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長清回到鳳棲宮,因無人在外麵伺候,便徑直進了皇後的寢宮。
寢宮中,薑貴妃陪著麵色慘白的皇後坐在軟榻上,皇帝則在憤怒地飛快踱步,而禦醫院掌院趙琴浦正滿頭大汗跪在一旁,一動也不敢動。秦固原見竇長清來了,連忙提醒一聲:“陛下,竇公公回來了。”
皇帝猛地轉身,大步來到竇長清麵前急停住:“如何?”
竇長清見薑貴妃也在,不知其意,遲疑道:“陛下……這事兒……”他向著薑貴妃那邊掃去。
皇帝卻顧不上這許多:“說!”
“是!”竇長清再不猶豫,“人已經嚴密看管了,所有杯盞繩索全都收繳,她絕無自戕的可能。”
皇帝冷冷哼了一聲,轉向趙琴浦:“你繼續說。”
“是。“趙琴浦冷汗涔涔地回話:“臣反複查了她的脈相,可以確定,的確是……”他咬了咬牙,“是喜脈。”
皇後輕呼一聲,身子一軟,跌入薑貴妃的懷裏。她死死閉著眼,眼淚卻不可抑止地落下來。
“娘娘……”薑貴妃一邊撫著她的胸口給她順氣,心中驚疑不定。剛才被皇帝叫進來後,一句別話也沒有,隻讓她“看好”皇後,卻不知緣由。此刻聽趙琴浦的說法,似乎是有人有了喜。隻是既然是喜,皇帝皇後又何至於如此驚怒交集。隻怕這裏麵涉及到了宮闈醜事,卻是無法公之於眾的。
皇帝怒視皇後,半晌才又問道:“多久了?”
趙琴浦知道是在問自己,連忙回話:“四個月。”
皇帝看著皇後冷笑:“四個月?你幹的好事兒!”
皇後啞口無言,自覺無可推脫,掙開薑貴妃的扶持就地跪倒:“陛下,此事皆因臣妾管教無方而起,臣妾自知罪無可恕,請陛下賜罪!”
薑貴妃驚疑不定。看這情形,雖然尚不知有喜的是誰,但可以肯定孩子的父親定然不是皇帝,一定是另有其人。這後宮之中,不是婦人便是太監,除了皇帝之外,勉強算得上男人的便隻有鴻恪和鴻樾了。但他二人都尚未及冠,鴻恪十四歲,鴻樾隻有十三歲,如果真是他們做出了這樣的事情,也就難怪皇帝如此震怒了。
想到這裏,薑貴妃悚然一驚,眼見皇後自己給自己定了個管教不嚴的罪名,更可能是鴻恪。而在如今的情勢之下,鴻恪即將啟程赴邊郡,以準儲君的身份監軍治邊。這事兒如果真是鴻恪所為,將會成為他身上一個巨大的汙點。何況現在還不知道懷孕的是什麽人,但看這情形,最有可能的是皇後宮中的侍女。若是宮婢還好,不過是德行有虧;若是宮人,麻煩就更大。畢竟,宮人是潛在的皇帝嬪妃,在皇帝沒有明確旨意賜婚另嫁之前,與皇子有了不軌之事,嚴格算起來都能被歸到亂人倫上去。那樣的話,鴻恪可就名譽掃地了。想來皇帝是絕對不許這樣的情況成為現實,卻不知他將如何處置眼下這個事情。
隻見皇帝沉著臉來回踱了幾步,猛然坐下,向趙琴浦招手:“你過來。”
趙琴浦自然不敢怠慢,膝行至他腳邊:“陛下?”
皇帝又沉吟了一會兒,森然吐出兩個字:“做掉!”
“不可啊,萬萬不可啊,陛下!”皇後聽見,顧不得薑貴妃的扶製,掙脫開來,撲到皇帝腳下:“陛下,萬萬不可。”
皇帝冷冷看著她,麵色陰沉:“這樣的孽種,難道你還想留?”
