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7、唐蕃戰爭與會盟
然而,噶家族的覆滅並沒有結束唐蕃之間的軍事紛爭,吐蕃依然與唐朝在西域、河西和南詔三個要害地區展開拉鋸戰。在中亞、西域,吐蕃與大食、突厥諸部聯合起來,與唐朝對抗,企圖控製絲綢之路。
公元751年,唐將高仙芝與大食軍在恒羅斯(今哈薩克斯坦東南的江布爾)進行了在中西交通與文化關係史上具有重大曆史意義的著名戰役,唐朝勢力退出中亞西部,而大食的阿拔斯王朝由此振興,其首都巴格達(即如今的伊拉克首都),開始了中亞的伊斯蘭化,唐朝則走上了更曲折的道路。
755年,安祿山反唐,使大唐王朝已衰弱的根基產生動搖。唐朝調兵平叛,吐蕃趁勢進擊,收羅黨項、白蘭、沙陀、吐穀渾各部,向唐朝內地大舉逼進。
唐代宗廣德元年,公元763年,七月,吐蕃入侵大震關,陷蘭、廓、河、鄯、洮、岷、秦、成、渭等州,盡取河西、隴右之地。
《資治通鑒》記曰:“大唐王朝自高祖武德以來,開拓邊境,地連西域,皆置都督、府、州縣。開元中,又置朔方、隴右、河西、安西、北庭諸節度使以統之,歲發山東丁壯為戍卒,繒帛為軍資,開屯田,供糧糗,設監牧,畜牛馬,軍城戍邏,萬裏相望。及安祿山反,邊兵精銳者皆征發入援,謂之行營,所留兵單弱,吐蕃、黨項各部相繼內侵;數年之間,西北數十州紛紛淪沒,自鳳翔以西、汾州以北,皆為各部占據。”
在西域地區,由於唐朝的退出,天山南部即為吐蕃控製,原屬唐朝管轄下的部落民族相繼投歸吐蕃。留在西域的唐朝守軍,隻能依賴於東部天山地方,通過漠北鄂爾渾河流域的“回鶻路”來求得活路。回鶻的地位由此加強,以北庭與西州(吐魯番)為中心的天山東部及東北部地方進入了回鶻的勢力範圍,帕米爾至西域南道及河西地區成為吐蕃的領土,而包括焉耆、龜茲在內的西域北道則成為夾在兩者之間的緩衝地帶或相互爭奪地區。吐蕃在789~792年與回鶻的北庭爭奪中以失敗告終,從而回鶻人在西域站穩腳根奠定了基礎。
在南詔地區,唐朝的苦心經營也付之東流。在鬆讚幹布時期,吐蕃已把軍事勢力伸進雲南洱海地區,當地分裂的五詔均受吐蕃控製,唯有南詔與唐朝保持著良好的國際關係。唐朝一直派兵支持南詔的統一和與吐蕃的抗爭。
738年,唐朝封已統一六詔的南詔王皮羅閣為雲南王、西南大酋、特進越國公。南詔在唐朝抵禦吐蕃東侵的戰鬥中,起到十分積極的作用。
公元751年,駐守南詔的唐朝都督張虔陀,利令智昏,經常借勢奸汙南詔王妻女,引起仇怨而被南詔王閣羅鳳殺死,而大唐劍南節度使鮮於仲通既不察實情,又不顧南詔王一再申辯,進兵南詔,終使南詔臣服吐蕃,聯合攻唐。你看看,又是一個因“男女之間的性欲望”而引起的戰爭。
廣德元年,公元763年,東侵的吐蕃軍還攻陷長安,迫使唐代宗皇帝倉皇出逃陝州(河南三門峽),吐蕃大將馬重英(達劄路恭)立金城公主之侄廣武王承宏為帝,立年號,置署官員,以司封崔環等為相。停留十五日,引兵西退。
公元842年,吐蕃末代讚普達磨因滅佛被僧人刺死,吐蕃貴族分為兩派,一支擁立達磨王妃遺腹子沃鬆(意為光護),一支擁立王後買來乞人之子永丹(意為母堅),兩派展開爭奪。這一鬥爭也直接影響到吐蕃統治下的河隴地區。洛門川(甘肅武山)討擊使論恐熱與鄯州節度使尚婢婢激烈混戰,各地反抗吐蕃統治的運動也不斷掀起。吐蕃本部地區的奴隸起義更是氣勢凶猛,他們殺貴族,挖王陵,動搖了吐蕃王朝的基礎。而河隴地區的吐蕃屬下各部奴戶還形成了溫末軍,被奴役的河隴地區漢人紛紛歸唐。
公元848年,沙州人張議潮率眾起義,沙州吐蕃守將西遁。
849年,吐蕃秦、原、安樂三州及原州所轄石門、驛藏、製勝、石峽、木靖、木峽、六盤等七關守將降唐。
