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障礙雖然重大棘手,但歐陽軒和楊邦憲所花費的精力並不多。相對而言,災民前往瓊州的安全問題便繁瑣複雜多了。雖然播州官府在災民中組織了自衛力量,又有護衛隨行,對付野獸和小股盜匪綽綽有餘,但要應對付沿途的大股勢力便力有不逮了。這些勢力主要有三股,第一股是沿途的官府和豪族,他們迫於臨安的詔令不敢公然阻擋,但會不斷找碴甚至會製造矛盾,挑起衝突。第二股則是沿途的山民部落。臨安朝廷對於廣南西路羈縻州縣的控製力極弱,朝廷的詔令在當地根本就沒有用,麵對穿境而過的災民,他們顯然會趁火打劫。
第三股勢力則是流民群體。廣南西路北部的土地貧瘠,又山高水險,不少山民在正常年份都吃不飽飯。今年旱災與冰凍災害波及此地,更讓原本貧困的生活雪上加霜。走投無路之下,這些山民們便鋌而走險,嘯聚成了人數從數千到數萬不等的流民群體。他們居無定所,靠四處搶劫過著飽一頓饑一頓的生活。之所以說他們流民而不是盜匪,是因為這些人原本是善良之輩,在搶劫之時也不會像盜匪一樣燒殺。隻要不武力反抗,他們並不擅殺。在歐陽軒看來,這些人並非窮凶極惡之輩,他們隻是為了活命而違法亂紀。
歐陽軒一直認為,經濟基礎決定人的行為。能用政治和經濟手段解決的問題,盡量不用武力解決。特別是廣南西路屬於朝廷的羈縻地區,情況錯綜複雜,大規模使用武力很容易讓已方掉入戰爭泥淖。所謂“強龍壓不過地頭蛇”,播州軍在霹靂軍的支持下,雖然能擊敗這些勢力,但自己也會元氣大傷,更會陷入無休止的治安戰和消耗戰中,商隊在此地的貿易也會受到極大的影響。將寶貴的戰爭資源投入在這些無謂的消耗上,是可恥的浪費,畢竟抗蒙才是主要任務。
對於第一股勢力,歐陽軒還是采用利益輸送的方式,讓當地官府和豪族都獲得利益,進而支持播州遷移災民的行動。時任廣西經略兼知靜江府的為巴蜀人朱禩孫,此人與楊文乃是故交,對於播州此次行動並不反對。為了報答其支持,楊邦憲答應幫助其在霹靂軍銀行貸款,用來在南洋購買二千萬斤低價糧食,並用霹靂軍船隻運送到廣西。運輸費用也按優惠價執行。
至於沿途的豪族,播州則將沿途的食水補給外包給他們。數十萬災民一路吃喝拉撒的消耗,足可以讓其大賺一筆錢財。至於當地州縣的官員,顯然不會屈尊去經商賺錢,則由冉忠出麵代表商隊修橋補路和捐資助學,為當地官員增添政績。這些地方官員和豪族都是深諳規則之人,見播州有臨安的詔令背書,又得到了朱禩孫的大力支持,自己也會賺取銀兩,便也順勢借坡下驢,紛紛表態要大力支持。
搞定第二股勢力的要難辦些。廣南西路北部的部落與苗疆部落,在語言、風俗習慣上相差不大,是羅殿鬼國的一部分。羅殿鬼國本就屬於鬆散性質的部落聯盟,各部之間常常為了土地、水源發生爭鬥。蒙軍對苗疆和廣南西路的進攻,使得羅殿鬼國土崩瓦解。這裏災荒雖然不如苗疆嚴重,但也使得貧困的各部生活十分艱難,饑餓讓他們漠視親族之情,相互之間爭鬥頻乃。
災民要想安全通過這些部落的地界,唯有的辦法便是給這些同樣饑餓的人糧食。楊邦憲派出苗疆部落頭人和商隊首領前去遊說沿途的各個部落,承諾將免費為其提供部分糧食,並以平常價格敞開供應糧食和鹽、糖、肉,但需要自行到南盤江和北盤江的碼頭提貨。這個條件可是極大優惠,要知道大災之年這些東西價格暴漲,在有的地方甚至漲了十倍不止。自己提貨並不要緊,反正各部落最不缺的便是勞力。
廣西北部與苗疆雖然都是險山惡水,但受災情況要輕一些,不少山寨還有些許存糧。隻不過光靠存糧、挖野菜及捕些野獸,抓些小魚小蝦,肯定不能度過饑荒。播州提供的免費糧食肯定不夠用,現在所愁的便是買糧的銀錢了。即便是平價的糧食,這些遭了災的窮困山民也買不起。對此播州方麵提出了十分妥貼的建議——可以賒買,但需要林木和礦產資源作為抵押。如果部落境內沒有礦產資源的,則用勞動力償還。這些勞力需要到鄰近的雲南或苗疆的工廠礦山務工。
