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人在幾天之內被清理完,京師中極為不友好的言論也就消失不見了。而這些人的消息也通過不同渠道傳到了萬曆帝的耳朵裏,這讓他很是開心!他早就看這些嘰嘰歪歪的大佬們不順眼了,如今他們被趕出京師去,正合他的心意!
之後隨著錦衣衛進一步公布案情,京師百姓議論紛紛的時候,朝廷對有關人員的封賞終於下來了!
不得不說這次的封賞確實豐厚的很!該升職的升職,該給銀子的給銀子,可謂是皆大歡喜!而且在這些受封賞的人員當中,官員和百姓還發現了另外一件事,那就是武寧侯要升格為武國公了!
百姓們聽到這個消息頓時一片嘩然!所有官員和百姓都將其他受封賞的人丟在腦後,開始全心全意研究起劉昊嘉這個人來!要知道,這可是大明兩百餘年以來冊封的頭一位國公呀!這得立多大的功勞才能成為國公啊!
等到大家研究明白劉昊嘉的功績後,所有人都不言語了,都覺得劉昊嘉拿到國公這個頭銜實在是實至名歸!於是就在獻俘大典後半個月,朝廷的封賞終於下來了,隻是這次封賞少了許多人,而這些人還在錦衣衛的大牢裏麵等候處置。
這一天是大朝會,也是發布封賞的日子!所有官員都聚集在皇宮裏麵,聽著一道道聖旨傳下來,然後有功的人上前接受封賞!這次皇家也算是給足了麵子,光扔出去的伯爵就有七八個!不過這些都是流爵,不能世襲。
等所有人封賞完畢,宣讀聖旨的宦官都換了兩個人之後。新來的宦官大聲喊道:“百姓有旨,武寧侯上前接旨!”
這一刻,眾人都將目光轉向他,眼中各種羨慕妒忌恨都有!而劉昊嘉最不怕的就是這種目光。於是在所有人的矚目下,他昂然出班在大殿中央跪倒。
宦官展開聖旨念誦,念誦起裏麵隸屬劉昊嘉的功勞。所有人聽得都很清楚,但是所有人都知道一件事兒,真正讓成為國公的功勞並沒有寫在聖旨當中!那就是在立太子風波當中,劉昊嘉力壓文官集團的事情。所以眾人也很識趣的沒有提醒宦官聖旨上省去了一項功勞。
聖旨宣讀完了,宦官原本死板的臉上立刻堆滿了笑容!他快速的合上聖旨雙手交給劉昊嘉,同時笑嘻嘻的說道:“奴婢給國公爺賀喜了!”
劉昊嘉雙手接過聖旨,同時說道:“有勞公公了!晚上到府裏喝杯水酒!”
宦官聽到這話自然是喜不自勝!像他們這種生活在宮裏的人,抱大腿已經快成為本能了!而現在整個朝廷裏最粗、最大的大腿就在眼前,當然是要想方設法抱一抱的!
不過此時他不敢再多說,急忙側身讓開一揮手,後麵的宦官立刻走了過來。這三個宦官都是手持托盤,最前麵的宦官手中放的是國公爺的冠冕。第二個宦官手中的是袍服。第三個宦官手中的是關靴。當然,這並不是說讓他直接換上衣服,而是展示一番,表明這些東西已經賜下去了。
這時劉昊嘉轉身跪地謝恩。萬曆帝坐在龍椅上麵笑嗬嗬讓他起身。等劉昊嘉起身之後萬曆帝說道:“愛卿從今天起就是我大明的國公了!還希望愛卿盡心竭力輔佐於朕,開創我大明盛世!”
劉昊嘉手捧聖旨說道:“臣必定粉身碎骨以報陛下之恩!”
事情到此所有封賞就結束了。當值宦官高喊一聲“退朝”之後萬曆帝就離開了。他一走,大殿裏麵立刻就熱鬧起來!很多人都向今天受賞的人大聲恭喜。當然了,說話的主要還都是勳貴武官。至於文官們可看不上這些武官。
但是奇怪的是,內閣的幾位閣老居然率先向劉昊嘉走過去!看到這一幕場景,大殿裏麵稍微安靜了一下。他們知道以往有武官被封賞人的時候可不見內閣的人會去說什麽?難不成這幾個老頭兒想要去找武國公打架?
