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夫妻不睦
重生三國:大喬不想當寡婦了 作者:宣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大喬傷了臉,那位副將自然也沒了興趣,再加上孫權搬出了孫策不願大喬改嫁的遺言,副將便最終知難而退。
而徐夫人見大喬竟敢對她陽奉陰違,私下得了吳老夫人和孫權的庇護,心中自然更是不悅,因此時常克扣大喬的吃食用度,心情不悅之時也會喚來立規矩,曾在大雪之天,讓大喬跪在雪中數個時辰。
而後那一年,大喬也差點沒捱過去,也留下了傷寒的病根。
大喬隻是妾室,孫家的女眷自然不會為她開罪徐夫人,而喬家也已無人可撐腰,隻要別鬧出人命醜聞來,也無人會為大喬發聲。
而那時候的小喬在周家為妾,處境亦是艱難,也無法施以援手。
好在徐夫人在常年的憤懣和抑鬱之下,也沒撐幾年就走了,吳老夫人也已經病逝,孫權可憐大喬孤苦,念及她忠貞之義便將孫紹交給大喬撫養,也算是給她一個晚年有所奉養的結局。
但孫紹自小就被徐夫人種下了對大喬等妾室的恨意,自恃為嫡子的出身,並不喜大喬,而無論大喬如何對他掏心掏肺的教導約束,也終究換不來他的感激,反常有輕視之語。
也因著孫紹的輕看,孫策的其餘幾個女兒對大喬也多有不滿,更不會為大喬說半句好話。
待成年後,孫紹也常自恃為孫策之子,對孫權多有挑釁,更有意指孫權得位不正,應將江東君主之位還給自己。
孫權本是對這個侄子多有憐憫,但最終在這樣本就尷尬的身份和孫紹不知收斂的悖逆言行之下,全都化作了忌憚和打壓。
孫權並不許允許孫紹參與軍政大事,無論孫紹提出多少次的請求,都被孫權以孫策遺孤,不忍於戰場上有傷而斷孫策血脈為由給駁回了,最終也隻給了製定禮典的閑差。
孫紹於仕途上不順,孫權為孫紹選的婚事門第也不夠高,孫紹讓大喬以孫策遺孀身份去求孫權賜婚陸家的女兒,但孫權不允。孫紹更是把氣全部撒在了大喬的身上,認為是大喬出身太低,而他本該是嫡子,卻因養在妾室膝下遭到東吳世家的詬病。
而後新婦入門後,孫紹更是不曾認大喬為母,連奉茶也不許新婦去敬,更是以孫策泉下孤苦為由,將大喬趕去為孫策守墓。
那一年冬日,大喬因炭火不足,引出陳年冬寒舊病,派侍女請示孫紹想請個醫師來診脈,也被孫紹所拒絕,最終將被趕出周家的小喬送去和大喬作伴。
大喬這才徹底死心,小喬病逝之後沒有多久也最終撒手人寰。
孫紹不願奉養大喬,致使大喬抑鬱而終之事也算是被孫權拿住了把柄,差點以不孝之名為借口擼了孫紹的官職,不過最終在宗室們的求情之下以罰俸三年揭過。
但孫權還是借此機會,將本該讓孫紹襲承的吳侯之位,硬生生壓到了孫權稱帝之後才給,不久之後又改封了上虞侯,將孫紹徹底清出了吳國的政權中心。
對於前世孫紹的下場,這一世的喬瑋是絲毫不覺得心疼,反對前世的大喬感到不值。
所以當喬瑋聽到這一世的徐夫人又想將孫紹接來養在膝下之時,更覺徐夫人用心險惡,用一個孫紹來鞏固自己的正室地位,卻養而不教,將孫紹養成那般刻薄的性子。她自己死得早倒是無礙,將孫紹這個禍害留下,反害了旁人的性命。
什麽馳騁沙場、安定天下、君侯之後、英勇若父,分明就是個害人害己的白眼狼。
徐夫人被吳老夫人拒了也沒發作,“妾身子虛弱倒是不打緊,要緊的是君侯的子嗣。如今,君侯好容易有了後嗣,這若是養在妾室膝下,說出去的名聲也不好聽。
便是將來待到弱冠之年,要選門當戶對的新婦入門,光是紹兒為庶子的名頭說出去,世家的貴女、嫡女們便要退避三舍了。可咱們君侯的後嗣,如何甘心選一個出身門第都不高的女子呢?”
