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隊順水到新津城駛入南河,又駛了半日到了一個叫蔡渡的地方。在這裏分別有蒲江河、斜江河兩條河流匯入了南河。
霹靂軍船隊在此也分為了三個部分,廖泥鰍率本部並野戰營一個連和歸正營一個連,繼續向西沿蒲江溯水而上前往蒲江城。
蒲江河的寬度和水量遠不如比南河和斜江河,故廖泥鰍隻帶了四艘輕炮船和吃水較淺的運輸船前往。
周見深則帶著歸正營三個連向北沿斜江河溯水而上前往大邑城,隨行的還有守備營的教導連。
配備了火炮的教導連,在霹靂軍的連隊中絕對是一流戰力,他們此行的作用不僅是招降無果的戰況下為歸正營提供火力支援,更重要的作用是防止蒙古騎兵支援大邑城。
歐陽軒則帶著曹二狗和樂全安率領主力,沿溯水前往西北方的邛州城。
邛州作為川西財稅重地,不僅有大片良田也有大量的山地,其物產豐饒程度比之崇慶府有過之而無不及,特別是鹽鐵這兩個產業為曆朝官府最為看重。
蒙軍在此駐紮了五百騎兵和一千新附軍,駐軍數量甚至比雲頂城還多,是蒙軍僅次於成都的川西軍事重鎮。
橫原堡之戰後蒙軍收縮防守,各縣騎兵紛紛回撤成都。邛州蒙軍得非但沒有後撤,反而又抽調了鄰近的新附軍精銳到邛州,現在城中的新附軍人數已達一千五百人。
成都方向蒙古騎兵由於西渡金馬河不得,試圖從彭山城方向支援邛州,也因被霹靂軍水軍偵知而放棄。
新津城的霹靂軍水軍隨時都有偵察船監控著彭山城的動向,隻要蒙軍水軍一露頭,便會將其逐回水寨。
邛州城離南河約一裏。霹靂軍自南而來,南門自然在戰船的火力範圍之內。
歐陽軒先是命人在箭程之外掘壕並將土堆成胸牆,後是曹二狗率軍登陸南門構築工事,並將壕溝和胸牆逐步延伸到東門。
在霹靂軍挖壕築牆期間,邛州城的守軍曾用攻城武器轟擊霹靂軍士兵,卻在戰船火炮猛烈轟擊下支離破碎——不光是攻城器械還有人體。
守軍也曾派騎兵突擊,但在霰彈構成的火力封鎖線下無功而返。這樣打打停停,曹二狗花了五天時間才築好了簡易工事。
這種由壕溝、土牆和拒馬組成的工事雖然簡陋,但配上火炮和手雷卻是冷兵器軍隊的噩夢,將邛州的南門和東門封得死死的。
封鎖了這兩個門後,霹靂軍停止了挖掘。城中的蒙軍認為霹靂軍是挖累了,需要休息。
事實上在大暑天冒著烈日挖掘,的確十分消耗體力,但這並不是停下的理由,真正的原因是歐陽軒在等待時機——在橫原堡出發之前他已派人分別潛往嘉定府和雅州及百丈縣,請求派兵合擊蒙軍。
按照歐陽軒的設想,拿下蒲江城和大邑城之後便是徹底切斷了邛州蒙軍向東、向南逃竄之路。
先不說蒙古人在霹靂軍控製水道的情況下根本不可能渡河,就僅憑蒲江、大邑兩城牆上的火炮便會讓蒙軍知難而退。
如此一來,邛州的蒙軍隻能往北和往西退卻。而北方是險峻的龍門山脈,那些羊腸小道就連獵戶也通行困難,更別說騎兵和疏於訓練的新附軍了。
至於往西邊退,則需通過雅州的百丈關。這百丈關是百丈縣城,雖然城池不大卻是險峻,也屬易守難攻的要塞,乃是川西平原通往山地的咽喉要地。
