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9、看人間多少故事
伊洛盆地風光旖旎,名山環抱,自然景觀多姿多彩。北有中華民族母親河——黃河和小浪底水庫旅遊區,南有五嶽之一的嵩山和國家森林公園白雲山、花果山,造化神奇的雞冠山溶洞被譽為北國第一溶洞。洛陽牡丹天生麗質、雍容華貴,名甲天下,已有1500年栽培史,現有500多個品種。每年穀雨前後,“花開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花海人潮,流光溢彩,萬人空巷,蔚為壯觀。1983年以來,市政府興辦的一年一度的牡丹花會,以其獨具的神韻和魅力,吸引了無數中外客商和遊人。優美的自然風光與悠久的曆史文化相映生輝,使旅遊業成為洛陽最具發展潛力的產業。
古都洛陽文化名城
洛陽王城公園
洛陽是我國七大古都之一、馳名中外的曆史文化名城,居“天下之中”,素有“九州腹地”之稱。北臨嵯峨逶迤的邙嶺,南對亙古聳黛的嵩山。
“永懷河洛間,煌煌祖宗業”。數萬年前,我們的祖先開始在這塊美麗富庶的土地上繁衍生息、漁獵稼穡。在洛陽發掘出十餘座古城遺址,其中的二裏頭夏朝都城、偃師商城、東周王城、漢魏洛陽城、隋唐東都城,集曆代都城建設之精華,代表營國製度的發展進程,被譽為“洛陽五大古城遺址”。
“天下名園重洛陽”,“洛陽牡丹甲天下”,洛陽園囿數以百計,或鳳閣龍樓,上連霄漢;或剔透玲瓏,姹紫嫣紅。曆代文人騷客潑墨古刹、揮毫岩壁,為古城增添詩情畫意。
中華民族最早的曆史文獻《河圖洛書》就出自洛陽。被奉為“人文之祖”的伏羲氏,根據河圖和洛書畫成了八卦和九疇。班固在這裏寫出了中國第一部斷代史———《漢書》。司馬光在這裏完成了曆史巨著———《資治通鑒》。著名的“建安七子”、“竹林七賢”、“金穀二十四友”曾雲集此地,譜寫華彩篇章。左思一篇《三都賦》,曾使“洛陽紙貴”,洛陽可以說是中華文化的起步點。
這就是一座古老的洛陽城。耶無害在此留循數日後,即按原路返回。十日後,耶無害由經洛陽,東回偃師、鞏縣、滎陽、鄭州,南下新鄭縣、長葛、許昌,折向西南襄城、平頂山、葉縣、方城、博望、新店、南陽、鄧州、新野,再南下漢水抵達襄陽。
襄陽城的模樣,依舊和他一月前經過此地一樣,一樣的親切,一樣的自然。但唯獨使他有所新發現的是,在襄陽城南大街他望見了一座“凱旋門大酒店”,不知道是已有的,還是為他凱旋遊曆歸來所設,反正是令他稱心如意、一見如故,豈有過而不登之理?而就在這“凱旋門大酒店”裏,他又遇見了那位老道士,就是向他傳道授藝的靜眉道長,他胯下的小毛驢也就是這位老道長所賜。兩人又經過一段時間的促膝長談,最後惜別而去。
數日後,耶無害由襄陽南下,經宜城、荊門回歸到荊州西部的江陽。這長達八月之久的遊曆天下,他終於從起點到達了終點,又從終點重回到了起點,好大的一個圈。那時,他見了儒師曹呂莊,而曹呂莊早已在經營著自家私塾學堂,學徒已有四十來人,其中就有陳劍南和石小梅!
這漫長的回憶!耶無害終於從如煙往事裏蘇醒了過來。但蘇醒過來又能怎樣?他愣愣地站在渭水河畔,總還望不見石小梅的身影!她乘著小船,究竟去了哪裏?
朝辭寒橋淚眼間,孤舟已漂幾道川?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思前想後,春去冬來,耶無害倍覺寒心。應該說這是一個沒有了結的愛情故事,但她已成為無底的深淵。據說這事已成為千古之謎,有待後人發掘!
耶無害和石小梅的這段戀情就這樣被葬送,鮮為人知,無以後續。有人說石小梅去了江南,也有人說她已削發為妮,還有人說她被陳丞相派人殺害拋屍黃河……至今尚無定論!