喬瑋本也沒覺得這話有何不妥,畢竟無論哪個年代的婚戀,也都還是講究門當戶對一說的。
直到看到徐夫人嘴角的譏諷,和看向孫權以及自己的異樣眼神才回過味來。
這是在為自己爭寵的同時,還不忘順道拉踩一下自己和孫權的意思啊。
喬瑋眼底冰冷。
但還未等喬瑋想找機會反擊一下,孫策第一個就先不高興了,語氣冰冷,“你的意思是,孤的後嗣,倒是還要輪得到旁人的女兒挑三揀四?”
孫策一個替自己幼弟挑選婚事時開口就敢要曹操侄女的人,會樂意讓旁人對自己的兒子評頭論足、挑挑揀揀?
孫策自己可以不看重門第,但不允許旁人看不起他的門第。
徐夫人這話算是偷雞不成蝕把米,反惹得孫策不高興了。
“妾並不是這個意思。”
孫策本來還想著徐夫人能當著眾人的麵認錯,應該是真的悔過了,何況她的話也有幾分道理,將孫紹養在徐夫人的膝下,也能算是嫡子,的確說出去更體麵些。
但徐夫人後麵的話,更讓他看清了一件事情,徐夫人還是那個徐夫人,這樣的德行能教出什麽樣的孩子來?還不如袁氏性子謙順平和、節行自得。
“是不是這個意思都不要緊。”孫策直接打斷了徐夫人的話,“紹兒就養在袁氏屋裏吧,她細心也有耐性,又有阿母時常看顧,你就好好在屋裏養身子,無事也不要出來,免得給孩子們過了病氣。”
這意思是,徐夫人連去看一下孫紹的資格也給剝奪了,別說看了,連想也不必肖想。
當著家中眾人的麵,竟也是一點兒麵子也沒給,難怪這二人夫妻不睦。
徐夫人終於也忍不住了,咬著牙出言譏諷,“君侯還是一如既往地寵信妾室啊!君侯可還記得,當年起事之時,究竟是誰家第一個站出來,替君侯籌集錢糧之物,好讓君侯可為阿父報仇的?”
先前那幾個妾室生的都是女兒也就罷了,如今好容易有了後嗣之子,這樣的體麵寧可給一個妾室也不肯給她。
而徐夫人見大喬竟敢對她陽奉陰違,私下得了吳老夫人和孫權的庇護,心中自然更是不悅,因此時常克扣大喬的吃食用度,心情不悅之時也會喚來立規矩,曾在大雪之天,讓大喬跪在雪中數個時辰。
而後那一年,大喬也差點沒捱過去,也留下了傷寒的病根。
大喬隻是妾室,孫家的女眷自然不會為她開罪徐夫人,而喬家也已無人可撐腰,隻要別鬧出人命醜聞來,也無人會為大喬發聲。
而那時候的小喬在周家為妾,處境亦是艱難,也無法施以援手。
好在徐夫人在常年的憤懣和抑鬱之下,也沒撐幾年就走了,吳老夫人也已經病逝,孫權可憐大喬孤苦,念及她忠貞之義便將孫紹交給大喬撫養,也算是給她一個晚年有所奉養的結局。
但孫紹自小就被徐夫人種下了對大喬等妾室的恨意,自恃為嫡子的出身,並不喜大喬,而無論大喬如何對他掏心掏肺的教導約束,也終究換不來他的感激,反常有輕視之語。
也因著孫紹的輕看,孫策的其餘幾個女兒對大喬也多有不滿,更不會為大喬說半句好話。
待成年後,孫紹也常自恃為孫策之子,對孫權多有挑釁,更有意指孫權得位不正,應將江東君主之位還給自己。
孫權本是對這個侄子多有憐憫,但最終在這樣本就尷尬的身份和孫紹不知收斂的悖逆言行之下,全都化作了忌憚和打壓。
孫權並不許允許孫紹參與軍政大事,無論孫紹提出多少次的請求,都被孫權以孫策遺孤,不忍於戰場上有傷而斷孫策血脈為由給駁回了,最終也隻給了製定禮典的閑差。
孫紹於仕途上不順,孫權為孫紹選的婚事門第也不夠高,孫紹讓大喬以孫策遺孀身份去求孫權賜婚陸家的女兒,但孫權不允。孫紹更是把氣全部撒在了大喬的身上,認為是大喬出身太低,而他本該是嫡子,卻因養在妾室膝下遭到東吳世家的詬病。
