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吹來,吹落一池槐花,散落在水麵上,帶著凋敝的黯淡。
薛嬋淡漠地收回目光,轉頭就看見不遠處一座石橋上,翕王屏退了身後跟著的隨從,朝這邊過來。
玉鍾驚詫道:“哎呀,那不是翕王嗎?”
薛嬋摸了摸嘴角,發現僵硬的麵上並沒有扯出笑容,這才放下心來,淡淡道:“是便是了,大驚小怪做什麽?”
“聽人說翕王不在京中,沒想到卻在這兒遇見了。”
“是啊,還真是意外呢。”薛嬋說完便捧著茶杯低頭去吹浮梗,以此掩飾她心中的慌亂,並且躲避玉鍾窺探的目光。
“娘娘好興致。”
薛嬋起身行禮,稱呼卻別致:“叔父。”
翕王一怔,自嘲地笑了笑:“娘娘是不想見到本王?是本王冒昧打擾了?”
薛嬋並不回答,卻淡淡笑道:“這裏有今年新釀的杏花酒,叔父不嫌棄的話,嚐一杯如何?”
“那自然好。”翕王在薛嬋對麵的石凳上坐下,卻有些驚訝:“天氣還不算暖,娘娘大病初愈,不多添件衣服?”
薛嬋揮退玉鍾,親自執壺為翕王斟酒:“喝了酒,就不冷了。”
翕王目光盯牢她,似乎是想從她的眉宇間試探出深淺了,然而除了隨風飄落在她額頭的一瓣落瑛,卻是什麽都看不出來。
酒是淡淡的緋色。翕王聞了聞,卻是用溫醇的米酒所釀,透著一股清香。
薛嬋淡淡看著他,也不催促,給自己也斟了一杯喝下去,隻覺一股熱氣沿著肚腹向上蔓延,不一刻便覺得兩頰發燙。她用冰涼的手背去貼臉上的皮膚,笑道:“叔父是怕酒中有毒?”
翕王興趣更濃,索性放下酒杯問:“娘娘就不想知道本王為什麽在這裏?”
“跟我有關嗎?”
翕王忍不住笑出聲來:“怕是有點。”
薛嬋歎了口氣,酒意上來,眼睛瑩潤有神:“難道叔父等著我問了才肯說?”
翕王正要開口,突然一隻酒杯卻送到了唇前,薛嬋說:“既然是來找我的,先喝了這杯酒再說話。”
翕王一愣,朝玉鍾看去。見她默默搖頭,也是一臉不解,想了想,索性接過酒杯一飲而盡。“娘娘……”
薛嬋將手指豎在唇前:“噓……別說話,他們在聽。”
“誰?誰在聽?”
薛嬋帶著醉意的眼睛似是染上了霞色,抬頭望向天空,像是解釋,又像是喃喃自語:“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玉鍾連忙過來扶住她,隻說:“娘娘醉了。”
“醉便醉了,怕什麽。”薛嬋不顧玉鍾阻攔,從桌上拿起酒壺,自斟自飲:“以前不懂飲酒的好,如今才知道,原來酒喝了是能醉的,而醉了的人,說話是信不得的。”
玉鍾還要再勸,翕王卻說:“你去橋邊看著,別讓人過來。我跟你家娘娘說幾句話。”
“是。”玉鍾對翕王言聽計從,甚至不去看一眼醉意漸濃的薛嬋,轉身就走。
薛嬋以往從不飲酒,這杏花酒雖不烈,對她而言也已經到了極限。頭似有千金重,太陽穴一下一下跳得厲害,腳下卻仿佛踩在了泥坑裏,歪歪斜斜站立不穩。“讓叔父見笑了。”她扶著桌子緩緩坐下,手肘支在桌麵上,衣袖垂落,露出腕子上一枚深潭般綠森森的鐲子。
翕王隻覺在這鐲子的映襯下,她手腕的皮膚白得仿佛羊脂玉一般,竟有些挪不開眼。
“叔父和玉鍾是舊識吧?”薛嬋掩著臉,聲音從手下幽幽地逸出來。
翕王一愣,連忙擺脫遐思,淡淡道:“跟她算不得,倒是跟她的兄長是舊識。”
薛嬋的手落下,一雙明眸燦若明星:“她說她的兄長本在我哥哥帳下效力。”
翕王微笑:“正是。本王也是在薛帥帳中與她兄長結識的。”
薛嬋拿出那個玉佛來,握在手中輕輕摩挲。
翕王看見了,點頭道:“看來玉鍾不辱使命。”
“你想要什麽?”
