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2、吐魯番的葡萄熟了


    羅布泊一帶,契丹大軍已掃蕩無餘,正在揮戈向西北行進。在這一路之上,我們又會看到哪些境狀呢?俠客們行走的路線,於此可見。


    土峪溝千佛洞:在新疆鄯善縣城西約40公裏。其開創年代,最早的洞窟似在晉設高昌郡以前。有洞窟近百,但已大部分坍毀,部分洞窟尚殘存壁畫。可分東、西兩區:東區第四號窟,窟頂正中繪有蓮花,四周繪條幅,條幅中繪佛立像。穹廬頂外四隅繪千佛,左、右、後三壁壁畫分上、中、下三層:上層繪千佛;中層繪佛本故事,圖上有漢文題記;西區第二、第三、第四三窟,亦有簡單壁畫,題材與甚窟略同,惟佛像下座為胡床,為其他窟所未見。


    耶特克孜古墓群:在新疆鄯善縣連木沁區窮苦力鄉。為高昌至唐代的墓葬遺址。墓區有礫石排砌的界線,劃成一組一組的墳院。墓頂及墓邊上堆放有礫石。與吐魯番高昌故城、交河故城附近的墓葬相同。


    吐魯番,突厥語的意思是“富庶豐饒之地”,在哈密(蜜)市正西方,天山山脈與塔克拉瑪幹沙漠之間這片7萬平方公裏的土地上,包含了西域風物的全部經典。


    這裏既有幹燥寂靜的沙漠,也有飄香的果園、茂密的森林和草場;既有炎炎的火焰山,也有清洌的天山白雪;這裏有星羅棋布的古城、烽燧、石窟寺群、遠古岩畫、神秘墓葬,在荒煙、蔓草、遺忘中湮滅的絲綢古道,以及眾多的化石山、矽化木群;還有歌載舞的人們、飄香的葡萄美酒、古樸的村莊,望不到邊的葡萄園,以及清真寺彎彎新月下的人們別樣的生活。


    這裏還是野生動物與植物的樂園,戈壁灘上奔跑的羚羊、野駱駝,雪線上盛放的雪蓮花,處處美不勝收……


    魯克沁古墓地:在新疆鄯善縣魯克沁鎮北。在東西5公裏、南北近2公裏的範圍內,均見墓葬分布。每座墓葬墓室上部都有高大封土,最高2~3米,封土丘前部見墓道。每一家族墓地,周圍以礫石圍出“甲”字形,成一組墓塋。塋地內,則按祖輩次序以次入葬。係高昌王國至唐代的墓葬遺存。1978年曾進行發掘,出土多量文物及漢文墓誌,表明係高昌王國柳中縣及唐西州田地縣居民的墓地。文物風格與吐魯番阿斯塔那墓地出土物相同。是研究吐魯番地區曆史的珍貴資料。


    柏孜克裏克千佛洞:在新疆吐魯番市東北約50公裏處。現存六十四窟。其特點為有些窟采取了開鑿石崖與土坯砌建並用的建築形式,為銀山以西各窟所未見。以橫頂直洞為主,亦有中柱式洞、方形雙套洞和圓頂方形洞。壁畫大部分已經殘毀,殘存部分內容以大立佛為主,有西方淨土變、文殊等,顏色仍鮮豔如新。第三十九號窟中的各國王子舉哀圖,從他們的頭飾的麵容可看出他們具有西域各種民族的特征。在第三十七號窟的北牆上繪有菩薩的立像,穿大紅衣服,佩綠色瓔珞,顯然是西域人的相貌特征。在其他窟也可以看到回鶻和蒙古供養人的形象。此外,在壁畫上的佛像、僧侶和供養人像旁,大多有用漢文、回鶻文雙行並寫的榜書,可以看出高昌回鶻時期佛教信仰情況及當時回鶻民族與漢族兄弟民族之間的親密關係。洞窟創建於南北朝時期,迄於元代。是古代高昌地區保存最好、內容最豐富的一處石窟。


    位於吐魯番以東略偏北的火焰山峽穀木頭溝中,距市區約48公裏,唐代名“寧戎窟”。現已編號石窟77個,其中尚存殘餘壁畫有40餘幅,壁畫總麵積約1200餘平方米,是吐魯番地區現存洞窟最多,而建築形式多樣,壁畫內容最豐富的一個石窟群。


    該石窟群中最早的洞窟,約為鞠氏高昌時期所建,後又曆經唐代至元代,直到13世紀,這裏一直為吐魯番地區佛教聖地,而最繁盛時,當為西州回鶻時期,當時此處為回鶻國王的王家寺院,現存洞窟多為當時擴建或改建。