皇後抱著皇帝的腿,急切地說:“陛下,出了這樣的醜事,臣妾罪該萬死。陛下雷霆之怒,臣妾與那逆子一同承受便是,孩子卻是無辜的。”
“無辜?”皇帝咬著牙冷笑,“我國朝列祖列宗的臉麵都讓他丟盡了,何來無辜?如今已經這樣的局麵,難道還要留著他,難道你還打算將來給他度玉牒入宗室不成?”
皇後一愣,脫口而出:“這畢竟是陛下的長孫啊!”
一瞬之間,巨大的衝擊仿佛暴風雨席卷而過,在場所有人都驚得說不出話來。猜測是一回事兒,被皇後親口證實又是另外一回事兒。兩位皇子都未及冠,不論誰做下這樣的事情,都是驚天的醜聞。
薑貴妃心知這等宮闈秘事,便是人家說給自己聽也需捂著耳朵不予與聞,何況自己身在其境。她此刻萬分後悔,不該隨薛嬋來湊這個熱鬧,更不該留下來。隻是,皇帝點名讓她留下,卻放走了薛嬋,到底是什麽用意?她是從潛邸時便追隨皇帝的舊妃,對皇帝的性子十分了解,深知他心思深沉,謀慮深遠,舉凡動作必有深意,那麽讓自己留下到底是為了什麽,卻是她無論如何也猜測不透的。
恰在此時外間響起人聲,竇長清掃了一眼寢宮中的情形,二話不說出去應酬,片刻回來稟報:“陛下,二殿下來了。”
皇帝目光陰沉,問:“怎麽隻有他?鴻恪呢?”
“恪兒一早去太廟拜祭,一時怕回不來。”皇後聽見鴻樾到了,深深鬆了口氣。
皇帝盯著皇後看,目光灼灼,如閃電般徹亮令人不敢逼視。皇後仿若未查,恰在此時又追了一句:“陛下,無論如何,那孩子都是皇室骨肉啊。”
皇帝似猛然驚醒一般陡然起身,拔腳就向外走:“讓鴻樾去天極殿見我。此處所有人不得離開,固原,你給我看緊了!”
秦固原響亮地應了一聲,躬身送走皇帝,回身,隻見皇後還麵色蒼白地跪著,而薑貴妃也是坐立不安,無所適從。他歎了口氣,轉向竇長清:“竇公公,您看娘娘們……”
竇長清點點頭:“秦公公若是信得過老身,便交與老身伺候二位娘娘吧。”
秦固原點點頭:“如此最好。趙大人,請隨奴婢來。”
趙琴浦巴不得趕緊離開,擦了擦腦門上的汗,爬起來跟在秦固原的身後出去。
寢宮中隻剩下皇後,薑貴妃和竇長清三人。耳聽得外麵秦固原吩咐人將趙琴浦送到偏室中休息,知道一時不會有人來,竇長清連忙上前與薑貴妃一起將皇後扶起來送到床邊坐著。
薑貴妃到此刻才略定了定神,知道有些話能不問就不問,顧左右而問竇長清:“娘娘受了驚嚇,阿翁,這兒有沒有金璿草,去煮一碗來。”
“阿翁!”皇後叫住竇長清,“不用去了,我沒事兒。”
竇長清向外麵看看,歎了口氣,便不再動。
薑貴妃原想打發竇長清去探探底細,但見皇後阻撓,知道她心中已有成算,也就不再多事,默然陪皇後坐著。一時間三人誰都沒有出聲,相對枯坐,一任時間慢慢流過。
天極殿是皇帝的寢宮,距離鳳棲宮不遠。皇帝白日不是在勤政殿接見外臣,便是在觀海亭處理政務,晚上多數時間宿在嬪妃宮中,隻在想要獨處或者招幸低級嬪禦時才回到這裏,因此雖美其名曰寢宮,皇帝在這裏的時候卻並不多。
但天極殿有一個好處,便是此處所有宮女太監都是皇帝親自遴選簡拔的,不但個個精明幹練,而且都眼明嘴嚴,忠心耿耿。因此皇帝決定在天極殿裏向鴻樾問話。
