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4、慕容世家的覆滅
南燕主慕容德原是後燕的範陽王,久鎮鄴城(今河北臨漳西南)。由於慕容德屢被魏軍所困,於公元398年遷往滑台(今河南滑縣)建立南燕,又因滑台四麵受敵,於次年將都址遷往廣固(今山東益都縣西北)。在這些割據政權中,比較強大的政權是北魏,與東晉連壤的是南燕和後秦。南燕國小勢單,躋身眾國圍困之中,屢遭大國欺淩磨難,實可謂是慕容世家代代相傳的奇恥大辱與仇恨!但它最終還是厄運難逃。
東晉在淝水之戰後,原收複了保、兗、青、司、豫、梁六州(今河北、山東、江蘇、河南、陝南),但不久因東晉內部爭權奪利,這些地方得而複失,為南燕、後秦占領。這個“後秦(後勤、後擒)”真是諧音斜得準也哉,就是幹後勤部工作的或者是後來被擒住的!在不久爆發的孫恩、趙義、桓玄叛亂中,平民出身的劉裕因鎮壓起義和平息叛亂而官至車騎將軍,掌握了東晉朝廷的軍政大權。劉裕當權之後,政法上排除異己,強化自己勢力;經濟上減輕征調、徭役、田租,以緩和階級矛盾而防止農民起義;軍事上以恢複中原為口號,訓練軍隊,積極準備北伐戰爭。
後來,劉裕發動北伐戰爭,第一個目標便列為南燕,欲一舉殲滅南燕主慕容超,收複失地,進一步提高自己的聲望。在滅南燕之戰中,劉裕準確地判斷敵情,慎重選擇了北伐路線,利用地形之變靈活地變換戰術,取得了北伐戰爭的偉大勝利。
分析劉裕能夠取勝的主要原因,在於他了解敵人,了解自己,同時也了解地形對於己方的利弊。他正確地分析了南燕政權貪婪、知近利而無遠慮的特點,料定目光短淺的慕容超不會憑險固守大峴山,果斷地選擇了一條捷徑直入敵國腹地。劉裕在這次戰爭中,不僅‘料敵製勝,計險、遠近,’而且做到了孫子所說的《孫子兵法》所說的‘動而不迷,舉而不窮’。他善於根據敵情製訂相應的作戰措施,采取靈活的戰法、戰術來克敵製勝。劉裕根據南燕騎兵善於在平川地形作戰,而晉軍步兵在平川作戰又容易被騎兵衝垮的實情,將車陣這一古老的作戰隊形與戰法運用到作戰之中,組成了一個集步兵、騎兵、車兵相結合的陣勢,在作戰中有效地抑製了燕軍之所長。在兩軍相持時,劉裕及時運用奇兵襲擊敵人薄弱的後方,有力地打擊了敵人,為取得最後勝利奠定了基礎。最終結果,劉裕發動的北伐戰爭消滅了南燕主慕容超。
反觀燕軍之所以失敗,除了慕容超目光短淺與驕橫自負外,另一重要原因還在於慕容超沒有學好《孫子兵法》,不懂得如何利用地形的便利克敵製勝。孫子在《孫子兵法·地形篇》中說:‘隘形者,我先居之,必盈之以待敵’,‘險形者,我先居之,必居高陽而待敵’,慕容超違背了孫子所說的這些原則,棄大峴山之險不守,放棄了能有力地阻擊敵人進攻的地形而過早與敵軍正麵決戰,結果首戰失敗,喪失了戰場的主動權,軍隊的士氣也受到嚴重影響,因而導致了最終失敗。這一曆史教訓,很值得我輩及後輩認真總結思考。
所謂“勝者為王,敗者為寇”,慕容世家的慘敗致使他們家破人亡,從此一蹶不振,再無複國之力500年!好短暫的500年,彈指一揮間!但在這500年之中,慕容世家的後代深記他們亡國的恥辱與仇恨,一直在蓄積力量、伺機複國。但是在那紛紛亂世,群雄逐鹿,想再打出一片慕容世家的天地而立於不敗之地,談何容易?久久,他們隻能深記著慕容世家滅亡的曆史,愎國大誌一直難能實現。
