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見埃德加.胡佛的過程,用一個詞語來形容十分的恰當:有驚無險。除此之外,還帶來了一個意外的驚喜。


    從埃德加.胡佛的那個日本風格的房子走出來之後,我們兵分兩路,達倫.奧利弗帶人安頓了約翰.迪林傑,約翰迪林傑將被安排到洛克特克運輸公司在碼頭的公司當中,在那裏,約翰.迪林傑將會被安排前往歐洲,我們的歐洲分公司將會對約翰.迪林傑做妥善的安排,從今之後,這個聞名全美的頭號全民公敵也將徹底隱姓埋名了。


    至於我們,則開車回到了總部,開始著手研討廠衛軍和調查局合作的事情,這件事情意義重大,我們不敢有絲毫的馬虎。


    廠衛軍如今的人數,在1500左右,這些人當中的每一個都是精挑細選出來的,如今又要從這裏麵挑選出三分之一送入調查局,顯然是需要很大功夫去遴選的。除了考察這些人的能力之外,最重要的自然是對於洛克特克財團的忠誠。整個工作亦然是在達倫.奧利弗總體指揮之下,同時公司的高層也親自參與遴選過程,500個人,忙得暈頭轉向。


    等我們把這500個人遴選的差不多的時候,從調查局的總部出了一條震驚美國的消息。


    “昨日晚上,也就是4月日夜裏11點25分,在舊金山市的聖路易斯劇院,調查局的偵探現了約翰.迪林傑地行蹤,調查局探員迅調整。包圍了這家劇院。劇院散場時,調查局探員在劇院門口堵住約翰.迪林傑。約翰迪林傑拒不投降,向調查局相關人員開槍。雙方展開對射,約翰.迪林傑腿部受傷並且退回屋內,11點50分,劇院裏麵出現大火,隨即傳出一聲槍響。約翰.迪林傑吞槍自殺。”


    這則消息,通過各大媒體迅傳遍了美國,輿論一片嘩然。


    有人高興有人歡呼,這些人大部分都是銀行業的從業人員,除此之外,警察、各州地政府甚至是聯邦政府的國會都彈冠相慶。對於約翰.迪林傑地死,他們是欣喜若狂的,這麽長時間以來。約翰.迪林傑就如同一個幽靈一樣,讓他們吃不下睡不香。現在,這個被成為美國全民公敵的家夥總算是被幹掉了。


    但是更多的人。是惋惜,是歎惜。這些人都是普通的社會民眾。長期以來,迪林傑在他們地心目中就是英雄,這樣的一個英雄,這樣的一個反叛者,最後落到了這樣的一個下場,是他們不能夠接受的。


    於是乎,在全國上下,很快出現了兩種截然不同的聲音和表現。當天晚上,美國地各大城市都成為了不夜城,幾乎人人都走上了街頭。一部分人載歌載舞,對約翰.迪林傑的死喜悅萬分。而一部分人則手裏麵舉著蠟燭擁到廣場上麵集體悼念約翰.迪林傑,一個城市竟然出現了兩種截然相反的舉動,這是很少看見過地。


    更讓人哭笑不得的還在後麵。開始地時候,這樣的兩幫人之間並沒有什麽過節,但是隨著遊行地交叉尤其是民眾情緒的越來越激動,兩派人很快就生了衝突,最後演變成騷亂,在有些地方,甚至生了暴力衝突,尤其在舊金山,來自四麵八法地民眾聚集在那個時聖路易斯劇院,在那片廢墟外麵集體悼念約翰.迪林傑,結果那些興高采烈的人也湧了過來,雙方生了械鬥,甚至最後掏出了槍,導致10死58傷,釀成了血案。


    這樣地形勢。不得不讓各州政府再一次宣布進入緊急狀態。不允許民眾因為約翰.迪林傑而再次生衝突。聯邦政府原來還想搞一個公開地慶祝儀式。結果在看到如此地形勢之後。不得不把他們地計劃取消了。因為他們真地擔心會激起民變。


    盡管民眾對於約翰.迪林傑地死態度各有不同。但是約翰.迪林傑是一個真男人。這樣地一個觀點還是得到了幾乎所有人地認可。除此之外。調查局憑借著他們地能力和努力。再一次贏得了民眾地讚譽和信任。


    可是這不意味著其他地人就能夠這麽對待調查局了。在調查局宣布這個消息地11個小時之後。國家安全局向聯邦政府地相關機構提出了自己地意見。要求調查局必須出示相關地證據。證明那個人就是約翰.迪林傑。而且活要見人死要見屍。沒有約翰.迪林傑地屍體就說擊斃了約翰.迪林傑是站不住腳地。


    國家安全局這段時間也是忙瘋了。他們做出地工作某種意義上說一點都不比調查局地少。而且他們地表現甚至比調查局還要出色。照這樣地態勢展先去。約翰.迪林傑很有可能就落在他們地手裏。如果是這樣地話。那麽調查局地臉麵可就徹底沒有了。國家安全局地完全可以憑借這次事件一舉在風頭上蓋過調查局。這可是他們夢寐以求地事情。