今日天極殿中當值的是吳佛,見皇帝麵色鐵青,秦固原又沒有在皇帝跟前伺候,不知道出了什麽事兒。他不敢多問,腳不點地跟著皇帝進了寢殿中的一間密室。
皇帝沉聲吩咐:“你在外麵守著,除了鴻樾那個畜生,任何人不得進來。”
吳佛連聲稱是,退出去時已見鴻樾在門外斂色等待著。
“父皇他……”鴻樾麵色蒼白,聲音卻還鎮靜。
吳佛還沒來及回話,皇帝在裏麵已經一疊聲地叫:“讓他進來。”
鴻樾咬咬牙,進了密室。吳佛在他身後將門哐啷一聲關上,室內登時暗了許多。一片昏暗中,隻見皇帝明黃色的衣袍散發著森然的光色。
“兒臣,見過父皇。”鴻樾尚未變聲,此刻心情緊張,聲音顯得十分尖銳。
“跪下!”皇帝的聲音與以往無差。然而在這樣的環境中,聽在鴻樾耳中卻如同響雷般令他心頭猛然一震,身不由己地雙膝一軟,跪倒在皇帝麵前。
“父皇……”
“你開口之前,先聽我說。”皇帝盯著自己的兒子,緩緩道:“到底是怎麽回事兒,你一五一十給我說明白。該如何處置,我自有分寸。若有半分假話……”他冷笑一聲,“別怪我沒有給你機會。”
“兒臣,兒臣明白。”鴻樾答應著,聲音裏的戰栗卻消退了些許。
“你母後宮裏,那個叫薔薇的宮女你可認識?”
“認識。自兒臣搬到母後宮中,便由她貼身伺候。”
皇帝淡淡地問:“她肚子裏的孩子是誰的?”
鴻樾抬起頭向皇帝望來,不妨正遇見皇帝銳利的目光,一怔,方又垂下頭去,“是……”
“鴻樾!”皇帝打斷他的話,“你可想好了,該怎麽答話,說出來的話會有什麽後果,心中需有成算。”
鴻樾又抬頭看了父親一眼,目光中有一絲驚訝閃過,隨即他重重地在地上磕了一個頭,“兒臣不孝,是兒臣的……”最後一個字幾乎沒有說出來。
皇帝死死盯著他,半晌目不轉瞬。
是夜,直到了點燈十分,薑貴妃才從鳳棲宮中被放回來。葵兒蕉兒等人早已慌得亂了神,正不知該如何是好,見到她回來喜得又哭又笑,慌忙捧來水供她擦過臉,又送上糯糯一碗花生粥喝了,這才俱都鬆了口氣。
薑貴妃見幾個侍女仍在擦眼角,放下碗笑道:“不過去的時間久了點兒,何至於就這樣?”
葵兒憤憤地說:“娘娘哪裏知道。娘娘和華嬪要去皇後那裏,便打發我回來,到了吃飯時去玉階館尋去,華嬪娘娘說您被留在了鳳棲宮,我們便又去鳳棲宮等候,不料竟被幾個臉生的太監給訓斥了一頓,說是奉了聖旨看管,不許人進出。再問,還說我們違了宮禁,要捉拿問罪。幸好秦公公出來恰好遇見,替我們說了幾句好話,這才放我們回來。奴婢們想,就連在門外問問都已經如此厲害,那娘娘在裏麵到底出了什麽事兒,卻讓人如何猜去。又不見娘娘傳個一言半語的出來,去問玉階館的華嬪,她竟然推說不方便,連麵都不肯見我們了。想娘娘素日對她何等關照,她卻如此對您,真真想起來就生氣!”
薑貴妃聽她拉拉雜雜說了這許多,忍不住笑起來:“哪裏就那麽多人得罪你了?華嬪本來就與這事無關,又是風口浪尖上,人家避嫌是好意,萬一真有什麽事兒,她那一身說不清的官司總不會牽連咱們。你呀,這是遷怒於人啊。”
葵兒不服氣:“如何與她無關?去鳳棲宮是她提的,娘娘您和她同去,怎麽她回來了,你卻沒回來?不問她,我們能問誰去?”
