緹騎、北鎮撫司衙門,介於內署和外廷之間,按照最開始設立北鎮撫司衙門的初衷,北鎮撫司應該直接聽命於皇帝,但它又身在外廷,慢慢的就成了不領兵的武勳之後,吃閑飯的地方。
緹騎的主要來源是勳衛,勳衛有產有業有爵位要繼承,犯不著拚命的得罪官僚。
監察、刺探官員的職權逐漸失去了。
自永樂十八年,設立內書房和司禮監太監,又設東廠和禦馬監太監提領之後,北鎮撫司衙門就已經變得十分尷尬了,因為直接聽命於皇帝的北鎮撫司、錦衣衛,皇帝已經表現出了明顯的不信任,否則怎麽會有東廠出現呢?
一個完全聽皇命的地方,被皇帝所拋棄,就注定了北鎮撫司衙門的尷尬。
北鎮撫司在嘉靖年間雄起了一把,甚至連宮裏的大璫都得低頭,因為當時的本鎮撫司堂官叫陸炳,是道爺的奶兄弟。
也不能怪大明的皇帝們不信任北鎮撫司,要額外設立東廠,因為自孝宗開始,北鎮撫司的堂上官,也就是緹帥,都要由兵部推選,而且要進行文選,也就是進行四書五經和大明律的考校。
錦衣衛、鎮撫司開始趨向於文職化,堂官、鎮撫司官職掌、排序及其人選都要仰仗兵部舉薦。
這麽一個被外廷衙門控製的衙門,已經不能算是皇帝的爪牙了,後來錦衣衛就變成了更接近於緝盜、道路管理的治安法司,也就是和五城兵馬司、衙役們的權責重合。
這也是武宗皇帝為什麽要用劉瑾這個宦官的原因,實在是,無人可用。
道爺是旁支入大宗,孝宗這一脈絕嗣,那孝宗的祖宗成法就不必遵守了,所以道爺對緹帥的任命,全看關係的遠近,先是陸炳,後來是成國公弟弟朱希孝,朱希孝也在衛輝行宮大火中救過道爺。
這給了朱翊鈞任命緹帥的便利性,南北鎮撫司的緹帥,他們的孩子打小就跟著皇帝在宮裏習武。
東廠是內署,有它的局限性,作為內署,過分幹預外廷事務,會被外廷合力阻攔,最直觀的體現就是文官和宦官之間的恩怨情仇。
北鎮撫司緹帥任免是緹騎的上層建築,這部分的頑疾是道爺以蠻不講理的方式解決的,大禮儀之爭,爭的既是該叫自己親爹為爹,也是爭的祖宗成法的解釋權。
而南北鎮撫司的地基問題,是朱翊鈞解決的。
南北兩京鎮撫司的緹騎來源,主要是墩台遠侯、海防巡檢、京營銳卒遴選。
所有不視事的武勳之後,則一律掛名到錦衣衛,不得到鎮撫司添亂。
南北兩鎮撫司的編製為六千人,南北各三千,而這三千人,就是大明軍最精銳的部分,班直戍衛,當皇帝需要對某些地方進行外科手術的時候,鎮撫司就是大明皇帝在外廷最凶狠的爪牙。
這其實就是將鎮撫司衙門,從錦衣衛裏獨立了出來,如此一來,這個在洪武、永樂年間凶名在外的衙門,再次活躍了起來。
民間是不知道這種變化的,他們甚至分不清鎮撫司和錦衣衛的區別,但他們都知道錦衣衛的可怕,在民間看來,錦衣衛就是捷悍利牙爪者,專門鉤察出人帷簿間,勾魂奪魄的牛頭馬麵。
這個認知也沒問題,因為但凡是緹騎出手,代表著皇帝已經十分的憤怒了,朝堂糾錯機製已經完全失效,必須要下狠手,下死手整治。
陳末在祁州閆家大院停留了大概五天的時間,就等到了李如鬆的騎營,在簡單交接之後,閆家大院成了大明京營此次出京的駐地,一如當初徐階的金澤園,被俞大猷設立為了大明水師衙門一樣。
陳末帶著所有的案犯入京去了,卷宗早已經奏聞陛下。
文華殿上正在進行廷議,氣氛有些沉重。
大家都看向了次輔刑部尚書,等待著王崇古對案情的進展展開綜述。
刑部尚書王崇古翻動著手中的卷宗開口說道:“除了濫用私刑、不遵朝廷號令、陛下聖旨之外,閆氏已經查明另外有擅殺生,也就是將不從者堆肥;逼良為娼,三十年時間裏,閆氏買賣人丁三百四十三人;圈養盜奸,祁州地麵一共四個匪窩,有三個匪窩是閆氏一門養的狗腿子,在祁州城內則是幫派,聚嘯作亂,再有,祁州一千五百衙役,有七百人都是閆氏門下走狗。”
在閆崇義的授意下,閆至孝帶著一眾爪牙,逢夏秋收糧,就和祁州及其下轄兩縣的衙役,四處登門催租,但凡是交不出來地租者,就會逼迫其就範。”
哪怕是拋開濫用私刑、不遵朝廷政令、陛下聖旨不談,這已經是拋開事實不談了,就這,閆氏一家的罪惡罄竹難書,連卷宗都堆了厚厚的一盤子,這些罪惡,也足夠將其斬首示眾一百次了。
陛下對其坐寇的定義,極為精準。
朱翊鈞眉頭緊皺的說道:“祁州知州李安仁呢?他在閆氏作亂的時候,在做些什麽?朝廷讓他去地方安土牧民,虧他還要叫李安仁。”
都察院總憲海瑞開口說道:“他在包庇縱容,閆氏在萬曆元年之前還沒有如此的狷狂,但到了萬曆二年,李安仁升轉祁州知州後,情況進一步惡化,八年以來,李安仁將祁州地麵溝渠疏浚、修橋補路等事全權交給了閆崇義進行。”
“有人狀告閆氏,李安仁均下令不問,有縣丞何維善頂撞李安仁,責問李安仁為何縱容包庇閆氏,並且要彈劾李安仁,閆至孝將縣丞何維善打殺,埋在了祁州城牆的地基之中,緹騎已經將何維善的屍骨挖出,已妥善官葬。”
“何維善死後,李安仁終於收斂了一下。”
大明不是沒有骨鯁之輩,但是這些骨鯁之輩,都被這些劊子手給聯合絞殺了。
大理寺卿陸光祖問道:“是怎麽收斂的呢?”
