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日皇後晏起,飛霜將海棠脯送來的時候她還靠在床上全未梳洗。一旁侍女芍藥,牡丹等人端著青鹽澡豆手巾香粉等物無奈等著,皇後卻連床都不肯下。
“你拿來的是什麽?”皇後說起話來也懨懨的,一綹長發順著肩落下來,臉上殘粉猶存,眼睛腫得桃子似的,說話聲音也頗為沙啞。飛霜昨夜已經隱約聽說了皇後宮中有變故,本來能不能見到她都拿不準,不料不但見到了,還是這樣一幅情形。她不願意惹事兒,隻想快點兒將差事完成,便回答道:“是華嬪娘娘秋天自己釀的海棠脯,今日早上找出來,特特讓奴婢給娘娘送來。”
“哦?海棠脯?”皇後興趣不大,隻是勉強維持著應有的禮數,“拿過來看看吧。”
芍藥連忙放下手中的妝匣,接過飛霜手裏的罐子送到皇後麵前去。飛霜小心打量皇後的神色,見她垂目看了看,便揮手讓芍藥拿開。“聞著倒好。”
芍藥笑道:“是呢,好香。一會兒吃過飯,娘娘倒是可以嚐嚐。”
“你是自己饞了吧。”皇後瞟了芍藥一眼,轉向飛霜:“難為華嬪還惦記著我。前日姑臧郡主送的北胡胭脂不錯,讓芍藥撿兩樣顏色鮮亮的包了你回去。華嬪年紀輕輕的,最近氣色忒慘淡了些。”
芍藥將胭脂包好送過來,見皇後精神好些,便笑道:“竇公公剛才還問娘娘幾時起,恪哥兒好來向娘娘辭行。”
皇後麵色微變,想了想對飛霜說:“你回去吧,讓你家娘娘好生保養,過些日子我親自去看她。”
飛霜誠惶誠恐,趕緊跪下替薛嬋謝恩。正要走又被皇後叫住:“你家娘娘近來睡得可好?”
飛霜一怔,不明其意,揣測著回答:“娘娘睡得一向不好,稍微有些動靜都會驚醒,常常整宿不眠,奴婢們都十分擔心。”
皇後留了心,一麵伸胳膊讓芍藥幫她更衣,一麵問:“找太醫看了嗎? ”
“多承貴妃娘娘的關照,這幾個月一直都有太醫過來診脈調養,隻是沒什麽效果罷了。”
皇後點了點頭,不再說話。飛霜知道自己的差事已經差不多了,行了禮正打算出去,皇後突然又問了一句:“薔薇的事兒你知道了嗎?”
飛霜心頭猛跳,麵上不動聲色:“薔薇是誰?”
皇後忽然笑了,擺擺手:“去吧。”
直到飛霜去得遠了,芍藥才笑道:“這個丫頭倒是個伶俐的,怎麽沒分到咱們這兒來。要不讓你跟貴妃娘娘說說吧,正好薔薇走了咱們這兒有個缺。”
皇後瞧了她一眼,似笑非笑:“薑妃現在哪裏還聽得見咱們說話,且等兩日吧,讓她這朵花多開幾天。”她咬著嘴唇想了想,幽幽地說:“再說了,玉階館的人哪兒是貴妃說了算的。”
芍藥一驚,有所醒悟,便不再提起這個話題。
一直在前朝打聽的竇長清差人來稟報,說皇帝已經下了朝,正往天極殿去更衣。朝上封皇長子鴻恪為趙王,任命為西北行軍總管,邊郡統帥,由何永尊緹逋客兩位老將為副將輔佐,立即啟程前往邊郡。皇後聽了副將人選才鬆了口氣。何永尊在軍中三十年,軍功煊赫,聲望極高,又是鴻恪的兵法師父;緹逋客是鄂族人,邊郡土生土長,當年與薛珋蘇子奉一起在軍中任職,這些年也都一直輔佐薛珋鎮守邊郡,對那邊情形十分熟悉。有這兩人輔佐,鴻恪雖然年輕,大致的職責也是應該不在話下。最關鍵的是,皇後深知這兩人都忠心耿耿,絕無異心,確實是可以以性命相托之人。
這樣的安排顯見皇帝是用了心的。皇後想起這些天自己夙夜憂慮難眠,也不禁有些好笑,自覺的確有些反應過度,心中略寬,頓時有了精神。微微點了點頭問:“竇阿翁人呢?”
