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仁澤對守住山口並沒有信心,但陷落如此之快,卻大大出乎他的意料。原本以為借助天險,可以將霹靂軍拖累、拖疲,造成其大量傷亡,至不濟也要將其彈藥特別是炮彈消耗殆盡。眼見霹靂軍力完整,他知道無法正麵對抗,一麵下令主力向後緩緩撤退,試圖以空間換時間,讓霹靂軍的糧草彈藥耗盡,而不得不選擇退兵。另一方麵,他又派出小股騎兵不斷騷擾,試圖拖慢霹靂軍行軍速度,或將康定輕騎兵引誘到遠處聚殲。在頓珠的嚴令之下,康定輕騎兵並不浪戰,一旦敵人數量占優便縮回主力周圍。騷擾霹靂軍主力的仁澤騎兵也沒有占到便宜,反倒在火器的打擊下損失慘重。


    仁澤想通過廣闊的草原與霹靂軍周旋,但他忘了頓珠可是這片草原土生土長的人,特種營中也有不少士兵來自蕃區草原,甚至還有仁澤部落販賣的奴隸,對草原的情況十分清楚。既然追不上仁澤的騎兵,頓珠索性便不再追趕,而是往仁澤部落的冬窩子而去。冬窩子是牧民過冬的營地,牛羊隻有在背風向陽的冬窩子,才能熬過草枯水旱的冬天。為了過冬,牧民還會在冬窩子中存儲大量的幹草和生活物資。冬窩子事關部落存亡,但數量並不多。為了爭奪好的冬窩子,部落之間常常發生爭鬥,並因此結為世代血仇。


    冬窩子的青壯牧民當然可以逃跑,畢竟部落不缺馬匹,但無法騎馬的老弱病殘和幼兒,根本就逃不了多遠,嚴寒會讓他們生病甚至丟掉性命。牛羊群的遷移也是個大問題,它們行動緩慢,每日也需要大量的草料,而過冬所需的草料堆積如山,根本無法運走。霹靂軍雖然是步軍為主,但行軍速度仍然足以追上搬家的牧民。話說襲擊冬窩子可是個一石二鳥之計,既可以讓霹靂軍糧草無虞,也能斷了仁澤騎兵的糧草來源,更會讓仁澤部落元氣大傷。


    頓珠的策略讓仁澤即怕又後悔。進攻冬窩子如同挖掉樹根一樣,會讓參天大樹也轟然倒地。冬窩子可不隻是後勤營地,而是部落騎兵的家,是部落的根基,這讓他如何不怕?仁澤後悔的是輕信了曲珍。曲珍告訴他,霹靂軍根本不會出兵而是會順利成章承認丹增的首領之位——如同之前的中原王朝一樣。仁澤更後悔的是自己低估了霹靂軍,他沒有料到霹靂軍出兵如此之快,會在短短幾日便攻破了山口,更沒有料到頓珠出手如此狠辣,一出手便打在自己七寸。他還後悔自己預估不足,沒有入冬之前便將部落轉到安全地帶。


    當聽聞霹靂軍要進攻冬窩子的消息時,仁澤手下的騎兵都慌了。部落的士兵本就是亦兵亦民,此刻他們紛紛要求與霹靂軍決一死戰。對仁澤來說,這是個兩難的選擇。如果與霹靂軍戰鬥,勝算顯然極低。實際上,在霹靂軍前往冬窩子的途中,仁澤也派了騎兵前去阻擊,但不僅沒有打退霹靂軍反而損失慘重;但如果坐視霹靂軍行動,後果也是顯而易見。在聽聞霹靂軍向自己的家進發之時,便有不少士兵不辭而別。在這些逃兵看來,即便能打贏霹靂軍,但沒有了家,又有何意義?仁澤對於抓住的逃兵沒有半點手軟,卻也阻止不了越來越多的逃亡情況。


