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5、西丐幫(丐)主


    小湖之上,青水綠葉,可見紅衣少女正在泛舟采蓮;湖岸,遊人花間漫步,或登高覽勝,或臨亭瞻古,莫不使人情趣盎然。這就是許昌城郊的小西湖。據說它是在東漢末年因挖土築城而形成的坑窪,後又導入異水,匯聚成湖。如此美景佳地,常引得天下名士到此相聚賞遊。據說太邱陳是與朗陵侯相荀父子常遊於此地。太史奏稱“德星聚”,敕建德星亭。後來北宋韓持國修展江亭,歐陽修建歐閣。文人學士如眉州眉山蘇氏,洛陽二程,朱熹(南宋人),範仲淹(北宋人)等紛紛慕名雲集。蘇氏昆仲卜居於此地之時,書酒自娛,並建造了聽水亭、讀書亭、鼓琴台、梅花堂。文彥博治理許昌時又建了曲水園。以後屢經擴建,浚湖引水,亭台樓閣,石橋曲徑,風光尤為宜人,為曆代詩人墨客鹹集勝地。蘇軾為官杭州時曾致書許州州官趙德鄰,建議將許州(與徐州、宿州的讀音要區分開。)西湖更名為小西湖,這許州的小西湖便流傳至今。看來,蘇軾做了件好事,不然,一說起西湖,簡直要不知東南西北!不知要說哪一個?然而,“天下西湖三十有六,唯有杭州最有名。”一說到西湖,人自然會想到或是首先想到杭州西湖也不是揚州的“瘦西湖”,那麽,其他地方的西湖,你可曾聯想過幾多?所以說,同名的人名、地名、水名、物名,最好還是要分大小、分高低地“劃清界線!一刀兩斷!”


    此時此刻,流浪“三貓”耶無害已牽馬走在岸邊遊人之間,但麵對這風景綺麗、美妙勾人的湖光綠葉,他已無心再去用心賞閱,他隻願盡快找家酒店打點一下,接下來他還要繼續趕路!他豈能和觀光的遊客一樣的悠哉悠閑?然而,走在這三五成群的人流之中,耶無害感覺自己就像一位陌生人,他踩踏著似乎還再陌生的土地,自己仿佛還是從前牽著小毛驢的他鄉遊子。記得那還是在四年以前,他按著儒學名師曹呂莊為他指引的路線曾經遊學此地。時至今日,他故地重走,雖然此地依然還是四年前的老模樣,但是,他仍然感到——到處是陌生的麵孔、陌生的土地、陌生的湖光山色!


    饑餓、饑渴正在他的心窩裏翻滾,他仿佛已聽見千年之後的一曲電視連續劇《蝦球傳》的《遊子吟》和台灣歌手齊豫所唱富有天籟之音的《橄欖樹》——


    “都說那海水又苦又鹹,誰知道流浪的悲痛辛酸。遍體的傷痕,滿腔的仇冤,啊遊子的腳印啊,血淚斑斑。啊流浪,流浪,流浪,流浪,遊子的腳印啊,血淚斑斑。


    曆盡了人間的風暴雨寒,踏遍了世上的溝溝坎坎。人情的冷暖,世道的艱難,啊遊子的心中啊,盼望著春天。啊流浪,流浪,流浪,流浪,遊子的心中啊,盼望著春天。”


    “不要問我從哪裏來?我的故鄉在遠方,為什麽流浪,流浪遠方——流浪——


    為了天空飛翔的小鳥,為了山澗清流的小溪,為了寬闊的草原。流浪遠方,流~浪~


    還有!還有!為了夢中的橄欖樹,橄欖樹。不要問我從哪裏來,我的故鄉在遠方——為什麽流浪,為什麽流浪遠方——為了夢~中~的橄欖樹!


    不要問我從哪裏來?我的故鄉在遠方,為什麽流浪,流浪遠方——流浪——……”


    “我不怕旅途孤單寂寞,隻要你也也想念我!”


    此曲隻為天上有,人間哪得聽幾回?空寂靜寞人何處,人在旅途願相隨。


    其實,這正是處在早春三月,但是,它依然還是春寒料峭,讓人感到“乍暖還寒。”你可知道,“乍暖還寒時候,人最難將息!”


    耶無害依舊還在默默地行走,他沒有去注意路旁的行人,更沒有去留意眼前的景色。但是,他的行蹤早已經被人暗暗觀察得一清二楚。


    路旁的一個老叫花子,頭戴破草帽,手拄爛拐棍正向遊人躬身乞討。但見此人麵黃肌瘦,幹瘦如柴,簡直是按吧按吧不夠一碟子,掐吧掐吧不夠一碗,副老態聾鍾、弱不禁風的臭乞丐、臭要飯的!在這風水迷人、景色麗人的小西湖畔,他簡直是有煞風景、影響市容!然而,誰也不知道他竟是名列“四大丐主”及“四大幫主”之一的西丐幫(丐)主公西駱。他之所以在此沿路行乞,並非是沒有錢,沒有地位,而是極其有錢、極其有地位,簡直可以說是百萬富翁、位及人臣!實不相瞞,他所領導的西丐幫乃是晉王麾下的一支絕秘力量!與其並駕齊驅的東丐幫主東郭清、南丐幫主南宮秋、北俠北丐幫主洪七公、羅刹幫主羅旋風則分別是梁王、楚南王、長安天子、蜀王的幕府高參、江湖大客。


