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院落內,氣氛罕見地緊張起來。朱璋和謝圓明安靜地喝著茶聽著李明義和謝雅蓉在那說著這一路走來的不尋常之處。
謝雅蓉屢次被李明義打斷,卻並沒有生氣,繼續說道:“如果你是為了財,那將我送到舅......王府後,應該不會那麽輕易的離去,至少也會拿了那打賞再走,不會一分錢不拿就走了。”
李明義沒好氣地說道:“你那舅舅又扣又貪,居然想用十幾兩銀子打發我,我氣不過怎麽了?”
謝雅蓉沒有理他,繼續說:“一個江湖中人忽然出現,說要幫你,一路上曆盡千辛萬苦,卻不為錢財。而且在知道我女子身份後,他哪怕和我共處一室也依然秋毫無犯。這樣一位既不貪財又不好色的大俠,所為又是為了什麽?”
聽謝雅蓉講到這,李明義忽然一拍腦袋說道:“大意了,應該先劫個色的。”
“你......”謝雅蓉瞬間兩頰通紅,指著李明義好久都沒講出一句話。
一旁的朱璋和謝圓明卻是微笑地喝著茶,看著兩人。
李明義又說道:“你雖然醜了點,劫個色好歹能撈到點好處,總比現在什麽都沒撈到的好。”
朱璋在一旁聽著,忽然笑著調侃道:“要不我現在幫你攔住謝先生,你先劫個色?”
謝圓明也忽然調侃道:“這男歡女愛的再正常不過了,我又怎麽會阻止。”
謝雅蓉已經羞得脖子都紅了,嬌嗔道:“叔叔,你再這樣我不說了。”
兩個老男人忽然大笑起來,各自搖頭,隻留謝雅蓉在那嬌嗔跺腳。李明義則是一臉無所謂地繼續啃著鴨腿。
笑了一陣後,謝圓明說道:“好了,你繼續說吧。”
謝雅蓉收回思緒,瞟了一眼李明義,才繼續說道:“這一路走來,無論是聶政還是吳衛、呂不倦好像早有準備一般,幾乎毫無理由地就幫我們,我又怎麽會不懷疑?而且他好像早就規劃好了路線。該怎麽走,怎麽躲避火神教,早有準備。”
李明義罕見地沒有說話,隻是有氣無力地啃著眼前的鴨腿。謝雅蓉見他這樣,便來了精神,繼續說道:“還有你那西涼王的令牌是哪來的?你不要告訴我是路上撿的。一般江湖人士怎麽會有這令牌。”
李明義沒好氣地說道:“就不能是聶師伯給的嗎?”
謝雅蓉直接戳穿道:“是啊,可是聶政隱居了十幾年,而十幾年前涼王還沒被封王。又哪來的令牌。”
這越說破綻越多,李明義已經徹底無話了。謝雅蓉又說道:“而且,你不覺得一個江湖中人卻知道大明國百官上朝的日子和地方,這一點不奇怪嗎?”
謝雅蓉還想再說什麽,李明義直接打斷道:“你一個女孩子這麽聰明,難道就不怕嫁不出去嗎?”
這一下子,謝雅蓉臉上剛剛有所退下的紅雲又一次飄了上來,跺腳嬌嗔道:“要你管!”
見此,朱璋知道自己必須要開口了,他說道:“好了,這小姑娘確實機靈。不過,不也還是被我這不成器的徒弟騙進了範府嗎?”
李明義趕緊在一旁幫腔道:“就是!就是!不對,師父什麽叫做騙,是她自己進去的好不。”
不等謝雅蓉再說什麽,謝圓明便開口道:“朱先生這算是承認了嗎?”
朱璋說道:“都說到這了,還有什麽可遮掩的。確實是我讓我徒弟去揚州接一位被火神教迫害的謝家子弟,並想辦法把他送進範府。”
謝圓明見他坦然承認,說道:“既然如此,朱先生可否說說,此番作為的目的。”
在這個問題上顯然朱璋並不打算如實相告,隻是說道:“哪有什麽目的,隻是見你們謝家可憐,想要幫你們一把罷了。”
謝圓明顯然不相信這個理由,追問道:“你既然想要幫我們謝家,何不用涼王的名義上書,卻要繞一個大彎將我謝家之人送到我這。”
朱璋說道:“謝先生說笑了,我一個山野散人,如何能以涼王的名義上書。我將謝小姐送到範府,不是能讓範首輔更快看清火神教的真麵目嗎?有了範首輔的幫助,難道你們謝家還怕一個區區火神教?”