忽聽外麵有人說話的聲音,芍藥笑道:“正說著就來了。”
竇長清一路從前殿過來,他上了年紀,體力不濟,進來的時候已經微微冒汗。進了門納頭去拜,皇後連忙叫住他:“阿翁這是做什麽,我跟前不不用這樣。”
竇長清這才笑著起身:“想來娘娘也聽說了,奴婢這是向娘娘道喜。”
皇後怔怔瞧著他,突然眼圈一紅:“這有什麽可喜的?活生生把我們母子分開,心頭剜去我一塊肉,難不成我還要去謝恩嗎?”
竇長清嚇了一跳,趕忙使眼色讓芍藥擰了手巾來,自己親自奉上,細聲安慰:“娘娘,凡事要向好了看。這件事情既然已經無可挽回,至少陛下還是疼愛趙王殿下的,各項安排都十分周全,眼看不過就是一兩年的事兒,回來就會封太子,娘娘,這是最好的事情,旁人求之不得。尤其是出了……”他周圍看看,見一旁都是親信,才放低聲音說下去:“薔薇這件事兒,樾哥兒認了,陛下也沒追究,已經是萬幸。恪哥兒這時候離開最好不過。”
這些道理竇長清早就掰開了揉碎了跟皇後說過無數次,她自己也知道再鬧下去沒有意思,隻是心頭一股鬱結之氣無法消散,眼見事情不可挽回,也不過就是在阿翁麵前發泄一下而已。竇長清察言觀色,將皇後的心思揣摩得一清二楚,拿穩時機笑道:“娘娘可別又花了妝,眼見一會兒恪哥兒就要來辭行。他新封了王,是大喜,芍藥玫瑰你們也都打醒精神。”
芍藥笑道:“阿翁放心吧,剛才娘娘已經讓備下賞賜了。”
竇長清點點頭,微笑:“這才對嘛。”
芍藥眼見竇長清並沒有離開皇後身畔的意思,明白他們還有更體己的話要說,衝其他幾個侍女使了個眼色,一行人魚貫出去,將門帶上。
寢殿裏沒了別人,皇後盯著竇長清的眼睛問:“阿翁,讓恪哥兒去,真的沒事兒嗎?”
“娘娘真是太操心了,怎麽會有事兒?剛才不是說了嗎,陛下安排的周詳,裏外都有人照應,恪哥兒去了不過是麵皇旗,不會有事兒的。”
皇後搖了搖頭,突然伸手捉住他的胳膊,長長的指甲幾乎掐進他的肉裏,然而她的語聲卻似是被卡進了喉嚨裏,沒有半點兒實聲,隻是氣息穿過齒間,要說的話如歎息一樣流出來,隨即消散無蹤,不會有第三個人聽得見。她說:“我就是怕陛下的安排。”
竇長清愣了一下,安慰地拍怕她的手背,搖頭:“他不知道。”
她手上力氣卻更大,像是要靠他把自己這個溺水的人拯救出去一樣,追問道:“真的?”
竇長清肯定地點頭:“真的。”
皇後這才鬆了口,仿佛力氣盡失,將自己的臉深深埋入掌心,“我常常做夢,夢見他知道了。”
竇長清冷靜地說:“知道的人都死了。娘娘要還是擔心,將老奴殺了,這件事情就永遠不會泄露出去。”
皇後吃了一驚,抬起頭盯著他,半晌才能確定他不是在說笑,連忙站起來拉住他的手:“阿翁說什麽渾話?就是我死了,也不會放心不下阿翁。阿翁,這宮裏,這世上,我隻有你一個人可以依靠了。”她剛剛哭過,眼睛裏沁著一汪水,晶潤如少女。
竇長清被她拉著手傾訴心事,心思不由自主飛到了很多年前。那時她還是長樂長公主府裏的小郡主,貴為長公主的唯一的外孫女,萬千寵愛集於一身。她是天生注定就要成為皇後的人,從生下來,就被當做皇後來教養。
那正是五月暮春的時節,她的笑聲從半空中傳來,秋千拖曳著裙裾帛披,如一道霞光劃亮天際。就那一瞬間,已經三十多歲的竇長清平生第一次留意到了荼蘼滿架,桃花紛落,清風蟲鳴荷葉田田,留意到空氣中繚繞不去的桑葉清香沁人心脾。經過了漫長的二十多年的寒冬,竇長清被她的笑聲帶進了春天。
“阿翁!”皇後察覺到了竇長清走神,略帶不滿地將他的神思喚回來。
“娘娘……”竇長清略微後退了半步,整理思緒,恭謹地回答:“娘娘請放心,奴婢用這顆人頭擔保,一定確保恪哥兒在邊郡萬無一失。”
皇後點了點頭,“有阿翁這句話,我也就放心了。恪哥兒畢竟是你看著長大的。這麽多年,他對你比對我還親呢。……哎,往後鴻恪不在身邊,也不知道陛下會怎麽發付鴻樾。”
“那是個好孩子。”
皇後點了點頭,頗不甘心:“倒是把薔薇送到薑貴妃那兒去了。”
竇長清沉默了片刻,溫言勸道:“娘娘,有些事兒,退一步海闊天空。”
皇後咬著下唇苦笑,這是她自少年時就養成的毛病,總要這樣,才能將心頭重重波瀾壓一下去。“我身邊沒有人了。”她這話說得輕弱,竇長清幾乎懷疑自己是聽錯了,隻是笑著說:“娘娘這是多慮了。時日還長得很,不妨將來慢做打算。”
話說到這個地步,也就沒有必要再深入下去,皇後換了一副神情,指著一旁幾上那罐海棠脯笑道:“這是早上華嬪讓人送來的,你嚐嚐?”