歐陽軒派人前往嘉定府拜見俞興,是因為雅州這半漢半蕃之地屬於俞興的勢力範圍。
蒙古數度入侵四川使得朝廷威望大減,對蕃邊地區控製力日益減弱,故又任命俞興為成都安撫副使兼嘉定知府,負責威、茂、黎、雅等地的邊防之事。
崇慶府也是成都府路管轄,身為永康縣令的歐陽軒自然也是俞興的屬下,隻是俞興對飽受蒙軍蹂躪的崇慶府百姓毫不關心。
實際上歐陽軒對俞興等一眾南宋腐敗官員已失望透頂,根本沒有指望他們派兵相助,隻希望他們不拖抗蒙事業的後腿便行。
他之所派出使者,一方麵是報告這個名義上的上司,霹靂軍將攻打邛州的蒙軍,另一方麵則是提醒雅州和百丈城守軍防範蒙軍西逃。
等待的日子是一種煎熬。對霹靂軍而言,圍城的日子並不難熬,食物充足也有帳篷遮陽,還可以分批到河中遊泳納涼。
至於工作則是不時往城中炮擊,讓蒙軍睡不好覺吃不好飯,神經處於緊繃狀態。
對於城中蒙軍來說,等待的日子則太難熬了,除了不清楚被何時落下的炮彈收割性命外,首要的問題是糧食缺乏。
邛州如同其他川西的州縣一樣,城中糧食也按劉黑馬之令優先送往了攻打橫原堡的密者火裏部。
城中蒙軍原本打算派人到鄉間搜刮一部分,再堅持一個月便是秋收時節。
哪料到戰局變化如此之快,轉眼之間攻守易勢,城中又湧入了五百新附軍,糧食供應更加捉襟見肘。
現在圍城之下根本無法出城搜刮,況且現在附近各城和屯墾點大都已落入霹靂軍手中,迎接蒙軍征糧小隊的估計隻有迎頭痛擊。
比缺糧更頭痛的則是馬匹問題。蒙古馬雖然極堅韌也耐粗飼,但如同蒙古人一樣對濕熱氣候極度不適應。
霹靂軍進攻邛州之前,這些馬匹都是放養在河邊水草豐美處,烈日正盛時還要驅趕到城外的密林遮陽。
現在河灘地和城外的樹林都在火炮之下,冒險過去放牧隻是為霹靂軍食譜上增加馬肉供應而已。
蒙軍也曾出北門和西門外的小河和池塘邊放牧,不料卻被霹靂軍小艇襲擊。
這些小艇隻有兩三人,劃起來速度飛快。他們利用水草的掩護偷偷潛伏,用火槍轟上幾槍,再扔幾顆手雷便走,轉眼便沒了蹤影,搞得馬群一驚一乍,根本無法安心吃草。
蒙軍沒辦法,隻得將馬匹圈養在城中,派新附軍士兵去割草。隻是新附軍士兵根本不識得毒草,這些混雜了毒草的草料被餓壞的馬匹吃掉,中毒或病或死損失的馬比被霹靂軍炸死的馬還多。
更要命的是雖然邛州城夠大,但一千多匹馬圈在城中,大量的馬糞在盛夏的天氣中發酵,讓整城都散發著惡臭。
如果說蒙軍士兵感受到的是身體和精神雙重煎熬的話,守城的蒙軍將領則嗅到了極度危險的信號。
這蒙軍將領叫徹裏,是紐璘手下的一名悍將。因為邛州鹽鐵對穩固蒙古人在川西的統治實在重要,便被紐璘派了過來。
霹靂軍剛開始進攻的時候,徹裏倒是頗有信心。他手下的五百騎兵並非是色目人或蒙古漢軍,而是純正的蒙古人,配置也是一人三馬。
這種精銳騎兵要是在草原或北方平原地帶,即便麵對十倍宋軍也敢一戰,即便不能取勝也可以全身而退。
