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1、投敵叛國


    北洛河畔,黃帝陵邊,金、銀、銅、鐵“四大法輪”正在北上由經此地。


    說起這“四大法輪”,乃是李、代、張、關四姓氏,均以“洪智”冠以其名,正是李洪智、代洪智、張洪智、關洪智,是四條宣揚而且大煉什麽“法輪 大法”的壞家夥。這“。。”先是屬於陰陽教教主黃白黑的人物,陰附於長安丞相府。隻是近來其翅膀硬了,籠落(絡)各方人物,成立“法輪教”。鼓吹什麽“法輪正轉”、“法輪逆轉”,宣揚。。。,並預言千年之後人類滅亡形成“混元無極”之態。真是他媽的吃飽了撐的放屁!但是,世上的一些愚昧之人就是相信。而且有許多深信其法的門徒非但沒有修煉成佛,反而走火入魔,直至惹火燒身、一命嗚呼,簡直是一門“正了八景”的邪教。當然,其門下也有修煉不錯的阿羅漢,你像“金環六童子”、“銀環六童子”就是“金銀銅鐵四大法輪”的得意門徒。不過,其中的“銀環六童子”早已在鹹陽野外“追剿”“太極十三劍”和“春秋四老”的過程中全部喪命!然而,雖然他們是一種邪教組織,但它卻也有一定(腚)的水平和影響力,傳教士和門徒已遍地開花、分布在大江南北及黃河上下,以致長安丞相府和陰陽教都拿它沒辦法。


    如今,“四大法輪”威名遠揚,以致北國契丹國主耶律阿保機已誠邀“四大法輪”,欲賜“四大法輪”為“哈達薩克隆(龍)、護法國師”的稱號!如此至高無上的榮譽、權力和地位,奉祿絕是豐富,官階絕是高級。你想想,“李代張關”這“四大金銀銅鐵法輪”能不為之動心麽?能不跳槽麽?就是你,你也會心動心動吧?故此,“四大法輪”利欲曛心,開始投敵叛國,走向契丹。


    再說這黃帝陵,乃是軒轅黃(皇)帝之墓。所謂“炎黃子孫”中的“黃”,也就是指軒轅黃帝,他是傳說中的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所以,我們都是黃(皇)子黃(皇)孫,出身的全部相同!全部相同嗎?人心不古矣!我就納悶了!同樣是生活在一起的黃(皇)子黃(皇)孫,同樣是生活在一起的兩口子,做人的差距怎麽這麽大呢(


    i,泥)?一樣嗎?相同嗎?平等嗎?不一樣!不相同!不平等!一樣還有窮富?一樣還有人心之善惡並存?平等還有高低貴賤?平等還有三六九等?平等你可以去看看“119、學無止境”那裏所說的什麽?所以,我們都已背叛了我們共同的出身!達到了“不一樣”、“不相同”、“不平等”。你說話不得如此放肆!就此打住!不然的話,死了死了的!


    其實,黃帝陵墓在甘肅、河北、河南等地都有,但據《史記·五帝本紀》以及《黃帝本行記》都說“黃帝崩,葬橋山。”黃帝軒轅氏,即軒轅黃帝,是傳說中的中原各族的共祖先。興起於黃土高原,屢經征戰後定居中原,使之成為中華民族的發祥地。相傳黃帝活了110歲,在出巡河南荊山時,天降黃龍請他歸天,臣民緊拽其衣不放,黃帝被黃龍強行帶走,而衣冠被拽下,葬於橋山——即陝西省黃陵縣黃帝陵,在陝西省黃陵縣城北的橋山上,距離縣城1公裏。有公路可通山頂。其陵高3.6米,周圍48米。墓前有碑亭,內有石碑一座“橋陵龍馭”四字,再向前有“古軒轅黃帝橋陵”石碑,係清乾隆四十一年,即1776年,陝西巡撫畢沅立。陵的南側有一石碑上書“漢武仙台”四字,有碑側有座高大的土台,傳說是漢武帝征朔方回來,在此祭黃帝,築台祈仙。


    如今,這黃帝陵邊,古柏成林,鬱鬱參天;山下沮水回繞於左,形勢不同凡響。此時此刻,“四大法輪”穿山行進,已來到黃帝陵前、古柏之下的一片闊地旁邊,隻見手持“黃金法輪”的李洪智說道:“如今時候尚早,我們在此歇歇腳丫,暫時停下來!欣賞欣賞山上的野花。”


    “大哥!”隻見手持“白銀法輪”的代洪智心懷憂慮地說道:“如今我們尚未踏出中原地代,在此歇腳,怕是不太安全吧!”