竇長清謝了恩走過去打開罐子看了看,略有半分疑惑:“眼下送這個來幹什麽?”
“我也正想問你。”皇後盯著竇長清,“那日她跟你都怎麽說的?”
竇長清拈起海棠脯放進嘴裏吃了,點頭:“這是華嬪自己曬的。看來她是在提醒奴婢。”
皇後輕輕笑了笑,“陛下昨夜宿在鳳儀閣,她的日子也不好過了吧?阿翁你怎麽看?”
“時窮節乃見。倒是沒想到華嬪是個有計較的人。宮裏誰是不倒的大樹可以依靠,誰是隨風的蓬草她想必也是看明白了的。”
“隻說幾句話可不成。”
竇長清趕緊點頭:“奴婢明白。”
皇後低下頭細細思量了一會兒,突然說:“讓那孩子去吧。”
竇長清一驚,“娘娘……”
“你不是說好鋼要用在刀刃上嗎?這麽多年,也就等這樣的機會了。”
“可華嬪現在的處境……”
皇後笑了,“你當她真的不受寵了?咱們這位陛下的心思,沒人比我更清楚。別的人都不行,陛下立即就會知道。讓那孩子去吧。”
竇長清歎了口氣,也知道她說的是實情,點了點頭:“好。奴婢這就去辦。”
“你拿來的是什麽?”皇後說起話來也懨懨的,一綹長發順著肩落下來,臉上殘粉猶存,眼睛腫得桃子似的,說話聲音也頗為沙啞。飛霜昨夜已經隱約聽說了皇後宮中有變故,本來能不能見到她都拿不準,不料不但見到了,還是這樣一幅情形。她不願意惹事兒,隻想快點兒將差事完成,便回答道:“是華嬪娘娘秋天自己釀的海棠脯,今日早上找出來,特特讓奴婢給娘娘送來。”
“哦?海棠脯?”皇後興趣不大,隻是勉強維持著應有的禮數,“拿過來看看吧。”
芍藥連忙放下手中的妝匣,接過飛霜手裏的罐子送到皇後麵前去。飛霜小心打量皇後的神色,見她垂目看了看,便揮手讓芍藥拿開。“聞著倒好。”
芍藥笑道:“是呢,好香。一會兒吃過飯,娘娘倒是可以嚐嚐。”
“你是自己饞了吧。”皇後瞟了芍藥一眼,轉向飛霜:“難為華嬪還惦記著我。前日姑臧郡主送的北胡胭脂不錯,讓芍藥撿兩樣顏色鮮亮的包了你回去。華嬪年紀輕輕的,最近氣色忒慘淡了些。”
芍藥將胭脂包好送過來,見皇後精神好些,便笑道:“竇公公剛才還問娘娘幾時起,恪哥兒好來向娘娘辭行。”
皇後麵色微變,想了想對飛霜說:“你回去吧,讓你家娘娘好生保養,過些日子我親自去看她。”
飛霜誠惶誠恐,趕緊跪下替薛嬋謝恩。正要走又被皇後叫住:“你家娘娘近來睡得可好?”
飛霜一怔,不明其意,揣測著回答:“娘娘睡得一向不好,稍微有些動靜都會驚醒,常常整宿不眠,奴婢們都十分擔心。”
皇後留了心,一麵伸胳膊讓芍藥幫她更衣,一麵問:“找太醫看了嗎? ”
“多承貴妃娘娘的關照,這幾個月一直都有太醫過來診脈調養,隻是沒什麽效果罷了。”
皇後點了點頭,不再說話。飛霜知道自己的差事已經差不多了,行了禮正打算出去,皇後突然又問了一句:“薔薇的事兒你知道了嗎?”