翕王似乎愣了愣,笑道:“娘娘這話是什麽意思?”
“叔父不是有話要對我說嗎?”
“這……”翕王攤手:“娘娘倒是把話都說完了,本王已經無話可說。”他後退兩步,一抱拳:“娘娘,後會有期。”
玉鍾站在橋上,遠遠看見一隊人彩衣招展地朝這邊過來,及看清了來人,連忙跑下橋來報信。不料繞到槐樹下,隻見薛嬋一人捏著酒杯慢慢啜飲。
“這麽慌張做什麽?”
“有人來了。”
“來便來,莫非你我就如此見不得人嗎?”
“是……崔頤妃。”
送到唇邊的酒杯一頓,薛嬋略帶譏諷地笑了笑:“哦。”
自崔霞封妃後兩人隻在給翕王接風的家宴上照過麵。當日人多,崔霞身為後宮新貴,自然不肯與薛嬋多做糾纏,然而她等著這一日已經等了很久。
薛嬋確實醉得厲害,眼前一片模糊,隻恍惚看見樹蔭下影影幢幢都是人,當先一個紅衣麗人,走近了打量著自己。
玉鍾上來攙扶:“娘娘,是頤妃娘娘來了。”
“快扶我見禮。”薛嬋伸手,卻幾次都撲了個空,隻得招手:“玉鍾你來,扶扶我。”
其實玉鍾幾次伸手都被她晃開,此時在崔霞虎視眈眈的注視下,連頭都不敢抬,目不斜視,強行捉住薛嬋亂揮舞的手,將她撐了起來。
崔霞用衣袖掩著鼻子,湊近打量她:“怎麽醉成這個樣子?我分明記得你以前不喝酒的。”
薛嬋嘿嘿地笑,顫巍巍將自己的酒杯拿起來送到她麵前:“娘娘嚐嚐,杏花酒。”
崔霞一怔,低頭去看杯中緋色的酒液,說話的聲音冷了許多:“華嬪是真醉了。”
玉鍾連忙說:“奴婢這就送華嬪娘娘回宮歇息。”
“等一下。”崔霞看著桌子上另一隻還剩下半杯酒的杯子,饒有興味地拿起來打量:“華嬪是跟誰喝酒來的?”
“沒……沒人呀。”
崔霞手一揚,杯中剩下的酒盡數潑在了玉鍾的臉上:“扯謊!這杯子誰用過?”
玉鍾噗通一聲跪下,連連叩頭:“娘娘明鑒,真的沒有別人。”
崔霞冷笑:“莫非華嬪一個人要用兩隻酒杯不成?”
薛嬋突然開口:“這杯,是給蘇子奉的。”
崔霞變色。蘇子奉的典故她是知道的,隻是沒想到入宮這些年,薛嬋口中還能說出這個名字來。她微一沉吟,扭頭問身後侍女素馨:“陛下現在何處?”
“剛剛問過吳佛公公,陛下今日去西山進香去了。”
有了這句話做底,崔霞心中略定,回頭看著薛嬋冷笑:“蘇子奉是什麽人?身為後宮嬪妃,卻與個來曆不明的男人私自宴飲,華嬪,你有什麽要解釋的嗎?”
薛嬋尚自混沌,隻覺頭痛欲裂,抬頭撞上崔霞冰冷的目光,就像整個人沉入了冬天的湖水裏一樣,隻覺周身疼痛,卻一句話也想不起來說。
玉鍾急了,仰起頭大聲說:“頤妃娘娘這是什麽意思?我們娘娘並沒有與什麽男人私自宴飲,何況深宮之中,哪裏會有什麽來曆不明的人……”
“多嘴!”不等崔霞有所動作,素馨從她身後出來,一巴掌將玉鍾又打倒在地上:“既然不是來曆不明的男人,那娘娘問有誰在,卻為何不說實話?”
玉鍾被打得兩耳嗡嗡作響,卻還是聽見了這話,一顆心沉入了最深處。原來崔頤妃並不是偶然路過,她顯然是得到了什麽消息,專門來找錯處的。
薛嬋到這時才仿佛醒過來一般,晃晃悠悠地站起來,不顧崔霞的後退,從她手中將杯子拿過來。
杯中隻殘存一抹緋色的痕跡。
薛嬋似是十分浪費,搖了搖頭:“可惜了,你不是也最喜歡邊城紅柳鎮的杏花酒嗎?”