這個建議是歐陽軒的主意。要論生產條件來看,廣西北部並不比苗疆好,甚至更惡劣。這裏的石頭山保水保肥差,十年倒有九年旱,農業生產抗風險能力差,所獲糧食能夠果腹便不錯了。這些部落既無資金也無技術開發當地的礦產,即便度過了此次災荒,很多山民也無力償還借款。所幸的是有不少煤、鐵礦等礦可供開采。正因為生存環境差,這裏的山民吃苦耐勞,性格也極其堅韌,是廠礦急需要勞力。他們還是極為優秀的士兵苗子,其組成的廣西狼兵可是威震四方。
沿途的大部分部落對播州的要求十分支持,這對雙方都是好事,可以活人無數。當然也有少數部落受災並不嚴重,或因首領欲壑難填,對播州的過路請求獅子大張口。對此楊邦憲也不客氣,為了增強“說服力”,他將播州輕步師派到這些部落周邊。歐陽軒提出施政要王霸道雜之的理念,深得其心。播州軍不會輕啟戰端,也不會吝於使用武力。當然播州軍也可以自己不出手,而是用“以工代賑”的方式,用錢糧雇傭當地部落的土兵,替自己清理道路。
播州輕步師自成軍以來,便追隨霹靂軍南征北戰,力拒蒙古騎兵,擊潰大理新附軍,更是滅掉交趾的主力,其威名也遠播四方。廣南西路的這些部落雖然也是強悍的地頭蛇,但自忖打不過同樣善於山地戰的播州軍。更何況播州背後還有赫赫有名的霹靂軍。為了支持播州的行動,總參謀部從川西調來了一個山地特種團,帶隊的正是新任師長董虎。反複權衡利弊之下,這些部落都同意了災民的過路要求。當然話倒是說得極漂亮:“咱和苗疆各部可是兄弟親族,打斷骨頭連著肉呢,不幫你們幫誰?”
同樣的,此事也是播州出麵霹靂軍出錢。總共預計花費十萬兩白銀,主要是免費提供給沿途各部落的糧食。撇開政治賬不說,僅從經濟上對霹靂軍來說,其實是一筆很劃算的買賣。這十萬兩銀子,看似花費了買路錢,實際上是對工礦業和商業的預先投資。這些部落的礦產資源價格可遠遠超過這個數,而商隊一年從此地的收益也超過十萬兩。平價銷售糧食,雖然利潤薄但因交易數量極大,累積起來也十分可觀。另外,各部落到碼頭自提糧食,為了順利運回部落,也必然會整修道路和橋梁,這也有利於霹靂軍今後在此地的工礦業和商業發展。
第三股勢力則是流民群體。廣南西路北部的土地貧瘠,又山高水險,不少山民在正常年份都吃不飽飯。今年旱災與冰凍災害波及此地,更讓原本貧困的生活雪上加霜。走投無路之下,這些山民們便鋌而走險,嘯聚成了人數從數千到數萬不等的流民群體。他們居無定所,靠四處搶劫過著飽一頓饑一頓的生活。之所以說他們流民而不是盜匪,是因為這些人原本是善良之輩,在搶劫之時也不會像盜匪一樣燒殺。隻要不武力反抗,他們並不擅殺。在歐陽軒看來,這些人並非窮凶極惡之輩,他們隻是為了活命而違法亂紀。
歐陽軒一直認為,經濟基礎決定人的行為。能用政治和經濟手段解決的問題,盡量不用武力解決。特別是廣南西路屬於朝廷的羈縻地區,情況錯綜複雜,大規模使用武力很容易讓已方掉入戰爭泥淖。所謂“強龍壓不過地頭蛇”,播州軍在霹靂軍的支持下,雖然能擊敗這些勢力,但自己也會元氣大傷,更會陷入無休止的治安戰和消耗戰中,商隊在此地的貿易也會受到極大的影響。將寶貴的戰爭資源投入在這些無謂的消耗上,是可恥的浪費,畢竟抗蒙才是主要任務。
對於第一股勢力,歐陽軒還是采用利益輸送的方式,讓當地官府和豪族都獲得利益,進而支持播州遷移災民的行動。時任廣西經略兼知靜江府的為巴蜀人朱禩孫,此人與楊文乃是故交,對於播州此次行動並不反對。為了報答其支持,楊邦憲答應幫助其在霹靂軍銀行貸款,用來在南洋購買二千萬斤低價糧食,並用霹靂軍船隻運送到廣西。運輸費用也按優惠價執行。