    但是現在地事實卻是約翰.迪林傑竟然最終還是落到了調查局地手裏麵。他們怎麽可能接受得了。於是乎。他們必須讓調查局拿出證據來。畢竟調查局詭計多端。誰能夠保證那些人不耍出什麽花樣很快得到了聯辦政府地批準。要求國家安全局必須拿出相關地證據來。這個要求。從法律上看。是合理地。調查局隻能照辦。


    於是乎。一具被燒得黝黑無比地屍體地解剖現場出現在了電視上。聯邦政府派出了專門地法醫小組對那具屍體進行檢查。檢查出來地結果是。這具屍體百分之八十像約翰.胡佛。


    這個結論一出來,爭議就大了。國家安全局立刻認定這具屍體不是約翰.迪林傑的。肯定是調查局因為沒有抓到約翰.迪林傑覺得丟臉,自己弄出來了一個替死鬼。


    但是國家安全局立刻反唇相譏。說這是國家安全局的給調查局潑冷水,忌妒調查局地能力。調查局時還組織了一批法醫進行論證。他們的觀點是,約翰.迪林傑之所以在美國肆虐了這麽長時間沒有被現,那是因為他對自己地麵容和身體進行了一定程度上的改造,此外,之所以出現了百分之二十五地差別。是因為這具屍體在火中燃燒了一個小時,這一個小時的火,完全可以改變人體的很多構造。


    調查局不僅僅振振有詞,而且還拿出了很多的證據,這些證據當中不僅僅有這些法醫的聯合鑒定,更有約翰.迪林傑在沒有被抓捕之前地很多個人日記的片段。在這些日記裏麵,有很多約翰.迪林傑對自己身體改造的內容。


    在這件事情上麵,調查局和國家安全局完全展開了對罵。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也帶動了整個美國輿論的參戰。可最後的結果。卻是國家安全局徹底敗下陣來。


    他們之所以落敗,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個原因是因為以洛克特克財團旗下的媒體集團為代表地眾多媒體支持調查局。在這件事情的報道上麵全都體調查局說話,使得國家安全局在媒體上麵根本就不是調查局的對手。


    第二個原因。則是民眾對約翰.迪林傑地感情。對於民眾來說,約翰.迪林傑是他們敬佩的。聽到他被擊斃,絕大多數地民眾都悲痛欲絕,現在出了這麽一檔子事情,說是迪林傑還有活命的可能,在情感上,民眾自然偏向於這方麵。所以,民眾都反對國家安全局地說法,因為如果他們同意國家安全局說法的話,那就意味著聯辦政府以及各州政府還要對約翰.迪林傑繼續偵查,隻要偵查工作不停止,約翰.迪林傑總有一天逃不掉地,可是如果他們站到了調查局的那邊,認為那具屍體就是約翰.迪林傑,約翰.迪林傑還真的有可能逍遙法外。


    因為這兩個原因,調查局取得了完勝。不僅僅獲得了民眾的支持,更是狠狠扇了國家安全局一耳光,出了一口氣。


    約翰.迪林傑的這件事情漸漸平息之後,夢工廠細心挑選出來的500名廠衛軍也在夢工廠和調查局的秘密安置之下進入了調查局總部開始了他們在新崗位上麵的工作。


    這個過程進行得十分的順利,沒有出現任何的問題,更主要的是,從這500名廠衛軍被安排的工作部門和職位上麵看,結果十分的不錯,很多人都被安排到了重要崗位的重要位置,這樣一來,廠衛軍和調查局可就真的融合到了一起


    當然,這樣的一個消息也絕對是一個重大秘密。在美國,估計除了調查局知道之外,也就我們知道了。


    約翰.迪林傑終於沒事,廠衛軍進入了調查局,這樣的兩件好事讓夢工廠異常振奮。


    結束了這些事情之後,夢工廠在四月開始進入了異常繁忙的時段,每年到了這個時候,不僅僅是夢工廠,連其他的電影公司都會變得忙忙碌碌,因為對於年中的電影檔期來說,四月份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月份。


    各大電影公司事先投入拍攝的電影,基本上都已經進入了關鍵時期,有的甚至已經快要殺青了,這時候電影公司除了開始強大的宣的傳同時,更要準備的電影的相關的放映和策劃工作。


    照理說,夢工廠上半年的任務並不是很重,目前為止,我們隻出品了兩部電影,一部電影是斯登堡拍攝的《全民公敵》,這部電影現在已經拍攝完畢了三分之二,因為約翰.迪林傑鬧出來的這麽大的事情,也使得這部電影成為了讓美國民眾最為關注的一部電影。


