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4、有朋自遠方來
片刻功夫,大廳內走進兩位年約三十上下的武士。但見兩人一藍一白,服裝對比鮮明,各有特色。藍衣武士腰間,一側佩帶寶藍彎月刀,另一側則掛綠色翡翠玉壺,一派瀟灑風流的王子風度!讓人無不想起昔日蘭陵王香滿樓的瀟灑姿態。隻是可惜,香滿樓和“金陵十二刀”早已在去年被阿裏耶庫爾殺害於洪澤湖。沒想到,在短短的幾個月之內,竟又有一位蘭陵王“鑽地而出”,真是前仆後繼、綿綿不絕、世事循環、周而複始。但不知這位蘭陵王與前任蘭陵王香滿樓相比會是怎樣。另一位白衣劍客,白袍飄垂,腰束金絲帶,腳踏白龍鑲金靴,簡直是一身白!但他上部卻是烏發垂肩,背插一支藍鞘長劍,儼然一派別具一格的大俠風範!此人就是江湖傳說“銀鞍照白馬,颯遝如流星。十步殺一人,千裏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閑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的信陵王信永(勇)漢!
這時,隻見藍衣攜刀武士向司馬福拱手施禮道:“在下蘭陵王蘭采風和信陵王信勇漢特來拜見司馬大人。”
“好!歡迎!歡迎!兩位英雄快請入座。”
“請稍等!司馬大人!”蘭采風隨即製止,說道:“在下既是號稱蘭陵王,來司馬府拜見各位英雄,沒有進獻禮物怎麽行。在下特意帶來我蘭陵特產——蘭陵美酒來為各路英雄助興。”
話說之間,蘭采風向身拍後一揮手,頓見有人抬來了兩壇子酒放在了大廳內。眾人看得清晰,酒壇子上正貼著“蘭陵美酒”的紅色紙條。
“嗯!好!”司馬福連連稱讚道:“想當年李白有詩雲: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來人哪!都給各位英雄滿上,讓我們共同品嚐一下蘭陵王所帶來的美酒。”
就在家仆用大勺子給各位英雄依次添上“蘭陵美酒”之際,突見又有家仆來稟告道:“啟稟大人!門外又來了三位要拜見司馬大人。”
“嗬!這可真是神了,來訪者接踵而至、絡繹不絕,一番一番的真讓我司馬福應接不暇。這三位來者又是何人?”
“回稟大人!他們各自聲稱是嘉陵王、鬼見愁、臭萬裏。”
“什麽?”信陵王信勇漢不樂道:“我們正要品嚐鬱金香一般的蘭陵美酒,他鬼見愁和臭萬裏來此做甚?真是掃興!”
“算了!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司馬福卻滿不在乎地說道:“管他什麽鬼見愁、臭萬裏還是香萬裏的,來的都是客。快快有請。”
“是!”家仆應聲而去。很快,一前一後來了兩名攜劍武士,在他倆身後,是一名無腿先生手扶輪椅緩緩而至。對這兩坐在輪椅上的無腿先生,凡是江湖中人都明白,這就是人稱“鬼見愁”的劉西周。他曾被陳摶·陳道長編入《亂世名俠錄》,一直未曾謀麵。如今他突然出現,必定是“鬼見了也發愁”的人物。因為在《名俠錄》裏,他被列入魂鬼係列,輕易不出現,一旦出現,那必定是“人人見了人人愁,鬼魂見了鬼魂愁”,故簡而化之“鬼見愁”。
這時,隻見“鬼見愁”前麵的青衣劍客拱手施禮說道:“在下嘉陵王劉嘉陵,特來拜見司馬大人。”
“免禮!免禮!”司馬福含笑寒暄,問道:“請問這位是……”
聞聽主人垂問,劉嘉陵身邊的黃衣劍客連忙施禮答道:“大人!在下萬年青,江湖人給我起了個很不好聽的名號,人人都叫我臭萬裏。其實我哪是臭萬裏,應該是萬年輕、萬裏香才對。”
“哈!哈!哈!”司馬福不由大笑道:“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悅乎?綽號隻不過是人的一般記號,不必過於當真!有朋友來訪,何來臭、何來愁之說?我想你就不必憂慮了。”
“司馬大人言之有理!”隻見“鬼見愁”緩緩扶著輪椅上前說道:“在下劉西周,我想就不必再向大人和各位英雄作介紹了吧。”
“好!好!請三位入席,我們舉杯同慶。”司馬福說完,便和眾位英雄紛紛舉起“蘭陵美酒”,共同慶賀今晚的英雄大聚會。
