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4:七、軍爭篇


    孫子曰:凡用兵之法,將受命於君,合軍聚眾,交和而舍,莫難於軍爭。軍爭之難者,以迂為直,以患為利。故迂其途而誘之以利,後人發,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計者也。


    故軍爭為利,軍事為危。舉軍而爭利則不及,委軍而爭利則輜重捐。是故卷甲而趨,日夜不處,倍道兼行,百裏而爭利,則擒三將軍,勁者先,疲者後,其法十一而至;五十裏而爭利,則蹶上將軍,其法半至;三十裏而爭利,則三分之二至。是故軍無輜重則亡,無糧食則亡,無委積則亡。


    故不知諸侯之謀者,不能豫交;不知山林、險阻、沮澤之形者,不能行軍;不鄉導者,不能得地利。故兵以詐立,以利動,以分合為變者也。故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難知如陰,動如雷震。掠鄉分眾,廓地分利,懸權而動。先知迂直之計者勝,此軍爭之法也。


    《軍政》曰:‘言不相聞,故為金鼓;視不相見,故為旌旗。’夫金鼓、旌旗者,所以一人之耳目也。人既專一,則勇者不得獨進,怯者不得獨退,此用眾之法也。故夜戰多火鼓,晝戰多旌旗,所以變人之耳目也。


    故三軍可奪氣,將軍可奪心。是故朝氣銳,晝氣惰,暮氣歸。故善用兵者,避其銳氣,擊其惰歸,此治氣者也。無邀正正之旗,勿擊堂堂之陳,此治變者也。


    故用兵之法:高陵勿向,背丘勿逆,佯北勿從,銳卒勿攻,餌兵勿食,歸師勿遏,圍師必闕,窮寇勿迫,此用法之法也。


    曹公曰:兩軍爭勝。(曹操說:兩軍爭奪的是製勝權。)


    曹公曰:聚國人,結行伍,選部曲,起營為軍陳。


    (交而和舍,)曹公曰:軍門為和門,左右門為旗門,以車為營曰轅門,以人為營曰人門,兩軍相相對為交和。


    (莫難於軍爭。)曹公曰:從始受命,至於交和,軍爭難也。(曹操說:從開始接受命令,到與敵人下麵對壘,這中間爭奪製勝權是最難的。)


    曹公曰:示以遠,速其道理,先敵至也。(曹操說:以遠道行軍的假象迷惑敵人,暗中卻加速奔襲,這樣就能先敵到達預定的陣地。)


    曹公曰:迂其途者,示之遠也;後人發,先人至者,明於度數,先知遠近之計也。(曹操說:采用迂回繞道的行動,是以行遠的假象迷惑敵人;比敵軍晚出發卻先到達目的地,是因為將領計算得很準確,預先掌握了變遠為近的計謀。)


    曹公曰:善者則以利,不善者是以危。


    曹公曰:遲不及也。


    曹公曰:置輜重,則恐捐棄也。


    曹公曰:不得休息,罷也。


    曹公曰:百裏而爭利,非也;三將軍皆以為擒。


    曹公曰:蹶猶挫也。


    曹公曰:道近至者多,故無死敗也。


    曹公曰:無此三者,亡之道也。


    曹公曰:不知敵情謀者,不能結交也。(曹操說:不了解敵人的軍情和預謀者,不能結交也,就不能與它結交。)


    曹公曰:高而崇者為山,眾樹所聚者為林,坑塹者為險,一高一下者為阻,水草漸洳者為沮,眾人所歸而不流者為澤。不先知軍之所據及山川之形者,則不能行師也。


    曹公曰:兵一分一合,以敵為變也。


    (故其疾如風,)曹公曰:擊空虛也。(曹操說:這是因為襲擊敵人的薄弱之處,所以迅疾如風。)


    (其徐如林,)曹公曰:不見利也。(因為還沒有見到好處。)


    (其掠如風,)曹公曰:疾也。


    (不動如山,)曹公曰:守也。(難知如陰,動如雷霆。掠鄉分眾。)


    曹公曰:因敵而製勝也。(曹操說:‘掠鄉分眾’的目的是運用敵國的人力來戰勝敵人。)


    (廓地分利,)曹公曰:分敵利也。


    (懸權而動,)曹公曰:量敵而動也。


    曹公曰:左氏言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曹公曰:正正,齊也;堂堂,大也。


    曹公曰:《司馬法》曰:‘圍其三麵,闕其一麵,所以示生路也。’


    “軍爭篇的戰爭典範要數魏、蜀爭奪漢中之戰。赤壁之戰後,劉備占據了荊州、益州(成都),與戰據黃河流域的曹操、戰據江南的孫權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形勢。


    公元215年,曹消滅了西北的馬超、韓遂勢力後,親率大軍進軍漢中的張魯(‘五鬥米道’張天師張道陵的孫子、張衡的兒子。),占據了漢中。漢中地處益州,曹操的進軍漢中,使劉備感到自己在四川的統治權及其穩定性受到影響,而且,由於漢中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劉備亦不甘心它落於曹操之手中,於是曹操、劉備爭奪漢中之戰發生了。


    在漢中之爭開始時,劉備在爭奪戰中處於不利地位,但劉備用‘知迂直之計’,善於將不利因素化為有利因素,成功地搶占了漢中。迫使曹軍退出四川,取得了這場戰爭的勝利,也鞏固了自己在四川的統治權。孫武在《孫子兵法·軍爭篇》中提出,用兵作戰最困難之處在於爭奪製勝的客觀條件。從劉備、曹操爭奪漢中之戰中,也確實證實了孫子這一觀點的正確性。交戰之初,曹操據漢中,扼守陽平關這一軍事要地,打退劉備軍隊的多次進攻,使得劉備處於長期頓兵堅城要塞之下而毫無進展的被動狀態之中;而後來,當劉備搶占了另一更為有利的軍事要地定軍山時,形勢便完全發生了逆轉。劉備由被動變為主動,由受製於人變為製人——能夠以逸待勞,調動曹軍,使曹軍疲於奔命,來回奔走,以至於最後陷入了求戰不得,進退兩難的境地。爭奪製勝權的重要,從曹、劉兩軍前後所處的決然相反的地位中,充分地體現了出來。劉備之所以能變被動為主動,最主要的一點是,他在關鍵時刻能夠做到‘以迂為直,以患為利’。在初戰不利的情況下,劉備停止了以硬碰硬的作戰方法,通過長途迂回,占領了另一軍事要地定軍山,取得了戰爭的主動權。此後,劉備便反客為主,調動曹軍並在運動中設伏殲滅了曹軍。最後,劉備麵對曹操的援軍,采取以主力守險不戰,以遊兵擾其後方的戰略,迫使曹軍撤出了漢中。所以,我們可以毫不過分地說,劉備的奪取漢中,是運用孫子‘迂直之計’而取得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人生流浪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yxy110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yxy110並收藏人生流浪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