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個蜀國!真當我大齊不敢動他?”
深夜,楊浩看著公文,勃然大怒。
蒹葭披著單衣,道:“大王,夜已深了,為何還不安歇?”
楊浩冷哼道:“西南蠻子不服王化,不止打了朝廷派出去的使者,還膽敢辱罵本王,真是氣死我了。”
蒹葭道:“大王息怒,何必和一群野人動怒,保重身體要緊。
”
“嗯!你先去歇息吧,天氣涼,別染了風寒。”
“大王操勞國事至深夜,妾身怎能安心入睡。”
楊浩放下公文,道:“嗯,好了,我一會兒就睡。”
蒹葭將散落在地上的紙張撿起,碼放整齊放在書桌上。
“大王!蜀國真的如此難攻打?”
蒹葭問道。
“唉!何止是難打,有句話叫做蜀道難,難於上青天。
巴蜀之地,山高路險,蜀國這幾年已經在險要位置建造了關隘,若此時進攻蜀國,沒有數年之功怎麽拿下。
我大齊現如今正值發展的關鍵時期,勞民傷財打這一仗得不償失。
”
蒹葭道:“想不到一個小小的蠻夷居然如此困難,臣妾一個女人不懂軍國大事,無法為大王分憂,大王恕罪。”
“唉!愛妃何罪之有,國家大事自有本王處理,你就不用擔心了,好了,睡覺吧。”
第二日,大朝會。
“大王,臣請命征討蜀國。”
浮請命道。
“蜀國蠻夷自然要征討,但不是現在,傳令邊州,封鎖要道,任何物資不允許流入蜀國,違者以叛國罪論處。”
楊浩道。
“大王!!”
浮還要再堅持,但楊浩卻讓其退下。
“諸位愛卿,如今我大齊剛開拓河西之地,這一站雖然獲勝,但耗費錢糧頗多,若是此時征討蜀國,受苦的還是我大齊百姓。
如今,我大齊正值發展之時,應該讓天下百姓休養生息。
現如今,商縣男從東洲帶回的農物,已經進行培育,相信一兩年內就會在全國推廣開來。
接下來的幾年,我大齊最主要的任務就是發展民生。
去歲,各地的人口統計已經整理出來。
直到二十年末,我大齊有民六百餘萬人。
這個數字看起來很多,但在本王看來還是太少了。
戶部尚書。
”
“臣在!”
“從明年開始,戶部擬訂律法,交由禮部堪核,凡我大齊子民,男子年滿十八,女子年滿十六者,必須結婚。
如有未婚配者,當地官員必須加以督促,違者收以獨身稅。
再者,凡我大齊子民,生育子女五人以上者,免稅三年,其子女每人可獲得耕地三畝。
如有發現殺嬰,虐嬰者,其父母流放邊地,其子女交由當地官府養育。
各州縣建立孤兒院,相關錢糧,由戶部支配。
然,我大齊境內,有蠻人活動,這些蠻人凡有固定居住之地,且年滿一年之人,賜予我大齊國民身份傳令各州縣,此法以為常態。
”
“大王!如此一來,百姓可有吃食?”
戶部尚書不禁皺了皺眉。
若是以齊國目前的情況,完全按著楊浩的政策執行下去,對財政將會是極大的負擔,尤其現如今的齊國,到處都在等著用錢糧。
楊浩道:“愛卿無需擔憂,進來,大棚之內的農作物,以收獲了幾批,愛卿作為戶部主官,可有什麽感想。”
“這個。。。回大王,大棚內的農物臣去見過幾次,其中一些雖然產量不錯,但沒有真正的實踐過,臣不敢妄言。”
“愛卿有此擔心,本王可以理解,正好,前日,大棚那邊送去宮中一批作物,本王親自動手做了幾個小菜,味道還不錯,以這些東西的產量,推廣至全國想來足以養活千萬人而無憂。”
“這。。。大王此言當真!”
