“複古”這個詞匯,可沒有什麽好印象。
畢竟,曆史上再過數年以後,就即將掀起一場浩浩蕩蕩的“複古”風潮。
建文帝帶著黃子澄、齊泰、方孝孺三傻,準備興複周禮,開時代的倒車,將大明打造成西周那樣的“強國”。
結果顯而易見,天下傾覆,朱老四跳了出來摘走了桃子。
朱肅本人也十分反感所謂的“食古不化”,受到後世教育的他,素來堅信時代潮流浩浩湯湯,順之則昌逆之則亡。
隻有從實際出發,與時俱進,才能真正做到不被時代所淘汰。複古?那還不如修修補補的維持現狀呢!
他甚至懷疑,劉伯溫是不是看他年紀小,故意用這些話想蒙蔽他,實際上還是站在文官和前元餘孽那邊說話。
“殿下且聽臣細說。”看出了朱肅的狐疑,劉伯溫笑著說道:“儒學一道,博大精深,若是憑空捏造,定然是難以服眾的。”
“可若是講求複古,一則正如殿下方才對宋公所言,理學之道,多有牽強附會之處。讓天下學子摒棄理學、習複古之學,其受到的阻力自然會小上很多。”
“二則……”劉伯溫的眼神中,露出一抹頂級謀士的自信之色:“說是複古,該如何複,還不是在殿下與陛下的一念之間?”
“是要複公羊之儒的‘尊王攘夷’、‘十世之仇,猶可報也’,還是要複唐時儒家的‘經世致用’,‘推誠論道’……”
“……”
朱肅震驚的看著劉伯溫。劉伯溫這一番話,簡直可以算是把儒家的底褲,都直接賣給了朱肅了。
儒家發展千年,其中莫非隻有如今的理學這般,壓抑社會發展、隻是一昧強掉維持天理、卻失之人性的古板學說嗎?當然不是。
要知道,儒學這個瓶子裏,曾經裝過太多太多的“舊酒”。這些各種各樣的儒家思想,即便經過時代洗禮,到如今也並非全無可用之處。
譬如漢儒之進取,唐儒之務實,這都是漢唐能夠那般強盛的原因所在。即便是朱肅最為反感的程朱理學,在某些方麵,其實也有其可取之處。
劉伯溫的意思是,既然理學已為老朱所丟,那麽不妨提倡複古,從昔年曾經盛行過的儒學之中,自己“東拚西湊”出一套能夠符合大明如今發展的“古儒學”出來。
反正,如今朱肅是國子監祭酒,老朱則是皇帝。
國子監要教什麽、恩科要考什麽。那麽天下儒生,就必須得要去學什麽!
推行“舊儒學”,連經書言論,都是現成的,完全可以拿來就湊,湊好就用!
“……先生果然大才。”朱肅佩服之至。果然,最擅長對付儒生的還得是儒生。
套著“複古”的皮,宣揚大明想要的新式儒學的話。這些複古儒學都有自己的小眾派係,本來就有自己的擁躉。
本來被理學所壓製的他們,自然就會跳出來,徹底將理學拉入泥潭之中。再加上朝廷和國家最高學府的推波助瀾……
若是讓自己這個門外漢,勉強瞎掰出一套所謂的儒家理論出來,隻怕在宣揚之前,就會被奮力抵製的儒生大儒們噴成了篩子。
劉伯溫的話,無疑給本來正頭疼於此事的朱肅,打開了一扇大大的窗。
“能讓殿下有所啟示,便是老臣之幸。”劉伯溫笑著拱手道。“具體如何,還需殿下與陛下參詳。臣便不參合了。”
說完,端起了茶水,再也不發一言。
這老狐狸,果然深知明哲保身之道!朱肅在心中罵道。
提點僅止於此,最後自己和老朱若是成功了,要承他的情,縱然清算元庭舊吏,也清算不到他的頭上。
若是失敗了,暗室秘語,也沒說出什麽實質之言,那些元庭舊吏,算賬都找不到把柄!
老劉直接不敗之地了屬於是。
可看著他衣衫上的補子,朱肅又覺得可惜淒涼。
一代大才,活的如此戰戰兢兢,一腔才學,都用來周旋保身……
豈非華夏之損失?
