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新鄭縣。


    不是所有讀書人都願意前往東海之濱,進入天門書院。而且還有大部分讀書人,沒能闖過天門。


    他們心中有些遺憾,返程時,聽聞一個消息。


    原來致仕的大宗伯高震開壇講學。大宗伯便是禮部尚書,可謂門生故吏遍天下,哪怕致仕,他的門生也是一股極強的政治力量。


    讀書最大的作用便是當官。


    許多加入心學的讀書人,不完全是為了聖道,也有投機的因素。


    因此致仕的大宗伯開壇講學,依舊吸引了許多人來聽講學問。若是能得高震青眼,往後的路,肯定會好走幾分。


    有了這個動力在,青州文風,頓時蔚然一新。


    新鄭學宮講壇,眾多讀書人在台下認真聽講。


    “殺身成仁,舍生取義。”


    致仕的大宗伯,開宗明義第一句話,便是殺氣騰騰,讓台下的讀書人們不由精神一震。


    他們多是來搞交際,混學曆的。在這裏經營的關係,往後肯定用得著。至於對講壇上大儒高震的學問,屬實沒多少敬佩。


    大家敬的是大宗伯高震,而不是大儒高震。


    多少年了,他們也沒聽說過高老先生,治何經典,有何注解。


    而此時高震殺氣騰騰八個字,著實如一把利刃,使得大家一點都不敢怠慢了。


    老先生,有東西啊!


    高震沒有看下方眾多讀書人的反應。


    他此刻進入狀態了。


    一首正氣歌,使他感悟到那浩瀚無邊、至剛至強的正氣,且與這個世界無比契合,他通過正氣歌,締結文宮,文位境界堪比鬼仙。而且轉修鬼仙,怕是能渡過一兩次雷劫。


    如果是以往的大儒,沒有出路,試試鬼仙之道也無妨。


    但現在秦川開辟本方世界的儒道修行之路,已經不需要去做別的嚐試了。


    孟子最先提出浩然正氣,其著作說過“善養吾浩然之氣”,但公孫醜問他何謂浩然之氣,孟子也說過“難言也”,說不清楚。


    因此後世大儒,悟出浩然正氣,也是難言。


    畢竟孟子都解釋不清楚,他們何必白費力氣。


    但是秦川不認傳統,有質疑一切的精神,於是寫出半篇“正氣歌”。正氣歌很好地闡釋了浩然正氣的力量。


    高震一直覺得秦川很會闡釋大道。


    他不但領悟大道真意,還會用淺顯易懂的方式闡釋出來。


    如果秦川要創立教派,叫做“闡教”就很合適。


    闡者,闡釋,闡明要道也!


    正氣歌餘下的部分是用天下人的熱血、正氣來補足,而不是靠秦川一個人。


    高震繼續道:“惟其義盡,所以仁至。”


    “諸君以為然否?”高震對著台下發問。


    “先生所言甚是。”


    高震意態自若,繼續開口:“讀聖賢書,所為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


    “諸君又以為然否?”


    “大善。”


    有許多讀書人大聲讚歎。


    殺身成仁,舍生取義。仁至義盡,自然是無愧了。


    高震聲音轉高,帶著幾許嚴厲,


    “若是將來有一日,山河破碎,諸君做到殺身成仁,舍生取義,以命報國,是否就是庶幾無愧了?”


    台下讀書人,想到這一幕,不由心情激蕩。


    他們多是年輕人,想到有朝一日,以身許國,不能許青樓會館的佳人,隻覺得大丈夫正當如此。


    “自是無愧。”


    若能殺身報國,當是無愧於天地,無愧於祖宗,無愧於讀書人這個身份,無愧於讀了多年聖賢書。


    他們整個人的人生都會因此升華。


    過往的戳齷齪,或者犯的錯誤,都可以因此一筆勾銷。


    他們將一一垂丹青。


    高震正色道:“諸君之言,老夫是不以為然。”


    他此話一出,底下眾多讀書人,不由得嘩然一大片。


    殺身報國,還不能庶幾無愧?