    第33窟後壁殘存的“弟子舉哀圖”和“比丘舉哀圖”,表現出了人物內心的感情,形象生動,富有個性,為難得的藝術佳品。第16窟中“伎樂圖”中古代樂器“小忽雷”的形象以及第17窟中“地獄變”的壁畫,均為目前中國佛窟中所罕見。1982年,這裏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柏孜克裏千佛洞,經曆了形成--繁榮--衰落的過程,柏孜克裏克千佛洞在民教衝突中遭到毀壞,壁畫人物的眼晴全部被挖掉,加上本世紀初遭俄、德、英、日等列強的盜劫破壞,柏孜克裏克千佛洞更是雪上加霜,麵目全非。雖遭嚴重破壞,但劫餘的佛座精致,殘餘的壁畫內容豐富,顏色鮮豔奪目。柏孜克裏克千佛洞仍不失為一座規模宏大的文化藝術寶庫。1982年由國務院公布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勝金口千佛洞:在新疆吐魯番市東北約40公裏。為唐至元年間的佛寺遺址。共有四處:兩處在山腰,兩處在山麓。計有洞窟十個,為土坯砌築,窟內間有壁畫。窟頂繪有卷雲紋配成的蓮花、枯木寒鴉圖和葡萄滿枝、垂柳成蔭及千佛像等。大多有回鶻文題記。其中一窟,壁上有回鶻文寫經。此外,在山麓的院落中有大殿和寮房,在此曾發現婆羅米字母的文書、梵文和漢文佛經以及唐“開元通寶”錢幣。


    火焰山,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吐魯番盆地中部。東西長達100公裏,南北寬約10公裏,海拔500米,最高峰在勝金口附近,海拔851米。勝金口峽穀,層巒迭嶂,懸岩如削,形勢險要。高昌王國至唐,稱此為新興穀,設關戍守,為進入高昌城的一處隘口。由於山石風化,形狀怪異,人行其中,儼然進入童話世界。


    《西遊記》中寫孫悟空過火焰山、鬥鐵扇公主的故事,即以此為背景。火焰山是由於地殼橫向褶皺運動而形成一係列的背斜構造。出露的地層以侏羅紀、白堊紀和第三紀砂礫岩層和紅色泥岩為主。夏日陽光照射在山勢曲折的紅色山岩上,紅光閃爍,雲煙繚繞,猶如烈焰飛騰。


    唐詩岑參描寫有“火山突兀赤亭口,火山五月火雲厚,火雲滿山凝未開,飛鳥千裏不敢來”之句。川穀中林蔭蔽日,田園蒼翠,猶如一條條蜿蜒曲折的綠色玉帶鑲飾在火焰山中。雖說此地為火焰山,但她卻盛產葡萄瓜果,“吐魯番的葡萄熟了,非常好吃!”這裏是吐魯番盆地內最為富庶的地區。


    自古及今,“吐魯番的葡萄”久已世界聞名。在這火焰山西段的一個溝穀,著名的“葡萄溝”便醉臥於此。這裏水渠縱橫交錯,樹木茂密,空氣濕潤,氣候涼爽宜人,為避暑勝地。此溝盛產葡萄,以無核白葡萄最為著名。據說唐詩“葡萄美酒夜光杯”中的“葡萄美酒”便是由“吐魯番的葡萄”醞釀而流傳在河西走廊和戈壁灘之上。在這片葡萄溝附近,有石窟,可惜已經殘毀。其西5裏有古廟遺址二三處,已傾圮,出土有佛經殘紙。


    又有一說,火焰山位於吐魯番盆地的北緣。古書稱之為“赤石山”,維吾爾語稱“克孜勒塔格”〔意為紅山〕,由紅色砂岩構成,東起鄯善縣蘭幹流沙河,西至吐魯番桃兒溝,形成一條赤色巨龍,東西走向,橫臥於吐魯番盆地中,全長98公裏,南北寬9公裏。一般高度500米左右,最高峰在鄯善縣吐峪溝附近,海拔831.7米。


    火焰山是天山東部博格達山坡前山帶短小的褶皺,形成於喜馬拉雅山運動期間。山脈的雛形形成於距今1.4億年前,基本地貌格局形成於距今1.41億年前,經曆了漫長的地質歲月,跨越了侏羅紀、白堊紀和第三紀幾個地質年代。火焰山荒山禿嶺,寸草不生。每當盛夏,七月流火,紅日當頭,地氣蒸騰,焰雲繚繞,赭紅色的山體形如飛騰的火龍,十分壯觀。


    火焰山是全國最熱的地方,夏季最高氣溫達47.8度,地表最高溫度在70度以上。由於地殼運動斷裂與河水切割,山腹中尚留下許多溝穀,主要有葡萄溝、桃兒溝、木頭溝、吐峪溝、連木沁溝、蘇伯溝等。在這些溝穀中,綠蔭蔽日,風景秀麗,流水潺潺,瓜果飄香。果然是深穀幽蘭,非同凡響。大俠可以去嚐試一番。


    明人吳承恩著名神話小說《西遊記》,以唐僧師徒四人西天取經的故事而膾炙人口,名聞天下。第五十九回和六十回寫“唐三藏路阻火焰山,孫行者三調芭蕉扇”的故事,使火焰山披上一層神秘的色彩,成了一座奇山。而羅刹女被稱之為“鐵扇仙”或是“鐵扇公主”隻不過是她使用的芭蕉扇與眾不同,盡管是芭蕉做的,但是堅硬無比,無堅不催,故稱鐵扇,並非鐵造。


    《西遊記》寫道:“西方路上有個斯哈哩國,乃日落之處,俗呼‘天盡頭’。這裏有座火焰山,無春無秋,四季皆熱,那火焰山有八百裏火焰,四周寸草不生。若過得山,就是銅腦袋、鐵身軀,也要化成汁哩!”這段文字顯係誇張,但高溫和寸草不生這些基本特征,與火焰山實際情況完全符合,不是憑空臆造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人生流浪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yxy110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yxy110並收藏人生流浪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