李幼滋搖頭說道:“到衙門告狀需要訴狀,寫訴狀要找狀師,閆氏告訴城裏狀師,誰敢寫他們家的罪狀,就都砌牆裏去!至此,祁州地方所有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拉去給小廝配了,不聽話就堆肥,敢告狀就砌牆裏,這就是閆氏在地方的作為。
百姓們有誌之士者敢怒不敢言,心裏有再大的怨氣,在路上見到了也不敢打招呼隻敢互相看一眼對方眼底的怒火。
在李安仁之前,閆氏還不敢這麽囂張,圩牆再高,那也擋不住大明的火炮。
但李安仁到了讓局麵進一步的惡化。
“為什麽?”海瑞眉頭緊皺的說道:“他用了半輩子考取的功名,千裏做官就為了財?那他棄儒從商不是賺的更多嗎?”
“若是棄儒從商就賺不到這麽多錢了,為了財這個理由已經足夠了。”王崇古搖頭說道:“在任九年,除了撈錢,毫無建樹,平庸之輩而已,仗著手裏的權力才能撈到錢。”
王家屏在看完了逍遙逸聞的第一反應,不是林輔成在胡說八道,而且確信確有其事,同樣,王家屏立刻認定,祁州地方官需要一體處置,褫奪官身流放綏遠,而包庇縱容者,應該跟著閆氏一起堆肥。
作為地方巡撫,王家屏一眼就看出了問題的根本,一定、肯定、絕對有人在包庇縱容,天下還是大明天下,沒有到完全失序的地步,沒有官衙的包庇,閆氏決計不敢如此的囂張。
王家屏在地方獲得了很多的實踐經驗,他的判斷十分準確。
604家圩主戶,隻有閆氏如此的張狂,被匪寇滅了滿門的高陽何氏,也就是災年不減租,就被人打開了大門,放了匪寇進家。
“那麽,將案犯全部堆肥,大家都不反對吧。”朱翊鈞聽完了奏聞,深吸了口氣做出了明確的決策,他想了想說道:“朕下的令,朕來擔這個罵名。”
斬首示眾也是死,堆肥也是死,這個案子,朱翊鈞完全可以走正常流程,斬首示眾,沒必要為了這等不是人的東西,選擇浪費自己的名譽,如此暴戾,終究是要挨罵的。
但是不把這些人渣堆肥,朱翊鈞實在是一口鬱氣堵在心口,憋屈的很,都是死,也不能能讓人渣舒舒服服的死。
“刑部宣判呈送禦前為宜。”張居正思索了一番,看向了王崇古。
王崇古瞪大了眼睛看著張居正,咬牙切齒,卻一句話說不出來!他總不能說:陛下都要承擔罵名了,你張居正這麽說,不是多此一舉?陛下的名聲需要守護,他王崇古就不需要了嗎?
而且張居正一句話,弄的王崇古裏外不是人,好像他王崇古不為陛下分憂解難,不肯擔負罵名,珍惜羽毛名聲!而且現在為陛下分憂解難,也是無法換來聖眷了。
皇帝是不能有錯的,那麽錯的隻能是臣子,這是千年以來君君臣臣的規則,叫英明無垢、功業無虧。
張居正跟個小人一樣,發動了偷襲,王崇古毫無準備,被打的暈頭轉向。
張居正和王崇古是政敵,而且是不死不休的那種,萬曆初年,若不是考慮到晉黨盤大根深,西北俺答汗仍在活躍,王崇古都要被張居正給打死了,最後在多方權衡之下,才換到了個戴罪立功的機會。
偷襲而已,政鬥都是你死我活,不擇手段,王崇古最近獲得了許多的聖眷,需要平衡一下。
“陛下,刑部認為,還是刑部宣判為宜。”王崇古拿起了手中的奏疏,這是刑部的部議,刑部本來就沒打算讓皇帝擔罵名!在張居正提到之前,刑部就已經這麽做了!
“元輔為帝師,位居百官之首,事多繁雜,沒仔細看刑部的部議略有疏忽也是正常。”王崇古展示了證據後,矛頭指向了張居正。
張居正佯裝恍然大悟的樣子問道:“原來是早有決策,剛才綜述的時候,為何不說?是為了讓陛下承情?”
“你!”王崇古生氣眼睛瞪大,這張居正果然是大明的讀書人,這嘴皮子太利索了。
“懶得跟你計較。”片刻之後,王崇古不再生氣,他鬥不過張居正也不是一天兩天了,要是事事都生氣,早就氣死了。
這一輩子就這樣了,反正也鬥不過,鬥不鬥的有什麽意思?