    便是諸子先賢再世,也不能挑這個理出來。


    “敬你,才叫你一聲大宗伯;不敬你,叫伱一聲老匹夫。”有讀書人實在心裏不認可高震的態度,暗自腹誹。


    高震看了眾人,笑著道:“你們肯定在想,我一個致仕的老家夥,大家敬重我,叫我一聲大宗伯,不敬重我,也不過是蒼髯老賊,皓首匹夫罷了。”


    “學生等不敢。”眾多讀書人連連告罪。


    高震笑了笑,“誰人不年少。我年輕時,也心裏詆毀過給我授課的老夫子,覺得他太過嚴厲,泥古不化,不合時宜。而且道德要求太高,不切實際……”


    這話說到眾人心坎裏。


    高震接著神色又是一肅,聲音轉冷,“可是大家有沒有想過,有朝一日,山河破碎,乾坤顛倒,生靈塗炭。我們這些讀聖賢書,享受各種優待的讀書人,當真能因一死而無愧也?”


    這一番話,振聾發聵。


    眾人沉默了。


    高震繼續開口,“若真到了那一日,吾有愧也。”


    他眼中隱隱有淚花。


    秦川殿中直言天下第一事,最後一番話,更是等於當眾甩了梁帝耳光。可是國事敗壞,如梁帝甩鍋的罪己詔所言,當真全怪到梁帝身上嗎?


    到了山河破碎的一日,梁帝是亡國之君,他們何嚐不是亡國之臣。


    國破山河碎,他們也不能因一死而無愧。


    早幹嘛去了!


    高震緩了一會,說道:“所以我們不能等到那一天,殺身成仁,舍生取義,就覺得無愧,覺得山河破碎,與我們無關。我們要從現在做起。而我們現在做的事,正是要讓以後沒有殺身成仁、舍生取義的那一天。”


    “先生所言甚是。”這次,大半讀書人是真心的。


    無論往後做不做得到。但此刻,他們認可高震的看法。


    高震不指望他們立刻就能悟道,但是他要將自己的心裏話說給大家聽,也是對秦川學問的注解。


    秦川雖是亞聖,有心學流傳,有正氣歌闡釋浩然正氣的力量,足以稱子了。


    既為子,其學問經書可注也。


    秦川闡釋大道、聖道。


    高震議論聖道,注解秦子。


    他此時做的事,也希望更多誌同道合的大儒能一起去做。


    高震繼續道:“孔曰成仁,孟曰取義。夫子的仁是至高的大道,孟子的義則是至強的力量。仁和義,便是智慧和力量。夫子已經和諸子百聖,將仁的體係完善,但是義卻還遠遠不到完善的時候。”


    “亞聖公在神都斬我明道,其實就是殺身成仁。夫子修大道,成就仁。但是沒有將義修持到極致,義便是力量。所以夫子沒有終結亂世,給萬世太平。仁義是需要兼得的,所以亞聖公證元神地仙,便是為了修持力量。”


    “我想仁義之外,還有第三種東西存在,那就是聖德,聖德便是教化之道。不是人人都懂得仁義的,要想獲取仁義,中間就離不開教化。”


    高震開講聖道,身上文宮綻放光明,一座類似高震的夫子像出現,隱然有聖德光輝。


    “秦子闡釋聖道,高先生注解秦子。”


    高震在秦川所立下的聖道中,自證自悟,開發出文宮來。


    他這一步邁出去。


    給了許多大儒啟發。


    論述聖道,注解秦子。


    當齊頭並進,兼而得之。


    “當今學問,萬川歸海,前有朱子的理學之教,今有秦子的心學闡釋大道之教。以心見天地大道,闡釋大道……”


    各地大儒來往書信,議論紛紛。


    “秦子之教,當為闡教。”顧亭林一錘定音。


    王夫子聽聞秦川在東海之濱,開天門,設天門書院,大是欣慰,對著顧亭林道:


    “心學有教無類,平等視之。理念是好的,可未免良莠不齊,從根源上流毒。如太子殿下引進的番薯,原本也是有毒的,所以從前不過幾代過去,便產量大減。現在從陵州引進的新品種,從根源上去毒,才能做到種植幾代後,產量不減。


    亞聖公開天門,設書院。那天門台階,步步如地獄,非根性深厚之人,沒法跨過。聽說如今隻收了十二門徒,待其學業有成,參悟得大道,才會再考慮廣大山門的事。往後還可以讓這十二人開課,助亞聖公行教化之道。


    這樣就很好啊。”