時至五代十國,在南燕國已滅亡近500年之際,慕容世家的第十世孫終於在官場之中蓄積了足可撐起一片天的力量!“京師第一槍”慕容山水已為長安八十萬禦林軍首領,其堂兄慕容山雪在幽州盧龍節度使劉守光麾下效力,足可“反客為主,取而代之”。
在後梁開平二年公元908年陽春三月,慕容山雪曾於一天深夜去長安密秘會見慕容山水,意欲勸說這位身居高官而且武藝高強的堂兄弟提前打響禦林軍的槍聲。但是,慕容山雪的勸說行動沒有成功,遭到慕容山水的嚴辭回絕。其實,在慕容山雪和慕容山水的先父輩就已交待過他們,要他們莫忘祖訓,伺機複國。慕容山水也早有意欲發動禦林軍起義造反以至恢複南燕國的念頭,但是,他思前想後,考慮後果,還是認為時機不熟,不如默默輔佐聖明天子以圖強國。所以,慕容山水心底始終壓抑著“禦林軍的槍聲”而未外泄,甚至在其堂兄慕容山雪來勸說他提前起義時,他反勸堂兄放下此念、各侍其主,弄得兄弟倆不歡而散。隨後,慕容山雪孤身夜行,被盧龍節度使劉守光之兄義昌節度使劉守文的部下“陰陽二王”暗殺於荒郊野外。這樣,慕容世家的後代又斷送了一根“壯誌未酬身先死”的血脈。當時,慕容山雪慘遭暗殺,年僅28歲,實可謂是“英年早逝,大業未成,最是淒涼!”但是,在那亂世之際,死卻了這麽一人又算得了什麽?更無人問津他的骨子裏究竟還深藏著什麽藥?
後來,“京師第一槍”慕容山水奉命暗中保護“無極侍衛”“三貓”耶無害和阿裏耶庫爾回歸契丹,而終遭相府殺手的合力斬殺,暴屍荒野。這位堂堂的南燕國慕容世家的後裔,終於覆滅了最後一絲複國的希望!
南燕主慕容德原是後燕的範陽王,久鎮鄴城(今河北臨漳西南)。由於慕容德屢被魏軍所困,於公元398年遷往滑台(今河南滑縣)建立南燕,又因滑台四麵受敵,於次年將都址遷往廣固(今山東益都縣西北)。在這些割據政權中,比較強大的政權是北魏,與東晉連壤的是南燕和後秦。南燕國小勢單,躋身眾國圍困之中,屢遭大國欺淩磨難,實可謂是慕容世家代代相傳的奇恥大辱與仇恨!但它最終還是厄運難逃。
東晉在淝水之戰後,原收複了保、兗、青、司、豫、梁六州(今河北、山東、江蘇、河南、陝南),但不久因東晉內部爭權奪利,這些地方得而複失,為南燕、後秦占領。這個“後秦(後勤、後擒)”真是諧音斜得準也哉,就是幹後勤部工作的或者是後來被擒住的!在不久爆發的孫恩、趙義、桓玄叛亂中,平民出身的劉裕因鎮壓起義和平息叛亂而官至車騎將軍,掌握了東晉朝廷的軍政大權。劉裕當權之後,政法上排除異己,強化自己勢力;經濟上減輕征調、徭役、田租,以緩和階級矛盾而防止農民起義;軍事上以恢複中原為口號,訓練軍隊,積極準備北伐戰爭。
後來,劉裕發動北伐戰爭,第一個目標便列為南燕,欲一舉殲滅南燕主慕容超,收複失地,進一步提高自己的聲望。在滅南燕之戰中,劉裕準確地判斷敵情,慎重選擇了北伐路線,利用地形之變靈活地變換戰術,取得了北伐戰爭的偉大勝利。