    仁澤告訴手下的將領,隻要等待一段時間,邏些和蒙古人會派來援軍,屆時霹靂軍自然會退去。即便援軍不來,也隻需將霹靂軍熬走便是勝利,至於失去的人口和牛羊,可以去其他部落搶。如果沒有兵力,即便能打退了霹靂軍保住了牛羊,也會被其部落吞並。這個說辭,讓仁澤暫時安撫了手下的將領和頭人,但隨著落到霹靂軍手中冬窩子越來越多,仁澤手下的騎兵也越來越少,軍心也越發渙散起來,甚至有個別頭人也起了二心,試圖派人與霹靂軍聯係。仁澤雖然殺了心懷異誌者以敬尤效,但叛軍中仍然暗流湧動,其親信也極力勸說與霹靂軍決一死戰,否則坐視霹靂軍將冬窩子端完,即便手下不潰散,明年也會元氣大傷。


    當頓珠率軍朝最大的冬窩子進發之時,仁澤終於決定放手一博,與霹靂軍決一死戰,雖然理智告訴他勝率不容樂觀。之所以選擇此時決戰,因為這個冬窩子中有他的妻妾,也有大部分心腹的家人。由於一味避戰,他的手下僅剩下二千五百騎,如果再次退卻,他將會眾叛親離,變成孤家寡人。選擇此時決戰還因為他內心的絕望。邏些貴族和蒙古將領曾信誓旦旦告訴他,如果他與霹靂軍作戰,將派來援軍支援。正是因為相信了邏些方麵的承諾,才讓他有了毒殺澤郎的底氣。得知霹靂軍向康定進軍的消息之後,他便向邏些派了幾批信使。幾個月過去了,不僅沒有援軍一絲蹤影,派出的信使也杳無音信。


    在霹靂軍行進至一片平坦的草地之時,仁澤騎兵發動了突襲。眼見大群騎兵挾帶著鋪天蓋地的雪塵而來,霹靂軍的行軍隊列停了下來。頓珠一聲令下,康定輕騎兵迎了上去。仁澤手下騎兵雖然逃亡不少,但留下的二千五百騎都為忠心之徒,衝鋒起來悍不畏死。而隨行的康定輕騎隻有一千一百人,但配備火器的隻有輕型團的四百騎,其餘皆是山寨和部落的騎兵,在裝備上並無些許優勢,在馬匹質量和騎術上還遜於敵人。頓珠當然知道雙方騎兵的力量懸殊,故交給康定輕騎任務是遲滯對方,讓已方步兵從容結陣。


    不到一刻鍾時間,霹靂軍已從行軍狀態轉為作戰陣形。方陣中央的是特種營,左右兩側是康定輕型團的步兵和山寨民兵,中央則是火炮陣地。眼見方陣已成,完成遲滯任務的康定輕騎急急退到了方陣之後。短短一刻鍾的激戰,他們便損失了二百餘騎。眼見康定輕騎遠去,仁澤部騎兵並沒有追來,而是在重新整隊後,以反卻月陣形,向霹靂軍的步兵方陣發動了衝鋒。萬隻馬蹄踏擊擊地麵,如同錘響著萬隻大鼓。隨著馬匹的加速,鼓點越來越密集,地麵的顫動也越來越大。


    從戰場的人數來看,仁澤的兵力還少於霹靂軍,但騎兵優勢在於機動性,在於進攻。如果沒有速度和衝擊力,騎兵戰力並不比步兵強,這也是澤仁主動進攻,而不是在冬窩子防禦的原因。他將攻擊重點放在了步兵方陣的兩翼,分別投入了一千騎兵作為主攻,在正麵隻投入五百騎兵,作為佯攻。他之所以推斷正麵是霹靂軍的正規軍,是因為正麵的隊例嚴密又整齊,隱約還有肅殺之氣。反觀左右兩側的隊形雖然也像模像樣,但隊例尚有彎曲,隊形也並不緊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南宋之霹靂風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寂靜的銀鬆森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寂靜的銀鬆森林並收藏南宋之霹靂風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