飛霜心頭猛跳,麵上不動聲色:“薔薇是誰?”
皇後忽然笑了,擺擺手:“去吧。”
直到飛霜去得遠了,芍藥才笑道:“這個丫頭倒是個伶俐的,怎麽沒分到咱們這兒來。要不讓你跟貴妃娘娘說說吧,正好薔薇走了咱們這兒有個缺。”
皇後瞧了她一眼,似笑非笑:“薑妃現在哪裏還聽得見咱們說話,且等兩日吧,讓她這朵花多開幾天。”她咬著嘴唇想了想,幽幽地說:“再說了,玉階館的人哪兒是貴妃說了算的。”
芍藥一驚,有所醒悟,便不再提起這個話題。
一直在前朝打聽的竇長清差人來稟報,說皇帝已經下了朝,正往天極殿去更衣。朝上封皇長子鴻恪為趙王,任命為西北行軍總管,邊郡統帥,由何永尊緹逋客兩位老將為副將輔佐,立即啟程前往邊郡。皇後聽了副將人選才鬆了口氣。何永尊在軍中三十年,軍功煊赫,聲望極高,又是鴻恪的兵法師父;緹逋客是鄂族人,邊郡土生土長,當年與薛珋蘇子奉一起在軍中任職,這些年也都一直輔佐薛珋鎮守邊郡,對那邊情形十分熟悉。有這兩人輔佐,鴻恪雖然年輕,大致的職責也是應該不在話下。最關鍵的是,皇後深知這兩人都忠心耿耿,絕無異心,確實是可以以性命相托之人。
這樣的安排顯見皇帝是用了心的。皇後想起這些天自己夙夜憂慮難眠,也不禁有些好笑,自覺的確有些反應過度,心中略寬,頓時有了精神。微微點了點頭問:“竇阿翁人呢?”
忽聽外麵有人說話的聲音,芍藥笑道:“正說著就來了。”
竇長清一路從前殿過來,他上了年紀,體力不濟,進來的時候已經微微冒汗。進了門納頭去拜,皇後連忙叫住他:“阿翁這是做什麽,我跟前不不用這樣。”
竇長清這才笑著起身:“想來娘娘也聽說了,奴婢這是向娘娘道喜。”
皇後怔怔瞧著他,突然眼圈一紅:“這有什麽可喜的?活生生把我們母子分開,心頭剜去我一塊肉,難不成我還要去謝恩嗎?”
竇長清嚇了一跳,趕忙使眼色讓芍藥擰了手巾來,自己親自奉上,細聲安慰:“娘娘,凡事要向好了看。這件事情既然已經無可挽回,至少陛下還是疼愛趙王殿下的,各項安排都十分周全,眼看不過就是一兩年的事兒,回來就會封太子,娘娘,這是最好的事情,旁人求之不得。尤其是出了……”他周圍看看,見一旁都是親信,才放低聲音說下去:“薔薇這件事兒,樾哥兒認了,陛下也沒追究,已經是萬幸。恪哥兒這時候離開最好不過。”
這些道理竇長清早就掰開了揉碎了跟皇後說過無數次,她自己也知道再鬧下去沒有意思,隻是心頭一股鬱結之氣無法消散,眼見事情不可挽回,也不過就是在阿翁麵前發泄一下而已。竇長清察言觀色,將皇後的心思揣摩得一清二楚,拿穩時機笑道:“娘娘可別又花了妝,眼見一會兒恪哥兒就要來辭行。他新封了王,是大喜,芍藥玫瑰你們也都打醒精神。”
芍藥笑道:“阿翁放心吧,剛才娘娘已經讓備下賞賜了。”
竇長清點點頭,微笑:“這才對嘛。”
芍藥眼見竇長清並沒有離開皇後身畔的意思,明白他們還有更體己的話要說,衝其他幾個侍女使了個眼色,一行人魚貫出去,將門帶上。
寢殿裏沒了別人,皇後盯著竇長清的眼睛問:“阿翁,讓恪哥兒去,真的沒事兒嗎?”