俗話說得好,“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司馬府舉行的這場英雄大聚會,他們最終還是要勞燕紛飛、各自投入到自己的工作和崗位中去。但是,經過這場大聚會,各方英雄豪傑得以交流和切磋武藝,增進了相互了解,對發揚中原武術起到了積極有效的推進作用。更可喜的是,經過這場大聚會,縱橫天下、行俠仗義的遊擊大隊又得以壯大。先是有“四大鈴王”和“旋風十八騎”加入,隨後蘭陵王、信陵王和嘉陵王也紛紛加入。由於各自的誌向原因,在場的34位“天下第一”和鬼見愁、臭萬裏並沒有加入遊擊隊。
這樣,遊擊大隊由來虞山之前的33位一下子猛增到58位,陣容得以強大,聲名更是風靡江湖、威震朝野。其中經過排列重新組合的陵王,已由原來的“十四陵王”,加上“四大陵王”及信陵王、嘉陵王共計是“二十陵王”,真是實實在在的一個“陵王”大團結!各個陵王以及各位遊擊隊員無不為此而感到興奮無比、躊躇滿誌,都希望在未來以後的日子裏發揮才智、建功立業去實現自己的理想和報負。故此,遊擊大隊應蘇州刺史大人之請,準備繼續留在蘇州,為民為官做出一些除暴安良、行俠仗義的壯舉!
然而,誰也沒有料到,就在今夜子時,各路英雄紛紛“興盡晚回舟”的路途中,那位頭戴鬥笠的藍衣刀客再次出現——但見一道亮光閃過,人頭飛落,無形無影,無聲無息,諸多“天下第一”紛紛倒地!他們不是“誤入藕花深處”,而是誤入人間地獄。僅僅在烏衣巷這個小小的巷落裏,一群半醉半醒的“天下第一”紛紛斃命於“閃電不及”的刀光之下。他們正是“天下第一拳”洪一彪、“天下第一腿”劉關山、“天下第一掌”張德芳、“天下第一戟”呂文龍、“天下第一斧”李霸山、“天下第一鑰”陸振飛、“天下第一鉤”唐發根整整七位!可憐可歎!他們拚死拚活所爭得的名號就這樣短暫地曇花一現便隨他們身歸那世去了。這就是他們的命運!決鬥者的命運。
片刻功夫,大廳內走進兩位年約三十上下的武士。但見兩人一藍一白,服裝對比鮮明,各有特色。藍衣武士腰間,一側佩帶寶藍彎月刀,另一側則掛綠色翡翠玉壺,一派瀟灑風流的王子風度!讓人無不想起昔日蘭陵王香滿樓的瀟灑姿態。隻是可惜,香滿樓和“金陵十二刀”早已在去年被阿裏耶庫爾殺害於洪澤湖。沒想到,在短短的幾個月之內,竟又有一位蘭陵王“鑽地而出”,真是前仆後繼、綿綿不絕、世事循環、周而複始。但不知這位蘭陵王與前任蘭陵王香滿樓相比會是怎樣。另一位白衣劍客,白袍飄垂,腰束金絲帶,腳踏白龍鑲金靴,簡直是一身白!但他上部卻是烏發垂肩,背插一支藍鞘長劍,儼然一派別具一格的大俠風範!此人就是江湖傳說“銀鞍照白馬,颯遝如流星。十步殺一人,千裏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閑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的信陵王信永(勇)漢!
這時,隻見藍衣攜刀武士向司馬福拱手施禮道:“在下蘭陵王蘭采風和信陵王信勇漢特來拜見司馬大人。”
“好!歡迎!歡迎!兩位英雄快請入座。”
“請稍等!司馬大人!”蘭采風隨即製止,說道:“在下既是號稱蘭陵王,來司馬府拜見各位英雄,沒有進獻禮物怎麽行。在下特意帶來我蘭陵特產——蘭陵美酒來為各路英雄助興。”
話說之間,蘭采風向身拍後一揮手,頓見有人抬來了兩壇子酒放在了大廳內。眾人看得清晰,酒壇子上正貼著“蘭陵美酒”的紅色紙條。
“嗯!好!”司馬福連連稱讚道:“想當年李白有詩雲: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來人哪!都給各位英雄滿上,讓我們共同品嚐一下蘭陵王所帶來的美酒。”
就在家仆用大勺子給各位英雄依次添上“蘭陵美酒”之際,突見又有家仆來稟告道:“啟稟大人!門外又來了三位要拜見司馬大人。”
“嗬!這可真是神了,來訪者接踵而至、絡繹不絕,一番一番的真讓我司馬福應接不暇。這三位來者又是何人?”