至於沿途的豪族,播州則將沿途的食水補給外包給他們。數十萬災民一路吃喝拉撒的消耗,足可以讓其大賺一筆錢財。至於當地州縣的官員,顯然不會屈尊去經商賺錢,則由冉忠出麵代表商隊修橋補路和捐資助學,為當地官員增添政績。這些地方官員和豪族都是深諳規則之人,見播州有臨安的詔令背書,又得到了朱禩孫的大力支持,自己也會賺取銀兩,便也順勢借坡下驢,紛紛表態要大力支持。
搞定第二股勢力的要難辦些。廣南西路北部的部落與苗疆部落,在語言、風俗習慣上相差不大,是羅殿鬼國的一部分。羅殿鬼國本就屬於鬆散性質的部落聯盟,各部之間常常為了土地、水源發生爭鬥。蒙軍對苗疆和廣南西路的進攻,使得羅殿鬼國土崩瓦解。這裏災荒雖然不如苗疆嚴重,但也使得貧困的各部生活十分艱難,饑餓讓他們漠視親族之情,相互之間爭鬥頻乃。
災民要想安全通過這些部落的地界,唯有的辦法便是給這些同樣饑餓的人糧食。楊邦憲派出苗疆部落頭人和商隊首領前去遊說沿途的各個部落,承諾將免費為其提供部分糧食,並以平常價格敞開供應糧食和鹽、糖、肉,但需要自行到南盤江和北盤江的碼頭提貨。這個條件可是極大優惠,要知道大災之年這些東西價格暴漲,在有的地方甚至漲了十倍不止。自己提貨並不要緊,反正各部落最不缺的便是勞力。
廣西北部與苗疆雖然都是險山惡水,但受災情況要輕一些,不少山寨還有些許存糧。隻不過光靠存糧、挖野菜及捕些野獸,抓些小魚小蝦,肯定不能度過饑荒。播州提供的免費糧食肯定不夠用,現在所愁的便是買糧的銀錢了。即便是平價的糧食,這些遭了災的窮困山民也買不起。對此播州方麵提出了十分妥貼的建議——可以賒買,但需要林木和礦產資源作為抵押。如果部落境內沒有礦產資源的,則用勞動力償還。這些勞力需要到鄰近的雲南或苗疆的工廠礦山務工。
這個建議是歐陽軒的主意。要論生產條件來看,廣西北部並不比苗疆好,甚至更惡劣。這裏的石頭山保水保肥差,十年倒有九年旱,農業生產抗風險能力差,所獲糧食能夠果腹便不錯了。這些部落既無資金也無技術開發當地的礦產,即便度過了此次災荒,很多山民也無力償還借款。所幸的是有不少煤、鐵礦等礦可供開采。正因為生存環境差,這裏的山民吃苦耐勞,性格也極其堅韌,是廠礦急需要勞力。他們還是極為優秀的士兵苗子,其組成的廣西狼兵可是威震四方。
沿途的大部分部落對播州的要求十分支持,這對雙方都是好事,可以活人無數。當然也有少數部落受災並不嚴重,或因首領欲壑難填,對播州的過路請求獅子大張口。對此楊邦憲也不客氣,為了增強“說服力”,他將播州輕步師派到這些部落周邊。歐陽軒提出施政要王霸道雜之的理念,深得其心。播州軍不會輕啟戰端,也不會吝於使用武力。當然播州軍也可以自己不出手,而是用“以工代賑”的方式,用錢糧雇傭當地部落的土兵,替自己清理道路。
播州輕步師自成軍以來,便追隨霹靂軍南征北戰,力拒蒙古騎兵,擊潰大理新附軍,更是滅掉交趾的主力,其威名也遠播四方。廣南西路的這些部落雖然也是強悍的地頭蛇,但自忖打不過同樣善於山地戰的播州軍。更何況播州背後還有赫赫有名的霹靂軍。為了支持播州的行動,總參謀部從川西調來了一個山地特種團,帶隊的正是新任師長董虎。反複權衡利弊之下,這些部落都同意了災民的過路要求。當然話倒是說得極漂亮:“咱和苗疆各部可是兄弟親族,打斷骨頭連著肉呢,不幫你們幫誰?”
同樣的,此事也是播州出麵霹靂軍出錢。總共預計花費十萬兩白銀,主要是免費提供給沿途各部落的糧食。撇開政治賬不說,僅從經濟上對霹靂軍來說,其實是一筆很劃算的買賣。這十萬兩銀子,看似花費了買路錢,實際上是對工礦業和商業的預先投資。這些部落的礦產資源價格可遠遠超過這個數,而商隊一年從此地的收益也超過十萬兩。平價銷售糧食,雖然利潤薄但因交易數量極大,累積起來也十分可觀。另外,各部落到碼頭自提糧食,為了順利運回部落,也必然會整修道路和橋梁,這也有利於霹靂軍今後在此地的工礦業和商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