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麽名字?”耶無害急忙關切地問道。
“是一個叫李白鶴的!”
“李白鶴!”耶無害聽了不禁大吃一驚,在他的腦海裏早已存記過此人的名字,而這人對他的印象也該逐漸忘卻。
“聽說這李白鶴就是京城五俠的老四,半月之前,他已被什麽人殺害。”老尼姑好象沒注意耶無害的神情,繼續傷感地說道,“唉!這也難怪!……他們彼此的感情一定很深的喲!”
這時,已走到佛堂之內的耶無害方才發現一位年約二十五歲的尼姑正閉目坐在堂內的香案一邊。他心裏立刻明白:他們正談及此人。於是,耶無害急忙說道:“老師太!我前去燒香拜佛,請老師太指點!”
“小施主請!”老尼姑隨口說道。
於是,耶無害向前跪在莆團之上。
就在這時,那位沉坐在香案旁邊的年輕尼姑終於慢慢地睜開眼睛……她已多日沒聽到這樣足以吸引她的男子的聲音,也好久沒有這樣睜亮自己的眼睛:“一個白麵書生竟也會到這小尼姑庵來?他來幹什麽?……”於是,她懷著低沉的好奇之光微妙而又迅速地打量一下香案前麵的這位白麵書生;隨後,她又慢慢地閉上眼睛,目若垂簾,毫無表情。
且說此時的耶無害全然沒有注意到這些,他隻是跪在坐墊上恭聽著老尼姑在他身邊的訴說。很快,耶無害起身離開老尼姑走向案台。他點燃了三支香,恭敬地麵向佛樽插上之後,又圍著正堂中央的莆團繞了三圈;然後,他又麵北背南,雙膝跪在了破舊的禪墊上。接著,他雙手合實,雙睛微閉,嘴唇輕微地抖動一陣之後,便開始攤手叩頭,一派虔誠無比之態。
其實,耶無害對做這樣的佛拜禮展節直是生疏無比。在他的記憶裏,這還是第一次純心在佛堂前跪拜,所以他大有不適之覺。在他第三次叩拜抬起臉麵之際,無意之中,他的目光竟猛地和那位年輕尼姑的眼神凝聚對接一處。耶無害一時無從躲蔽,頃刻之間,他又從“無意”化為“有意”。他敏銳在覺察到:她那凝聚的眼神一定注視自己許久;她那雙晶瑩而又黑白分明的眼眸,就好象黑暗之中的兩顆夜明珠,又好象兩汪清澈見底的潭水罕然引人入勝。無論是誰瞥見,他都會匯集自己的眼神用以觀望,甚至是被迷住。因為從她那眼眸裏射出來的目光飽含著濃情蜜意,它既能給予對視者清涼明爽之覺,也能給予對視者溫柔和緩之覺,更甚的是——有一種灼熱之流會由你的眼睛直入心房!然而,精明的耶無害所觀察到的豈止是這些?憑他的聯想推斷,他已看透她的心思。於是,他以一種微笑和友誼的目光回敬著對麵的明眸。很快,那位年輕尼姑又慢慢垂下目光,慢慢開始誦經念佛。
這時,耶無害起身離開禪墊,算是結束了為他穩中狀元而作的燒香拜佛。
“老師太!時辰已不早,晚生理該上路。這是我的一點施德!”耶無害說著,已恭敬地將一錠銀元放在老尼姑身旁的桌案上。
“南無阿彌陀佛!”老尼姑不由含首說道,“小施主以財施善行德,老尼心領了。不過小施主赴京應試,一路辛苦,身上怎麽可少了盤纏!還是請小施主收回!”
耶無害聽了,微笑著說道:“老師太放心,私下主意已定。施過之恩,豈有收回之理?晚生告辭!”