這是一段令人傷感的戀情。耶無害不禁想起在鄭州文豪大酒店裏店主王曉樣(燕)所朗誦的那首詞——
“皇帝未忙太監忙,此種說法太荒唐。
燕子樓空關盼盼,茶餘飯後話老王。
有緣相會我要溜,無份再聚西楚樓。
有緣無份早已定,何必血淚心中流?
並不是說不給你機會,這一說法更可笑。
好話抬人人自俏,自尊自強人自愛。
成熟穩重人愛笑,花開花落無人叫。
門當戶對鐵公處,無緣對麵難相逢。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江春水向東流。
流水落花春還來,閑來有興獨上西樓。
多情反被無情惱,天涯何處無芳草?
‘飛燕’摩跎moto
奇遇記,春風依舊走四方。
走四方,路迢迢,水長長;
迷迷茫茫,一村又一莊……
走四方,
路迢迢,
水長長,
貨真價實美名揚!”
此時此刻,耶無害返思著如煙往事,仿佛又已在身臨其境,讓他陶醉,讓他茫然,讓他感到回味長久。“往事如雲煙,昨日夢已遠。何須長思念,何須淚漣漣。前程路漫漫,天高皇帝遠。誰人挽狂瀾,誰人列國覽?”“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看來,他昔日的心上情人從此一去便無消息,石小梅將會永遠僅能存在他的記憶裏,再也不知道何時才會相見。一切都象流水一樣,一切都象流雲一樣,一切都象夢幻一樣,但這一切卻又的的確確發生過而且永久永遠地存活在記憶之中。
追悔無及而又傷感的耶無害,就象千年之後香港著名歌星童安格所唱下的這樣一首傷懷情歌——
“走在忠孝東路,閃躲在人群中。
在我的內心深處,隱藏著一段錯誤。
我在恐懼中逃避,
那無名的譴責;
恨我不能提起勇氣,麵對一切報應。
讓生命去等候,等候下一個漂流;
讓生命去等候,等候下一個傷口。
走在忠孝東路,
徘徊在茫然中。
在我的人生路途,
選擇了多少錯誤。
我在睡夢中驚醒,感歎悔言無盡。
恨我不能說服自己,
接受一切教訓!
讓生命去等候,等候下一個漂流;
讓生命去等候,等候下一個傷口。……”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看人間多少故事,最銷魂梅花三弄。”問“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伊洛盆地風光旖旎,名山環抱,自然景觀多姿多彩。北有中華民族母親河——黃河和小浪底水庫旅遊區,南有五嶽之一的嵩山和國家森林公園白雲山、花果山,造化神奇的雞冠山溶洞被譽為北國第一溶洞。洛陽牡丹天生麗質、雍容華貴,名甲天下,已有1500年栽培史,現有500多個品種。每年穀雨前後,“花開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花海人潮,流光溢彩,萬人空巷,蔚為壯觀。1983年以來,市政府興辦的一年一度的牡丹花會,以其獨具的神韻和魅力,吸引了無數中外客商和遊人。優美的自然風光與悠久的曆史文化相映生輝,使旅遊業成為洛陽最具發展潛力的產業。
古都洛陽文化名城
洛陽王城公園
洛陽是我國七大古都之一、馳名中外的曆史文化名城,居“天下之中”,素有“九州腹地”之稱。北臨嵯峨逶迤的邙嶺,南對亙古聳黛的嵩山。
“永懷河洛間,煌煌祖宗業”。數萬年前,我們的祖先開始在這塊美麗富庶的土地上繁衍生息、漁獵稼穡。在洛陽發掘出十餘座古城遺址,其中的二裏頭夏朝都城、偃師商城、東周王城、漢魏洛陽城、隋唐東都城,集曆代都城建設之精華,代表營國製度的發展進程,被譽為“洛陽五大古城遺址”。
“天下名園重洛陽”,“洛陽牡丹甲天下”,洛陽園囿數以百計,或鳳閣龍樓,上連霄漢;或剔透玲瓏,姹紫嫣紅。曆代文人騷客潑墨古刹、揮毫岩壁,為古城增添詩情畫意。
中華民族最早的曆史文獻《河圖洛書》就出自洛陽。被奉為“人文之祖”的伏羲氏,根據河圖和洛書畫成了八卦和九疇。班固在這裏寫出了中國第一部斷代史———《漢書》。司馬光在這裏完成了曆史巨著———《資治通鑒》。著名的“建安七子”、“竹林七賢”、“金穀二十四友”曾雲集此地,譜寫華彩篇章。左思一篇《三都賦》,曾使“洛陽紙貴”,洛陽可以說是中華文化的起步點。