薑貴妃見跟她說不清楚,隻得笑罵:”真是心眼隻有針尖尖那麽大!現在我也回來了,你們也不必恨這個怨那個了,趕緊把鼻涕眼淚都給我洗了,莫讓人看著以為你們給我哭喪呢。”
葵兒等幾人被她說得不好意思起來,紛紛出去梳洗。
見人都走了,薑貴妃這才扶床坐下,但覺渾身酸軟,竟是連站起來的力氣都沒有了。
皇帝帶著鴻樾離開後,她和皇後,竇長清等人被關了兩個多時辰,直到天將擦黑,秦固原才傳來話說特許貴妃娘娘回去歇息。親自將她送出鳳棲宮的當兒,秦固原又轉述了皇帝一句警告,如今知道此事的人,隻有她被放出去,後宮之中但凡有人知道此事,唯她是問。
薑貴妃自然曉得厲害,默記在心,恨不得飛回自己所居鳳儀閣。
她心中比誰都納悶,究竟是誰的孩子?到底會如何處置?以及,自己被卷進這件事情,到底是因為什麽。
皇子品行不端,這種事情可大可小。薑貴妃出身名門,家族中百年來也有過好幾位後妃,宮廷秘辛,她自幼也聽聞過一些。十幾歲的皇子們大多持寵而嬌行事荒唐,身邊又盡是些少女懷春的侍女,說起風流韻事來,幾乎曆朝都有那麽一兩出。多數暗中將犯了事的侍女處置了,甚或索性收在身邊也不是沒有。引起皇帝如此大的反應,固然事涉準皇儲,除此之外隻怕還有別的原因。隻是這原因到底是什麽,卻難說的很。薑貴妃自問沒有皇帝那樣的謀慮心機,想也是白費勁。維今之計,隻能是小心謹慎,走一步看一步罷了。
正思疑不定的時候,突然外麵傳來通報之聲:“陛下駕到!”
寢宮中,薑貴妃陪著麵色慘白的皇後坐在軟榻上,皇帝則在憤怒地飛快踱步,而禦醫院掌院趙琴浦正滿頭大汗跪在一旁,一動也不敢動。秦固原見竇長清來了,連忙提醒一聲:“陛下,竇公公回來了。”
皇帝猛地轉身,大步來到竇長清麵前急停住:“如何?”
竇長清見薑貴妃也在,不知其意,遲疑道:“陛下……這事兒……”他向著薑貴妃那邊掃去。
皇帝卻顧不上這許多:“說!”
“是!”竇長清再不猶豫,“人已經嚴密看管了,所有杯盞繩索全都收繳,她絕無自戕的可能。”
皇帝冷冷哼了一聲,轉向趙琴浦:“你繼續說。”
“是。“趙琴浦冷汗涔涔地回話:“臣反複查了她的脈相,可以確定,的確是……”他咬了咬牙,“是喜脈。”
皇後輕呼一聲,身子一軟,跌入薑貴妃的懷裏。她死死閉著眼,眼淚卻不可抑止地落下來。
“娘娘……”薑貴妃一邊撫著她的胸口給她順氣,心中驚疑不定。剛才被皇帝叫進來後,一句別話也沒有,隻讓她“看好”皇後,卻不知緣由。此刻聽趙琴浦的說法,似乎是有人有了喜。隻是既然是喜,皇帝皇後又何至於如此驚怒交集。隻怕這裏麵涉及到了宮闈醜事,卻是無法公之於眾的。
皇帝怒視皇後,半晌才又問道:“多久了?”
趙琴浦知道是在問自己,連忙回話:“四個月。”
皇帝看著皇後冷笑:“四個月?你幹的好事兒!”
皇後啞口無言,自覺無可推脫,掙開薑貴妃的扶持就地跪倒:“陛下,此事皆因臣妾管教無方而起,臣妾自知罪無可恕,請陛下賜罪!”