851年,張議潮以瓜、沙、伊(哈密)、肅、鄯、甘、河、西、蘭、岷、廓等十一州圖籍歸唐。河隴唐人“解胡服,襲冠帶”,歡呼雀躍。唐朝遂置歸義軍於沙州,以張議潮為世度使,結束了吐蕃擴張與統治的曆史。
然而,唐蕃之間的戰爭並沒有影響雙方之間的交往,他們之間事實上的君臣之禮已改為舅甥之禮。與唐蕃雙方頻繁戰爭相伴隨的,還有會盟與劃界之舉。
據史書記載,在706年至822年的100餘年中,唐蕃雙方的重要會盟就有7次之多。
第一次是在唐中宗李顯神龍二年(706年),並以黃河為界。及金城公主出嫁吐蕃讚普(709年),吐蕃厚賄鄯州都督楊矩,表請皇帝以河西九曲為金城公主湯沐地。唐中宗許之。九曲者,水甘草肥,適宜畜牧,又近唐境,吐蕃越過黃河建橋築城,並設獨山、九曲二軍,使唐軍無險可守,常受寇掠。
714年,吐蕃提出新的劃界會盟要求,與唐朝約定在河源(青海西寧東南)會盟。未定盟,吐蕃軍首領坌達延將兵10萬進攻唐臨洮,入掠蘭、渭監馬。會盟未能舉行。
唐蕃第二次會盟是在唐玄宗開元二十二年(734年)。729年,唐朝攻克吐蕃建立的石堡城(青海湟源南)。次年,吐蕃請和,唐朝許以會盟。734年,雙方會盟約和,並以赤嶺(河源西日月山)劃界。
第三次會盟是在唐肅宗至德元年(756年,天寶年號也占一部分),地點是唐長安鴻臚寺。
第四次會盟是在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年),也在京城長安,於興唐寺中舉行。
第五次在唐德宗建中四年(783年),建中二年(781年)雙方確定以賀蘭山為界。次年欲盟未果。783年正月雙方盟於清水(甘肅清水西)。
第六次為德宗貞元三年(787年),雙方盟於平涼,此盟為吐蕃所劫。
第七次是在唐穆宗長慶二年(822年),分別盟於長安與拉薩,並立碑銘文為證。拉薩的唐蕃長慶會盟碑至今猶存!
然而,噶家族的覆滅並沒有結束唐蕃之間的軍事紛爭,吐蕃依然與唐朝在西域、河西和南詔三個要害地區展開拉鋸戰。在中亞、西域,吐蕃與大食、突厥諸部聯合起來,與唐朝對抗,企圖控製絲綢之路。
公元751年,唐將高仙芝與大食軍在恒羅斯(今哈薩克斯坦東南的江布爾)進行了在中西交通與文化關係史上具有重大曆史意義的著名戰役,唐朝勢力退出中亞西部,而大食的阿拔斯王朝由此振興,其首都巴格達(即如今的伊拉克首都),開始了中亞的伊斯蘭化,唐朝則走上了更曲折的道路。
755年,安祿山反唐,使大唐王朝已衰弱的根基產生動搖。唐朝調兵平叛,吐蕃趁勢進擊,收羅黨項、白蘭、沙陀、吐穀渾各部,向唐朝內地大舉逼進。
唐代宗廣德元年,公元763年,七月,吐蕃入侵大震關,陷蘭、廓、河、鄯、洮、岷、秦、成、渭等州,盡取河西、隴右之地。
《資治通鑒》記曰:“大唐王朝自高祖武德以來,開拓邊境,地連西域,皆置都督、府、州縣。開元中,又置朔方、隴右、河西、安西、北庭諸節度使以統之,歲發山東丁壯為戍卒,繒帛為軍資,開屯田,供糧糗,設監牧,畜牛馬,軍城戍邏,萬裏相望。及安祿山反,邊兵精銳者皆征發入援,謂之行營,所留兵單弱,吐蕃、黨項各部相繼內侵;數年之間,西北數十州紛紛淪沒,自鳳翔以西、汾州以北,皆為各部占據。”
在西域地區,由於唐朝的退出,天山南部即為吐蕃控製,原屬唐朝管轄下的部落民族相繼投歸吐蕃。留在西域的唐朝守軍,隻能依賴於東部天山地方,通過漠北鄂爾渾河流域的“回鶻路”來求得活路。回鶻的地位由此加強,以北庭與西州(吐魯番)為中心的天山東部及東北部地方進入了回鶻的勢力範圍,帕米爾至西域南道及河西地區成為吐蕃的領土,而包括焉耆、龜茲在內的西域北道則成為夾在兩者之間的緩衝地帶或相互爭奪地區。吐蕃在789~792年與回鶻的北庭爭奪中以失敗告終,從而回鶻人在西域站穩腳根奠定了基礎。