朱翊鈞坐在月台上,一副看熱鬧不嫌事兒大的樣子,他恨不得元輔次輔立刻就打起來,但最後還是以王崇古認慫而結束。
王崇古不是懶得計較,他是怕張居正給他埋坑,上一次還田疏他就被坑了,到現在還田疏主事者是他王崇古,王崇古從來都不讚同還田疏,但他在執行還田疏。
王崇古總結了鬥爭經驗,跟張居正狗鬥,就是避其鋒芒,張居正出招不要應對,更不要主動招惹,當個縮頭烏龜,這樣最是安全。
朱翊鈞倒是能理解張居正的小人,這是張居正的經驗。
對於天下而言,嚴嵩是個奸臣,攻訐抗倭大司馬張經、浙江巡撫李天寵,就為了安排自己人去平倭,為了權力不擇手段,但對於道爺而言,嚴嵩是忠臣,可後來,嚴世藩囂張到了索賄裕王府,徹底惡了道爺。
張居正親眼看到了這些事兒,他在防止王崇古真的變成嚴嵩,王謙變成嚴世藩,如果真的是這樣,日後春秋論斷,王崇古也是個佞臣奸臣。
這個決策皇帝去做不合適,總會有朝臣會說,一兩個州縣的百姓而已,陛下心裏裝的應該是九州萬民,這麽暴戾的手段,不是以仁義治天下,至於究竟什麽是仁,什麽是義,可以再討論。
而王崇古本身就是朝臣們口中的奸臣佞臣,來背負這個罵名最為合適。
“保定府拆圩牆之事已經開始了,由保定巡撫辛自修領著保定地方官員進行,其中有三百七十六家圩主到了保定府,麵見了巡撫之後,決定拆除圩牆。”張居正奏聞了拆圩牆的進展。
辛自修奏聞了朝廷之後,立刻張榜,要求所有圩主十日內到保定府報備,必須親自前來,否則一律是為叛逆論罪。
“還有227家呢?”大理寺卿陸光祖一算這個數字,高陽何氏、腰山王氏、祁州閆氏已經被抓了,604家圩主戶還有227家,他們什麽意見?
張居正翻動著奏疏說道:“這227家沒有意見,因為昨日保定巡撫辛自修,就帶著保定府衙役,把這227家的圩主全都給抓了,為了防止有人逃脫,辛自修找了提刑千戶陳末幫忙。”
辛自修當然要借力,誰知道這些衙役會不會通風報信,讓坐寇走脫?
“鴻門宴?”陸光祖愣了愣,這個辛自修為了把事情做好,真的是一點臉麵都不要了!
辛自修把人叫到了保定府,然後下令抓人,這不就是設了個鴻門宴嗎?讀書人的仁義禮智信呢?
“擒賊先擒王。”張居正不反對辛自修這種毫無道德的辦法,他最注重的就是辦成事兒,你能辦成事兒就是循吏,辦不成就是廢物。
辛自修真的很想進步,林輔成這麽一個稍縱即逝的機會,被辛自修給抓住了。
一旦這些事兒東窗事發,甚至釀出民變來,他辛自修就是第一個倒黴鬼。
保定府拆圩牆坑坐寇正在穩定進行之中,罪大惡極的這一批已經繩之以法,將罪大惡極的圩主盡數抓捕,再加上京營銳卒在側,翻不出什麽浪花來。
萬曆二十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四十三歲的李如鬆領兵38537人入朝抗倭,加上先期入朝的副總兵祖承訓帶領的六千人,萬曆二十年第一次抗倭軍兵調遣一共就四萬四千人。
而這一次,李如鬆帶了三個騎營、六個步營、一個車營,正好一個團營,三萬人,李如鬆帶的人,都趕得上萬曆二十年抗倭的規模了。
京營銳卒就是拆圩牆這件事裏的壓艙石,為了防止出現意外,大將軍戚繼光坐鎮京堂,隨時準備前往保定府,支援李如鬆。
“在呂宋推行的呂宋通行鈔法,並不順利。”閣老王國光重重的歎了口氣說道:“一共發了十萬鈔,一文鈔都沒流向海外,全都留在了鬆江府。”
四月初,是固定呂宋赤銅兌換大明貨物的日子,這一次戶部試探性的發了十萬貫,麵值不超過一百文的寶鈔,結果一文鈔都沒流出去,全都留在鬆江府。
因為呂宋離開鬆江新港的船隻上,沒有寶鈔。
“所以呂宋通行鈔法已經實質上失敗了。”張學顏沒什麽負擔,把話講的更加明白了些,他滿臉愁雲的說道:“我們戶部也想到了可能會回流,但是完全沒想到會流不出去,真的是世事無常。”
按理說,大明上下對寶鈔的態度是極為相同的,那就是大明寶鈔連擦屁股紙都不如。
但是這次小心翼翼的試行結果,卻出乎意料之外。
“物以稀為貴,這次發了十萬鈔,鬆江府遮奢戶們,都當是稀罕物件收藏所用,主要是量太少了,當初朕就說發一百萬,戶部覺得紙鈔就是債務,少發一點的好,所以才變成了這幅景象。”朱翊鈞笑著說道:“戶部也別跟朕硬頂著了,咱們都折個中,五十萬貫鈔。”
呂宋通行寶鈔,發行量上,戶部和皇帝發生了極大的分歧,皇帝要求一百萬貫,戶部則是覺得十萬貫先試試,鬧出亂子來問題也不大,朱翊鈞就罵戶部,十萬貫連塞牙縫都不夠,膽子這麽小發什麽通行寶鈔,發什麽可兌現貨幣。
戶部挨了罵,但仍然堅持十萬貫。
結果民間把這種帶蕉麻的紙鈔,當成了收藏品購買,這可是大明萬曆維新以來的第一批寶鈔。
倭國那一批寶鈔從設立之初,就是朘剝倭國的不可兌現貨幣,大明勢要豪右又不傻,跟倭國扯上一點關係,都有可能被扣個通倭的罪名抄家,但呂宋通行寶鈔可不是,呂宋的國姓正茂那可是皇親國戚!