霹靂軍火炮雖然厲害但機動性差,隻要露出一絲破綻,便可能被騎射天下無敵的蒙軍擊潰。
霹靂軍船隊在此也分為了三個部分,廖泥鰍率本部並野戰營一個連和歸正營一個連,繼續向西沿蒲江溯水而上前往蒲江城。
蒲江河的寬度和水量遠不如比南河和斜江河,故廖泥鰍隻帶了四艘輕炮船和吃水較淺的運輸船前往。
周見深則帶著歸正營三個連向北沿斜江河溯水而上前往大邑城,隨行的還有守備營的教導連。
配備了火炮的教導連,在霹靂軍的連隊中絕對是一流戰力,他們此行的作用不僅是招降無果的戰況下為歸正營提供火力支援,更重要的作用是防止蒙古騎兵支援大邑城。
歐陽軒則帶著曹二狗和樂全安率領主力,沿溯水前往西北方的邛州城。
邛州作為川西財稅重地,不僅有大片良田也有大量的山地,其物產豐饒程度比之崇慶府有過之而無不及,特別是鹽鐵這兩個產業為曆朝官府最為看重。
蒙軍在此駐紮了五百騎兵和一千新附軍,駐軍數量甚至比雲頂城還多,是蒙軍僅次於成都的川西軍事重鎮。
橫原堡之戰後蒙軍收縮防守,各縣騎兵紛紛回撤成都。邛州蒙軍得非但沒有後撤,反而又抽調了鄰近的新附軍精銳到邛州,現在城中的新附軍人數已達一千五百人。
成都方向蒙古騎兵由於西渡金馬河不得,試圖從彭山城方向支援邛州,也因被霹靂軍水軍偵知而放棄。
新津城的霹靂軍水軍隨時都有偵察船監控著彭山城的動向,隻要蒙軍水軍一露頭,便會將其逐回水寨。
邛州城離南河約一裏。霹靂軍自南而來,南門自然在戰船的火力範圍之內。
歐陽軒先是命人在箭程之外掘壕並將土堆成胸牆,後是曹二狗率軍登陸南門構築工事,並將壕溝和胸牆逐步延伸到東門。
在霹靂軍挖壕築牆期間,邛州城的守軍曾用攻城武器轟擊霹靂軍士兵,卻在戰船火炮猛烈轟擊下支離破碎——不光是攻城器械還有人體。
守軍也曾派騎兵突擊,但在霰彈構成的火力封鎖線下無功而返。這樣打打停停,曹二狗花了五天時間才築好了簡易工事。
這種由壕溝、土牆和拒馬組成的工事雖然簡陋,但配上火炮和手雷卻是冷兵器軍隊的噩夢,將邛州的南門和東門封得死死的。
封鎖了這兩個門後,霹靂軍停止了挖掘。城中的蒙軍認為霹靂軍是挖累了,需要休息。
事實上在大暑天冒著烈日挖掘,的確十分消耗體力,但這並不是停下的理由,真正的原因是歐陽軒在等待時機——在橫原堡出發之前他已派人分別潛往嘉定府和雅州及百丈縣,請求派兵合擊蒙軍。
按照歐陽軒的設想,拿下蒲江城和大邑城之後便是徹底切斷了邛州蒙軍向東、向南逃竄之路。
先不說蒙古人在霹靂軍控製水道的情況下根本不可能渡河,就僅憑蒲江、大邑兩城牆上的火炮便會讓蒙軍知難而退。
如此一來,邛州的蒙軍隻能往北和往西退卻。而北方是險峻的龍門山脈,那些羊腸小道就連獵戶也通行困難,更別說騎兵和疏於訓練的新附軍了。
至於往西邊退,則需通過雅州的百丈關。這百丈關是百丈縣城,雖然城池不大卻是險峻,也屬易守難攻的要塞,乃是川西平原通往山地的咽喉要地。
歐陽軒派人前往嘉定府拜見俞興,是因為雅州這半漢半蕃之地屬於俞興的勢力範圍。
