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說李太後恨不恨劉昊嘉?答案是毋庸置疑的!因為李太後原本在宮中有著非常超然的地位,甚至於攜手外朝能夠決定皇帝的廢立!他也借助這種優勢給娘家謀取了不少的好處!
可是有一天突然出現了問題,她居然被一個勳貴從皇宮之中趕出來了!雖然說是以養病的名義住到了自己親弟弟家。可是但凡大腦發育健全的人都會明白一件事,武清侯府提供的條件肯定不如皇宮裏麵的,所以所謂的養病肯定是假的!
這件事情一出就將李太後的金身打得粉碎!所有人都知道她不過是一個可憐的老太婆而已,想要恢複以前的權勢,甚至是插手朝廷的能力已經完全不可能了!
這就好像一座金碧輝煌的佛祖雕像擺在寺廟中,人們都恭敬的參拜她,希望她能帶來福祉,畏懼她釋放的災禍!可是突然有一天,有一個人拎著大錘把佛像砸得粉碎,順便還把佛像身上的金身刮走了!
這時人們才發現,原來她也不過是一座木雕泥塑而已!尤其是在砸碎這個佛像的人還沒受到懲罰的情況下,大家對這個佛像的敬畏自然都是煙消雲散!
現在李太後就麵臨著這種情況!以前她在後宮當中可謂是一呼百應,萬曆帝所有的後宮人員,包括皇後在內都要每日裏晨昏定省,從來不敢缺少過!
可是這次她回到皇宮之後,除了皇後和一部分沒什麽後台的嬪妃依舊對她恭恭敬敬,沒有忘了每日請安以外。那些有後台的嬪妃時不時的就告假不來請安!就連那些普通的宮女、宦官對待她也不再像以前那樣誠惶誠恐!雖然他們依舊能夠完美的執行她的每一個命令,但是她完全能夠感受出這些宮人從心裏對他失去了敬畏!
而這對於李太後來說是完全不能接受的!所以他把這一切錯誤的緣由全部歸咎在了劉昊嘉身上!所以為了扳倒劉昊嘉,能出了這口惡氣,她什麽事都肯做,哪怕是和文官集團攜手也在所不惜!
至於鄭貴妃那裏肯定是不會和劉昊嘉起衝突的!而恰恰相反,她相當的感激劉昊嘉!因為她也知道,如果沒有劉昊嘉插手的話,別說讓她兒子成為太子了,就連皇帝都會成為文官的傀儡!
但是她身上並非沒有破綻,她的破綻就是太子朱常洵!經過她身邊人不斷隱晦的暗示和提醒,她們讓萬曆帝隱約意識到了一個問題!那就是自己的身體並不好,一旦他駕鶴歸西,而朱常洵年紀幼小,他能否有能力駕馭這個龐大的帝國?
所以這時李太後就會說:“萬歲爺也應該多多保重身體,多給太子一些成長的時間!”
而鄭貴妃那裏則會提示萬曆帝,要把朝廷中的不安定人員全部清理掉!當然。鄭貴妃所暗示的不安定因素肯定不包括劉昊嘉在內。而她暗示的時候自然不會提名字。不過時間久了,萬曆帝自然會找人對號入座!
到時候隻要萬曆帝一想,論起掌握的兵力,影響朝廷的能力,自然是首推劉昊嘉!所以隻要她們掉進了文官的陷阱之中,她們兩個人就會推著萬曆帝逐漸走向劉昊嘉的對立麵!
此時劉昊嘉自然不知道一張天羅地網正在向他籠罩過來!不過就是他知道了也未必在意。因為他此時的心態早已和很早之前不同了!
在他剛剛抵達這個時代的時候,他唯一能做的就是謹小慎微的,不被人發現他身份的異常。好免得被親人和鄰居覺得他是一個異類,被送到和尚廟裏關個幾十年去好驅邪!所以那時候他所做的一切都是思慮再三,小心再小心,唯恐留下蛛絲馬跡引發旁人的懷疑。
可是慢慢的,隨著他這些年來一步步的走過來,隨著他手中的牌越來越多,地位越來越高,他謹小慎微的心態自然慢慢就消失了!他相信自己有足夠的能力應付未來發生的一切!至少現在他絕對不會擔心有人指著他說:“這個人中邪了,需要關在廟裏幾十年鎮壓一下!”