薑貴妃驚疑不定。看這情形,雖然尚不知有喜的是誰,但可以肯定孩子的父親定然不是皇帝,一定是另有其人。這後宮之中,不是婦人便是太監,除了皇帝之外,勉強算得上男人的便隻有鴻恪和鴻樾了。但他二人都尚未及冠,鴻恪十四歲,鴻樾隻有十三歲,如果真是他們做出了這樣的事情,也就難怪皇帝如此震怒了。
想到這裏,薑貴妃悚然一驚,眼見皇後自己給自己定了個管教不嚴的罪名,更可能是鴻恪。而在如今的情勢之下,鴻恪即將啟程赴邊郡,以準儲君的身份監軍治邊。這事兒如果真是鴻恪所為,將會成為他身上一個巨大的汙點。何況現在還不知道懷孕的是什麽人,但看這情形,最有可能的是皇後宮中的侍女。若是宮婢還好,不過是德行有虧;若是宮人,麻煩就更大。畢竟,宮人是潛在的皇帝嬪妃,在皇帝沒有明確旨意賜婚另嫁之前,與皇子有了不軌之事,嚴格算起來都能被歸到亂人倫上去。那樣的話,鴻恪可就名譽掃地了。想來皇帝是絕對不許這樣的情況成為現實,卻不知他將如何處置眼下這個事情。
隻見皇帝沉著臉來回踱了幾步,猛然坐下,向趙琴浦招手:“你過來。”
趙琴浦自然不敢怠慢,膝行至他腳邊:“陛下?”
皇帝又沉吟了一會兒,森然吐出兩個字:“做掉!”
“不可啊,萬萬不可啊,陛下!”皇後聽見,顧不得薑貴妃的扶製,掙脫開來,撲到皇帝腳下:“陛下,萬萬不可。”
皇帝冷冷看著她,麵色陰沉:“這樣的孽種,難道你還想留?”
皇後抱著皇帝的腿,急切地說:“陛下,出了這樣的醜事,臣妾罪該萬死。陛下雷霆之怒,臣妾與那逆子一同承受便是,孩子卻是無辜的。”
“無辜?”皇帝咬著牙冷笑,“我國朝列祖列宗的臉麵都讓他丟盡了,何來無辜?如今已經這樣的局麵,難道還要留著他,難道你還打算將來給他度玉牒入宗室不成?”
皇後一愣,脫口而出:“這畢竟是陛下的長孫啊!”
一瞬之間,巨大的衝擊仿佛暴風雨席卷而過,在場所有人都驚得說不出話來。猜測是一回事兒,被皇後親口證實又是另外一回事兒。兩位皇子都未及冠,不論誰做下這樣的事情,都是驚天的醜聞。
薑貴妃心知這等宮闈秘事,便是人家說給自己聽也需捂著耳朵不予與聞,何況自己身在其境。她此刻萬分後悔,不該隨薛嬋來湊這個熱鬧,更不該留下來。隻是,皇帝點名讓她留下,卻放走了薛嬋,到底是什麽用意?她是從潛邸時便追隨皇帝的舊妃,對皇帝的性子十分了解,深知他心思深沉,謀慮深遠,舉凡動作必有深意,那麽讓自己留下到底是為了什麽,卻是她無論如何也猜測不透的。
恰在此時外間響起人聲,竇長清掃了一眼寢宮中的情形,二話不說出去應酬,片刻回來稟報:“陛下,二殿下來了。”
皇帝目光陰沉,問:“怎麽隻有他?鴻恪呢?”
“恪兒一早去太廟拜祭,一時怕回不來。”皇後聽見鴻樾到了,深深鬆了口氣。
皇帝盯著皇後看,目光灼灼,如閃電般徹亮令人不敢逼視。皇後仿若未查,恰在此時又追了一句:“陛下,無論如何,那孩子都是皇室骨肉啊。”
皇帝似猛然驚醒一般陡然起身,拔腳就向外走:“讓鴻樾去天極殿見我。此處所有人不得離開,固原,你給我看緊了!”