    至於這等軍機絕密以及江湖密笈(籍),也許隻有“天皇密使”一人發掘得最清楚。咱們在此無非是抖露出“天皇密使”秘笈之中的一星點而已!話又說回來了,這等人物既是如此的卓越不凡,卻又為什麽還幹著那破破爛爛、乞乞討討的勾當呢?天下之大,無奇不有,無人不有!很多時候表麵看到的東西都是假的,都是虛偽的。更何況是這些愛讓人捉摸不定的江湖奇人呢?就拿這位老叫花子公西駱來說,他明地裏是在要飯乞討,但他暗地裏卻是奉少主人之命前來注意著一個人!你別看他幹瘦如柴、弱不禁風,可此人的雙睛卻是閃亮有神,而且是一個藏而不露的一流頂極武林高手,據說他精通“日月神功”和鐵砂掌!我的個乖乖!如若這傳說是真的,可想而知,其武功必是深不可測、咱不敢言。


    遊人還是遊人,行者還是行者,誰也沒有去留意這個倚拐行乞的老叫花。然而,他那一雙神光閃亮的眼睛卻在透過草帽的破縫邊尋視著岸上走動著的一人一物。更何況,目標早已在他的眼前出現,而且早已神不知鬼不覺地放出了眼線。


    許都酒館,耶無害要一些酒菜,狼吞虎咽,風卷殘雲,片刻已是酒足飯飽。


    “店家!結帳!”耶無害喊聲剛過,隻見一位六十來歲的老員外走過來輕聲說道:“這位小客官,你的帳已經結算!”


    “什麽?……”耶無害不由一怔,老員外卻接著說道:“我家少主人有請!”


    “你家少主人?!他是誰?”耶無害甚覺疑惑。


    “客官請前去一見便知!”


    “這!……”耶無害不禁暗思道,“我還要急速趕路,這前去一見豈不耽誤時間?但受人滴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人家盛情請我,我豈好回拒?料想也不是什麽龍潭虎穴,我去,又何懼?”


    想到這,耶無害轉而說道:“好吧!老先生請帶路!”


    於是,耶無害便隨著這位老員外穿街繞巷,進入一家深宅大院。又經過庭院、小橋、流水、亭榭、草坪、園林,最後他們終於來到了一座大堂之內。然而這一路之上尤使耶無害不解的是,這樣大的一座庭院,他們竟然沒有碰到任何一個閑雜人員。仿佛這是一座靜悄悄的庭院,寧靜、安祥、自然,卻又不失一絲的冷靜和威嚴!


    這到底是個什麽地方?耶無害正在琢磨之際,卻聽見耳側傳來一陣節奏沉穩的腳步聲。待他轉過臉來,老員外早已向他介紹道:“這位就是我家少主人!”說完,老員外便轉身離去。


    此刻,耶無害眼望這位少主人,但見此人中等身材、身著青色素衣,但其貌卻是天庭飽滿、地閣方圓、濃眉大耳,眉宇之間透露著一股正氣,一派英姿風發的大家氣度。看其年紀,也僅是二十歲剛出頭,與自己年齡倒是相差無幾。不難看出,此人少說也得是位闊少,但他的裝扮卻是一般,也許這其中便深藏著奧妙之處。


    “耶大俠!你請坐!在下是久聞大名,所以特來請你相見。”


    “請問閣下是……”


    “哈哈哈!你不知我,而我知你!我姓李,名存勖。”


    “啊!李存勖!”耶無害頓時驚異道:“莫非令尊大人便是晉王李克用,你就是王子殿下!”


    “不錯!在下正是!”


    原來,這位微服素裝的少主人便是晉王李克用的亞子李存勖,其先為突厥沙陀族人,賜姓李氏。乃是梁帝朱晃與之連年交戰的死敵!你別看李存勖如今是青衣年少,但他實則是一位“善騎射,膽勇過人”、“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的一流武林高手!此時叫他李大俠已毫不過份。然而,他雖說是一介桓桓武夫,但他為人卻是好排優,善知音,喜度曲。流傳於世的佳作有《一葉落》、《憶仙姿》、《陽台夢》諸闋。據新舊兩部《五代史》都說莊宗習《春秋》,通大義,洞曉音律,《五代史補》還說:作戰時,士卒齊唱他自撰的曲子詞,“人忘其死”(此語見《舊五代史·莊宗紀八》注。)隻可惜那些鼓舞士氣的壯詞,都沒有留(流)傳下來,如今所存其詞,柔情細膩,顯然並非用於戰場之上。此處所說的莊宗,即李存勖李大俠,他在後梁龍德三年即公元923年稱帝,史稱後唐莊宗。然而令世人為之痛惜而又遺憾的是,他雖然好排優、善知音度曲,但他卻在後唐同光四年即公元926年為伶人所殺,成為史籍上的一烈英魂!這當然是後話,在此暫且不加祥說。有興趣者可以查閱《資治通鑒》及《五代史》可見斑斑血跡。


    “王子殿下!”隻見耶無害肅然起敬地說道:“在下也曾是久聞殿下英名,隻是苦於難以相見而已。”


    “慚愧!慚愧!耶大俠乃是當今英雄,一流勇士,我隻恨相見太晚。安得有英雄,迎歸大內中?如果不耽誤你時間的話,大俠可否與我從下細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人生流浪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yxy110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yxy110並收藏人生流浪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