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5、“各執一辭,據理相爭。”


    京城楊府,深宅高院,乃副帥楊能的府第。


    但見庭院深深,陰森可畏。高堂之上,隻見楊能陰陽怪氣地說道:“聽說今年的文科狀元竟是耶無害的四弟耶天雲,真是他媽媽的邪門了。為何今年陳丞相沒有拿下他耶天雲的狀元之位?”


    “爹!”隻見楊顯忠起身說道:“如今陳丞相的兒子已經死了,他再拿下耶天雲的狀元之位又有何用?更何況陳丞相剛剛休官三月尚未期滿?”


    “你懂得個屁!”楊能一拍桌案,喝道:“他們哥倆,一文一武,都是頭等狀元,深得天子常識。你想想以後我們還會有好日子過麽?”


    “楊副帥所言即是!”隻見前科榜眼陳田中之侄陳正風附和著說道:“我們應該想方設法從中離間才是。”


    “賢侄有何高見?”楊能瞪著一雙“牛蛋眼◎◎”盯著陳正風問道。


    “我們可以上奏天子,說他們哥倆是契丹後裔!”


    “這樣說?天子如何相信?”楊能的一雙“牛蛋眼◎◎”瞪得比燈籠還要大幾倍。


    “他們哥倆不是姓耶麽?”陳正風隨即振振有詞,解釋道:“首先,中原的百家姓之中並無耶姓;第二,契丹的國姓是耶律氏。我認為耶無害和耶天雲哥倆應該是複姓耶律,隻是後來才改為單字姓耶。”


    “嗯!”楊能不住地點頭稱讚道:“賢侄言之有理!此計甚妙!我們就這樣放出聲去,假話說多了,也就成了真話!”


    “不錯”!陳正風繼續說道:“所謂‘眾口爍金,積毀銷骨’,謊言說得多了也就成了真的。到時候我們會讓他哥倆有口說不清,直至身敗名裂!就是他倆跳進黃河裏去洗,也隻能是越洗越混!”


    經過這場合計,楊能很快找到陳田中,道出其中利害。而陳田中一向視耶無害為眼中釘、肉中刺,如今正值他休官三月期間剛滿一月,未得上任,但他絲毫沒有放鬆對耶無害和其兄弟新科狀元耶天雲的迫害。如若他還是當年的科舉主考官的話,那今歲的新科狀元還不知是誰的呢?隻是奈於天子對耶無害恩寵有加,他一直尋找不到良機除掉耶無害為死卻的兒子報仇。現在楊能向他道出這等足以讓耶無害哥倆“跳進青海”也洗不清的絕等妙計,豈不是正中其懷?所以,這兩個臭味相投的家夥一拍即合。


    當晚,也就是正月十二六日晚間,陳田中便在府上大擺酒宴,當然宴請的都是忠誠於他的一派黨羽。其中應邀前來的就有:禦史大夫王慶春,吏部尚書範德印,戶部尚書付天亮,禮部尚書張學強,刑部尚書高亞平,刑部郎中司徒軍,兵馬副帥楊能,京城府尹(發yi


    音,


    otyi一,伊)趙俊臣,戶部員外郎劉誌剛,翰林學士馮淵,中書舍人韓玉堂,“絲綢大客”蘇寶山,“京城茶商”苗萬青,以及陳正風、楊顯忠、蘇恒衝等等諸多有頭有臉的人物全在陳田中的在邀之列。其宴請的主題無非就是要聯名上奏天子以及散布消息說“耶無害、耶天雲是契丹後裔,本名耶律無害、耶律天雲!”


    就這樣,一傳十,十傳百,謠言便被散布開了。其景其狀以及結果,可想而知。雖說“謠言止於智者”,但謠言畢竟還是傳播開了。更何況這謠竟造得有根有據,有鼻子有眼,說得和真的一般,簡直可以讓耶無害兄弟倆百口難辨、跳進黃浦江也洗不清!僅僅不足一月的時間,這幾乎已成了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事情!