再加上有呂宋十一個大銅山為錨定,這呂宋通行寶鈔,消息剛傳出去,無數人都盯上了,一出現,立刻就引起了瘋搶。
呂宋的大船也想把寶鈔帶走,但船在鬆江府停著,不把寶鈔交出來,不讓走,再加上給的價格實在是合適,就被鬆江府地麵的勢要豪右給強賣強買了,這些大戶,給的實在是太多了。
一張麵值一百文的寶鈔,居然能賣到二兩銀子去,換成萬曆通寶能換一千四百文了。
“那就折個中,五十萬貫再試試?一張畫票,有什麽好收藏的?”王國光麵色複雜的說道。
“再試試吧,按朕說得來,雖然金石古玩很小眾,但大明人多啊,為何要收藏?因為這次寶鈔局做的鈔極好,紙張稀有、油墨清晰。”朱翊鈞從袖子裏拿出了一張紙鈔,十分確信的說道:“朕也收藏了,十文、二十文、五十文、一百文。”
戶部為了拿回鑄幣權,真的用心了,新的呂宋通行寶鈔和之前的倭國通行寶鈔,從質感上去看,根本就不是一個檔次,這玩意兒已經可以稱之為藝術品了。
就背麵那個印刷極為精美的團龍紋,就值得收藏一番。
兵部尚書曾省吾拿出一本奏疏來,滿臉笑意的說道:“原來限到廣州府為113日,就是朝廷公文抵達廣州府最多為113天,超過了113天就是失期,之所以要這麽久,是因為經桂林則要八十四個水馬驛站,經過南昌到廣州要八十六個驛站,而現在限到的時間為25天。”
“113天到25天,是因為大明海防巡檢的設立與完善,如果非渤海灣凍期,這個時間能縮短到15天左右。”
廣州府在通信距離上,不再是極南之地了,海防巡檢走水路,隻需要十三日到二十三日左右,多出來的兩天就是冗餘。
在通信距離上,此時的廣州府和南衙的通訊距離是相等的,因為到南衙的限到時間也是十五天。
大明極南之地現在是爪哇,限到時間為113天。
“驛站曆年虧損,今年需要補虧空嗎?”朱翊鈞笑的很開心,很陽光。
兩廣已經逐漸成為了大明這架馬車前,強而有力的一匹寶馬,帶動著大明從小農經濟蛻變到商品經濟,通信距離的降低,意味著大明對其兩廣的控製力進一步加強。
朱翊鈞手裏現在有很多的銀子,他想要爆出去,要是一直攢在手裏不流動出去,他不就成了把銀子埋在豬圈裏的鄉賢縉紳勢要豪右了嗎?
曾省吾俯首說道:“回稟陛下,今年開年到現在四個月的時間,驛站並無虧損,得益於煤銀對流,承兌匯兌業務的展開,僅僅鬆江府、南衙、北衙三個會同館驛,就有三十餘萬銀的進賬。”
“陛下,驛站已經扭虧為盈了。”
“好吧,不用補虧空了嗎?挺好,挺好。”朱翊鈞有些欣慰的說道,驛站扭虧為盈,是好消息,但朱翊鈞想要爆金幣的想法,再次落空了。
“王家屏王巡撫請命在廣州府設立會同館驛,開設承兌匯兌之事。”王崇古拿出了王家屏的奏疏來,作為晉黨黨魁,王崇古還是見了王家屏。
王崇古對王家屏感官是極為複雜的,本來,王崇古不打算見的,範應期求告到他的門前時,王崇古沒有保範應期,這兩個人是至交好友,同為葛守禮門下,也沒少跟王崇古唱對台戲。
能不見就不見,省的尷尬,但王家屏第二次去了全晉會館,王崇古正好在,就隻能見一見了。
王家屏找王崇古辦事,他這次入京敘職,除了麵聖之外,最重要的兩件事。
第一件就是改公文限到時間,隻有朝廷到地方的限到時間改了,地方才能改,這樣一來,行政效率更加高效,公文明明已經到了,卻因為限到時間還沒到,底下的人辦起事來,就是拖拖拉拉;
第二件事就是謀求在廣州府建立會同館驛,開設承兌匯兌業務。
大明朝廷的公文,南衙十五天能到,廣州十五天也能到,南衙有承兌匯兌業務,極大的方便了商貨流轉,朝廷能不能開開恩,在廣州也建一個會同館驛?
承兌匯兌,存取為一次,就抽3%的保管費,這可是一大筆的銀子!
“戶部以為呢?”朱翊鈞看向了王國光,詢問戶部意見。
“臣以為應該設立,同樣在月港市舶司、密州市舶司一並設立。”王國光俯首說道,戶部的意見是不僅讚同,而且要多設幾個。
“那寧波市舶司呢,為何單獨繞開了寧波市舶司呢?”沈鯉有些奇怪的問道,戶部給出的意見,唯獨缺了寧波市舶司。
“少宗伯,我們回去說。”萬士和趕緊拉住了沈鯉,示意大家繼續廷議,就當少宗伯沈鯉沒問過。
理由非常簡單,浙江巡撫朱紈抗倭自殺,在陛下心裏擰著一個無法解開的疙瘩,寧波外有雙嶼群島,朱紈就是擊破了雙嶼私市,才被逼到了自殺,自此倭患荼毒東南。
寧波沒有造船廠、沒有工兵團營、沒有官廠團造,隻有市舶司和都餉館,浙江地麵的商船,核船隻船引都要到鬆江府市舶司去。
一如成祖文皇帝在濟南府差點被鐵鉉用千斤閘給殺了一樣,成祖文皇帝數次過山東,從未有一次下榻濟南府。
“照準許戶部提議。”朱翊鈞朱批了王國光的奏疏。
(本章完)
緹騎的主要來源是勳衛,勳衛有產有業有爵位要繼承,犯不著拚命的得罪官僚。
監察、刺探官員的職權逐漸失去了。
自永樂十八年,設立內書房和司禮監太監,又設東廠和禦馬監太監提領之後,北鎮撫司衙門就已經變得十分尷尬了,因為直接聽命於皇帝的北鎮撫司、錦衣衛,皇帝已經表現出了明顯的不信任,否則怎麽會有東廠出現呢?