隻見幾個人走到劉昊嘉近前,王錫爵率先拱手說道:“老臣給國公爺見禮了!”
大明朝雖然是以文禦武的規矩,文臣的地位實際在勳貴等人之上。但是在開國的時候可不是這個規矩,勳貴才是皇家之下的第二等人。文官就是皇家和勳貴的幫手。隻不過這些年顛倒過來了。
但是規矩總是規矩,所以內閣幾個沒有爵位的人要是見到劉昊嘉,他們幾個人得先向他施禮才行。不過能得到這種待遇的也沒幾個人,原因無他,實力而已!
王錫爵幾個人施禮了,劉昊嘉自然是要回禮的。他的地位雖然在內閣的幾個人之上,但是幾位閣老的年歲比他大了很多,所以該敬老的時候必須要敬老。
雙方見過禮之後王錫爵笑著說道:“像國公爺這麽年輕就能得封國公,也是我大明的一樁美談呐!說明我大明人傑輩出,而國公爺就是這些人中的代表啊!”
劉昊嘉笑著說道:“首輔大人謬讚了!在下也隻是盡力罷了,談不上什麽人傑!倒是首輔日理萬機,十分辛苦啊!”
王錫爵說道:“國公爺不必客氣!這些年來國公爺所做的事情大家都看在眼裏!不說別的,光是國庫收入多了許多,大明兵馬裏有了新軍,這兩件事情就是功德無量啊!”
他們兩個人相互恭維的開心,可是其他人看見劉昊嘉和幾個閣老談笑風生的,總是感覺有些莫名其妙!按說兩方人應該視同水火才對,怎麽會是這個樣子?
但是知道了沒有什麽熱鬧可看,眾人也就沒了心思。再次開始和身邊的人說起話來。而其他文官由於內閣的人沒走,他們也無法離開,就都聚在一旁看著他們寒暄。
而此時劉昊嘉其實也是糊塗的!很多事情他都想到了,但是獨獨沒想到最先過來和他寒暄的居然是內閣的人!而且他有一點也很迷惑,那就是他和萬曆帝都覺得在這封國公的事情上一定會有很大的波折!
之後隨著錦衣衛進一步公布案情,京師百姓議論紛紛的時候,朝廷對有關人員的封賞終於下來了!
不得不說這次的封賞確實豐厚的很!該升職的升職,該給銀子的給銀子,可謂是皆大歡喜!而且在這些受封賞的人員當中,官員和百姓還發現了另外一件事,那就是武寧侯要升格為武國公了!
百姓們聽到這個消息頓時一片嘩然!所有官員和百姓都將其他受封賞的人丟在腦後,開始全心全意研究起劉昊嘉這個人來!要知道,這可是大明兩百餘年以來冊封的頭一位國公呀!這得立多大的功勞才能成為國公啊!
等到大家研究明白劉昊嘉的功績後,所有人都不言語了,都覺得劉昊嘉拿到國公這個頭銜實在是實至名歸!於是就在獻俘大典後半個月,朝廷的封賞終於下來了,隻是這次封賞少了許多人,而這些人還在錦衣衛的大牢裏麵等候處置。
這一天是大朝會,也是發布封賞的日子!所有官員都聚集在皇宮裏麵,聽著一道道聖旨傳下來,然後有功的人上前接受封賞!這次皇家也算是給足了麵子,光扔出去的伯爵就有七八個!不過這些都是流爵,不能世襲。
等所有人封賞完畢,宣讀聖旨的宦官都換了兩個人之後。新來的宦官大聲喊道:“百姓有旨,武寧侯上前接旨!”
這一刻,眾人都將目光轉向他,眼中各種羨慕妒忌恨都有!而劉昊嘉最不怕的就是這種目光。於是在所有人的矚目下,他昂然出班在大殿中央跪倒。
宦官展開聖旨念誦,念誦起裏麵隸屬劉昊嘉的功勞。所有人聽得都很清楚,但是所有人都知道一件事兒,真正讓成為國公的功勞並沒有寫在聖旨當中!那就是在立太子風波當中,劉昊嘉力壓文官集團的事情。所以眾人也很識趣的沒有提醒宦官聖旨上省去了一項功勞。
聖旨宣讀完了,宦官原本死板的臉上立刻堆滿了笑容!他快速的合上聖旨雙手交給劉昊嘉,同時笑嘻嘻的說道:“奴婢給國公爺賀喜了!”