謝圓明顯然不相信他的話,說道:“朱先生難道不知火神教幕後真正之人?”
朱璋想也不想便否認道:“謝先生說笑了,我一個山野散人如何能知道火神教的事。”
見他不承認,謝圓明隻能解釋道:“火神教敢對我等世家如此行事,背後多半是有當今陛下的暗中支持。而且此次火神教用的是不尊火神的名義。陛下最恨的就是不尊火神之人,又如何會為謝家說話?”
朱璋裝傻道:“是嗎?此事謝先生不說,我可不知道。既然範大人沒辦法,要不我讓小徒將謝小姐送回謝家?”
李明義在一旁插科打諢道:“憑什麽我送,她錢都沒結清。”
謝雅蓉生氣地道:“我不需要你送。”
朱璋幫腔道:“你這丫頭何必呢。我這徒弟長得還算英俊,配你不正好嗎?兩人再走一路,正好培養下感情。”
“師父!我是你徒弟啊!”李明義裝作不憤地道。
謝圓明見他們師徒在那胡攪蠻纏又要把話題岔開,趕緊說道:“朱先生何必如此地顧左右而言他。李公子不管因何救下我侄女,我謝家自然十分感激。可是送佛送到西,朱先生既然將我侄女送來,也應該指條明路。”
朱璋見此也收起了玩笑的麵容,說道:“既然如此,那我便給謝先生指一條明路。”
“願聞其詳。”
朱璋說道:“既然陛下迷信火神教。火神教以不敬火神的名義打壓各大世家,你等為何要與陛下正麵相抗呢?”
謝圓明皺起眉頭問道:“那要如何做?”
朱璋胸有成竹地說道:“你等可參一人。參陛下最信任的人,異姓兄弟王守一。參他不敬火神。”
朱璋此話一出,小小的院落內陷入了難得的安靜之中。其餘三人都目不轉睛地看向了朱璋,隻有朱璋慢條斯理地端起了茶盞,細細地喝了口。
謝雅蓉屢次被李明義打斷,卻並沒有生氣,繼續說道:“如果你是為了財,那將我送到舅......王府後,應該不會那麽輕易的離去,至少也會拿了那打賞再走,不會一分錢不拿就走了。”
李明義沒好氣地說道:“你那舅舅又扣又貪,居然想用十幾兩銀子打發我,我氣不過怎麽了?”
謝雅蓉沒有理他,繼續說:“一個江湖中人忽然出現,說要幫你,一路上曆盡千辛萬苦,卻不為錢財。而且在知道我女子身份後,他哪怕和我共處一室也依然秋毫無犯。這樣一位既不貪財又不好色的大俠,所為又是為了什麽?”
聽謝雅蓉講到這,李明義忽然一拍腦袋說道:“大意了,應該先劫個色的。”
“你......”謝雅蓉瞬間兩頰通紅,指著李明義好久都沒講出一句話。
一旁的朱璋和謝圓明卻是微笑地喝著茶,看著兩人。
李明義又說道:“你雖然醜了點,劫個色好歹能撈到點好處,總比現在什麽都沒撈到的好。”
朱璋在一旁聽著,忽然笑著調侃道:“要不我現在幫你攔住謝先生,你先劫個色?”
謝圓明也忽然調侃道:“這男歡女愛的再正常不過了,我又怎麽會阻止。”
謝雅蓉已經羞得脖子都紅了,嬌嗔道:“叔叔,你再這樣我不說了。”
兩個老男人忽然大笑起來,各自搖頭,隻留謝雅蓉在那嬌嗔跺腳。李明義則是一臉無所謂地繼續啃著鴨腿。
笑了一陣後,謝圓明說道:“好了,你繼續說吧。”
謝雅蓉收回思緒,瞟了一眼李明義,才繼續說道:“這一路走來,無論是聶政還是吳衛、呂不倦好像早有準備一般,幾乎毫無理由地就幫我們,我又怎麽會不懷疑?而且他好像早就規劃好了路線。該怎麽走,怎麽躲避火神教,早有準備。”
李明義罕見地沒有說話,隻是有氣無力地啃著眼前的鴨腿。謝雅蓉見他這樣,便來了精神,繼續說道:“還有你那西涼王的令牌是哪來的?你不要告訴我是路上撿的。一般江湖人士怎麽會有這令牌。”
李明義沒好氣地說道:“就不能是聶師伯給的嗎?”
