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醫院的清晨總是藥味很重,最近唐允恂總是在清晨熬很多藥。


    “前輩!”


    “哎呦…參見公主殿下。”


    “前輩,這是林夕!”


    “晚輩林夕見過前輩,再謝前輩救命之恩。”


    “舉手之勞,林兄弟不必拘禮。坐,我給兩位沏茶。”


    “不必了,我們今天來,是有問題請教唐前輩。”


    “哦?二位請問,在下一定知無不言。”


    “請前輩看看這詩,在下才疏學淺,對這詩實在沒什麽印象。”


    唐允恂接過林夕手中的詩,“我看看……這是唐時柳宗元所著的一首詩,講的是大唐衛國公李靖滅高昌的故事。”


    “滅高昌?”


    唐允恂捋著自己的胡子,緩緩講述道:“是啊,當時--高昌國王鞠文泰依附西突厥,阻遏西域各國通過其境向唐入貢,並發兵襲擾內附的伊吾、焉耆等國,最終被大唐的軍隊剿滅了。”


    “這首詩說的就是高昌?”


    “沒錯。”


    “原來……有勞先生了,多謝!”


    “無妨,二位若有要事要辦,便去吧。”


    “感謝先生解惑,告辭!”


    回到小公主府,二人思量起今日的收獲。


    “四個地名,難道說,玉城寶藏跟這四個地方有關?”延壽雙手托著腦袋,一副為這事頭疼的樣子。


    “或者說,可能寶藏就在這四個地方……想辦法,明天見一下耶律觀音,我想她可能會幫我們。”


    “可,她不是說她的府邸有人監視麽?這怎麽約她出來?”


    “是啊……你有沒有辦法?”


    “我……對了,青狼院有隻耶律觀音的信鴿!”


    “拿信鴿傳給她,是個辦法!”


    “那我現在就去青狼院!”


    “嗯……這樣,你先去,我在你遠處跟著,看看有沒有尾巴。”


    “這算是不放心我呢,還是關心我?”延壽突然俏皮起來,蹭了蹭林夕。


    “你不覺得你這話問的多餘嘛?”


    “我覺得沒有啊。”


    “除了關心,我還有別的回答嘛。”


    “沒有。”


    “那不就是了。”


    “不嘛,我要聽你說啊。”


    “這種話我說過不少了吧,你還沒聽夠啊。”


    “沒有,聽一百遍都不夠!”


    林夕忽然間忍不住笑了一聲,摸了摸延壽光滑的臉蛋,“傻丫頭,當然是關心啊。”


    “那你可要保護好我呀。”


    “好,快去吧。”


    延壽在青狼院找到了那隻信鴿。耶律蘭一直在喂養它,據她說,這鴿子確是耶律觀音的,能飛到大公主府。


    “所查之事已有進展,明日巳時三刻,城南天涯客棧二樓。”


    信鴿飛了出去,綁著這封信飛向了大公主府。


    第二日巳時……


    大公主府外的人忙活著把公主的轎子抬了過來,觀音走了上去。


    “你在這看著,我跟上去。”兩個人躲在陰暗的路邊胡同,其中一個對另一個耳語了幾句,便匆匆跟了上去。


    轎子抬到了城中的一個茶樓前,觀音下了轎。


    不遠處,暗中觀察的人就一直躲在小巷裏。


    過了一刻鍾,觀音又從茶樓裏走了出來,上了轎子。


    觀音打道回府,監視者自然也跟著轎子回去了。


    又過了一刻鍾,又一個觀音換了身衣服,從剛剛的茶樓裏鑽了出來。


    這是觀音本尊,那剛剛那個“觀音”呢?


    其實隻是簡單的偷梁換柱罷了,不過拿來騙一騙這些小廝可以說綽綽有餘。


    巳時三刻……


    “巳時三刻剛剛好,大公主真是準時。”


    “我一向準時,不喜歡遲到。”


    “沒人跟著吧。”


    “甩掉了。”


    林夕說到此處壓低了聲音:“我們在書裏找到了四個用詞句代表的地名,我們猜測很有可能跟寶藏有關,但是這四個地方各自相隔千裏,所以我想請你幫忙。”


    “是什麽地方?”


    “雲南大理,西域高昌,大遼東京,江南蘇州。”


    “好家夥,這還真是相隔千裏。”


    “所以,我希望你能幫我一次。”


    觀音眼珠子轉了一轉。


    “你想好我們怎麽走了麽?”


    “這樣--我先向母後請命,以外交之名,允許我去一趟回鶻,同時把耶律蘭和幾個青狼院的人帶走,讓他們由吐蕃境入大理;至於蘇州…你們有經驗,就由你們潛入宋境去蘇州吧。”


    “其他的倒是沒什麽問題,隻是……由吐蕃境入大理真的可行麽?那可都是高原啊。”


    “放心,耶律蘭幼時便在吐蕃的高原上居住,她適應的會比別人快的多,跨越三江之地便是大理了。”


    “好,不過畢竟是要入他們的國境,你們還是要小心。”


    “放心吧,回鶻和吐蕃都不是難啃的骨頭,真正要小心的是你們,你們深入大宋腹地,千萬小心。”


    林夕點點頭:“我會的。”


    “我現在回去準備,兩日後出發。”觀音說罷,帶上了偽裝,準備動身離去。


    “我們在三日後動身。”


    “告辭。”


    “保重。”


    林夕回了小公主府,觀音則是跟來時一樣,鑽進了那個茶樓裏,晚上跟著一抬轎子神不知鬼不覺又回到了府中。


    “怎麽樣,跟她商量好了麽?”延壽則是在府中等待林夕的消息,連飯都沒顧得上吃。


    “觀音去高昌,耶律蘭由吐蕃繞行入大理,我們去蘇州。”


    “上次的身份文牒,銀子,還有武器,我都給你準備好了。”


    林夕看著延壽,突然感覺心裏暖暖的,“延壽,有你真好。”


    “嘻嘻,你才知道好啊,家裏有個女人,比你一個人忙這忙那還沒人聊天要好太多了吧。”


    “好太多了。”


    “快吃飯吧,午飯都要涼了。”


    “你也吃吧,這些東西夠了,不用再收拾了。”


    觀音則是進宮請命,順便走之前去探望母後。


    “母後。”


    “觀音,坐吧。”


    “母後,兒臣想向您請一道旨意。”


    “你要去高昌?”


    觀音有些緊張起來,“母後……你知道了?”


    “自己的女兒嘛,自然要更關心一點。”


    “是的,母後,我是要去高昌。”


    “好吧,我會給你通關文牒,回鶻是我大遼臣屬之國,吐蕃也與大遼交好,隻要你沒有敵意,他們不會阻攔你的。”


    “母後,你讓兒臣去?”


    “我知道,你所做的事,一定不會危害大遼。”


    “謝母後。”


    “嗯……注意安全。”此時,蕭太後的目光柔和了很多,真正像一個母親看著自己的孩子一樣。


    “是,女兒一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俠行天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蘇雲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蘇雲離並收藏俠行天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