    第二部電影就是維斯康蒂拍攝的《午夜凶鈴》了,對於這部夢工廠專門為了反駁希區柯克的抨擊而生產的恐怖片,觀眾更是翹而望,目前也基本上完成了一半。正是關鍵時刻。


    宣傳和相關的策劃工作讓甘斯忙得像陀螺一樣,這家夥恨不得把自己撕成兩半用。


    也就在4月。從歐洲傳來了好消息。我們地歐洲分廠在吞並了高蒙公司之後,資本開始進入德國的烏。作為德國最大地電影公司,能夠和烏合作,這是之前美國人不願意想象的。


    烏和其他歐洲地電影公司有很大的不同。比如在法國,電影公司完全是私營性質的,比如說高蒙電影公司。它的成長壯大基本上就是私有電影公司的展史,但是在德國,情況就很不同,雖然電影一開始是私人地,但是隨著電影事業的展,特別是容克財團的注意。使得電影公司逐漸被容克財團控製,麵對著容克資本家的強大的荊棘實力,德國電影人根本就沒有任何的招架之力。很快德國絕大多數地電影資源都被整合成為了一個龐然大鱷,這個大鱷。就是烏。


    可以說,在二十世紀初期。世界上實力最大的電影公司,不是法國的電影公司。也不是美國地電影公司,而是德國人的烏,他們擁有雄厚地資本,同時,因為德國深厚的文化尤其是文學、哲學等等各種思潮地影響,導致他們同樣擁有著眾多的優秀電影人,所以,這也使得德國在早期成為了世界電影地中心之一。


    但是隨著電影的不斷展,歐洲各國的電影都在不斷進步,德國卻慢慢落後了下來,而落後的最根本的原因,恐怕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敗了。戰爭的失敗,讓德國的經濟陷入了崩潰,民眾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國家的尊嚴更是遭到了蹂躪,再這樣的情況之下,德國電影業受到了嚴重的打擊,曾經作為世界最龐大的電影公司烏也陷入了困境。


    這個電影公司的巨人,在法國人、英國人、北歐電影甚至是意大利電影的衝擊之下搖搖欲墜,早已經不複當初的風


    盡管如此,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烏公司依然算得上是歐洲的大電影公司之一,因為容克財團的支持,它依然牢牢控製著整個德國的電影拍攝生產以及電影院線的放映,不管是哪一屆政府,對於電影的強大的宣傳力量,他們都是認可的,因此,電影,成為了德國人牢牢不放的東西。


    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其他國家的大的電影公司想進入德國爭奪電影產業,尤其是向烏融資,是十分困難的。德國人根本不會把烏交到別人的手裏麵,如果烏倒了,德國的電影就完了。


    對於歐洲乃至美國的電影公司來說,德國是一個龐大的市場,但是進入這個市場,不和烏合作是不可能的,而如果能夠向烏融資,那絕對是一件天大的好事。不過這樣的好事,之前就從來沒有生過。


    這二十多年來,各國的電影公司從來就沒有放棄這個努力,但是最後都以失敗告終。就連我們的夢工廠也不例外。我們的歐洲電影分廠在歐洲站穩腳跟之後,就曾經和烏取得聯係,希望能夠融資,特別是在經濟危機爆的時候,我們都認為烏遭到了這樣的打擊幾乎就要崩潰的情況下,我們提出融資,他們肯定會答應,何況夢工廠在歐洲的名聲和信譽遠遠過其他國家的電影公司。


    但是德國人最後的回答依然是:no。他們的原因很簡單:政府不會讓烏變了顏色。


    而這一次,歐洲分廠竟然能夠融資到烏裏麵,而且獲取了烏三分之一的股權,這對於我來說,簡直是一件不亞於和調查局合作的大喜事,因為取得了烏三分之一的股權,不僅僅意味著我們將取得巨大的經濟利潤,更意味著憑借著烏的控製力,整個德國的電影市場都將向我們敞開大門,這樣的景象,想一想我都激動非常。


    而之所以歐洲分公司能夠奇跡般的敲開烏的大門,也不是偶然的。實際上,這完全依賴於一個人的功勞,沒有它,歐洲分廠根本不可能完成這樣的任務。


    這個人,不是別人,正是德國的現任總理阿道夫.希特勒。


    在烏的融資問題上麵,德國的以往政府都是十分保守的,不希望任何的資本進來。這種情況,在小胡子上台之後,生了巨大的改變。


    在歐洲,如果說評一評誰最看重電影的社會功能的話,可以評出來四個人。


    第一個是蘇聯的建立者列寧,列寧以睿智的目光率先指出了:在所有藝術中,電影對於我們最重要。正是在他的指導之下,整個蘇聯才會成為電影理論和電影實踐的重鎮,對世界電影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第二個人,應該是墨索裏尼。最為一個資深的影迷,墨索裏尼的電影欣賞水平絕對是一流的,他對電影的看重,一方麵是因為他個人對於電影的喜愛,另外一方麵也是因為他比別人都清楚,電影對於統治思想產生的作用是無可替代的,因此,意大利在培養電影人和展電影事業上不遺餘力,意大利電影始終都是歐洲電影的基礎之一。


    第三個人,是英國的國王喬治五世。這個英聯邦名義上的元,雖然並沒有多大的實權,但是他對於電影喜愛,也推動了英國電影的展,在他的影響之下,英國政府不得不采取了一係列的措施扶持本國電影和本國電影人。


    至於第四個人,那就是小胡子了。


    隻不過他的情況和以上幾個人相比起來,有很大的不同。(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6章節更多,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導演萬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張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張雲並收藏導演萬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