群臣皆有些不信的看向楊浩。
“來!把那幾樣飯菜馬上來。”
宮女聞言,連忙端著餐盤上了大殿。
“諸位愛卿,這就是花生,土豆,番茄,諸位品鑒一番。
”
楊浩揮了揮手,示意宮女們那去讓眾人嚐嚐。
土豆沒經過特殊的處理,隻是簡單的煮熟,而西紅柿則是被禦廚做了一道番茄炒雞蛋,花生分為兩種,炒花生與生花生兩種。
大臣們將信將疑的品嚐了這幾種食物。
“諸位愛卿,覺得如何?”
楊浩笑道。
“大王,這些東西味道不錯,尤其是那同蛋一起炒之物,甚是美味。”
少炎道。
“不錯,這些東西果然與我中土之物不同。”
“隻是,大王這些東西不知道產量如何。”
“產量驚人。”
楊浩道。
群臣頓時議論紛紛。
“大王,若果真如此,倒是可以在全國推廣。”
“嗯,本王覺得此物甚好,在大棚之中,還有幾種作物正在培育,隻要成功,比這幾種產量更高。
若是推廣開來,將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
”
眾人聽完,終於明白了楊浩不息花重金進行遠洋探索的初衷。
接下來,楊浩又與群臣商討了一些製定一些國策,完善了一些農業相關的製度。
“工部尚書。”
“臣在!”
“蒸汽機最近進展如何。”
“回大王,臣定幸不辱命,蒸汽機已經有了進展,密封問題已經得到解決,相信再有一段時間就可以進行初步的實驗。”
楊浩點點頭:“此事務必抓緊,如今我大齊鐵路線已經鋪設三條,進幾年,冶煉工藝的改進,鋼鐵產量有了極大的提升,鐵路鋪設的進度自然會加快,蒸汽機的研製可不能脫了後退,有任何困難務必及時的上報,各部必須全力配合。
若是發現推諉扯皮之事,所涉官員緝拿歸案交由有司處理。
”
“臣等領命!”
“好了!沒什麽事,就退朝吧!接下來幾年是我大齊發展之關鍵時期,望諸位愛卿能為我大齊再創輝煌。”
“大王聖明!臣等恭送大王!”
洪武二十一年,注定是齊國不凡的一年。
秋天,第一批新作物在長安周邊推廣。
在官府的宣傳下,長安百姓對秋天比之以往更加期待。
深夜,楊浩看著公文,勃然大怒。
蒹葭披著單衣,道:“大王,夜已深了,為何還不安歇?”
楊浩冷哼道:“西南蠻子不服王化,不止打了朝廷派出去的使者,還膽敢辱罵本王,真是氣死我了。”
蒹葭道:“大王息怒,何必和一群野人動怒,保重身體要緊。
”
“嗯!你先去歇息吧,天氣涼,別染了風寒。”
“大王操勞國事至深夜,妾身怎能安心入睡。”
楊浩放下公文,道:“嗯,好了,我一會兒就睡。”
蒹葭將散落在地上的紙張撿起,碼放整齊放在書桌上。
“大王!蜀國真的如此難攻打?”
蒹葭問道。
“唉!何止是難打,有句話叫做蜀道難,難於上青天。
巴蜀之地,山高路險,蜀國這幾年已經在險要位置建造了關隘,若此時進攻蜀國,沒有數年之功怎麽拿下。
我大齊現如今正值發展的關鍵時期,勞民傷財打這一仗得不償失。
”
蒹葭道:“想不到一個小小的蠻夷居然如此困難,臣妾一個女人不懂軍國大事,無法為大王分憂,大王恕罪。”
“唉!愛妃何罪之有,國家大事自有本王處理,你就不用擔心了,好了,睡覺吧。”
第二日,大朝會。
“大王,臣請命征討蜀國。”
浮請命道。
“蜀國蠻夷自然要征討,但不是現在,傳令邊州,封鎖要道,任何物資不允許流入蜀國,違者以叛國罪論處。”
楊浩道。
“大王!!”
浮還要再堅持,但楊浩卻讓其退下。
“諸位愛卿,如今我大齊剛開拓河西之地,這一站雖然獲勝,但耗費錢糧頗多,若是此時征討蜀國,受苦的還是我大齊百姓。
如今,我大齊正值發展之時,應該讓天下百姓休養生息。
現如今,商縣男從東洲帶回的農物,已經進行培育,相信一兩年內就會在全國推廣開來。
接下來的幾年,我大齊最主要的任務就是發展民生。
去歲,各地的人口統計已經整理出來。
直到二十年末,我大齊有民六百餘萬人。
這個數字看起來很多,但在本王看來還是太少了。
戶部尚書。
”
“臣在!”