謝雅蓉直接戳穿道:“是啊,可是聶政隱居了十幾年,而十幾年前涼王還沒被封王。又哪來的令牌。”
這越說破綻越多,李明義已經徹底無話了。謝雅蓉又說道:“而且,你不覺得一個江湖中人卻知道大明國百官上朝的日子和地方,這一點不奇怪嗎?”
謝雅蓉還想再說什麽,李明義直接打斷道:“你一個女孩子這麽聰明,難道就不怕嫁不出去嗎?”
這一下子,謝雅蓉臉上剛剛有所退下的紅雲又一次飄了上來,跺腳嬌嗔道:“要你管!”
見此,朱璋知道自己必須要開口了,他說道:“好了,這小姑娘確實機靈。不過,不也還是被我這不成器的徒弟騙進了範府嗎?”
李明義趕緊在一旁幫腔道:“就是!就是!不對,師父什麽叫做騙,是她自己進去的好不。”
不等謝雅蓉再說什麽,謝圓明便開口道:“朱先生這算是承認了嗎?”
朱璋說道:“都說到這了,還有什麽可遮掩的。確實是我讓我徒弟去揚州接一位被火神教迫害的謝家子弟,並想辦法把他送進範府。”
謝圓明見他坦然承認,說道:“既然如此,朱先生可否說說,此番作為的目的。”
在這個問題上顯然朱璋並不打算如實相告,隻是說道:“哪有什麽目的,隻是見你們謝家可憐,想要幫你們一把罷了。”
謝圓明顯然不相信這個理由,追問道:“你既然想要幫我們謝家,何不用涼王的名義上書,卻要繞一個大彎將我謝家之人送到我這。”
朱璋說道:“謝先生說笑了,我一個山野散人,如何能以涼王的名義上書。我將謝小姐送到範府,不是能讓範首輔更快看清火神教的真麵目嗎?有了範首輔的幫助,難道你們謝家還怕一個區區火神教?”
謝圓明顯然不相信他的話,說道:“朱先生難道不知火神教幕後真正之人?”
朱璋想也不想便否認道:“謝先生說笑了,我一個山野散人如何能知道火神教的事。”
見他不承認,謝圓明隻能解釋道:“火神教敢對我等世家如此行事,背後多半是有當今陛下的暗中支持。而且此次火神教用的是不尊火神的名義。陛下最恨的就是不尊火神之人,又如何會為謝家說話?”
朱璋裝傻道:“是嗎?此事謝先生不說,我可不知道。既然範大人沒辦法,要不我讓小徒將謝小姐送回謝家?”
李明義在一旁插科打諢道:“憑什麽我送,她錢都沒結清。”
謝雅蓉生氣地道:“我不需要你送。”
朱璋幫腔道:“你這丫頭何必呢。我這徒弟長得還算英俊,配你不正好嗎?兩人再走一路,正好培養下感情。”
“師父!我是你徒弟啊!”李明義裝作不憤地道。
謝圓明見他們師徒在那胡攪蠻纏又要把話題岔開,趕緊說道:“朱先生何必如此地顧左右而言他。李公子不管因何救下我侄女,我謝家自然十分感激。可是送佛送到西,朱先生既然將我侄女送來,也應該指條明路。”
朱璋見此也收起了玩笑的麵容,說道:“既然如此,那我便給謝先生指一條明路。”
“願聞其詳。”
朱璋說道:“既然陛下迷信火神教。火神教以不敬火神的名義打壓各大世家,你等為何要與陛下正麵相抗呢?”
謝圓明皺起眉頭問道:“那要如何做?”
朱璋胸有成竹地說道:“你等可參一人。參陛下最信任的人,異姓兄弟王守一。參他不敬火神。”
朱璋此話一出,小小的院落內陷入了難得的安靜之中。其餘三人都目不轉睛地看向了朱璋,隻有朱璋慢條斯理地端起了茶盞,細細地喝了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