一個完全聽皇命的地方,被皇帝所拋棄,就注定了北鎮撫司衙門的尷尬。
北鎮撫司在嘉靖年間雄起了一把,甚至連宮裏的大璫都得低頭,因為當時的本鎮撫司堂官叫陸炳,是道爺的奶兄弟。
也不能怪大明的皇帝們不信任北鎮撫司,要額外設立東廠,因為自孝宗開始,北鎮撫司的堂上官,也就是緹帥,都要由兵部推選,而且要進行文選,也就是進行四書五經和大明律的考校。
錦衣衛、鎮撫司開始趨向於文職化,堂官、鎮撫司官職掌、排序及其人選都要仰仗兵部舉薦。
這麽一個被外廷衙門控製的衙門,已經不能算是皇帝的爪牙了,後來錦衣衛就變成了更接近於緝盜、道路管理的治安法司,也就是和五城兵馬司、衙役們的權責重合。
這也是武宗皇帝為什麽要用劉瑾這個宦官的原因,實在是,無人可用。
道爺是旁支入大宗,孝宗這一脈絕嗣,那孝宗的祖宗成法就不必遵守了,所以道爺對緹帥的任命,全看關係的遠近,先是陸炳,後來是成國公弟弟朱希孝,朱希孝也在衛輝行宮大火中救過道爺。
這給了朱翊鈞任命緹帥的便利性,南北鎮撫司的緹帥,他們的孩子打小就跟著皇帝在宮裏習武。
東廠是內署,有它的局限性,作為內署,過分幹預外廷事務,會被外廷合力阻攔,最直觀的體現就是文官和宦官之間的恩怨情仇。
北鎮撫司緹帥任免是緹騎的上層建築,這部分的頑疾是道爺以蠻不講理的方式解決的,大禮儀之爭,爭的既是該叫自己親爹為爹,也是爭的祖宗成法的解釋權。
而南北鎮撫司的地基問題,是朱翊鈞解決的。
南北兩京鎮撫司的緹騎來源,主要是墩台遠侯、海防巡檢、京營銳卒遴選。
所有不視事的武勳之後,則一律掛名到錦衣衛,不得到鎮撫司添亂。
南北兩鎮撫司的編製為六千人,南北各三千,而這三千人,就是大明軍最精銳的部分,班直戍衛,當皇帝需要對某些地方進行外科手術的時候,鎮撫司就是大明皇帝在外廷最凶狠的爪牙。
這其實就是將鎮撫司衙門,從錦衣衛裏獨立了出來,如此一來,這個在洪武、永樂年間凶名在外的衙門,再次活躍了起來。
民間是不知道這種變化的,他們甚至分不清鎮撫司和錦衣衛的區別,但他們都知道錦衣衛的可怕,在民間看來,錦衣衛就是捷悍利牙爪者,專門鉤察出人帷簿間,勾魂奪魄的牛頭馬麵。
這個認知也沒問題,因為但凡是緹騎出手,代表著皇帝已經十分的憤怒了,朝堂糾錯機製已經完全失效,必須要下狠手,下死手整治。
陳末在祁州閆家大院停留了大概五天的時間,就等到了李如鬆的騎營,在簡單交接之後,閆家大院成了大明京營此次出京的駐地,一如當初徐階的金澤園,被俞大猷設立為了大明水師衙門一樣。
陳末帶著所有的案犯入京去了,卷宗早已經奏聞陛下。
文華殿上正在進行廷議,氣氛有些沉重。
大家都看向了次輔刑部尚書,等待著王崇古對案情的進展展開綜述。
刑部尚書王崇古翻動著手中的卷宗開口說道:“除了濫用私刑、不遵朝廷號令、陛下聖旨之外,閆氏已經查明另外有擅殺生,也就是將不從者堆肥;逼良為娼,三十年時間裏,閆氏買賣人丁三百四十三人;圈養盜奸,祁州地麵一共四個匪窩,有三個匪窩是閆氏一門養的狗腿子,在祁州城內則是幫派,聚嘯作亂,再有,祁州一千五百衙役,有七百人都是閆氏門下走狗。”
在閆崇義的授意下,閆至孝帶著一眾爪牙,逢夏秋收糧,就和祁州及其下轄兩縣的衙役,四處登門催租,但凡是交不出來地租者,就會逼迫其就範。”
哪怕是拋開濫用私刑、不遵朝廷政令、陛下聖旨不談,這已經是拋開事實不談了,就這,閆氏一家的罪惡罄竹難書,連卷宗都堆了厚厚的一盤子,這些罪惡,也足夠將其斬首示眾一百次了。
陛下對其坐寇的定義,極為精準。
朱翊鈞眉頭緊皺的說道:“祁州知州李安仁呢?他在閆氏作亂的時候,在做些什麽?朝廷讓他去地方安土牧民,虧他還要叫李安仁。”
都察院總憲海瑞開口說道:“他在包庇縱容,閆氏在萬曆元年之前還沒有如此的狷狂,但到了萬曆二年,李安仁升轉祁州知州後,情況進一步惡化,八年以來,李安仁將祁州地麵溝渠疏浚、修橋補路等事全權交給了閆崇義進行。”
“有人狀告閆氏,李安仁均下令不問,有縣丞何維善頂撞李安仁,責問李安仁為何縱容包庇閆氏,並且要彈劾李安仁,閆至孝將縣丞何維善打殺,埋在了祁州城牆的地基之中,緹騎已經將何維善的屍骨挖出,已妥善官葬。”
“何維善死後,李安仁終於收斂了一下。”
大明不是沒有骨鯁之輩,但是這些骨鯁之輩,都被這些劊子手給聯合絞殺了。
大理寺卿陸光祖問道:“是怎麽收斂的呢?”