這就是一座古老的洛陽城。耶無害在此留循數日後,即按原路返回。十日後,耶無害由經洛陽,東回偃師、鞏縣、滎陽、鄭州,南下新鄭縣、長葛、許昌,折向西南襄城、平頂山、葉縣、方城、博望、新店、南陽、鄧州、新野,再南下漢水抵達襄陽。
襄陽城的模樣,依舊和他一月前經過此地一樣,一樣的親切,一樣的自然。但唯獨使他有所新發現的是,在襄陽城南大街他望見了一座“凱旋門大酒店”,不知道是已有的,還是為他凱旋遊曆歸來所設,反正是令他稱心如意、一見如故,豈有過而不登之理?而就在這“凱旋門大酒店”裏,他又遇見了那位老道士,就是向他傳道授藝的靜眉道長,他胯下的小毛驢也就是這位老道長所賜。兩人又經過一段時間的促膝長談,最後惜別而去。
數日後,耶無害由襄陽南下,經宜城、荊門回歸到荊州西部的江陽。這長達八月之久的遊曆天下,他終於從起點到達了終點,又從終點重回到了起點,好大的一個圈。那時,他見了儒師曹呂莊,而曹呂莊早已在經營著自家私塾學堂,學徒已有四十來人,其中就有陳劍南和石小梅!
這漫長的回憶!耶無害終於從如煙往事裏蘇醒了過來。但蘇醒過來又能怎樣?他愣愣地站在渭水河畔,總還望不見石小梅的身影!她乘著小船,究竟去了哪裏?
朝辭寒橋淚眼間,孤舟已漂幾道川?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思前想後,春去冬來,耶無害倍覺寒心。應該說這是一個沒有了結的愛情故事,但她已成為無底的深淵。據說這事已成為千古之謎,有待後人發掘!
耶無害和石小梅的這段戀情就這樣被葬送,鮮為人知,無以後續。有人說石小梅去了江南,也有人說她已削發為妮,還有人說她被陳丞相派人殺害拋屍黃河……至今尚無定論!
這是一段令人傷感的戀情。耶無害不禁想起在鄭州文豪大酒店裏店主王曉樣(燕)所朗誦的那首詞——
“皇帝未忙太監忙,此種說法太荒唐。
燕子樓空關盼盼,茶餘飯後話老王。
有緣相會我要溜,無份再聚西楚樓。
有緣無份早已定,何必血淚心中流?
並不是說不給你機會,這一說法更可笑。
好話抬人人自俏,自尊自強人自愛。
成熟穩重人愛笑,花開花落無人叫。
門當戶對鐵公處,無緣對麵難相逢。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江春水向東流。
流水落花春還來,閑來有興獨上西樓。
多情反被無情惱,天涯何處無芳草?
‘飛燕’摩跎moto
奇遇記,春風依舊走四方。
走四方,路迢迢,水長長;
迷迷茫茫,一村又一莊……
走四方,
路迢迢,
水長長,
貨真價實美名揚!”
此時此刻,耶無害返思著如煙往事,仿佛又已在身臨其境,讓他陶醉,讓他茫然,讓他感到回味長久。“往事如雲煙,昨日夢已遠。何須長思念,何須淚漣漣。前程路漫漫,天高皇帝遠。誰人挽狂瀾,誰人列國覽?”“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看來,他昔日的心上情人從此一去便無消息,石小梅將會永遠僅能存在他的記憶裏,再也不知道何時才會相見。一切都象流水一樣,一切都象流雲一樣,一切都象夢幻一樣,但這一切卻又的的確確發生過而且永久永遠地存活在記憶之中。
追悔無及而又傷感的耶無害,就象千年之後香港著名歌星童安格所唱下的這樣一首傷懷情歌——
“走在忠孝東路,閃躲在人群中。
在我的內心深處,隱藏著一段錯誤。
我在恐懼中逃避,
那無名的譴責;
恨我不能提起勇氣,麵對一切報應。
讓生命去等候,等候下一個漂流;
讓生命去等候,等候下一個傷口。
走在忠孝東路,
徘徊在茫然中。
在我的人生路途,
選擇了多少錯誤。
我在睡夢中驚醒,感歎悔言無盡。
恨我不能說服自己,
接受一切教訓!
讓生命去等候,等候下一個漂流;
讓生命去等候,等候下一個傷口。……”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看人間多少故事,最銷魂梅花三弄。”問“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