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5章 武器優勢
大明:開局攤牌穿越者,老朱懵了 作者:引火鬆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阿紮失裏十分迫切的想要取得勝利。
原以為,他可以通過倒戈瓦剌,獲得自己該有的權力;原以為,他可以通過擒拿朱雄英,獲得與大明朝廷討價還價的資格。但一場莫名其妙的大敗,使得他失去了他的根基:他積攢的財富失去,他手下的牧民背叛,他倉促之間,隻能帶著數千騎兵北遁,顧不上其他。
一朝回到解放前。
如果隻是如此,倒也罷了,至少,韃靼“大汗”本雅失裏封回了他的遼王之位,他從大明的一介都督,重新成為了“大元”的遼王。但是,本雅失裏給他的也僅此而已,本雅失裏先前承諾的“燕王”尊號,現在是隻字不提。不僅如此,原以為自己一來,就必定會被本雅失裏和阿魯台奉為上賓,甚至有成為權臣、架空本雅失裏的可能性。
但現在自己實力大損,隻能依附人下,本雅失裏似乎還不太看得上自己。
破城全寧衛的繳獲,都不願意和自己分潤。
吃屎都趕不上熱乎的。、
這讓阿紮失裏極為惱火。
他現在寄人籬下,而且心中也知道,隻有和本雅失裏通力合作,才能有前途可言,故而並不好對本雅失裏宣泄不滿。但胸中的怒氣怨忿無處發泄,便將其都傾注到了明軍的身上。
唯有將明軍徹底擊潰,最好將那皇太孫朱雄英給擒過來……才能泄得他心頭之大恨。
“要強攻此寨,恐怕不是什麽好主意。”阿魯台道。“這般森嚴的防禦,與城池也差不離了。恐怕至少要有十倍之兵,才能攻下。”
“非攻不可。”阿紮失裏道。“明軍在此紮營,很明顯,是想擋住我們的去路,好等候其他明軍來援,將我等斬盡殺絕。”
“若是不能擊潰這部援軍,回頭遼東及徐家等亦領兵前來,局麵於我等,不是更加不利麽。”
阿魯台感覺阿紮失裏所言,也有幾分道理,想了一想,道:“常茂脾性火爆,朱雄英年少氣盛。”
“或許,我等可以設法斷其糧道,而後誘而殲之。”
阿紮失裏點了點頭,同意了阿魯台的計策。
於是第二日,便有蒙古兵來到明軍的大營前搦戰,以吸引明軍注意,明軍自然高掛免戰牌,一副理都不理的模樣。
阿紮失裏則率精騎繞過明軍大營,試圖探得明軍糧道。
糧道很快就被阿紮失裏發現了。與身為劫掠者的韃靼部不同,明軍不可能在自己的領地內以戰養戰,前軍紮營前線,必然有後軍在後督運糧草。為了保障糧道安全,後軍兵力,有時甚至還要與前軍不相上下,這也是前軍常茂隻有一萬人的緣由。因為其他的大部分兵馬,都是要在後方負責督運軍糧的
這些運糧兵數量也有千人,但相比起那如同堡壘一般的營寨,這在路上運糧的明軍,明顯還是好啃的多了。於是阿紮失裏仍是咬了咬牙,對著運糧的明軍展開了夜襲。
這一波攻勢乃是佯攻,阿紮失裏特地等這隊運糧兵靠近明軍營寨才動手,就是要引得明軍前軍出營救援。卻不料他的騎兵才剛靠近明軍糧隊,明軍竟是齊齊鼓噪一聲,幾輛糧車迅速圍城了一座臨時的車城。
而後輛車中帳幕一掀,車上許多明軍火銃兵現出了身形,隨後便是連綿不絕的火銃齊射。
這壓根不是什麽運糧隊,而是明軍的伏兵,阿紮失裏大驚失色,趕忙帶著人馬要逃,斜刺裏卻突然又殺出一支人馬,竟是前線大營中的明軍不知何時摸到了這裏,阿紮失裏丟下數百人馬,狼狽逃竄。
雖暫時失利,但他自不死心,又一夜,再度偵得明軍運糧隊的蹤跡,阿紮失裏再度出擊,心想著明軍總是要運糧的,總不能之前的是埋伏,這次還是埋伏吧?