崔霞一時間勃然變色。
薛嬋淡漠地收回目光,轉頭就看見不遠處一座石橋上,翕王屏退了身後跟著的隨從,朝這邊過來。
玉鍾驚詫道:“哎呀,那不是翕王嗎?”
薛嬋摸了摸嘴角,發現僵硬的麵上並沒有扯出笑容,這才放下心來,淡淡道:“是便是了,大驚小怪做什麽?”
“聽人說翕王不在京中,沒想到卻在這兒遇見了。”
“是啊,還真是意外呢。”薛嬋說完便捧著茶杯低頭去吹浮梗,以此掩飾她心中的慌亂,並且躲避玉鍾窺探的目光。
“娘娘好興致。”
薛嬋起身行禮,稱呼卻別致:“叔父。”
翕王一怔,自嘲地笑了笑:“娘娘是不想見到本王?是本王冒昧打擾了?”
薛嬋並不回答,卻淡淡笑道:“這裏有今年新釀的杏花酒,叔父不嫌棄的話,嚐一杯如何?”
“那自然好。”翕王在薛嬋對麵的石凳上坐下,卻有些驚訝:“天氣還不算暖,娘娘大病初愈,不多添件衣服?”
薛嬋揮退玉鍾,親自執壺為翕王斟酒:“喝了酒,就不冷了。”
翕王目光盯牢她,似乎是想從她的眉宇間試探出深淺了,然而除了隨風飄落在她額頭的一瓣落瑛,卻是什麽都看不出來。
酒是淡淡的緋色。翕王聞了聞,卻是用溫醇的米酒所釀,透著一股清香。
薛嬋淡淡看著他,也不催促,給自己也斟了一杯喝下去,隻覺一股熱氣沿著肚腹向上蔓延,不一刻便覺得兩頰發燙。她用冰涼的手背去貼臉上的皮膚,笑道:“叔父是怕酒中有毒?”
翕王興趣更濃,索性放下酒杯問:“娘娘就不想知道本王為什麽在這裏?”
“跟我有關嗎?”
翕王忍不住笑出聲來:“怕是有點。”
薛嬋歎了口氣,酒意上來,眼睛瑩潤有神:“難道叔父等著我問了才肯說?”
翕王正要開口,突然一隻酒杯卻送到了唇前,薛嬋說:“既然是來找我的,先喝了這杯酒再說話。”
翕王一愣,朝玉鍾看去。見她默默搖頭,也是一臉不解,想了想,索性接過酒杯一飲而盡。“娘娘……”
薛嬋將手指豎在唇前:“噓……別說話,他們在聽。”
“誰?誰在聽?”
薛嬋帶著醉意的眼睛似是染上了霞色,抬頭望向天空,像是解釋,又像是喃喃自語:“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玉鍾連忙過來扶住她,隻說:“娘娘醉了。”
“醉便醉了,怕什麽。”薛嬋不顧玉鍾阻攔,從桌上拿起酒壺,自斟自飲:“以前不懂飲酒的好,如今才知道,原來酒喝了是能醉的,而醉了的人,說話是信不得的。”
玉鍾還要再勸,翕王卻說:“你去橋邊看著,別讓人過來。我跟你家娘娘說幾句話。”
“是。”玉鍾對翕王言聽計從,甚至不去看一眼醉意漸濃的薛嬋,轉身就走。
薛嬋以往從不飲酒,這杏花酒雖不烈,對她而言也已經到了極限。頭似有千金重,太陽穴一下一下跳得厲害,腳下卻仿佛踩在了泥坑裏,歪歪斜斜站立不穩。“讓叔父見笑了。”她扶著桌子緩緩坐下,手肘支在桌麵上,衣袖垂落,露出腕子上一枚深潭般綠森森的鐲子。
翕王隻覺在這鐲子的映襯下,她手腕的皮膚白得仿佛羊脂玉一般,竟有些挪不開眼。
“叔父和玉鍾是舊識吧?”薛嬋掩著臉,聲音從手下幽幽地逸出來。
翕王一愣,連忙擺脫遐思,淡淡道:“跟她算不得,倒是跟她的兄長是舊識。”
薛嬋的手落下,一雙明眸燦若明星:“她說她的兄長本在我哥哥帳下效力。”
翕王微笑:“正是。本王也是在薛帥帳中與她兄長結識的。”
薛嬋拿出那個玉佛來,握在手中輕輕摩挲。
翕王看見了,點頭道:“看來玉鍾不辱使命。”
“你想要什麽?”