秦固原響亮地應了一聲,躬身送走皇帝,回身,隻見皇後還麵色蒼白地跪著,而薑貴妃也是坐立不安,無所適從。他歎了口氣,轉向竇長清:“竇公公,您看娘娘們……”
竇長清點點頭:“秦公公若是信得過老身,便交與老身伺候二位娘娘吧。”
秦固原點點頭:“如此最好。趙大人,請隨奴婢來。”
趙琴浦巴不得趕緊離開,擦了擦腦門上的汗,爬起來跟在秦固原的身後出去。
寢宮中隻剩下皇後,薑貴妃和竇長清三人。耳聽得外麵秦固原吩咐人將趙琴浦送到偏室中休息,知道一時不會有人來,竇長清連忙上前與薑貴妃一起將皇後扶起來送到床邊坐著。
薑貴妃到此刻才略定了定神,知道有些話能不問就不問,顧左右而問竇長清:“娘娘受了驚嚇,阿翁,這兒有沒有金璿草,去煮一碗來。”
“阿翁!”皇後叫住竇長清,“不用去了,我沒事兒。”
竇長清向外麵看看,歎了口氣,便不再動。
薑貴妃原想打發竇長清去探探底細,但見皇後阻撓,知道她心中已有成算,也就不再多事,默然陪皇後坐著。一時間三人誰都沒有出聲,相對枯坐,一任時間慢慢流過。
天極殿是皇帝的寢宮,距離鳳棲宮不遠。皇帝白日不是在勤政殿接見外臣,便是在觀海亭處理政務,晚上多數時間宿在嬪妃宮中,隻在想要獨處或者招幸低級嬪禦時才回到這裏,因此雖美其名曰寢宮,皇帝在這裏的時候卻並不多。
但天極殿有一個好處,便是此處所有宮女太監都是皇帝親自遴選簡拔的,不但個個精明幹練,而且都眼明嘴嚴,忠心耿耿。因此皇帝決定在天極殿裏向鴻樾問話。
今日天極殿中當值的是吳佛,見皇帝麵色鐵青,秦固原又沒有在皇帝跟前伺候,不知道出了什麽事兒。他不敢多問,腳不點地跟著皇帝進了寢殿中的一間密室。
皇帝沉聲吩咐:“你在外麵守著,除了鴻樾那個畜生,任何人不得進來。”
吳佛連聲稱是,退出去時已見鴻樾在門外斂色等待著。
“父皇他……”鴻樾麵色蒼白,聲音卻還鎮靜。
吳佛還沒來及回話,皇帝在裏麵已經一疊聲地叫:“讓他進來。”
鴻樾咬咬牙,進了密室。吳佛在他身後將門哐啷一聲關上,室內登時暗了許多。一片昏暗中,隻見皇帝明黃色的衣袍散發著森然的光色。
“兒臣,見過父皇。”鴻樾尚未變聲,此刻心情緊張,聲音顯得十分尖銳。
“跪下!”皇帝的聲音與以往無差。然而在這樣的環境中,聽在鴻樾耳中卻如同響雷般令他心頭猛然一震,身不由己地雙膝一軟,跪倒在皇帝麵前。
“父皇……”
“你開口之前,先聽我說。”皇帝盯著自己的兒子,緩緩道:“到底是怎麽回事兒,你一五一十給我說明白。該如何處置,我自有分寸。若有半分假話……”他冷笑一聲,“別怪我沒有給你機會。”
“兒臣,兒臣明白。”鴻樾答應著,聲音裏的戰栗卻消退了些許。
“你母後宮裏,那個叫薔薇的宮女你可認識?”
“認識。自兒臣搬到母後宮中,便由她貼身伺候。”
皇帝淡淡地問:“她肚子裏的孩子是誰的?”