……
接下來幾日,朱肅連前往國子監赴任的事都擱在腦後,直接在皇莊裏開始了閉關。
雖然經過劉伯溫的提點,朱肅算是已經懂得了該如何做。但是即便如此,此事依然需要耗費極其大量的精力。吩咐了狗兒祥登任何人不可打擾之後,朱肅就開始了兩耳不聞窗外事的皓首窮經,一門心思的在故紙堆之中翻閱,想要去其糟粕、取其精華,鼓搗出一個適合作為大明思想層麵綱領的“複古儒學”來。
山中不知日月,也不知過了多少日子,終於有了些許所得的朱肅從書房之中鑽了出來。許久未見陽光,乍一開門倒還有些刺眼。他覺得下巴微癢,拿手一模,竟是長出了胡茬。
“殿下,您可算是出來了!”老內侍祥登一臉心疼,趕忙招呼人送來綢服雲履、柳枝溫湯。殿下自小便是風度翩翩,自己也就罷了,怎能讓他人見到殿下這般邋遢的模樣?
“祥登,這幾日可有外事?”朱肅一麵由著內侍們更換衣衫,一麵詢問道。老內侍略一思索,說道:“稟殿下,有的。”
“這幾日,太子殿下、秦王殿下、晉王殿下、燕王殿下、楚王殿下、靖江王殿下、魏國公府小公爺、曹國公府小公爺等,都曾來尋過殿下您。”
“聽說您正在苦思大道,便都離去了。”
“還有京中各大勳貴,都曾對您送來拜帖,恭賀您立功而歸,並送上賀儀。”
“嗯?”朱肅眉頭一皺,“隻有勳貴?文官們沒有道賀的嗎?”
“並無。”祥登有些疑惑的搖搖頭。“殿下乃是皇子,那些文官如何敢來沾染?”
“這樣……”朱肅也不回答,嫌內侍換衣服換的慢,便自己動手穿起衣衫來。
原先自己身為皇子,那些文官,當然不該來沾染是非。
可如今自己被任命為國子監祭酒……那些文官即便是表麵功夫,也該向自己這位“新同僚”表達表達善意,口頭意思一番才是。
“看來,那些文官也不全都是傻子,這是意識到了什麽,準備坑瀣一氣了啊。”
朱肅心中冷笑。
(本章完)
“天下務虛久矣,諸如程朱,也時常托言天理,以理壓人。所有不能釋之於明者,皆歸之於天理高深。”
“更需要有人腳踏實地的,去踐行何為強國富民之實學。科學便十分合適。”
“至於思想……殿下也不必自己去想,先賢早已成書不是嗎?”
劉伯溫看著朱肅。
朱肅一陣疑惑,先賢?
他試探性的問道:“先生是說,我等不必去創新,而是該……複古?”
“不錯。”劉伯溫點點頭。
朱肅皺起眉頭來。他對“複古”這個詞匯,可沒有什麽好印象。
畢竟,曆史上再過數年以後,就即將掀起一場浩浩蕩蕩的“複古”風潮。
建文帝帶著黃子澄、齊泰、方孝孺三傻,準備興複周禮,開時代的倒車,將大明打造成西周那樣的“強國”。
結果顯而易見,天下傾覆,朱老四跳了出來摘走了桃子。
朱肅本人也十分反感所謂的“食古不化”,受到後世教育的他,素來堅信時代潮流浩浩湯湯,順之則昌逆之則亡。
隻有從實際出發,與時俱進,才能真正做到不被時代所淘汰。複古?那還不如修修補補的維持現狀呢!
他甚至懷疑,劉伯溫是不是看他年紀小,故意用這些話想蒙蔽他,實際上還是站在文官和前元餘孽那邊說話。
“殿下且聽臣細說。”看出了朱肅的狐疑,劉伯溫笑著說道:“儒學一道,博大精深,若是憑空捏造,定然是難以服眾的。”
“可若是講求複古,一則正如殿下方才對宋公所言,理學之道,多有牽強附會之處。讓天下學子摒棄理學、習複古之學,其受到的阻力自然會小上很多。”
“二則……”劉伯溫的眼神中,露出一抹頂級謀士的自信之色:“說是複古,該如何複,還不是在殿下與陛下的一念之間?”