所以他行事之間自然就霸道了許多,也留下了足夠多的隱患。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多幹多錯,少幹少錯,不幹不錯!
但他並不擔心這些事情,他相信以自己的智慧和權勢肯定能夠將這一切應付過去。而且他還有一個信心所在,那就是萬曆帝!他相信他和萬曆帝之間是密不可分的夥伴關係!因為他兩次拯救了萬曆帝的政治生命!
一次是他幫助萬曆帝慢慢的掌權。還有一次就是在立太子風波之中鎮壓了文官集團,讓萬曆帝不至於淪為傀儡!所以他認為自己做的這些事情足夠表達自己的忠誠了!
而有了皇帝作為靠山,他自然可以肆無忌憚的行事!隻要不搞出什麽天怒人怨的事情來,沒人敢把他怎麽樣!
他心態變化的第二點就是隨著位置的提升,他逐漸的有了越來越多的責任感!以前他弱小的時候隻能照顧自己,至多照顧到家族。可是現在他強大了,自然要照顧的就是整個天下!尤其在他掌握著未來曆史的走向和大量龐雜知識的時候,他更覺得自己有必要將中華百姓引上一條光明大道,而不至於讓中華大地未來陸地沉淪,腥膻遍地!
可是他始終沒有意識到,或者他意識到了也並不在意。那就是他想改變整個大明的時候會得罪太多的人!他對大明改動的越大,他的敵人就越多!有的敵人跳出來的過早被他順利的解決了!
可是有更多的敵人卻潛伏下來了!因為他們有足夠的耐心去尋找辦法瓦解一個人。尤其是當幾個利益集團同某一個人對峙的時候,時間就是這些利益集團最好的武器!畢竟人亡政息在中國的曆史上已經不止一次出現了!
而偏偏這一切都是隱藏在大明的歌舞升平之下,隱藏在他推動改革的緩緩變化之中。而毫無疑問的是,想在大海之中仔細觀察一朵浪花是相當困難的,隻有時間才能證明這一切!
可是有一天突然出現了問題,她居然被一個勳貴從皇宮之中趕出來了!雖然說是以養病的名義住到了自己親弟弟家。可是但凡大腦發育健全的人都會明白一件事,武清侯府提供的條件肯定不如皇宮裏麵的,所以所謂的養病肯定是假的!
這件事情一出就將李太後的金身打得粉碎!所有人都知道她不過是一個可憐的老太婆而已,想要恢複以前的權勢,甚至是插手朝廷的能力已經完全不可能了!
這就好像一座金碧輝煌的佛祖雕像擺在寺廟中,人們都恭敬的參拜她,希望她能帶來福祉,畏懼她釋放的災禍!可是突然有一天,有一個人拎著大錘把佛像砸得粉碎,順便還把佛像身上的金身刮走了!
這時人們才發現,原來她也不過是一座木雕泥塑而已!尤其是在砸碎這個佛像的人還沒受到懲罰的情況下,大家對這個佛像的敬畏自然都是煙消雲散!
現在李太後就麵臨著這種情況!以前她在後宮當中可謂是一呼百應,萬曆帝所有的後宮人員,包括皇後在內都要每日裏晨昏定省,從來不敢缺少過!
可是這次她回到皇宮之後,除了皇後和一部分沒什麽後台的嬪妃依舊對她恭恭敬敬,沒有忘了每日請安以外。那些有後台的嬪妃時不時的就告假不來請安!就連那些普通的宮女、宦官對待她也不再像以前那樣誠惶誠恐!雖然他們依舊能夠完美的執行她的每一個命令,但是她完全能夠感受出這些宮人從心裏對他失去了敬畏!
而這對於李太後來說是完全不能接受的!所以他把這一切錯誤的緣由全部歸咎在了劉昊嘉身上!所以為了扳倒劉昊嘉,能出了這口惡氣,她什麽事都肯做,哪怕是和文官集團攜手也在所不惜!