耶無害說完,飄然離去,毅無返顧。
且說這時的那位年輕尼姑,她望著那行雲而去的少年秀才,飽含深思的眼眸裏已閃動湧出淚花……此刻她想到了什麽?她到底有何心思?其實,她此時仍然是一種傷感的內心。雖然她心有羨慕,可更多的還是自憐命苦。她羨慕那使她動眸的英俊白衣秀才,看其容貌與標致之身,他日也必定是位胸懷錦繡、滿腹經綸的風流才子。雖然半月之前她還曾擁有自己的心上情人,他依然是那樣的英姿勃勃;雖然他要比這位漸漸離去的少年秀才遜色一籌,可是他卻是位能文會武的多情相公。然而現在一切都完了,他的驀然之死會使她從此斷卻豆蔻情絲;她再無往日的紅姿玉顏;為了她那死亦難忘的知音,為了她那曾護愛自己的心上情男,她無時不自歎命薄孤苦,她情願在此誦經念佛,情願一輩子不再去見家鄉親人,以此來尉藉她那顆受傷的內心。所以,她看到那位白衣才子已飄出廟門之時,她又慢慢合上了雙眼。她心裏知道,那已去的遊子又要飄然走入塵世之間,也許今生今世不會再來;她對他是望塵莫及而且絕無緣份!她心裏明白,他去了,而她要終身禁錮在這蓮花庵裏;他去了,留與她的卻是無聲的苦思……
然而,這位端坐在佛堂之中的年輕尼姑卻不知道,耶無害也正在行程之中思索著她那潔玉無暇的內心世界。這也正是此時的耶無害牽著毛驢緩慢而富有節奏地邁著步子的原因。他一直是位善於思索的人物,憑他的猜測力和判斷力,他知道,他已經給那位年輕尼姑留下了難忘的印象,而這難忘的印象卻又是使她驚心動魄而且傷感無限。可是他又有什麽辦法?隻好默默地走自己的路,走自己內心的光明之路;即使現在他感覺兩眼茫茫無路可走,可是他相信,總有一日,他會衝出黑暗走向光明,去迎接一個光明的新天地。
耶無害想到這裏,不由昂頭望了望烈日高照的天空;隨即,他又低頭向山澗裏望去……偶然間,他發現一名黑衣劍客宛如一隻黑燕縱身飛入那太乙穀,瞬時又幽靈般地消失在山澗,蹤跡不見!象是什麽事情也沒發生一樣,一切如故!
“是一個叫李白鶴的!”
“李白鶴!”耶無害聽了不禁大吃一驚,在他的腦海裏早已存記過此人的名字,而這人對他的印象也該逐漸忘卻。
“聽說這李白鶴就是京城五俠的老四,半月之前,他已被什麽人殺害。”老尼姑好象沒注意耶無害的神情,繼續傷感地說道,“唉!這也難怪!……他們彼此的感情一定很深的喲!”
這時,已走到佛堂之內的耶無害方才發現一位年約二十五歲的尼姑正閉目坐在堂內的香案一邊。他心裏立刻明白:他們正談及此人。於是,耶無害急忙說道:“老師太!我前去燒香拜佛,請老師太指點!”
“小施主請!”老尼姑隨口說道。
於是,耶無害向前跪在莆團之上。
就在這時,那位沉坐在香案旁邊的年輕尼姑終於慢慢地睜開眼睛……她已多日沒聽到這樣足以吸引她的男子的聲音,也好久沒有這樣睜亮自己的眼睛:“一個白麵書生竟也會到這小尼姑庵來?他來幹什麽?……”於是,她懷著低沉的好奇之光微妙而又迅速地打量一下香案前麵的這位白麵書生;隨後,她又慢慢地閉上眼睛,目若垂簾,毫無表情。
且說此時的耶無害全然沒有注意到這些,他隻是跪在坐墊上恭聽著老尼姑在他身邊的訴說。很快,耶無害起身離開老尼姑走向案台。他點燃了三支香,恭敬地麵向佛樽插上之後,又圍著正堂中央的莆團繞了三圈;然後,他又麵北背南,雙膝跪在了破舊的禪墊上。接著,他雙手合實,雙睛微閉,嘴唇輕微地抖動一陣之後,便開始攤手叩頭,一派虔誠無比之態。