“是要複公羊之儒的‘尊王攘夷’、‘十世之仇,猶可報也’,還是要複唐時儒家的‘經世致用’,‘推誠論道’……”
“……”
朱肅震驚的看著劉伯溫。劉伯溫這一番話,簡直可以算是把儒家的底褲,都直接賣給了朱肅了。
儒家發展千年,其中莫非隻有如今的理學這般,壓抑社會發展、隻是一昧強掉維持天理、卻失之人性的古板學說嗎?當然不是。
要知道,儒學這個瓶子裏,曾經裝過太多太多的“舊酒”。這些各種各樣的儒家思想,即便經過時代洗禮,到如今也並非全無可用之處。
譬如漢儒之進取,唐儒之務實,這都是漢唐能夠那般強盛的原因所在。即便是朱肅最為反感的程朱理學,在某些方麵,其實也有其可取之處。
劉伯溫的意思是,既然理學已為老朱所丟,那麽不妨提倡複古,從昔年曾經盛行過的儒學之中,自己“東拚西湊”出一套能夠符合大明如今發展的“古儒學”出來。
反正,如今朱肅是國子監祭酒,老朱則是皇帝。
國子監要教什麽、恩科要考什麽。那麽天下儒生,就必須得要去學什麽!
推行“舊儒學”,連經書言論,都是現成的,完全可以拿來就湊,湊好就用!
“……先生果然大才。”朱肅佩服之至。果然,最擅長對付儒生的還得是儒生。
套著“複古”的皮,宣揚大明想要的新式儒學的話。這些複古儒學都有自己的小眾派係,本來就有自己的擁躉。
本來被理學所壓製的他們,自然就會跳出來,徹底將理學拉入泥潭之中。再加上朝廷和國家最高學府的推波助瀾……
若是讓自己這個門外漢,勉強瞎掰出一套所謂的儒家理論出來,隻怕在宣揚之前,就會被奮力抵製的儒生大儒們噴成了篩子。
劉伯溫的話,無疑給本來正頭疼於此事的朱肅,打開了一扇大大的窗。
“能讓殿下有所啟示,便是老臣之幸。”劉伯溫笑著拱手道。“具體如何,還需殿下與陛下參詳。臣便不參合了。”
說完,端起了茶水,再也不發一言。
這老狐狸,果然深知明哲保身之道!朱肅在心中罵道。
提點僅止於此,最後自己和老朱若是成功了,要承他的情,縱然清算元庭舊吏,也清算不到他的頭上。
若是失敗了,暗室秘語,也沒說出什麽實質之言,那些元庭舊吏,算賬都找不到把柄!
老劉直接不敗之地了屬於是。
可看著他衣衫上的補子,朱肅又覺得可惜淒涼。
一代大才,活的如此戰戰兢兢,一腔才學,都用來周旋保身……
豈非華夏之損失?
……
接下來幾日,朱肅連前往國子監赴任的事都擱在腦後,直接在皇莊裏開始了閉關。
雖然經過劉伯溫的提點,朱肅算是已經懂得了該如何做。但是即便如此,此事依然需要耗費極其大量的精力。吩咐了狗兒祥登任何人不可打擾之後,朱肅就開始了兩耳不聞窗外事的皓首窮經,一門心思的在故紙堆之中翻閱,想要去其糟粕、取其精華,鼓搗出一個適合作為大明思想層麵綱領的“複古儒學”來。
山中不知日月,也不知過了多少日子,終於有了些許所得的朱肅從書房之中鑽了出來。許久未見陽光,乍一開門倒還有些刺眼。他覺得下巴微癢,拿手一模,竟是長出了胡茬。
“殿下,您可算是出來了!”老內侍祥登一臉心疼,趕忙招呼人送來綢服雲履、柳枝溫湯。殿下自小便是風度翩翩,自己也就罷了,怎能讓他人見到殿下這般邋遢的模樣?
“祥登,這幾日可有外事?”朱肅一麵由著內侍們更換衣衫,一麵詢問道。老內侍略一思索,說道:“稟殿下,有的。”
“這幾日,太子殿下、秦王殿下、晉王殿下、燕王殿下、楚王殿下、靖江王殿下、魏國公府小公爺、曹國公府小公爺等,都曾來尋過殿下您。”
“聽說您正在苦思大道,便都離去了。”
“還有京中各大勳貴,都曾對您送來拜帖,恭賀您立功而歸,並送上賀儀。”
“嗯?”朱肅眉頭一皺,“隻有勳貴?文官們沒有道賀的嗎?”
“並無。”祥登有些疑惑的搖搖頭。“殿下乃是皇子,那些文官如何敢來沾染?”
“這樣……”朱肅也不回答,嫌內侍換衣服換的慢,便自己動手穿起衣衫來。
原先自己身為皇子,那些文官,當然不該來沾染是非。
可如今自己被任命為國子監祭酒……那些文官即便是表麵功夫,也該向自己這位“新同僚”表達表達善意,口頭意思一番才是。
“看來,那些文官也不全都是傻子,這是意識到了什麽,準備坑瀣一氣了啊。”
朱肅心中冷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