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劉府回來以後,溫秋筠除了拜訪金樂公主之外,便再沒有外出。


    劉嫣若說得沒錯,陸後確實聽說了溫秋筠大鬧燒尾宴一事,並且對她大加讚賞。


    陸後本身自己就性格十分彪悍,從來不排斥以武力解決問題的方式,能動手能解決的絕不動口。


    金樂公主也為溫秋筠感到十分開心,興奮地說道,“小筠你就應該這樣,憑什麽受氣!上次我看見你庶妹穿得花裏胡哨,就知道是個不檢點的。你以後還得好好收拾這對狗男女,我會幫你撐腰的。“


    溫秋筠聽後內心十分感動,感動於能有這麽多人理解她的任性。


    同時她也感歎自己上輩子是多麽的愚蠢,有劉家和金樂公主這麽強硬的後台,還被耍得團團轉。


    現階段對於溫府以外的社交,溫秋筠的路線很清晰,她隻要維護好劉家和金樂公主的關係就足夠了。


    而維護關係的方式就是花費時間。


    溫秋筠定期會去劉府和金樂公主府上拜訪。


    結合前世的記憶,溫秋筠對他們的內心需求抓得很準,每次送的禮物都很符合當事人的心意。


    對於溫府以內的關係處理,溫秋筠采取的方式是每天去和溫庭傑和方氏請安。


    溫庭傑見溫秋筠如此乖巧懂事,並且每次交談中也看到了溫秋筠展露出的才華和見識,所以對這個女兒的印象越來越好。


    而方氏對溫秋筠的請安就不是這麽受用了。


    每次方氏看見溫秋筠氣色很好地在她麵前晃悠,她就很納悶,自己派人下的毒藥為什麽都沒有效果?


    不過她現在卻沒有聯想到溫秋筠有那麽大的本事,對醫學和用毒有那麽深入的見解。


    她隻以為是清夫人或者劉家在背後出手幫助溫秋筠。


    久而久之,方氏決定不再用下毒的手段謀害溫秋筠了,而是先按兵不動,靜觀其變。


    其實方氏猜測的恰恰相反,不是清夫人保護溫秋筠,而是溫秋筠保護清夫人。


    溫秋筠不僅要提防著方氏傷害自己,連她身邊人的安危都要照顧到,她十分擔心方氏會對清夫人動手腳。


    溫秋筠每次請安時,還會拿著賬簿請教方氏問題,學習管理內務之事。


    有些事情說假話比說真話要更難。


    比如教學,對一門學問造假,需要編出一套獨立的體係,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雖然方氏不想教,但架不住溫秋筠不停地問。