    王夫子消去心中一塊隱憂。


    心學流傳,但是正宗還是需要根性深厚之人,才能真正在將來,把心學發揚光大,傳播秦子之道。


    …


    …


    諸多大儒議論聖道,從過往經文尋找依據,注解秦子的言行。


    於是有好事者稱之為,


    大儒論聖道,萬經注秦子。


    這是載入九州曆史的一件大事。


    而天地間的人族氣運也因此大變,心學處處開花,理學受到衝撞。但也不全是好事。


    因為大梁王朝的氣運,也在心學衝撞下,搖搖欲墜。


    心學大行其是,理學衰微,對皇權有嚴重的打擊。


    而且有某化名江山信美的大儒在民報上抨擊朝政,大肆宣揚民貴君輕的觀點,提倡虛君的概念……


    同時,這大儒還用了另個化名終非吾土,在民報上化身理學衛道士,抨擊江山信美的觀點。


    其引經據典,頗為強詞奪理。


    但是文筆壯美,氣勢驚人。


    一時間,兩個馬甲吵得天翻地覆。


    梁帝一開始還挺欣慰的,還是有大儒心向他。


    但是隨著爭吵升級,虛君的概念越來越普及,他終於回過神來。


    怎麽事情發展不受控製了?


    可是民報的源頭在書院,梁帝都不好插手進去。


    禁止民報,但私下還是會流傳。


    根本禁不住。


    除非下旨說誰藏民報,就殺頭抄家。


    但現在的梁帝可不敢下這樣的旨意。


    ……


    “殿下,這離經叛道之言,你怎麽還看得津津有味。”林憐花見隆慶聚精會神地看民報關於虛君的內容,心中萬分不解。


    隆慶微笑道:“我覺得裏麵的觀點雖然不好聽,但確實不錯。君王的權力豈是天授。即使是天,那這天也叫億萬蒼生,而不是神秘不可測的天。”


    “做了帝王,有九州眾生信仰念力護佑,等於萬法不侵。這更說明,君王的權力來源了。”


    “既然蒼生是天,那麽民貴君輕有什麽錯呢?”


    “認清帝王權力的來源,遠比騙自己強。”他說到最後,嗬嗬一笑。


    隆慶是一個務實的人。


    其實梁帝很多時候沒發現,他同意的那些新政命令,暗藏玄機。裏麵很有些黑鍋的。


    隆慶以為,既然陛下還沒死,那也該發揮他的作用。


    反正梁帝已經擔夠罵名,不妨在擔上更多的罵名。


    苦一苦陛下的身後名,為了大梁萬世計。


    反正國庫是越來越充盈了。


    梁帝還以為是他英明睿智的功勞。


    可是擅長玩弄權術的梁帝,哪裏能明白,實務上的彎彎道道。他隻看得見國庫的出入是否有增加減少。


    而有識之士,看到大梁的人道氣運被陵州分走一部分,且日漸頹勢,卻看不到王朝中興的種子埋下了。


    將來的事,誰知道呢?


    …


    …


    草原,蒙元帝國。


    慕容也先如今是九幽八大首領,排名最末的“荒”。


    他再次統合了草原的力量,並修煉成聖魔之身,代替了原本的肉身。他的實力比原來更強了。


    “我們草原必將入主中原。”慕容也先對著最忠誠自己的五百衛士說道。


    “天地殺劫,我們妖族也要分一杯羹。”幽玄老祖,在聖壇上,老神在在。


    西海、北海、南海俱有龍宮大放光明,進入完全複蘇的狀態。


    “東海出了問題,但是我們龍族永不受人奴役,必將奪回過往的榮耀。”西海龍王召集其他三海的龍族商議往後的路。


    天庭,距離完全降臨世間越來越近。


    “莫說亞聖,聖人又如何?”


    “我為天帝,當掃除一切敵。”


    天庭深處,淩霄寶殿,一個巍峨的帝王身影愈發凝實了。


    …


    …


    秦川在嬰寧一旁,監督她的功課。


    自己去東海潛修的這一段時間,小嬰寧又不學好。


    “你就不能和青鳳學學。”秦川扶額。


    他是當世亞聖,可稱秦子,但是竟教不好自己的妹妹。


    說出去,簡直讓人笑掉大牙。


    要不是他弟子才收了十二個,個個都能聽懂他講課,進境神速。


    秦川都懷疑自己不適合當老師了。


    咋就教不好這個小狐狸!


    “哥哥,我不想寫字,你教我你那套開天神掌好不好。”嬰寧弱小可憐又無助地拽住秦川衣角。


    感謝掌控唯心、科學家的歲月流淌著孤獨的打賞。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長生從聊齋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隨緣乘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隨緣乘風並收藏長生從聊齋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