劉昊嘉雙手接過聖旨,同時說道:“有勞公公了!晚上到府裏喝杯水酒!”
宦官聽到這話自然是喜不自勝!像他們這種生活在宮裏的人,抱大腿已經快成為本能了!而現在整個朝廷裏最粗、最大的大腿就在眼前,當然是要想方設法抱一抱的!
不過此時他不敢再多說,急忙側身讓開一揮手,後麵的宦官立刻走了過來。這三個宦官都是手持托盤,最前麵的宦官手中放的是國公爺的冠冕。第二個宦官手中的是袍服。第三個宦官手中的是關靴。當然,這並不是說讓他直接換上衣服,而是展示一番,表明這些東西已經賜下去了。
這時劉昊嘉轉身跪地謝恩。萬曆帝坐在龍椅上麵笑嗬嗬讓他起身。等劉昊嘉起身之後萬曆帝說道:“愛卿從今天起就是我大明的國公了!還希望愛卿盡心竭力輔佐於朕,開創我大明盛世!”
劉昊嘉手捧聖旨說道:“臣必定粉身碎骨以報陛下之恩!”
事情到此所有封賞就結束了。當值宦官高喊一聲“退朝”之後萬曆帝就離開了。他一走,大殿裏麵立刻就熱鬧起來!很多人都向今天受賞的人大聲恭喜。當然了,說話的主要還都是勳貴武官。至於文官們可看不上這些武官。
但是奇怪的是,內閣的幾位閣老居然率先向劉昊嘉走過去!看到這一幕場景,大殿裏麵稍微安靜了一下。他們知道以往有武官被封賞人的時候可不見內閣的人會去說什麽?難不成這幾個老頭兒想要去找武國公打架?
隻見幾個人走到劉昊嘉近前,王錫爵率先拱手說道:“老臣給國公爺見禮了!”
大明朝雖然是以文禦武的規矩,文臣的地位實際在勳貴等人之上。但是在開國的時候可不是這個規矩,勳貴才是皇家之下的第二等人。文官就是皇家和勳貴的幫手。隻不過這些年顛倒過來了。
但是規矩總是規矩,所以內閣幾個沒有爵位的人要是見到劉昊嘉,他們幾個人得先向他施禮才行。不過能得到這種待遇的也沒幾個人,原因無他,實力而已!
王錫爵幾個人施禮了,劉昊嘉自然是要回禮的。他的地位雖然在內閣的幾個人之上,但是幾位閣老的年歲比他大了很多,所以該敬老的時候必須要敬老。
雙方見過禮之後王錫爵笑著說道:“像國公爺這麽年輕就能得封國公,也是我大明的一樁美談呐!說明我大明人傑輩出,而國公爺就是這些人中的代表啊!”
劉昊嘉笑著說道:“首輔大人謬讚了!在下也隻是盡力罷了,談不上什麽人傑!倒是首輔日理萬機,十分辛苦啊!”
王錫爵說道:“國公爺不必客氣!這些年來國公爺所做的事情大家都看在眼裏!不說別的,光是國庫收入多了許多,大明兵馬裏有了新軍,這兩件事情就是功德無量啊!”
他們兩個人相互恭維的開心,可是其他人看見劉昊嘉和幾個閣老談笑風生的,總是感覺有些莫名其妙!按說兩方人應該視同水火才對,怎麽會是這個樣子?
但是知道了沒有什麽熱鬧可看,眾人也就沒了心思。再次開始和身邊的人說起話來。而其他文官由於內閣的人沒走,他們也無法離開,就都聚在一旁看著他們寒暄。
而此時劉昊嘉其實也是糊塗的!很多事情他都想到了,但是獨獨沒想到最先過來和他寒暄的居然是內閣的人!而且他有一點也很迷惑,那就是他和萬曆帝都覺得在這封國公的事情上一定會有很大的波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