“從明年開始,戶部擬訂律法,交由禮部堪核,凡我大齊子民,男子年滿十八,女子年滿十六者,必須結婚。
如有未婚配者,當地官員必須加以督促,違者收以獨身稅。
再者,凡我大齊子民,生育子女五人以上者,免稅三年,其子女每人可獲得耕地三畝。
如有發現殺嬰,虐嬰者,其父母流放邊地,其子女交由當地官府養育。
各州縣建立孤兒院,相關錢糧,由戶部支配。
然,我大齊境內,有蠻人活動,這些蠻人凡有固定居住之地,且年滿一年之人,賜予我大齊國民身份傳令各州縣,此法以為常態。
”
“大王!如此一來,百姓可有吃食?”
戶部尚書不禁皺了皺眉。
若是以齊國目前的情況,完全按著楊浩的政策執行下去,對財政將會是極大的負擔,尤其現如今的齊國,到處都在等著用錢糧。
楊浩道:“愛卿無需擔憂,進來,大棚之內的農作物,以收獲了幾批,愛卿作為戶部主官,可有什麽感想。”
“這個。。。回大王,大棚內的農物臣去見過幾次,其中一些雖然產量不錯,但沒有真正的實踐過,臣不敢妄言。”
“愛卿有此擔心,本王可以理解,正好,前日,大棚那邊送去宮中一批作物,本王親自動手做了幾個小菜,味道還不錯,以這些東西的產量,推廣至全國想來足以養活千萬人而無憂。”
“這。。。大王此言當真!”
群臣皆有些不信的看向楊浩。
“來!把那幾樣飯菜馬上來。”
宮女聞言,連忙端著餐盤上了大殿。
“諸位愛卿,這就是花生,土豆,番茄,諸位品鑒一番。
”
楊浩揮了揮手,示意宮女們那去讓眾人嚐嚐。
土豆沒經過特殊的處理,隻是簡單的煮熟,而西紅柿則是被禦廚做了一道番茄炒雞蛋,花生分為兩種,炒花生與生花生兩種。
大臣們將信將疑的品嚐了這幾種食物。
“諸位愛卿,覺得如何?”
楊浩笑道。
“大王,這些東西味道不錯,尤其是那同蛋一起炒之物,甚是美味。”
少炎道。
“不錯,這些東西果然與我中土之物不同。”
“隻是,大王這些東西不知道產量如何。”
“產量驚人。”
楊浩道。
群臣頓時議論紛紛。
“大王,若果真如此,倒是可以在全國推廣。”
“嗯,本王覺得此物甚好,在大棚之中,還有幾種作物正在培育,隻要成功,比這幾種產量更高。
若是推廣開來,將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
”
眾人聽完,終於明白了楊浩不息花重金進行遠洋探索的初衷。
接下來,楊浩又與群臣商討了一些製定一些國策,完善了一些農業相關的製度。
“工部尚書。”
“臣在!”
“蒸汽機最近進展如何。”
“回大王,臣定幸不辱命,蒸汽機已經有了進展,密封問題已經得到解決,相信再有一段時間就可以進行初步的實驗。”
楊浩點點頭:“此事務必抓緊,如今我大齊鐵路線已經鋪設三條,進幾年,冶煉工藝的改進,鋼鐵產量有了極大的提升,鐵路鋪設的進度自然會加快,蒸汽機的研製可不能脫了後退,有任何困難務必及時的上報,各部必須全力配合。
若是發現推諉扯皮之事,所涉官員緝拿歸案交由有司處理。
”
“臣等領命!”
“好了!沒什麽事,就退朝吧!接下來幾年是我大齊發展之關鍵時期,望諸位愛卿能為我大齊再創輝煌。”
“大王聖明!臣等恭送大王!”
洪武二十一年,注定是齊國不凡的一年。
秋天,第一批新作物在長安周邊推廣。
在官府的宣傳下,長安百姓對秋天比之以往更加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