李幼滋搖頭說道:“到衙門告狀需要訴狀,寫訴狀要找狀師,閆氏告訴城裏狀師,誰敢寫他們家的罪狀,就都砌牆裏去!至此,祁州地方所有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拉去給小廝配了,不聽話就堆肥,敢告狀就砌牆裏,這就是閆氏在地方的作為。
百姓們有誌之士者敢怒不敢言,心裏有再大的怨氣,在路上見到了也不敢打招呼隻敢互相看一眼對方眼底的怒火。
在李安仁之前,閆氏還不敢這麽囂張,圩牆再高,那也擋不住大明的火炮。
但李安仁到了讓局麵進一步的惡化。
“為什麽?”海瑞眉頭緊皺的說道:“他用了半輩子考取的功名,千裏做官就為了財?那他棄儒從商不是賺的更多嗎?”
“若是棄儒從商就賺不到這麽多錢了,為了財這個理由已經足夠了。”王崇古搖頭說道:“在任九年,除了撈錢,毫無建樹,平庸之輩而已,仗著手裏的權力才能撈到錢。”
王家屏在看完了逍遙逸聞的第一反應,不是林輔成在胡說八道,而且確信確有其事,同樣,王家屏立刻認定,祁州地方官需要一體處置,褫奪官身流放綏遠,而包庇縱容者,應該跟著閆氏一起堆肥。
作為地方巡撫,王家屏一眼就看出了問題的根本,一定、肯定、絕對有人在包庇縱容,天下還是大明天下,沒有到完全失序的地步,沒有官衙的包庇,閆氏決計不敢如此的囂張。
王家屏在地方獲得了很多的實踐經驗,他的判斷十分準確。
604家圩主戶,隻有閆氏如此的張狂,被匪寇滅了滿門的高陽何氏,也就是災年不減租,就被人打開了大門,放了匪寇進家。
“那麽,將案犯全部堆肥,大家都不反對吧。”朱翊鈞聽完了奏聞,深吸了口氣做出了明確的決策,他想了想說道:“朕下的令,朕來擔這個罵名。”
斬首示眾也是死,堆肥也是死,這個案子,朱翊鈞完全可以走正常流程,斬首示眾,沒必要為了這等不是人的東西,選擇浪費自己的名譽,如此暴戾,終究是要挨罵的。
但是不把這些人渣堆肥,朱翊鈞實在是一口鬱氣堵在心口,憋屈的很,都是死,也不能能讓人渣舒舒服服的死。
“刑部宣判呈送禦前為宜。”張居正思索了一番,看向了王崇古。
王崇古瞪大了眼睛看著張居正,咬牙切齒,卻一句話說不出來!他總不能說:陛下都要承擔罵名了,你張居正這麽說,不是多此一舉?陛下的名聲需要守護,他王崇古就不需要了嗎?
而且張居正一句話,弄的王崇古裏外不是人,好像他王崇古不為陛下分憂解難,不肯擔負罵名,珍惜羽毛名聲!而且現在為陛下分憂解難,也是無法換來聖眷了。
皇帝是不能有錯的,那麽錯的隻能是臣子,這是千年以來君君臣臣的規則,叫英明無垢、功業無虧。
張居正跟個小人一樣,發動了偷襲,王崇古毫無準備,被打的暈頭轉向。
張居正和王崇古是政敵,而且是不死不休的那種,萬曆初年,若不是考慮到晉黨盤大根深,西北俺答汗仍在活躍,王崇古都要被張居正給打死了,最後在多方權衡之下,才換到了個戴罪立功的機會。
偷襲而已,政鬥都是你死我活,不擇手段,王崇古最近獲得了許多的聖眷,需要平衡一下。
“陛下,刑部認為,還是刑部宣判為宜。”王崇古拿起了手中的奏疏,這是刑部的部議,刑部本來就沒打算讓皇帝擔罵名!在張居正提到之前,刑部就已經這麽做了!
“元輔為帝師,位居百官之首,事多繁雜,沒仔細看刑部的部議略有疏忽也是正常。”王崇古展示了證據後,矛頭指向了張居正。
張居正佯裝恍然大悟的樣子問道:“原來是早有決策,剛才綜述的時候,為何不說?是為了讓陛下承情?”
“你!”王崇古生氣眼睛瞪大,這張居正果然是大明的讀書人,這嘴皮子太利索了。
“懶得跟你計較。”片刻之後,王崇古不再生氣,他鬥不過張居正也不是一天兩天了,要是事事都生氣,早就氣死了。
這一輩子就這樣了,反正也鬥不過,鬥不鬥的有什麽意思?