至於鄭貴妃那裏肯定是不會和劉昊嘉起衝突的!而恰恰相反,她相當的感激劉昊嘉!因為她也知道,如果沒有劉昊嘉插手的話,別說讓她兒子成為太子了,就連皇帝都會成為文官的傀儡!
但是她身上並非沒有破綻,她的破綻就是太子朱常洵!經過她身邊人不斷隱晦的暗示和提醒,她們讓萬曆帝隱約意識到了一個問題!那就是自己的身體並不好,一旦他駕鶴歸西,而朱常洵年紀幼小,他能否有能力駕馭這個龐大的帝國?
所以這時李太後就會說:“萬歲爺也應該多多保重身體,多給太子一些成長的時間!”
而鄭貴妃那裏則會提示萬曆帝,要把朝廷中的不安定人員全部清理掉!當然。鄭貴妃所暗示的不安定因素肯定不包括劉昊嘉在內。而她暗示的時候自然不會提名字。不過時間久了,萬曆帝自然會找人對號入座!
到時候隻要萬曆帝一想,論起掌握的兵力,影響朝廷的能力,自然是首推劉昊嘉!所以隻要她們掉進了文官的陷阱之中,她們兩個人就會推著萬曆帝逐漸走向劉昊嘉的對立麵!
此時劉昊嘉自然不知道一張天羅地網正在向他籠罩過來!不過就是他知道了也未必在意。因為他此時的心態早已和很早之前不同了!
在他剛剛抵達這個時代的時候,他唯一能做的就是謹小慎微的,不被人發現他身份的異常。好免得被親人和鄰居覺得他是一個異類,被送到和尚廟裏關個幾十年去好驅邪!所以那時候他所做的一切都是思慮再三,小心再小心,唯恐留下蛛絲馬跡引發旁人的懷疑。
可是慢慢的,隨著他這些年來一步步的走過來,隨著他手中的牌越來越多,地位越來越高,他謹小慎微的心態自然慢慢就消失了!他相信自己有足夠的能力應付未來發生的一切!至少現在他絕對不會擔心有人指著他說:“這個人中邪了,需要關在廟裏幾十年鎮壓一下!”
所以他行事之間自然就霸道了許多,也留下了足夠多的隱患。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多幹多錯,少幹少錯,不幹不錯!
但他並不擔心這些事情,他相信以自己的智慧和權勢肯定能夠將這一切應付過去。而且他還有一個信心所在,那就是萬曆帝!他相信他和萬曆帝之間是密不可分的夥伴關係!因為他兩次拯救了萬曆帝的政治生命!
一次是他幫助萬曆帝慢慢的掌權。還有一次就是在立太子風波之中鎮壓了文官集團,讓萬曆帝不至於淪為傀儡!所以他認為自己做的這些事情足夠表達自己的忠誠了!
而有了皇帝作為靠山,他自然可以肆無忌憚的行事!隻要不搞出什麽天怒人怨的事情來,沒人敢把他怎麽樣!
他心態變化的第二點就是隨著位置的提升,他逐漸的有了越來越多的責任感!以前他弱小的時候隻能照顧自己,至多照顧到家族。可是現在他強大了,自然要照顧的就是整個天下!尤其在他掌握著未來曆史的走向和大量龐雜知識的時候,他更覺得自己有必要將中華百姓引上一條光明大道,而不至於讓中華大地未來陸地沉淪,腥膻遍地!
可是他始終沒有意識到,或者他意識到了也並不在意。那就是他想改變整個大明的時候會得罪太多的人!他對大明改動的越大,他的敵人就越多!有的敵人跳出來的過早被他順利的解決了!
可是有更多的敵人卻潛伏下來了!因為他們有足夠的耐心去尋找辦法瓦解一個人。尤其是當幾個利益集團同某一個人對峙的時候,時間就是這些利益集團最好的武器!畢竟人亡政息在中國的曆史上已經不止一次出現了!
而偏偏這一切都是隱藏在大明的歌舞升平之下,隱藏在他推動改革的緩緩變化之中。而毫無疑問的是,想在大海之中仔細觀察一朵浪花是相當困難的,隻有時間才能證明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