卻不想,這次糧車雖然是真的,但後方大營中的明軍竟是如跗骨之蛆,再一次黃雀在後的突然出現。阿紮失裏再度大敗,又丟下了數百人馬。
前方,阿魯台也沒有閑著,除了時不時搦戰之外,他也嚐試著佯攻明軍大營,並預先設置好了伏兵,期望能釣出明軍,將其吃下。
但,前線明軍沒能釣出來,後麵的伏兵卻經常被明軍發現,繞後吃了個一幹二淨。等他有所防範,調集大兵準備反擊明軍,明軍又往往一個後撤,就消失的無影無蹤。
如此幾番下來,韃靼與泰寧衛叛軍所部,竟是被蠶食了數千人馬,引得阿紮失裏和阿魯台憂慮重重。
如此神出鬼沒,仿佛他們的安排盡在明軍股掌一般,教阿魯台和阿紮失裏好生摸不著頭腦。
“嘿嘿,老子就沒打過這麽有餘裕的仗!”又一次反偷襲阿魯台的伏兵歸來,常茂大笑著跳下馬,將手中的長刀交給了親隨。“這般打仗,簡直就是將這群賊廝鳥當猴兒耍子一般。”
“快哉,實在是快哉!”
朱雄英身為監軍,正站在營門口,恭候著常茂以及出征的眾將士歸來,為他們提振士氣。聽聞常茂之言,便笑道:“五叔曾說,科技是文明對付野蠻的最強利器。”
“我等的戰術早已與往日迥異,而賊子卻還仍因循守舊。”
“自然不可能是我等的對手……隻怕,他們做夢也沒有想到,他們的動向,竟會被我們時時知悉。”
是的,為了能夠嚴防死守這座營寨,他們除了壕溝和奢侈的刀山槍林以外,還采用了一些其他的新穎戰術,比如,偵查用熱氣球。
大營四麵,有四支小隊人馬,每日裏專門以熱氣球探知賊人動向,大營以內,也升起了熱氣球眺望敵情。這些熱氣球大多被漆成與天空一般的顏色,飛在高空之時,若非有意尋找,十分難以察知。
靠著這些偵查設備,明軍對這些草原部落的兵力排布了如指掌。阿魯台想再像偷襲全寧衛那樣對他們設伏,其難度無異於登天。
明軍的各種戰爭武器,已經對這個時代的尋常軍隊形成了斷代。取得戰術上的勝利輕而易舉。但他們,謀求的並不是這幾百數千人的勝利。
而是,將這些草原上的不穩定因素,徹底根除殆盡。
(本章完)
原以為,他可以通過倒戈瓦剌,獲得自己該有的權力;原以為,他可以通過擒拿朱雄英,獲得與大明朝廷討價還價的資格。但一場莫名其妙的大敗,使得他失去了他的根基:他積攢的財富失去,他手下的牧民背叛,他倉促之間,隻能帶著數千騎兵北遁,顧不上其他。
一朝回到解放前。
如果隻是如此,倒也罷了,至少,韃靼“大汗”本雅失裏封回了他的遼王之位,他從大明的一介都督,重新成為了“大元”的遼王。但是,本雅失裏給他的也僅此而已,本雅失裏先前承諾的“燕王”尊號,現在是隻字不提。不僅如此,原以為自己一來,就必定會被本雅失裏和阿魯台奉為上賓,甚至有成為權臣、架空本雅失裏的可能性。
但現在自己實力大損,隻能依附人下,本雅失裏似乎還不太看得上自己。
破城全寧衛的繳獲,都不願意和自己分潤。
吃屎都趕不上熱乎的。、
這讓阿紮失裏極為惱火。
他現在寄人籬下,而且心中也知道,隻有和本雅失裏通力合作,才能有前途可言,故而並不好對本雅失裏宣泄不滿。但胸中的怒氣怨忿無處發泄,便將其都傾注到了明軍的身上。
唯有將明軍徹底擊潰,最好將那皇太孫朱雄英給擒過來……才能泄得他心頭之大恨。
“要強攻此寨,恐怕不是什麽好主意。”阿魯台道。“這般森嚴的防禦,與城池也差不離了。恐怕至少要有十倍之兵,才能攻下。”
“非攻不可。”阿紮失裏道。“明軍在此紮營,很明顯,是想擋住我們的去路,好等候其他明軍來援,將我等斬盡殺絕。”
“若是不能擊潰這部援軍,回頭遼東及徐家等亦領兵前來,局麵於我等,不是更加不利麽。”
阿魯台感覺阿紮失裏所言,也有幾分道理,想了一想,道:“常茂脾性火爆,朱雄英年少氣盛。”