鴻樾抬起頭向皇帝望來,不妨正遇見皇帝銳利的目光,一怔,方又垂下頭去,“是……”
“鴻樾!”皇帝打斷他的話,“你可想好了,該怎麽答話,說出來的話會有什麽後果,心中需有成算。”
鴻樾又抬頭看了父親一眼,目光中有一絲驚訝閃過,隨即他重重地在地上磕了一個頭,“兒臣不孝,是兒臣的……”最後一個字幾乎沒有說出來。
皇帝死死盯著他,半晌目不轉瞬。
是夜,直到了點燈十分,薑貴妃才從鳳棲宮中被放回來。葵兒蕉兒等人早已慌得亂了神,正不知該如何是好,見到她回來喜得又哭又笑,慌忙捧來水供她擦過臉,又送上糯糯一碗花生粥喝了,這才俱都鬆了口氣。
薑貴妃見幾個侍女仍在擦眼角,放下碗笑道:“不過去的時間久了點兒,何至於就這樣?”
葵兒憤憤地說:“娘娘哪裏知道。娘娘和華嬪要去皇後那裏,便打發我回來,到了吃飯時去玉階館尋去,華嬪娘娘說您被留在了鳳棲宮,我們便又去鳳棲宮等候,不料竟被幾個臉生的太監給訓斥了一頓,說是奉了聖旨看管,不許人進出。再問,還說我們違了宮禁,要捉拿問罪。幸好秦公公出來恰好遇見,替我們說了幾句好話,這才放我們回來。奴婢們想,就連在門外問問都已經如此厲害,那娘娘在裏麵到底出了什麽事兒,卻讓人如何猜去。又不見娘娘傳個一言半語的出來,去問玉階館的華嬪,她竟然推說不方便,連麵都不肯見我們了。想娘娘素日對她何等關照,她卻如此對您,真真想起來就生氣!”
薑貴妃聽她拉拉雜雜說了這許多,忍不住笑起來:“哪裏就那麽多人得罪你了?華嬪本來就與這事無關,又是風口浪尖上,人家避嫌是好意,萬一真有什麽事兒,她那一身說不清的官司總不會牽連咱們。你呀,這是遷怒於人啊。”
葵兒不服氣:“如何與她無關?去鳳棲宮是她提的,娘娘您和她同去,怎麽她回來了,你卻沒回來?不問她,我們能問誰去?”
薑貴妃見跟她說不清楚,隻得笑罵:”真是心眼隻有針尖尖那麽大!現在我也回來了,你們也不必恨這個怨那個了,趕緊把鼻涕眼淚都給我洗了,莫讓人看著以為你們給我哭喪呢。”
葵兒等幾人被她說得不好意思起來,紛紛出去梳洗。
見人都走了,薑貴妃這才扶床坐下,但覺渾身酸軟,竟是連站起來的力氣都沒有了。
皇帝帶著鴻樾離開後,她和皇後,竇長清等人被關了兩個多時辰,直到天將擦黑,秦固原才傳來話說特許貴妃娘娘回去歇息。親自將她送出鳳棲宮的當兒,秦固原又轉述了皇帝一句警告,如今知道此事的人,隻有她被放出去,後宮之中但凡有人知道此事,唯她是問。
薑貴妃自然曉得厲害,默記在心,恨不得飛回自己所居鳳儀閣。
她心中比誰都納悶,究竟是誰的孩子?到底會如何處置?以及,自己被卷進這件事情,到底是因為什麽。
皇子品行不端,這種事情可大可小。薑貴妃出身名門,家族中百年來也有過好幾位後妃,宮廷秘辛,她自幼也聽聞過一些。十幾歲的皇子們大多持寵而嬌行事荒唐,身邊又盡是些少女懷春的侍女,說起風流韻事來,幾乎曆朝都有那麽一兩出。多數暗中將犯了事的侍女處置了,甚或索性收在身邊也不是沒有。引起皇帝如此大的反應,固然事涉準皇儲,除此之外隻怕還有別的原因。隻是這原因到底是什麽,卻難說的很。薑貴妃自問沒有皇帝那樣的謀慮心機,想也是白費勁。維今之計,隻能是小心謹慎,走一步看一步罷了。
正思疑不定的時候,突然外麵傳來通報之聲:“陛下駕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