“回稟大人!他們各自聲稱是嘉陵王、鬼見愁、臭萬裏。”
“什麽?”信陵王信勇漢不樂道:“我們正要品嚐鬱金香一般的蘭陵美酒,他鬼見愁和臭萬裏來此做甚?真是掃興!”
“算了!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司馬福卻滿不在乎地說道:“管他什麽鬼見愁、臭萬裏還是香萬裏的,來的都是客。快快有請。”
“是!”家仆應聲而去。很快,一前一後來了兩名攜劍武士,在他倆身後,是一名無腿先生手扶輪椅緩緩而至。對這兩坐在輪椅上的無腿先生,凡是江湖中人都明白,這就是人稱“鬼見愁”的劉西周。他曾被陳摶·陳道長編入《亂世名俠錄》,一直未曾謀麵。如今他突然出現,必定是“鬼見了也發愁”的人物。因為在《名俠錄》裏,他被列入魂鬼係列,輕易不出現,一旦出現,那必定是“人人見了人人愁,鬼魂見了鬼魂愁”,故簡而化之“鬼見愁”。
這時,隻見“鬼見愁”前麵的青衣劍客拱手施禮說道:“在下嘉陵王劉嘉陵,特來拜見司馬大人。”
“免禮!免禮!”司馬福含笑寒暄,問道:“請問這位是……”
聞聽主人垂問,劉嘉陵身邊的黃衣劍客連忙施禮答道:“大人!在下萬年青,江湖人給我起了個很不好聽的名號,人人都叫我臭萬裏。其實我哪是臭萬裏,應該是萬年輕、萬裏香才對。”
“哈!哈!哈!”司馬福不由大笑道:“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悅乎?綽號隻不過是人的一般記號,不必過於當真!有朋友來訪,何來臭、何來愁之說?我想你就不必憂慮了。”
“司馬大人言之有理!”隻見“鬼見愁”緩緩扶著輪椅上前說道:“在下劉西周,我想就不必再向大人和各位英雄作介紹了吧。”
“好!好!請三位入席,我們舉杯同慶。”司馬福說完,便和眾位英雄紛紛舉起“蘭陵美酒”,共同慶賀今晚的英雄大聚會。
俗話說得好,“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司馬府舉行的這場英雄大聚會,他們最終還是要勞燕紛飛、各自投入到自己的工作和崗位中去。但是,經過這場大聚會,各方英雄豪傑得以交流和切磋武藝,增進了相互了解,對發揚中原武術起到了積極有效的推進作用。更可喜的是,經過這場大聚會,縱橫天下、行俠仗義的遊擊大隊又得以壯大。先是有“四大鈴王”和“旋風十八騎”加入,隨後蘭陵王、信陵王和嘉陵王也紛紛加入。由於各自的誌向原因,在場的34位“天下第一”和鬼見愁、臭萬裏並沒有加入遊擊隊。
這樣,遊擊大隊由來虞山之前的33位一下子猛增到58位,陣容得以強大,聲名更是風靡江湖、威震朝野。其中經過排列重新組合的陵王,已由原來的“十四陵王”,加上“四大陵王”及信陵王、嘉陵王共計是“二十陵王”,真是實實在在的一個“陵王”大團結!各個陵王以及各位遊擊隊員無不為此而感到興奮無比、躊躇滿誌,都希望在未來以後的日子裏發揮才智、建功立業去實現自己的理想和報負。故此,遊擊大隊應蘇州刺史大人之請,準備繼續留在蘇州,為民為官做出一些除暴安良、行俠仗義的壯舉!
然而,誰也沒有料到,就在今夜子時,各路英雄紛紛“興盡晚回舟”的路途中,那位頭戴鬥笠的藍衣刀客再次出現——但見一道亮光閃過,人頭飛落,無形無影,無聲無息,諸多“天下第一”紛紛倒地!他們不是“誤入藕花深處”,而是誤入人間地獄。僅僅在烏衣巷這個小小的巷落裏,一群半醉半醒的“天下第一”紛紛斃命於“閃電不及”的刀光之下。他們正是“天下第一拳”洪一彪、“天下第一腿”劉關山、“天下第一掌”張德芳、“天下第一戟”呂文龍、“天下第一斧”李霸山、“天下第一鑰”陸振飛、“天下第一鉤”唐發根整整七位!可憐可歎!他們拚死拚活所爭得的名號就這樣短暫地曇花一現便隨他們身歸那世去了。這就是他們的命運!決鬥者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