朱翊鈞坐在月台上,一副看熱鬧不嫌事兒大的樣子,他恨不得元輔次輔立刻就打起來,但最後還是以王崇古認慫而結束。
王崇古不是懶得計較,他是怕張居正給他埋坑,上一次還田疏他就被坑了,到現在還田疏主事者是他王崇古,王崇古從來都不讚同還田疏,但他在執行還田疏。
王崇古總結了鬥爭經驗,跟張居正狗鬥,就是避其鋒芒,張居正出招不要應對,更不要主動招惹,當個縮頭烏龜,這樣最是安全。
朱翊鈞倒是能理解張居正的小人,這是張居正的經驗。
對於天下而言,嚴嵩是個奸臣,攻訐抗倭大司馬張經、浙江巡撫李天寵,就為了安排自己人去平倭,為了權力不擇手段,但對於道爺而言,嚴嵩是忠臣,可後來,嚴世藩囂張到了索賄裕王府,徹底惡了道爺。
張居正親眼看到了這些事兒,他在防止王崇古真的變成嚴嵩,王謙變成嚴世藩,如果真的是這樣,日後春秋論斷,王崇古也是個佞臣奸臣。
這個決策皇帝去做不合適,總會有朝臣會說,一兩個州縣的百姓而已,陛下心裏裝的應該是九州萬民,這麽暴戾的手段,不是以仁義治天下,至於究竟什麽是仁,什麽是義,可以再討論。
而王崇古本身就是朝臣們口中的奸臣佞臣,來背負這個罵名最為合適。
“保定府拆圩牆之事已經開始了,由保定巡撫辛自修領著保定地方官員進行,其中有三百七十六家圩主到了保定府,麵見了巡撫之後,決定拆除圩牆。”張居正奏聞了拆圩牆的進展。
辛自修奏聞了朝廷之後,立刻張榜,要求所有圩主十日內到保定府報備,必須親自前來,否則一律是為叛逆論罪。
“還有227家呢?”大理寺卿陸光祖一算這個數字,高陽何氏、腰山王氏、祁州閆氏已經被抓了,604家圩主戶還有227家,他們什麽意見?
張居正翻動著奏疏說道:“這227家沒有意見,因為昨日保定巡撫辛自修,就帶著保定府衙役,把這227家的圩主全都給抓了,為了防止有人逃脫,辛自修找了提刑千戶陳末幫忙。”
辛自修當然要借力,誰知道這些衙役會不會通風報信,讓坐寇走脫?
“鴻門宴?”陸光祖愣了愣,這個辛自修為了把事情做好,真的是一點臉麵都不要了!
辛自修把人叫到了保定府,然後下令抓人,這不就是設了個鴻門宴嗎?讀書人的仁義禮智信呢?
“擒賊先擒王。”張居正不反對辛自修這種毫無道德的辦法,他最注重的就是辦成事兒,你能辦成事兒就是循吏,辦不成就是廢物。
辛自修真的很想進步,林輔成這麽一個稍縱即逝的機會,被辛自修給抓住了。
一旦這些事兒東窗事發,甚至釀出民變來,他辛自修就是第一個倒黴鬼。
保定府拆圩牆坑坐寇正在穩定進行之中,罪大惡極的這一批已經繩之以法,將罪大惡極的圩主盡數抓捕,再加上京營銳卒在側,翻不出什麽浪花來。
萬曆二十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四十三歲的李如鬆領兵38537人入朝抗倭,加上先期入朝的副總兵祖承訓帶領的六千人,萬曆二十年第一次抗倭軍兵調遣一共就四萬四千人。
而這一次,李如鬆帶了三個騎營、六個步營、一個車營,正好一個團營,三萬人,李如鬆帶的人,都趕得上萬曆二十年抗倭的規模了。
京營銳卒就是拆圩牆這件事裏的壓艙石,為了防止出現意外,大將軍戚繼光坐鎮京堂,隨時準備前往保定府,支援李如鬆。
“在呂宋推行的呂宋通行鈔法,並不順利。”閣老王國光重重的歎了口氣說道:“一共發了十萬鈔,一文鈔都沒流向海外,全都留在了鬆江府。”
四月初,是固定呂宋赤銅兌換大明貨物的日子,這一次戶部試探性的發了十萬貫,麵值不超過一百文的寶鈔,結果一文鈔都沒流出去,全都留在鬆江府。
因為呂宋離開鬆江新港的船隻上,沒有寶鈔。
“所以呂宋通行鈔法已經實質上失敗了。”張學顏沒什麽負擔,把話講的更加明白了些,他滿臉愁雲的說道:“我們戶部也想到了可能會回流,但是完全沒想到會流不出去,真的是世事無常。”
按理說,大明上下對寶鈔的態度是極為相同的,那就是大明寶鈔連擦屁股紙都不如。
但是這次小心翼翼的試行結果,卻出乎意料之外。
“物以稀為貴,這次發了十萬鈔,鬆江府遮奢戶們,都當是稀罕物件收藏所用,主要是量太少了,當初朕就說發一百萬,戶部覺得紙鈔就是債務,少發一點的好,所以才變成了這幅景象。”朱翊鈞笑著說道:“戶部也別跟朕硬頂著了,咱們都折個中,五十萬貫鈔。”
呂宋通行寶鈔,發行量上,戶部和皇帝發生了極大的分歧,皇帝要求一百萬貫,戶部則是覺得十萬貫先試試,鬧出亂子來問題也不大,朱翊鈞就罵戶部,十萬貫連塞牙縫都不夠,膽子這麽小發什麽通行寶鈔,發什麽可兌現貨幣。
戶部挨了罵,但仍然堅持十萬貫。
結果民間把這種帶蕉麻的紙鈔,當成了收藏品購買,這可是大明萬曆維新以來的第一批寶鈔。
倭國那一批寶鈔從設立之初,就是朘剝倭國的不可兌現貨幣,大明勢要豪右又不傻,跟倭國扯上一點關係,都有可能被扣個通倭的罪名抄家,但呂宋通行寶鈔可不是,呂宋的國姓正茂那可是皇親國戚!
