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旭的意識連接上了納米機器人聚合體。


    伴隨著原本聚合成戴森球的納米機器人,識別出林旭的身份的那一刻。


    一切風暴,戛然而止。


    就好像時間被按下了暫停鍵。


    整個宇宙都仿佛在這一刻,靜止了下來。


    糾結成為一團不可名狀怪物的納米機器人聚合體,瞬間從暴走中平複了下來。


    無數從這一團中延伸出去的長鞭,也重新開始收縮了回去。


    林旭甚至還沒有下達任何命令,僅僅是他的意識降臨,他的安撫,便讓一切重新歸於了平靜。


    隨後,意識降臨與納米機器人聚合體之上的林旭,這才開始梳理扭曲糾結在一起的納米機器人。


    其實到是不需要怎麽梳理,隻要讓所有的納米機器人重新納米化,然後再重新聚合在一起,那麽原本糾纏在一起的部位,也就重新理順了。


    於是無數躲藏到了地球身後,終於逃出升天的普通文明便看到了,那原本是戴森球,現在卻扭曲在一起的物體,忽然一陣模糊,就好像化為了一陣霧氣一般,隨後又重新凝結成為了實體。


    而這回,原本看起來糾結成一團,不可名狀的足有小半個類地行星一般大小的巨大天體,終於不再是扭曲成一團不可名狀的樣子了。


    看起來終於有了條理。


    而那一根根觸手也收了回去,匯聚到巨大天體之中。


    同時那巨大的天體,則是還在不斷的變換著形狀,就仿佛是液體的一般,在太空之中流動著。


    “納米機器人,原來索亞人的戴森球,真的是納米機器人建造起來的。”


    “不可思議,不可思議,索亞人到底是怎麽製造出如此不可思議的納米機器人的?”


    “你不會真覺得,這樣的納米機器人,是索亞人能夠製造出來的吧?”


    “是啊,如果隻是利用納米機器人製造戴森球,雖然不可思議,但勉強也能理解。但是眼前這樣的,納米機器人隨時變換成各種形態,甚至在液態與氣態之間轉換,怎麽可能做到?我不相信索亞人會有這樣的技術,我甚至懷疑高等文明也不會有這樣的技術。”


    “所以,索亞人到底是哪來的這樣的技術?”


    “該不會是偷來的吧?所以現在原主上門取回了。”


    躲藏在地球後麵的一眾普通文明的飛船,互相之間用通訊分享著各自的猜測。


    漸漸的大家取得了某種共識。


    以索亞人的能力,根本不可能發明出這樣的技術,如果真要是索亞人發明的,他們也不可能到現在還是普通文明。


    所以一定是索亞人用某種不光彩的手段竊取了技術,現在正主找上門來了。


    否則為什麽剛才戴森球還在暴走,正主的星球一飛過去,戴森球聚集成的天體,立刻乖巧了起來。


    而隨後發生的事情,更是肯定了大家的看法。


    同時也將所有人,再次驚的目瞪口呆。


    因為林旭在控製住足足有小半個類地行星般大小的納米機器人聚合體之後,一時間不知道該如何處置這麽龐大的納米機器人聚合體。


    最後突發奇想。


    幹脆用這些納米機器人來補充地球的質量好了。


    之前還打算挖掘拉莫星上的山石礦藏等等來補充質量的。


    但是現在既然有小半個行星大小的納米機器人聚合體,還有什麽比這個更適合補充質量的。


    而且相比起普通的充滿了雜質的山石,這些納米機器人聚合體,可是更加純粹的好東西,好歹也是納米機器人啊。


    唯一的缺點就是,這種納米機器人屬於第三代納米機器人的變種,雖然能夠自我複製,但是泛用性不如普通的第三代納米機器人,所以無法像普通的第三代納米機器人那樣當成靈氣來使用。


    但隻要是納米機器人,肯定好過普通的山石礦藏就是了。


    而且林旭還有另一個想法。


    這些變種的納米機器人,既然能夠作為戴森球使用,那麽在強度上還是達標的。


    雖然強度不如地球上正在建造的天柱,以及林旭準備建造的地球穹頂,所使用的專門建材。


    但是如果將其覆蓋在地球上空,作為臨時穹頂使用。


    先把穹頂搭建起來,將地球的生態先恢複起來。


    然後真正的地球穹頂也繼續建造,等完成時就可以自然而然的取代舊有的臨時穹頂了。


    這個想法讓林旭都忍不住的激動了起來。


    本來以為起碼還要好幾百年,地球穹頂才能建好,但是如果利用這些變種納米機器人的話,臨時穹頂用不了多久就能使用了。


    地球上的生態能夠恢複,能看看真正的藍天,豈不比這虛假的天空強多了。


    於是林旭立刻向鎮星說了自己的想法。


    鎮星計算之後,認為可行。


    既然可行,那林旭也就開始操作了。


    於是太空中,匯聚在一起足有小半顆類地行星大小的納米機器人聚合體,猶如液體一般的向著地球所在流了過來。


    看的旁觀的普通文明,各種記錄設備瘋狂的記錄著這不可思議的一幕。


    “我的天神啊,這真是,太不可思議了。”


    “這到底是何等的偉力啊,宇宙中流動的河流。”


    “河流組成了星球,星球又化為了河流,我真不是在做夢嗎?”