“娘娘真是太操心了,怎麽會有事兒?剛才不是說了嗎,陛下安排的周詳,裏外都有人照應,恪哥兒去了不過是麵皇旗,不會有事兒的。”
皇後搖了搖頭,突然伸手捉住他的胳膊,長長的指甲幾乎掐進他的肉裏,然而她的語聲卻似是被卡進了喉嚨裏,沒有半點兒實聲,隻是氣息穿過齒間,要說的話如歎息一樣流出來,隨即消散無蹤,不會有第三個人聽得見。她說:“我就是怕陛下的安排。”
竇長清愣了一下,安慰地拍怕她的手背,搖頭:“他不知道。”
她手上力氣卻更大,像是要靠他把自己這個溺水的人拯救出去一樣,追問道:“真的?”
竇長清肯定地點頭:“真的。”
皇後這才鬆了口,仿佛力氣盡失,將自己的臉深深埋入掌心,“我常常做夢,夢見他知道了。”
竇長清冷靜地說:“知道的人都死了。娘娘要還是擔心,將老奴殺了,這件事情就永遠不會泄露出去。”
皇後吃了一驚,抬起頭盯著他,半晌才能確定他不是在說笑,連忙站起來拉住他的手:“阿翁說什麽渾話?就是我死了,也不會放心不下阿翁。阿翁,這宮裏,這世上,我隻有你一個人可以依靠了。”她剛剛哭過,眼睛裏沁著一汪水,晶潤如少女。
竇長清被她拉著手傾訴心事,心思不由自主飛到了很多年前。那時她還是長樂長公主府裏的小郡主,貴為長公主的唯一的外孫女,萬千寵愛集於一身。她是天生注定就要成為皇後的人,從生下來,就被當做皇後來教養。
那正是五月暮春的時節,她的笑聲從半空中傳來,秋千拖曳著裙裾帛披,如一道霞光劃亮天際。就那一瞬間,已經三十多歲的竇長清平生第一次留意到了荼蘼滿架,桃花紛落,清風蟲鳴荷葉田田,留意到空氣中繚繞不去的桑葉清香沁人心脾。經過了漫長的二十多年的寒冬,竇長清被她的笑聲帶進了春天。
“阿翁!”皇後察覺到了竇長清走神,略帶不滿地將他的神思喚回來。
“娘娘……”竇長清略微後退了半步,整理思緒,恭謹地回答:“娘娘請放心,奴婢用這顆人頭擔保,一定確保恪哥兒在邊郡萬無一失。”
皇後點了點頭,“有阿翁這句話,我也就放心了。恪哥兒畢竟是你看著長大的。這麽多年,他對你比對我還親呢。……哎,往後鴻恪不在身邊,也不知道陛下會怎麽發付鴻樾。”
“那是個好孩子。”
皇後點了點頭,頗不甘心:“倒是把薔薇送到薑貴妃那兒去了。”
竇長清沉默了片刻,溫言勸道:“娘娘,有些事兒,退一步海闊天空。”
皇後咬著下唇苦笑,這是她自少年時就養成的毛病,總要這樣,才能將心頭重重波瀾壓一下去。“我身邊沒有人了。”她這話說得輕弱,竇長清幾乎懷疑自己是聽錯了,隻是笑著說:“娘娘這是多慮了。時日還長得很,不妨將來慢做打算。”
話說到這個地步,也就沒有必要再深入下去,皇後換了一副神情,指著一旁幾上那罐海棠脯笑道:“這是早上華嬪讓人送來的,你嚐嚐?”
竇長清謝了恩走過去打開罐子看了看,略有半分疑惑:“眼下送這個來幹什麽?”
“我也正想問你。”皇後盯著竇長清,“那日她跟你都怎麽說的?”
竇長清拈起海棠脯放進嘴裏吃了,點頭:“這是華嬪自己曬的。看來她是在提醒奴婢。”
皇後輕輕笑了笑,“陛下昨夜宿在鳳儀閣,她的日子也不好過了吧?阿翁你怎麽看?”
“時窮節乃見。倒是沒想到華嬪是個有計較的人。宮裏誰是不倒的大樹可以依靠,誰是隨風的蓬草她想必也是看明白了的。”
“隻說幾句話可不成。”
竇長清趕緊點頭:“奴婢明白。”
皇後低下頭細細思量了一會兒,突然說:“讓那孩子去吧。”
竇長清一驚,“娘娘……”
“你不是說好鋼要用在刀刃上嗎?這麽多年,也就等這樣的機會了。”
“可華嬪現在的處境……”
皇後笑了,“你當她真的不受寵了?咱們這位陛下的心思,沒人比我更清楚。別的人都不行,陛下立即就會知道。讓那孩子去吧。”
竇長清歎了口氣,也知道她說的是實情,點了點頭:“好。奴婢這就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