再加上有呂宋十一個大銅山為錨定,這呂宋通行寶鈔,消息剛傳出去,無數人都盯上了,一出現,立刻就引起了瘋搶。
呂宋的大船也想把寶鈔帶走,但船在鬆江府停著,不把寶鈔交出來,不讓走,再加上給的價格實在是合適,就被鬆江府地麵的勢要豪右給強賣強買了,這些大戶,給的實在是太多了。
一張麵值一百文的寶鈔,居然能賣到二兩銀子去,換成萬曆通寶能換一千四百文了。
“那就折個中,五十萬貫再試試?一張畫票,有什麽好收藏的?”王國光麵色複雜的說道。
“再試試吧,按朕說得來,雖然金石古玩很小眾,但大明人多啊,為何要收藏?因為這次寶鈔局做的鈔極好,紙張稀有、油墨清晰。”朱翊鈞從袖子裏拿出了一張紙鈔,十分確信的說道:“朕也收藏了,十文、二十文、五十文、一百文。”
戶部為了拿回鑄幣權,真的用心了,新的呂宋通行寶鈔和之前的倭國通行寶鈔,從質感上去看,根本就不是一個檔次,這玩意兒已經可以稱之為藝術品了。
就背麵那個印刷極為精美的團龍紋,就值得收藏一番。
兵部尚書曾省吾拿出一本奏疏來,滿臉笑意的說道:“原來限到廣州府為113日,就是朝廷公文抵達廣州府最多為113天,超過了113天就是失期,之所以要這麽久,是因為經桂林則要八十四個水馬驛站,經過南昌到廣州要八十六個驛站,而現在限到的時間為25天。”
“113天到25天,是因為大明海防巡檢的設立與完善,如果非渤海灣凍期,這個時間能縮短到15天左右。”
廣州府在通信距離上,不再是極南之地了,海防巡檢走水路,隻需要十三日到二十三日左右,多出來的兩天就是冗餘。
在通信距離上,此時的廣州府和南衙的通訊距離是相等的,因為到南衙的限到時間也是十五天。
大明極南之地現在是爪哇,限到時間為113天。
“驛站曆年虧損,今年需要補虧空嗎?”朱翊鈞笑的很開心,很陽光。
兩廣已經逐漸成為了大明這架馬車前,強而有力的一匹寶馬,帶動著大明從小農經濟蛻變到商品經濟,通信距離的降低,意味著大明對其兩廣的控製力進一步加強。
朱翊鈞手裏現在有很多的銀子,他想要爆出去,要是一直攢在手裏不流動出去,他不就成了把銀子埋在豬圈裏的鄉賢縉紳勢要豪右了嗎?
曾省吾俯首說道:“回稟陛下,今年開年到現在四個月的時間,驛站並無虧損,得益於煤銀對流,承兌匯兌業務的展開,僅僅鬆江府、南衙、北衙三個會同館驛,就有三十餘萬銀的進賬。”
“陛下,驛站已經扭虧為盈了。”
“好吧,不用補虧空了嗎?挺好,挺好。”朱翊鈞有些欣慰的說道,驛站扭虧為盈,是好消息,但朱翊鈞想要爆金幣的想法,再次落空了。
“王家屏王巡撫請命在廣州府設立會同館驛,開設承兌匯兌之事。”王崇古拿出了王家屏的奏疏來,作為晉黨黨魁,王崇古還是見了王家屏。
王崇古對王家屏感官是極為複雜的,本來,王崇古不打算見的,範應期求告到他的門前時,王崇古沒有保範應期,這兩個人是至交好友,同為葛守禮門下,也沒少跟王崇古唱對台戲。
能不見就不見,省的尷尬,但王家屏第二次去了全晉會館,王崇古正好在,就隻能見一見了。
王家屏找王崇古辦事,他這次入京敘職,除了麵聖之外,最重要的兩件事。
第一件就是改公文限到時間,隻有朝廷到地方的限到時間改了,地方才能改,這樣一來,行政效率更加高效,公文明明已經到了,卻因為限到時間還沒到,底下的人辦起事來,就是拖拖拉拉;
第二件事就是謀求在廣州府建立會同館驛,開設承兌匯兌業務。
大明朝廷的公文,南衙十五天能到,廣州十五天也能到,南衙有承兌匯兌業務,極大的方便了商貨流轉,朝廷能不能開開恩,在廣州也建一個會同館驛?
承兌匯兌,存取為一次,就抽3%的保管費,這可是一大筆的銀子!
“戶部以為呢?”朱翊鈞看向了王國光,詢問戶部意見。
“臣以為應該設立,同樣在月港市舶司、密州市舶司一並設立。”王國光俯首說道,戶部的意見是不僅讚同,而且要多設幾個。
“那寧波市舶司呢,為何單獨繞開了寧波市舶司呢?”沈鯉有些奇怪的問道,戶部給出的意見,唯獨缺了寧波市舶司。
“少宗伯,我們回去說。”萬士和趕緊拉住了沈鯉,示意大家繼續廷議,就當少宗伯沈鯉沒問過。
理由非常簡單,浙江巡撫朱紈抗倭自殺,在陛下心裏擰著一個無法解開的疙瘩,寧波外有雙嶼群島,朱紈就是擊破了雙嶼私市,才被逼到了自殺,自此倭患荼毒東南。
寧波沒有造船廠、沒有工兵團營、沒有官廠團造,隻有市舶司和都餉館,浙江地麵的商船,核船隻船引都要到鬆江府市舶司去。
一如成祖文皇帝在濟南府差點被鐵鉉用千斤閘給殺了一樣,成祖文皇帝數次過山東,從未有一次下榻濟南府。
“照準許戶部提議。”朱翊鈞朱批了王國光的奏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