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2、前線戰火


    長城內外,賀蘭山川,靈武,鹽池,定邊,榆林,麟州,銷煙彌漫,殺聲震天。洛河,馬蓮河,六盤山畔,兵分三路,增援部隊依舊如萬裏長龍,火速奔往戰火前線。


    潼關,臨潼,襄陽,荊州,當陽,巴州,劍南,渭州……各有兵馬奔赴京師調遣。舉國上下,朝野內外,似如地動山搖,人心鼎沸,日夜不寧。然麵,這又能怪誰?邊城危急,皇令已出,“國家有難,匹夫有責。”縱是你有“千怒萬恨”,又豈有不從之理?如今已是人心所向,大勢所趨,真好似一個“萬眾歸心,一致對外。”


    “啟稟萬歲!榆林失守,守將鄒俊臣陣亡。”


    “啊!榆林失守!”天子如坐針氈,惶然而起,道:“派去增援的林可多人馬如今到達何方?”


    “回皇上,林可多人馬已過洛水北上,距榆林尚有百裏。”


    “命林可多全力奪回榆林!”


    “是!”


    “慢著!再加派臨潼守將姚誌遠前往榆林。”


    “是!”


    榆林,一座北依長城的軍事要地,如今已被契丹兵馬踏破,慘屍無數,血流成河。戰爭已將它催殘得千瘡百孔、傷痕累累,但是,這場戰爭,才僅僅是剛剛開始!


    “命令部隊,火速前進!”


    “報——”


    “報告林將軍,皇上又加派臨潼守將姚誌遠前來助戰!”


    “好!好!實在是好!”林可多不禁樂道:“命令部隊,原地休息!”


    “是!”


    麟州,位於長城東畔、窟野河岸,又是一座軍事關隘。它同樣處在一片烽煙戰火之中,岌岌可危。而這座麟州城,實乃是北方第一要塞;榆林,僅踞(距)其二。就是這座麟州城,西接榆陽,東距河朔,南衛關中,北控套內關口保壘;失去它,就等於失卻一個心髒。無論是契丹,還是中原諸國,都將麟州置於一個舉足輕重的地位。至於後來,百年之後,自此亂世至大宋,火山王楊滾·楊宏信之子重訓、孫光世,次子楊繼業、孫延昭、曾孫宗保等祖孫四五代人均據守此城,抵禦契丹,後人因之稱其為“楊家城”。這當然是後話,在此提及,無非是要說這麟州城的舉足輕重。其城樓之高大,儼然河西一座城、夜空一“紅樓”。後人有《紅樓》詩雲:


    昔年持斧按邊州,閑上高城久駐留。


    曾見兵鋒逾白草,偶題詩句在紅樓。


    “啟稟萬歲!麟州失守柳如燕逃往河東。”


    “貪生怕死之輩!立即命令李軍銳、劉鐵軍兩路人馬奔赴榆林、麟州一帶,四路人馬拚死也要拿下榆林、麟州兩城,將契丹拒之城北。”


    “是!”


    “噯!黃愛卿,慕容將軍的敦煌道兵馬如今已至何地?”


    “回皇上,據驛站探馬來報,慕容將軍根本沒有率領兵馬前去賀蘭。”


    “啊?這是為何?他竟敢違抗君令?”


    “皇上,慕容將軍雖沒有派兵前往賀蘭,可他和幾名將士已火速奔往戰場。想必他們現在正穿行於騰格裏大漠。”


    “現在國勢危急,缺兵少將,他怎可一意孤行?”


    “皇上,所謂‘千軍易得,一將難尋’,本來調遣邊西守兵,實不足取。慕容將軍之所以孤身前往賀蘭,而未敢調動敦煌兵馬,也是為了邊關的安危!”


    天子聞聽此言,點頭說道:“也好!希望他早日抵達賀蘭,去接替兵馬大帥之職!”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人生流浪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yxy110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yxy110並收藏人生流浪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