    嘴上叫著不可思議,手上錄製的動作絲毫不停。


    等回頭回到了各自的文明,可就有的牛皮可吹了。


    說不定光是靠著販賣此時這景象的視頻,都足夠他們發家致富,再也不用跑出來累死累活的倒買倒賣了。


    大量的納米機器人聚合體,流動到距離地球一定距離的位置,開始重新匯聚。


    聚集成為一個又一個方圓十萬米大小的球體。


    無數個球體在地球的一定距離之外形成,隨後這些球體才一個又一個排成隊的向著地球飛來。


    隻有方圓十萬米大小的球體,產生的引力已經不會像之前單獨小半個類地行星大小時那麽大了,也不會引動地球與納米機器人聚合體相撞。


    再加上這些球體內部,也由納米機器人生成了反重力裝置。


    於是一個個球體,向著地球的表麵降落而去。


    然後穩穩當當的停靠在地球的各處。


    有些重新化為了流體,填補了挖掘出了大量質量的太平洋,將太平洋的海溝,重新恢複到了原本的深度。


    也有些化為流體,流入了地底深處,同樣將之前挖掘的部分填滿。


    就這樣,很快地球這一千餘年來被使用掉的質量,就被重新補充了回來。


    與此同時,另外的那些球體,則是化為了一座座山峰,落在了地球的各處。


    喜馬拉雅山脈更是被整體堆高了上萬米,珠穆朗瑪峰從原本的8848米高,變成了18848米高。


    不過,這些用掉的變種納米機器人,也隻是一小部分罷了。


    大量的變種納米機器人,還是用在了覆蓋整個地球的臨時穹頂之上。


    首先是無數的納米機器人,順著已經建造了一半的天柱,向上攀升著,在已經建造了大半的天柱之上,繼續向上攀升,組成了天柱的上半部分。


    以後,自律機械聚合體還會繼續建造天柱,天柱每上升一米,納米機器人就會收縮一米,直到真正的天柱,徹底取代納米機器人聚合而成的天柱。


    但是現在,由納米機器人組成的臨時天柱,很快就達到了十萬米的高度。


    百萬根臨時天柱完成了。


    隨後,納米機器人以一個個天柱為中心,向著四麵八方擴散,組成包裹住了整個地球的臨時穹頂。


    距離地球地麵十萬米的高空中,臨時穹頂完成了。


    接下來,就是恢複地球的大氣,恢複地球的生態。


    那就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完成的了。


    保守估計,也要幾十年,上百年吧。


    但是當林旭站在地麵上,仰望天空,看著那已經完全被包裹住的天空,卻仿佛已經看到了大氣恢複後的藍天。


    那是真正的藍天。


    雖然太陽還會是核聚變模擬出來的虛假的太陽,但藍天會是真正的藍天。


    暫時,這就足夠了。


    “鎮星,檢索一下這處星係內,哪顆行星上有著大氣需要的物質,我們需要抽取過來,補充地球上逸散的大氣成分了。”林旭極為振奮的說道。


    “主人,星係內第四顆行星,曾經應該是索亞人的母星,雖然因為失去陽光照射,上麵已經是一片死寂,但是上麵還有著充足的大氣成分。”鎮星很快回答道。


    “索亞人的母星啊。”林旭沉默了一下。


    畢竟索亞人的滅亡,林旭也是挺感慨的。


    但隨後還是決定道。


    “那就這裏吧,盡快恢複地球上的大氣成分。”


    “遵命,主人!”


    鎮星架勢著地球,向著索亞人的母星所在而去。


    “主人,是否開始製造人造太陽?”


    所謂的人造太陽,自然就是要掛到地球穹頂之上的,模擬太陽東升西落的太陽了。


    人造太陽自然不需要像真正的太陽那樣,散發出擴散到宇宙深處的光芒。


    但是也要足夠孕育地球上的生態才行。


    所以也是不可馬虎的。


    也幸好林旭現在掌握的科技水平足夠,否則還真造不出來。


    而按照原定計劃,人造太陽是要等幾百年後,地球穹頂建造的差不多後,才會開始建造的。


    現在因為臨時穹頂的出現,到是要提前了。


    “開始吧,還有人造月亮也別忘了。”林旭點頭,也沒忘了提醒一下。


    鎮星自然不會忘。


    而等到人造太陽掛上了天空,大氣重新充盈,地球從冰封中解凍。


    就可以向各大洋中投放藻類,以及一些單細胞生物。


    從藻類開始,逐步恢複生態圈了。


    ps:慣例的求下月票,推薦票,感謝大家支持,謝謝。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帶地球去流浪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白手套奶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白手套奶茶並收藏我帶地球去流浪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