翕王似乎愣了愣,笑道:“娘娘這話是什麽意思?”
“叔父不是有話要對我說嗎?”
“這……”翕王攤手:“娘娘倒是把話都說完了,本王已經無話可說。”他後退兩步,一抱拳:“娘娘,後會有期。”
玉鍾站在橋上,遠遠看見一隊人彩衣招展地朝這邊過來,及看清了來人,連忙跑下橋來報信。不料繞到槐樹下,隻見薛嬋一人捏著酒杯慢慢啜飲。
“這麽慌張做什麽?”
“有人來了。”
“來便來,莫非你我就如此見不得人嗎?”
“是……崔頤妃。”
送到唇邊的酒杯一頓,薛嬋略帶譏諷地笑了笑:“哦。”
自崔霞封妃後兩人隻在給翕王接風的家宴上照過麵。當日人多,崔霞身為後宮新貴,自然不肯與薛嬋多做糾纏,然而她等著這一日已經等了很久。
薛嬋確實醉得厲害,眼前一片模糊,隻恍惚看見樹蔭下影影幢幢都是人,當先一個紅衣麗人,走近了打量著自己。
玉鍾上來攙扶:“娘娘,是頤妃娘娘來了。”
“快扶我見禮。”薛嬋伸手,卻幾次都撲了個空,隻得招手:“玉鍾你來,扶扶我。”
其實玉鍾幾次伸手都被她晃開,此時在崔霞虎視眈眈的注視下,連頭都不敢抬,目不斜視,強行捉住薛嬋亂揮舞的手,將她撐了起來。
崔霞用衣袖掩著鼻子,湊近打量她:“怎麽醉成這個樣子?我分明記得你以前不喝酒的。”
薛嬋嘿嘿地笑,顫巍巍將自己的酒杯拿起來送到她麵前:“娘娘嚐嚐,杏花酒。”
崔霞一怔,低頭去看杯中緋色的酒液,說話的聲音冷了許多:“華嬪是真醉了。”
玉鍾連忙說:“奴婢這就送華嬪娘娘回宮歇息。”
“等一下。”崔霞看著桌子上另一隻還剩下半杯酒的杯子,饒有興味地拿起來打量:“華嬪是跟誰喝酒來的?”
“沒……沒人呀。”
崔霞手一揚,杯中剩下的酒盡數潑在了玉鍾的臉上:“扯謊!這杯子誰用過?”
玉鍾噗通一聲跪下,連連叩頭:“娘娘明鑒,真的沒有別人。”
崔霞冷笑:“莫非華嬪一個人要用兩隻酒杯不成?”
薛嬋突然開口:“這杯,是給蘇子奉的。”
崔霞變色。蘇子奉的典故她是知道的,隻是沒想到入宮這些年,薛嬋口中還能說出這個名字來。她微一沉吟,扭頭問身後侍女素馨:“陛下現在何處?”
“剛剛問過吳佛公公,陛下今日去西山進香去了。”
有了這句話做底,崔霞心中略定,回頭看著薛嬋冷笑:“蘇子奉是什麽人?身為後宮嬪妃,卻與個來曆不明的男人私自宴飲,華嬪,你有什麽要解釋的嗎?”
薛嬋尚自混沌,隻覺頭痛欲裂,抬頭撞上崔霞冰冷的目光,就像整個人沉入了冬天的湖水裏一樣,隻覺周身疼痛,卻一句話也想不起來說。
玉鍾急了,仰起頭大聲說:“頤妃娘娘這是什麽意思?我們娘娘並沒有與什麽男人私自宴飲,何況深宮之中,哪裏會有什麽來曆不明的人……”
“多嘴!”不等崔霞有所動作,素馨從她身後出來,一巴掌將玉鍾又打倒在地上:“既然不是來曆不明的男人,那娘娘問有誰在,卻為何不說實話?”
玉鍾被打得兩耳嗡嗡作響,卻還是聽見了這話,一顆心沉入了最深處。原來崔頤妃並不是偶然路過,她顯然是得到了什麽消息,專門來找錯處的。
薛嬋到這時才仿佛醒過來一般,晃晃悠悠地站起來,不顧崔霞的後退,從她手中將杯子拿過來。
杯中隻殘存一抹緋色的痕跡。
薛嬋似是十分浪費,搖了搖頭:“可惜了,你不是也最喜歡邊城紅柳鎮的杏花酒嗎?”
崔霞一時間勃然變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