在南詔地區,唐朝的苦心經營也付之東流。在鬆讚幹布時期,吐蕃已把軍事勢力伸進雲南洱海地區,當地分裂的五詔均受吐蕃控製,唯有南詔與唐朝保持著良好的國際關係。唐朝一直派兵支持南詔的統一和與吐蕃的抗爭。
738年,唐朝封已統一六詔的南詔王皮羅閣為雲南王、西南大酋、特進越國公。南詔在唐朝抵禦吐蕃東侵的戰鬥中,起到十分積極的作用。
公元751年,駐守南詔的唐朝都督張虔陀,利令智昏,經常借勢奸汙南詔王妻女,引起仇怨而被南詔王閣羅鳳殺死,而大唐劍南節度使鮮於仲通既不察實情,又不顧南詔王一再申辯,進兵南詔,終使南詔臣服吐蕃,聯合攻唐。你看看,又是一個因“男女之間的性欲望”而引起的戰爭。
廣德元年,公元763年,東侵的吐蕃軍還攻陷長安,迫使唐代宗皇帝倉皇出逃陝州(河南三門峽),吐蕃大將馬重英(達劄路恭)立金城公主之侄廣武王承宏為帝,立年號,置署官員,以司封崔環等為相。停留十五日,引兵西退。
公元842年,吐蕃末代讚普達磨因滅佛被僧人刺死,吐蕃貴族分為兩派,一支擁立達磨王妃遺腹子沃鬆(意為光護),一支擁立王後買來乞人之子永丹(意為母堅),兩派展開爭奪。這一鬥爭也直接影響到吐蕃統治下的河隴地區。洛門川(甘肅武山)討擊使論恐熱與鄯州節度使尚婢婢激烈混戰,各地反抗吐蕃統治的運動也不斷掀起。吐蕃本部地區的奴隸起義更是氣勢凶猛,他們殺貴族,挖王陵,動搖了吐蕃王朝的基礎。而河隴地區的吐蕃屬下各部奴戶還形成了溫末軍,被奴役的河隴地區漢人紛紛歸唐。
公元848年,沙州人張議潮率眾起義,沙州吐蕃守將西遁。
849年,吐蕃秦、原、安樂三州及原州所轄石門、驛藏、製勝、石峽、木靖、木峽、六盤等七關守將降唐。
851年,張議潮以瓜、沙、伊(哈密)、肅、鄯、甘、河、西、蘭、岷、廓等十一州圖籍歸唐。河隴唐人“解胡服,襲冠帶”,歡呼雀躍。唐朝遂置歸義軍於沙州,以張議潮為世度使,結束了吐蕃擴張與統治的曆史。
然而,唐蕃之間的戰爭並沒有影響雙方之間的交往,他們之間事實上的君臣之禮已改為舅甥之禮。與唐蕃雙方頻繁戰爭相伴隨的,還有會盟與劃界之舉。
據史書記載,在706年至822年的100餘年中,唐蕃雙方的重要會盟就有7次之多。
第一次是在唐中宗李顯神龍二年(706年),並以黃河為界。及金城公主出嫁吐蕃讚普(709年),吐蕃厚賄鄯州都督楊矩,表請皇帝以河西九曲為金城公主湯沐地。唐中宗許之。九曲者,水甘草肥,適宜畜牧,又近唐境,吐蕃越過黃河建橋築城,並設獨山、九曲二軍,使唐軍無險可守,常受寇掠。
714年,吐蕃提出新的劃界會盟要求,與唐朝約定在河源(青海西寧東南)會盟。未定盟,吐蕃軍首領坌達延將兵10萬進攻唐臨洮,入掠蘭、渭監馬。會盟未能舉行。
唐蕃第二次會盟是在唐玄宗開元二十二年(734年)。729年,唐朝攻克吐蕃建立的石堡城(青海湟源南)。次年,吐蕃請和,唐朝許以會盟。734年,雙方會盟約和,並以赤嶺(河源西日月山)劃界。
第三次會盟是在唐肅宗至德元年(756年,天寶年號也占一部分),地點是唐長安鴻臚寺。
第四次會盟是在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年),也在京城長安,於興唐寺中舉行。
第五次在唐德宗建中四年(783年),建中二年(781年)雙方確定以賀蘭山為界。次年欲盟未果。783年正月雙方盟於清水(甘肅清水西)。
第六次為德宗貞元三年(787年),雙方盟於平涼,此盟為吐蕃所劫。
第七次是在唐穆宗長慶二年(822年),分別盟於長安與拉薩,並立碑銘文為證。拉薩的唐蕃長慶會盟碑至今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