分析劉裕能夠取勝的主要原因,在於他了解敵人,了解自己,同時也了解地形對於己方的利弊。他正確地分析了南燕政權貪婪、知近利而無遠慮的特點,料定目光短淺的慕容超不會憑險固守大峴山,果斷地選擇了一條捷徑直入敵國腹地。劉裕在這次戰爭中,不僅‘料敵製勝,計險、遠近,’而且做到了孫子所說的《孫子兵法》所說的‘動而不迷,舉而不窮’。他善於根據敵情製訂相應的作戰措施,采取靈活的戰法、戰術來克敵製勝。劉裕根據南燕騎兵善於在平川地形作戰,而晉軍步兵在平川作戰又容易被騎兵衝垮的實情,將車陣這一古老的作戰隊形與戰法運用到作戰之中,組成了一個集步兵、騎兵、車兵相結合的陣勢,在作戰中有效地抑製了燕軍之所長。在兩軍相持時,劉裕及時運用奇兵襲擊敵人薄弱的後方,有力地打擊了敵人,為取得最後勝利奠定了基礎。最終結果,劉裕發動的北伐戰爭消滅了南燕主慕容超。
反觀燕軍之所以失敗,除了慕容超目光短淺與驕橫自負外,另一重要原因還在於慕容超沒有學好《孫子兵法》,不懂得如何利用地形的便利克敵製勝。孫子在《孫子兵法·地形篇》中說:‘隘形者,我先居之,必盈之以待敵’,‘險形者,我先居之,必居高陽而待敵’,慕容超違背了孫子所說的這些原則,棄大峴山之險不守,放棄了能有力地阻擊敵人進攻的地形而過早與敵軍正麵決戰,結果首戰失敗,喪失了戰場的主動權,軍隊的士氣也受到嚴重影響,因而導致了最終失敗。這一曆史教訓,很值得我輩及後輩認真總結思考。
所謂“勝者為王,敗者為寇”,慕容世家的慘敗致使他們家破人亡,從此一蹶不振,再無複國之力500年!好短暫的500年,彈指一揮間!但在這500年之中,慕容世家的後代深記他們亡國的恥辱與仇恨,一直在蓄積力量、伺機複國。但是在那紛紛亂世,群雄逐鹿,想再打出一片慕容世家的天地而立於不敗之地,談何容易?久久,他們隻能深記著慕容世家滅亡的曆史,愎國大誌一直難能實現。
時至五代十國,在南燕國已滅亡近500年之際,慕容世家的第十世孫終於在官場之中蓄積了足可撐起一片天的力量!“京師第一槍”慕容山水已為長安八十萬禦林軍首領,其堂兄慕容山雪在幽州盧龍節度使劉守光麾下效力,足可“反客為主,取而代之”。
在後梁開平二年公元908年陽春三月,慕容山雪曾於一天深夜去長安密秘會見慕容山水,意欲勸說這位身居高官而且武藝高強的堂兄弟提前打響禦林軍的槍聲。但是,慕容山雪的勸說行動沒有成功,遭到慕容山水的嚴辭回絕。其實,在慕容山雪和慕容山水的先父輩就已交待過他們,要他們莫忘祖訓,伺機複國。慕容山水也早有意欲發動禦林軍起義造反以至恢複南燕國的念頭,但是,他思前想後,考慮後果,還是認為時機不熟,不如默默輔佐聖明天子以圖強國。所以,慕容山水心底始終壓抑著“禦林軍的槍聲”而未外泄,甚至在其堂兄慕容山雪來勸說他提前起義時,他反勸堂兄放下此念、各侍其主,弄得兄弟倆不歡而散。隨後,慕容山雪孤身夜行,被盧龍節度使劉守光之兄義昌節度使劉守文的部下“陰陽二王”暗殺於荒郊野外。這樣,慕容世家的後代又斷送了一根“壯誌未酬身先死”的血脈。當時,慕容山雪慘遭暗殺,年僅28歲,實可謂是“英年早逝,大業未成,最是淒涼!”但是,在那亂世之際,死卻了這麽一人又算得了什麽?更無人問津他的骨子裏究竟還深藏著什麽藥?
後來,“京師第一槍”慕容山水奉命暗中保護“無極侍衛”“三貓”耶無害和阿裏耶庫爾回歸契丹,而終遭相府殺手的合力斬殺,暴屍荒野。這位堂堂的南燕國慕容世家的後裔,終於覆滅了最後一絲複國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