    問得煩了,方氏實在懶得編了,索性就直接教了,想趕緊把她打發走。


    溫秋筠根本就看不上方氏教的這些東西,但把方氏逼得煩躁也終於達到了自己的目的。


    最後方氏受不了了,說自己身體抱恙,閉門不見,讓溫秋筠等她身體康複了再來。


    於是溫秋筠便不再去請安,但提出來想去溫家的鋪子實地考察一下。


    方氏不想再與溫秋筠糾纏,便派了一個管家帶她去看。


    管家名叫石峰,是方氏從方家帶來的仆人,長得尖嘴猴腮,一臉精明。


    溫秋筠沒有一上來就去劉氏陪嫁帶過來的鋪子,而是先選了幾個溫家自己的鋪子看了看。


    當時溫家分家分給溫庭傑的鋪子的地腳都比較偏僻,生意也比較冷淡。


    而且方氏雖然精明,但終日久居佛堂,管理十分鬆散。


    走進鋪子後,店裏的夥計見了溫秋筠都沒什麽反應,但是見了石峰後,卻都畢恭畢敬地行禮。


    石峰也非常受用夥計對他的尊敬,隻是簡單地同他們介紹了一下這是溫家大小姐。


    很顯然,石峰沒有把溫庭筠放在眼裏。


    石峰深得方氏心信任,目前可以說,整個溫家的產業都是基本由石峰打理。


    溫秋筠看得更加清楚的是,石峰不僅沒有把溫秋筠放在眼裏,肯定也在暗暗把方氏架空。


    方氏肯定也知道他的為人,但估計是沒有當回事,放任這隻毒蛇成長了這麽多年。


    溫秋筠例行公事跟夥計聊了聊經營情況,又看了看賬本,沒翻兩頁知道這又是一個假賬。


    初次見麵,溫秋筠不打算刁難石峰,以免打草驚蛇。


    所以沒有提出問題,又跟石峰去了下一處鋪子。


    溫秋筠去了幾個鋪子,發現也都是如此情況。


    溫秋筠他們走的路線是從偏遠的地方走到城中心,而劉氏陪嫁送來的鋪子都是位於城中繁華地帶,地腳非常不錯。


    走到心中想來考察的糧鋪後,溫秋筠看到夥計也是一味諂媚石峰。


    她大概也猜到鋪子裏的夥計要不就是投靠了石峰,要麽就是被他趕了出去。


    溫家糧鋪位於城中,服務的都是城裏的高官貴胄或者是比較富裕的家庭。


    店裏管事的年齡較為年輕,很明顯是被換的。


    溫秋筠拿過來賬本翻了一番,仔細看了看裏麵的漏洞。


    賬本裏隻記了最近三年的賬務情況,而且這三年進賬不僅與店麵的實際收入不合,記載的下遊客戶也流失得很離譜。


    溫家糧鋪所在的這條街住了許多王公貴族。


    糧鋪按照體量在這裏開了這麽多年,需要供糧的大客戶絕對不止這些。


    賬本上現在隻有三家,還是些沒有什麽頭臉的商戶。


    看完賬本後,溫秋筠問夥計,“有沒有前幾年的老賬簿,這個賬簿隻有近三年的經營情況呢”。


    夥計支支吾吾開始推辭閃躲。


    這時石峰主動接過話來,“大小姐,早些年的賬簿都已經收到庫房裏去了。鑰匙現在在夫人那裏,如果您想過目的話恐怕還得請示一下夫人。”


    溫秋筠見石峰拿方氏來壓她,內心嗤之以鼻,但麵上還不能與他翻臉,便不再追究。


    溫秋筠輕描淡寫道,“嗯,收起來的話那就算了,那帶我去看看看後院的糧倉吧。”


    夥計於是帶著溫秋筠一行人去了後院糧倉。


    夥計邊走邊解釋,鋪子裏儲存的糧食不多,大部分收來的糧食都放在城郊外的倉庫裏。


    溫家的糧鋪現在也隻有這一個。


    經營成這個樣子,溫秋筠估摸著馬上也要倒閉了。


    定安位於關中,百姓的糧食以粟為主,其次是小麥和高粱。


    高祖建立康朝以來,吏治清明,精於政事,輕徭薄稅。


    農業生產水平上升,再加上近些年風調雨順,沒有重大的自然災害。


    現在康朝穀物豐稔,每鬥米才五文錢。


    可是穀賤傷農,太平日子過得時間長了,定安周圍的老百姓種植糧食的積極性不高。


    並且康朝實行府兵製,不少老百姓整個家族選擇成立軍事集團以打仗掙軍功為生。


    因此就導致了定安城每年的糧食生產基本隻供應當年所需,而屯不下三到五年的餘糧。


    一旦糧食供應不足,還需要從周邊的城市調用,極其容易造成災荒。


    溫秋筠知道,明年,弘隆三十三年,關中大旱,定安饑饉。


    國家的糧倉根本無法賑災,從洛州緊急調度的糧食也隻能供應小部分人,因此朝廷不得不下詔任由百姓逃亡各州逐食。


    後續幾年,定安大大小小發生不少旱災和水災,糧價最高溢價一百文一鬥。


    因此陸後東遷洛州也是考慮到緩解定安的糧食供應問題。


    來到後院的倉庫後,溫秋筠對每一倉逐一檢查,還會上手拿起糧食看看,檢測一下糧食的新鮮程度。


    溫家糧鋪建的倉庫成本很高,對於糧食的保存較好,潮濕度適中。


    但是溫秋筠已經發現部分糧食有些許發黴,說明當前積壓嚴重,銷售情況不佳。


    走到後院最大的倉庫時,夥計又停下了,偷偷朝石峰使了個眼色。


    石峰走到大門的方向,朝溫秋筠說道,“小姐,今天咱們已經走了好幾個鋪子了。您別太辛苦再累著身體,不如改日再來。”


    溫秋筠看穿了石峰的小把戲,也不揭穿,“石管家說的是,走了半天我也覺得身子有點乏,今天就先到這裏,改日再說。”


    回到溫府後,溫秋筠先去跟方氏請安。


    方氏閉門不見,溫秋筠意料之中。


    於是她回到自己的房中,讓連城給紫蘇送去書信,請他今晚來一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謀鳳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六合錦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六合錦書並收藏謀鳳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