    為此,京城府尹(發yi


    音,


    otyi一,伊)趙俊臣遂命其子趙秀峰斷絕與耶天雲、耶無害的一切來往,以免與此等契丹後裔結交招來不祥之禍。然而,趙秀峰是位熱血重情重義的漢子,他已與耶氏兄弟天地為盟、義結金蘭,他豈能背義而去?更何況,對此等造謠生事的說法,他是一百個、一萬個不相信!他已與耶天雲相識很久,彼此視為知己,他豈能因這一點一絲的巧合而就相信謠傳去懷疑耶無害和耶天雲兄弟兩人呢?雖然其父趙俊臣對他嚴家看管、不準他跨出府門半步,但他還是找個機會偷偷溜了出來。這日已是仲春二月二十三日。


    趙秀峰溜出家門之後,他首先去了夏誌超所住的客棧,但是他並沒有找到夏解元。於是他又“馬不停蹄”,直奔耶天雲的巡察府。在府中,他正好遇見了耶天雲和夏誌超。三兄弟多日未曾相見,今日相聚,不覺百感交集。他們三人一致認為是有人在惡意中傷耶無害兄弟倆,但幕後指使都他們三人並不能推測出是誰。最後,趙秀峰提出趕快去找他們的結義大哥耶無害去共議此事,但耶天雲和夏解元很快就回答說耶無害已奉旨和“天皇密使”一道出使契丹;而且奈於國事繁忙,左丞相陳田中已被天子召令休官期滿,留置察看“合格”,提前一月再次走馬上任。這條“下崗”還不足兩月的左丞相陳田中終於又可以重鼓昔日之雄風也!這下可好了,有人造謠說耶無害說是契丹後裔,此次他又恰逢出使契丹,又讓造謠生事者有機可乘,真可謂是“雪上加霜”。他們三兄弟別無選擇,打算先去麵見天子,試欲澄清此事。然而,他們三兄弟卻沒有料到,陳田中等人早已捷足先登。


    然而,天子程福貴不愧為明智之君,任憑陳田中等一派黨羽的眾說一詞,他並沒有相信這飛來的謠言,而且還將陳田中等人訓斥了一頓,責令他們不許再妄加誹語、造謠滋事。而就在這個接骨眼上,耶天雲等三兄弟晉見了天子。當時,陳田中、楊能、刑部尚書高亞平以及陳正風、楊顯忠五人正好在場。天子為了澄清事實真相以正黑白,遂命耶天雲等三人與陳田中等五人直接當麵對質。


    陳田中見有機可乘,雖然天子已訓斥過他們,但他還是據理相爭以求用言辭壓倒對方。他首先擺出各種理由,比如“百家姓中無耶姓”、“契丹國姓耶律,姓耶就是姓耶律的簡稱”、“江湖武林道都這樣認為”等等,簡直是百般推證、令人不容置疑,楊能和高亞平等人更是添油加醋,硬說耶無害和契丹殺手阿裏耶庫爾暗中勾結,他們倆曾一起破壞掉“京師第一槍”慕容山水的墓穴,致使慕容山水假死一事真相暴露,並且還血洗太行山寨、殺了諸多無辜武林人士,其目的就是要削弱中原武林勢力,為契丹進犯中原作前盾。


    耶天雲等三兄弟則據理相駁,說耶無害是條頂天立地的英雄好漢,他誓死效命天子,而且他還除掉了殺人如麻、罪惡滔天的“燕山浪魔”,為保護中原武林立下了汗馬功勞;官場及武林界的一部分人隻不過想以“公報私仇”來陷害耶無害而已,豈能懷疑他是契丹後裔?簡直是無中生有,血口噴人!


    一時之間,這對質的雙方各執一辭,都試欲要駁倒對方。但是,雙方爭論激烈,一時誰也難以說服得了誰。然而,穩坐於殿的天子程福貴觀看著他們爭論不休的樣子卻是心中有數。實際上,耶無害是什麽人,他作為一國之君,比誰都清楚。他之所以讓耶天雲等三位年輕人與當朝重臣據理爭辨,其目的就是想看看這所謂的狀元、會元、解元究竟有多粗多長。結果,天子程福貴很是滿意,這三位年輕的“元大頭”果然沒令他失望,一個個都是雄辯滔滔、綿綿不絕之才,可謂是後起之秀、可成棟梁之材也。為了再次證實這“三元”的真正能力,程福貴決計把頭等國家大事拿與這雙方商議,看看他們究竟會各自堅持怎樣的意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人生流浪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yxy110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yxy110並收藏人生流浪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