蒙古數度入侵四川使得朝廷威望大減,對蕃邊地區控製力日益減弱,故又任命俞興為成都安撫副使兼嘉定知府,負責威、茂、黎、雅等地的邊防之事。
崇慶府也是成都府路管轄,身為永康縣令的歐陽軒自然也是俞興的屬下,隻是俞興對飽受蒙軍蹂躪的崇慶府百姓毫不關心。
實際上歐陽軒對俞興等一眾南宋腐敗官員已失望透頂,根本沒有指望他們派兵相助,隻希望他們不拖抗蒙事業的後腿便行。
他之所派出使者,一方麵是報告這個名義上的上司,霹靂軍將攻打邛州的蒙軍,另一方麵則是提醒雅州和百丈城守軍防範蒙軍西逃。
等待的日子是一種煎熬。對霹靂軍而言,圍城的日子並不難熬,食物充足也有帳篷遮陽,還可以分批到河中遊泳納涼。
至於工作則是不時往城中炮擊,讓蒙軍睡不好覺吃不好飯,神經處於緊繃狀態。
對於城中蒙軍來說,等待的日子則太難熬了,除了不清楚被何時落下的炮彈收割性命外,首要的問題是糧食缺乏。
邛州如同其他川西的州縣一樣,城中糧食也按劉黑馬之令優先送往了攻打橫原堡的密者火裏部。
城中蒙軍原本打算派人到鄉間搜刮一部分,再堅持一個月便是秋收時節。
哪料到戰局變化如此之快,轉眼之間攻守易勢,城中又湧入了五百新附軍,糧食供應更加捉襟見肘。
現在圍城之下根本無法出城搜刮,況且現在附近各城和屯墾點大都已落入霹靂軍手中,迎接蒙軍征糧小隊的估計隻有迎頭痛擊。
比缺糧更頭痛的則是馬匹問題。蒙古馬雖然極堅韌也耐粗飼,但如同蒙古人一樣對濕熱氣候極度不適應。
霹靂軍進攻邛州之前,這些馬匹都是放養在河邊水草豐美處,烈日正盛時還要驅趕到城外的密林遮陽。
現在河灘地和城外的樹林都在火炮之下,冒險過去放牧隻是為霹靂軍食譜上增加馬肉供應而已。
蒙軍也曾出北門和西門外的小河和池塘邊放牧,不料卻被霹靂軍小艇襲擊。
這些小艇隻有兩三人,劃起來速度飛快。他們利用水草的掩護偷偷潛伏,用火槍轟上幾槍,再扔幾顆手雷便走,轉眼便沒了蹤影,搞得馬群一驚一乍,根本無法安心吃草。
蒙軍沒辦法,隻得將馬匹圈養在城中,派新附軍士兵去割草。隻是新附軍士兵根本不識得毒草,這些混雜了毒草的草料被餓壞的馬匹吃掉,中毒或病或死損失的馬比被霹靂軍炸死的馬還多。
更要命的是雖然邛州城夠大,但一千多匹馬圈在城中,大量的馬糞在盛夏的天氣中發酵,讓整城都散發著惡臭。
如果說蒙軍士兵感受到的是身體和精神雙重煎熬的話,守城的蒙軍將領則嗅到了極度危險的信號。
這蒙軍將領叫徹裏,是紐璘手下的一名悍將。因為邛州鹽鐵對穩固蒙古人在川西的統治實在重要,便被紐璘派了過來。
霹靂軍剛開始進攻的時候,徹裏倒是頗有信心。他手下的五百騎兵並非是色目人或蒙古漢軍,而是純正的蒙古人,配置也是一人三馬。
這種精銳騎兵要是在草原或北方平原地帶,即便麵對十倍宋軍也敢一戰,即便不能取勝也可以全身而退。
霹靂軍火炮雖然厲害但機動性差,隻要露出一絲破綻,便可能被騎射天下無敵的蒙軍擊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