而後新婦入門後,孫紹更是不曾認大喬為母,連奉茶也不許新婦去敬,更是以孫策泉下孤苦為由,將大喬趕去為孫策守墓。
那一年冬日,大喬因炭火不足,引出陳年冬寒舊病,派侍女請示孫紹想請個醫師來診脈,也被孫紹所拒絕,最終將被趕出周家的小喬送去和大喬作伴。
大喬這才徹底死心,小喬病逝之後沒有多久也最終撒手人寰。
孫紹不願奉養大喬,致使大喬抑鬱而終之事也算是被孫權拿住了把柄,差點以不孝之名為借口擼了孫紹的官職,不過最終在宗室們的求情之下以罰俸三年揭過。
但孫權還是借此機會,將本該讓孫紹襲承的吳侯之位,硬生生壓到了孫權稱帝之後才給,不久之後又改封了上虞侯,將孫紹徹底清出了吳國的政權中心。
對於前世孫紹的下場,這一世的喬瑋是絲毫不覺得心疼,反對前世的大喬感到不值。
所以當喬瑋聽到這一世的徐夫人又想將孫紹接來養在膝下之時,更覺徐夫人用心險惡,用一個孫紹來鞏固自己的正室地位,卻養而不教,將孫紹養成那般刻薄的性子。她自己死得早倒是無礙,將孫紹這個禍害留下,反害了旁人的性命。
什麽馳騁沙場、安定天下、君侯之後、英勇若父,分明就是個害人害己的白眼狼。
徐夫人被吳老夫人拒了也沒發作,“妾身子虛弱倒是不打緊,要緊的是君侯的子嗣。如今,君侯好容易有了後嗣,這若是養在妾室膝下,說出去的名聲也不好聽。
便是將來待到弱冠之年,要選門當戶對的新婦入門,光是紹兒為庶子的名頭說出去,世家的貴女、嫡女們便要退避三舍了。可咱們君侯的後嗣,如何甘心選一個出身門第都不高的女子呢?”
喬瑋本也沒覺得這話有何不妥,畢竟無論哪個年代的婚戀,也都還是講究門當戶對一說的。
直到看到徐夫人嘴角的譏諷,和看向孫權以及自己的異樣眼神才回過味來。
這是在為自己爭寵的同時,還不忘順道拉踩一下自己和孫權的意思啊。
喬瑋眼底冰冷。
但還未等喬瑋想找機會反擊一下,孫策第一個就先不高興了,語氣冰冷,“你的意思是,孤的後嗣,倒是還要輪得到旁人的女兒挑三揀四?”
孫策一個替自己幼弟挑選婚事時開口就敢要曹操侄女的人,會樂意讓旁人對自己的兒子評頭論足、挑挑揀揀?
孫策自己可以不看重門第,但不允許旁人看不起他的門第。
徐夫人這話算是偷雞不成蝕把米,反惹得孫策不高興了。
“妾並不是這個意思。”
孫策本來還想著徐夫人能當著眾人的麵認錯,應該是真的悔過了,何況她的話也有幾分道理,將孫紹養在徐夫人的膝下,也能算是嫡子,的確說出去更體麵些。
但徐夫人後麵的話,更讓他看清了一件事情,徐夫人還是那個徐夫人,這樣的德行能教出什麽樣的孩子來?還不如袁氏性子謙順平和、節行自得。
“是不是這個意思都不要緊。”孫策直接打斷了徐夫人的話,“紹兒就養在袁氏屋裏吧,她細心也有耐性,又有阿母時常看顧,你就好好在屋裏養身子,無事也不要出來,免得給孩子們過了病氣。”
這意思是,徐夫人連去看一下孫紹的資格也給剝奪了,別說看了,連想也不必肖想。
當著家中眾人的麵,竟也是一點兒麵子也沒給,難怪這二人夫妻不睦。
徐夫人終於也忍不住了,咬著牙出言譏諷,“君侯還是一如既往地寵信妾室啊!君侯可還記得,當年起事之時,究竟是誰家第一個站出來,替君侯籌集錢糧之物,好讓君侯可為阿父報仇的?”
先前那幾個妾室生的都是女兒也就罷了,如今好容易有了後嗣之子,這樣的體麵寧可給一個妾室也不肯給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