“或許,我等可以設法斷其糧道,而後誘而殲之。”
阿紮失裏點了點頭,同意了阿魯台的計策。
於是第二日,便有蒙古兵來到明軍的大營前搦戰,以吸引明軍注意,明軍自然高掛免戰牌,一副理都不理的模樣。
阿紮失裏則率精騎繞過明軍大營,試圖探得明軍糧道。
糧道很快就被阿紮失裏發現了。與身為劫掠者的韃靼部不同,明軍不可能在自己的領地內以戰養戰,前軍紮營前線,必然有後軍在後督運糧草。為了保障糧道安全,後軍兵力,有時甚至還要與前軍不相上下,這也是前軍常茂隻有一萬人的緣由。因為其他的大部分兵馬,都是要在後方負責督運軍糧的
這些運糧兵數量也有千人,但相比起那如同堡壘一般的營寨,這在路上運糧的明軍,明顯還是好啃的多了。於是阿紮失裏仍是咬了咬牙,對著運糧的明軍展開了夜襲。
這一波攻勢乃是佯攻,阿紮失裏特地等這隊運糧兵靠近明軍營寨才動手,就是要引得明軍前軍出營救援。卻不料他的騎兵才剛靠近明軍糧隊,明軍竟是齊齊鼓噪一聲,幾輛糧車迅速圍城了一座臨時的車城。
而後輛車中帳幕一掀,車上許多明軍火銃兵現出了身形,隨後便是連綿不絕的火銃齊射。
這壓根不是什麽運糧隊,而是明軍的伏兵,阿紮失裏大驚失色,趕忙帶著人馬要逃,斜刺裏卻突然又殺出一支人馬,竟是前線大營中的明軍不知何時摸到了這裏,阿紮失裏丟下數百人馬,狼狽逃竄。
雖暫時失利,但他自不死心,又一夜,再度偵得明軍運糧隊的蹤跡,阿紮失裏再度出擊,心想著明軍總是要運糧的,總不能之前的是埋伏,這次還是埋伏吧?
卻不想,這次糧車雖然是真的,但後方大營中的明軍竟是如跗骨之蛆,再一次黃雀在後的突然出現。阿紮失裏再度大敗,又丟下了數百人馬。
前方,阿魯台也沒有閑著,除了時不時搦戰之外,他也嚐試著佯攻明軍大營,並預先設置好了伏兵,期望能釣出明軍,將其吃下。
但,前線明軍沒能釣出來,後麵的伏兵卻經常被明軍發現,繞後吃了個一幹二淨。等他有所防範,調集大兵準備反擊明軍,明軍又往往一個後撤,就消失的無影無蹤。
如此幾番下來,韃靼與泰寧衛叛軍所部,竟是被蠶食了數千人馬,引得阿紮失裏和阿魯台憂慮重重。
如此神出鬼沒,仿佛他們的安排盡在明軍股掌一般,教阿魯台和阿紮失裏好生摸不著頭腦。
“嘿嘿,老子就沒打過這麽有餘裕的仗!”又一次反偷襲阿魯台的伏兵歸來,常茂大笑著跳下馬,將手中的長刀交給了親隨。“這般打仗,簡直就是將這群賊廝鳥當猴兒耍子一般。”
“快哉,實在是快哉!”
朱雄英身為監軍,正站在營門口,恭候著常茂以及出征的眾將士歸來,為他們提振士氣。聽聞常茂之言,便笑道:“五叔曾說,科技是文明對付野蠻的最強利器。”
“我等的戰術早已與往日迥異,而賊子卻還仍因循守舊。”
“自然不可能是我等的對手……隻怕,他們做夢也沒有想到,他們的動向,竟會被我們時時知悉。”
是的,為了能夠嚴防死守這座營寨,他們除了壕溝和奢侈的刀山槍林以外,還采用了一些其他的新穎戰術,比如,偵查用熱氣球。
大營四麵,有四支小隊人馬,每日裏專門以熱氣球探知賊人動向,大營以內,也升起了熱氣球眺望敵情。這些熱氣球大多被漆成與天空一般的顏色,飛在高空之時,若非有意尋找,十分難以察知。
靠著這些偵查設備,明軍對這些草原部落的兵力排布了如指掌。阿魯台想再像偷襲全寧衛那樣對他們設伏,其難度無異於登天。
明軍的各種戰爭武器,已經對這個時代的尋常軍隊形成了斷代。取得戰術上的勝利輕而易舉。但他們,謀求的並不是這幾百數千人的勝利。
而是,將這些草原上的不穩定因素,徹底根除殆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