其實,耶無害對做這樣的佛拜禮展節直是生疏無比。在他的記憶裏,這還是第一次純心在佛堂前跪拜,所以他大有不適之覺。在他第三次叩拜抬起臉麵之際,無意之中,他的目光竟猛地和那位年輕尼姑的眼神凝聚對接一處。耶無害一時無從躲蔽,頃刻之間,他又從“無意”化為“有意”。他敏銳在覺察到:她那凝聚的眼神一定注視自己許久;她那雙晶瑩而又黑白分明的眼眸,就好象黑暗之中的兩顆夜明珠,又好象兩汪清澈見底的潭水罕然引人入勝。無論是誰瞥見,他都會匯集自己的眼神用以觀望,甚至是被迷住。因為從她那眼眸裏射出來的目光飽含著濃情蜜意,它既能給予對視者清涼明爽之覺,也能給予對視者溫柔和緩之覺,更甚的是——有一種灼熱之流會由你的眼睛直入心房!然而,精明的耶無害所觀察到的豈止是這些?憑他的聯想推斷,他已看透她的心思。於是,他以一種微笑和友誼的目光回敬著對麵的明眸。很快,那位年輕尼姑又慢慢垂下目光,慢慢開始誦經念佛。
這時,耶無害起身離開禪墊,算是結束了為他穩中狀元而作的燒香拜佛。
“老師太!時辰已不早,晚生理該上路。這是我的一點施德!”耶無害說著,已恭敬地將一錠銀元放在老尼姑身旁的桌案上。
“南無阿彌陀佛!”老尼姑不由含首說道,“小施主以財施善行德,老尼心領了。不過小施主赴京應試,一路辛苦,身上怎麽可少了盤纏!還是請小施主收回!”
耶無害聽了,微笑著說道:“老師太放心,私下主意已定。施過之恩,豈有收回之理?晚生告辭!”
耶無害說完,飄然離去,毅無返顧。
且說這時的那位年輕尼姑,她望著那行雲而去的少年秀才,飽含深思的眼眸裏已閃動湧出淚花……此刻她想到了什麽?她到底有何心思?其實,她此時仍然是一種傷感的內心。雖然她心有羨慕,可更多的還是自憐命苦。她羨慕那使她動眸的英俊白衣秀才,看其容貌與標致之身,他日也必定是位胸懷錦繡、滿腹經綸的風流才子。雖然半月之前她還曾擁有自己的心上情人,他依然是那樣的英姿勃勃;雖然他要比這位漸漸離去的少年秀才遜色一籌,可是他卻是位能文會武的多情相公。然而現在一切都完了,他的驀然之死會使她從此斷卻豆蔻情絲;她再無往日的紅姿玉顏;為了她那死亦難忘的知音,為了她那曾護愛自己的心上情男,她無時不自歎命薄孤苦,她情願在此誦經念佛,情願一輩子不再去見家鄉親人,以此來尉藉她那顆受傷的內心。所以,她看到那位白衣才子已飄出廟門之時,她又慢慢合上了雙眼。她心裏知道,那已去的遊子又要飄然走入塵世之間,也許今生今世不會再來;她對他是望塵莫及而且絕無緣份!她心裏明白,他去了,而她要終身禁錮在這蓮花庵裏;他去了,留與她的卻是無聲的苦思……
然而,這位端坐在佛堂之中的年輕尼姑卻不知道,耶無害也正在行程之中思索著她那潔玉無暇的內心世界。這也正是此時的耶無害牽著毛驢緩慢而富有節奏地邁著步子的原因。他一直是位善於思索的人物,憑他的猜測力和判斷力,他知道,他已經給那位年輕尼姑留下了難忘的印象,而這難忘的印象卻又是使她驚心動魄而且傷感無限。可是他又有什麽辦法?隻好默默地走自己的路,走自己內心的光明之路;即使現在他感覺兩眼茫茫無路可走,可是他相信,總有一日,他會衝出黑暗走向光明,去迎接一個光明的新天地。
耶無害想到這裏,不由昂頭望了望烈日高照的天空;隨即,他又低頭向山澗裏望去……偶然間,他發現一名黑衣劍客宛如一隻黑燕縱身飛入那太乙穀,瞬時又幽靈般地消失在山澗,蹤跡不見!象是什麽事情也沒發生一樣,一切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