    “怕什麽?”李洪智卻毫不在乎地說道:“敢來追殺我們四人者,讓他有來無回!”


    李洪智話音剛落,頓見一棵古柏上“嗖——”地落下一名背插長劍的黃衣小夥。“四大法輪”一看便知,此人乃是相府殺手裏的名殺之一“飛毛腿”權無敵。


    這時,隻見權無敵手持相府令牌,向“四大法輪”說道:“丞相有令!速請四大法師回歸聽命!”


    “回歸聽命?!”李洪智滿懷不樂,道:“聽誰的命?他陳田中隻會利用我們做殺人武器,他給了我們什麽?難道會給予我們契丹哈達薩克龍(隆)護法國師的至高權力和地位麽?年輕人,眼光放亮些,放遠些,如今時局,倒不如你也隨我們投奔契丹國主好了。”


    “投敵叛國,賣國求榮,我權無敵決不與你們同流合汙!”


    “哈哈哈……”李洪智不禁仰天大笑,道:“年輕人,別裝的冠冕堂皇,你為陳田中做事,難道都是光明磊落的麽?其實他,還有你,所幹的勾當比賣國求榮也差不了哪去!他的陰險狡詐,已超出你我想像。我們這些被他利用的殺人武器,到頭來還不是會落個‘狡兔死,走狗烹’的好下場麽?”


    “虧你還說得出口!你投靠契丹,難道又會落個好下場麽?”


    “嘟!你休要誣蔑阻礙我們的大好前程;否則,大師我讓你死無葬身之地。”


    權無敵聞聽此言,知道難以勸回這四位執意孤行的家夥,他不由歎了口氣,道:“罷了!真是好良言難勸該死鬼!既是四大法師不願回京效命丞相,那我隻有代行誅殺令!”


    “什麽?就憑你?”李洪智輕蔑地望了望權無敵,晃了晃手中法器,道:“你能對付得了它嗎?”


    “象你們這等叛國賊,如何做炎黃子孫?人人得而誅之!我今日就要在這黃帝陵前,掃除一切害人蟲!權無敵!”


    “好!那今日我們就看看,是誰掃除誰?”話說之間,李洪智拉開架式,恭等決戰。


    見此情形,權無敵知道勿庸多言,雙眼直盯“金法輪”李洪智,同時反手過背,慢慢抽出了寒光閃閃的利劍,意欲與之決一死戰。


    就在權無敵的寶劍還在“吱吱啦啦”地尚未出鞘之際,卻見李洪智猛地大喝一聲,先發製人,舉起法輪便向權無敵摟頭蓋頂地砸去!


    說時遲,那時快,權無敵眼疾手快,早有防備,“噌”地出劍在手,身形已躍出三丈開外。李洪智的一招法輪器頓時走空!見此情形,代洪智、張洪智、關洪智哪願甘看熱鬧?恨不得一家夥結果了權無敵一走了之。於是,為了速戰速決,這三個家夥也紛紛各搖法器配合“金輪老大”一齊殺向“飛毛腿”權無敵!


    刹那之間,權無敵便被“四大法輪”團團圍在核心,插翅難飛。然而,權無敵越戰越勇,麵對“四大法輪”的一齊進攻竟然絲毫未懼、沉著應戰。這是何等的大無畏精神?你敢麽?但隨著時間的拉長,真可憐了這位年輕小夥。“四”正是身處中壯之年,功底深厚,厚黑無比;更何況又是四對一,豈有他權無敵一位小劍俠的便宜可賺?不知不覺,權無敵的全身四肢已有多處擦傷。


    然而,就在這五人激戰之際,早有局外之人在暗暗觀察著這場“黑吃黑”的戰爭,而且是非止一人:陵碑之下,一位老叫花子在半躺著倚碑獨飲,若無其事;古柏之上,一位黑衣蒙麵之人正在手持“龍頭拐杖”撩枝暗觀;叢林兩處,各有一對劍客也在立身觀瞧;山峰之上,更有一位居高臨下的人物,乃是“十四陵王”之一的黃陵王黃子靈。叢林兩處的人物,一邊是“風雨二俠”:“風俠”甘上山和“雨俠”遲上海;另一邊則是“亂世雙雄”:趙下鄉和郇下海;那位黃陵碑之下悠閑地半躺著獨飲獨酌的老叫花子正是“北俠北丐”洪七公。至於那古柏之內的黑衣蒙麵人,即是明眼之人也是不得而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人生流浪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yxy110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yxy110並收藏人生流浪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