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一個月時間,霹靂軍的堡壘拔地而起。青居城下山的三條道路,都被一組呈“品”字形三個棱堡扼住,徹底阻斷了與外界的交通。這些棱堡小而堅固,由鋼筋混凝土構成外牆,內填夯土,分為內外兩層。外堡高四米厚三米,內堡高六米厚三米。在棱堡的外圍,則是三道壕溝和二道矮土牆。
擁有堅固防禦的同時,這些小棱堡還有強大的火力。每個棱堡上都安裝了十餘門火炮。這些炮不是野戰炮,而是威力更為強大的要塞炮。火炮、火槍、地雷、手雷,依托城防工事構成了四道不可逾越的火力線。更要命的是,圍攻“品”字形中的任何一座堡壘,會遭到另外兩座堡壘火力的打擊,這使得任何敵人在進攻前會三思而後行。
這便是歐陽軒製定的鎖喉戰術。餘玠主持修建以“川中八柱”為主的山城防禦體係,對冷兵器時代的軍隊是個天大的難題。即便擁有強大火力的霹靂軍,如果要強攻也得付出慘重的傷亡。歐陽軒才不會拿士兵寶貴的性命去死磕險峻的城防,他要憑先進的科技和工業產能,顛覆和改寫既有的戰場規則。
要封鎖青居城三條下山道路,並不是容易的事。除了守軍不會坐以待斃,拚命阻擊外,也因工程量巨大。九個棱堡加上配套的壕溝、矮牆,如果是用石頭築成至少需要半年時間,即便夯土築就也需要三個月的時間。霹靂軍之所以能在一個月內完成,除了有三萬餘士兵和基幹民兵共同參與外,也因為使用先進的建築材料和管理流程。
早在兩個月前,霹靂軍便陸續向釣魚城運了大量的水泥、鋼筋及預製件,又屯積了大量的河沙和大小不同的石子。開戰之後,這些材料便通過船隻源源不斷運往青居城,又通過騾馬運往建築工地。騾馬和矮馬也是提升戰力的重要畜力,軍隊要靠它們來拖動火炮。這些大牲畜雖然也難買,但比戰馬購難度小多了。它們將野戰炮拖到青居山下營壘後暫時閑著,便用來拉建築材料。
此時六月炎熱季節,水泥混凝土極易成形,加之大量采用預製件,使得棱堡的修築進度極快,半個多月便主體建築便已經完成。為了保證長期作戰的需要,棱堡還同時修建了彈藥庫、糧庫、水井等配套建築。歐陽軒的思路便是憑借強大的基建能力,將對已方不利的攻城戰變為防禦戰。這個戰術,蒙軍即便想學,也學不來。
鎖喉的棱堡群修建完成之後,曹軒率大軍起程往北而行,他要用同樣的戰術對付大獲城的楊大淵。在此之前,楊大淵已奉欽察之令率軍來援,結果在嘉陵江之旁,吃了聞訊趕來的霹靂軍水軍便是一通火炮。楊大淵的水軍孱弱,那裏能抵擋霹靂軍的進攻。不到半個時辰,新附軍便損失了一千餘人和大量的輜重,氣得楊文淵一口老血湧了上來,當即暈了過去。其侄楊文禮見狀便接了指揮權,顧不得援助青居的命令,急急退回了大獲城。
眼見霹靂軍的大軍向北而去,欽察原本死灰的心又泛起了點點火星。青居城下山的道路雖然被封鎖,但仍有險峻的崖壁道路能通往山下,當然這隻有身手極矯健人士才能做到。欽察正是通過這些人與外界保持著聯係。此時他已得知霹靂軍兵臨劍門關,川北的汪惟正一時半會兒是指望不上了。霹靂軍還出兵上萬圍困了大良城,運山城的張大悅正率軍前去支援。霹靂軍北上肯定是前去攻打大獲城,楊大淵估計也指望不上了。
欽察派人聯係上了北遁的趙匣剌,讓其率軍返回青居,再次夾擊山下堡壘。曹軒率軍北上之後,隻留下了一個輕步兵團防守三組棱堡群,每個棱堡群剛好一個五百人的步兵營。欽察雖然覺得霹靂軍堡壘難啃,但認為和趙匣剌合擊南門的棱堡仍有勝算。其他兩組棱堡派兵來攻,騎兵會教他們做人。
趙匣剌率軍北遁之後,由於嘉陵江沿岸被霹靂軍水軍封鎖,蒙軍騎兵隻得在遠離河岸的地方遊蕩。為了獲得糧草,也是為了發泄吃了敗仗的怒火,趙匣剌便縱兵大肆劫掠,稍遇抵抗便焚村屠寨。附近州縣本已歸降蒙古人,百姓卻仍遭此無妄之災,實在令人噓唏。
通過劫掠獲得了糧草之後,戰馬又開始肥壯起來。趙匣剌所率的蒙古騎兵在前期損失了六百餘騎,劫掠過程中又損失了幾十騎,現下隻有一千二百騎。如果霹靂軍騎兵還在青居城下,他們是斷然不會再貿然開戰。眼下霹靂軍騎兵隨大軍北上,這讓趙匣剌胸中的複仇之火又開始熊熊燃燒。
霹靂軍大軍北上的第三天一大早,趁著天氣涼爽,蒙軍對青居城南門外的棱堡群發動了孤注一擲的進攻。之所以選擇這個方向,是因為南門是青居城蒙軍下山的主要通道,能運送攻城器械,也因為山下地勢平坦,利於騎兵的活動。如果其它兩個棱堡群的霹靂軍來援,將會被在旁虎視眈眈的趙匣剌部騎兵輕易擊潰。
為了消耗守軍的彈藥,欽察將青居城中的百姓全部驅趕下山,讓他們推著攻城雲梯、包鐵揗盾車、衝車在最前麵。混雜在百姓當中的則是新附軍,緊隨其後的則是蒙古漢軍和督戰的蒙古軍官。在蒙軍的最後列,則是數十架重型床弩。這些重型床弩是上次青居之戰後,楊大淵從大獲城送過來的,其最遠射程高達三裏。架設上城外的半山之上,倒也能射到棱堡。蒙軍此次並沒有使用火炮,因為其射程遠不如霹靂軍火炮,還沒有運到發射陣地便會被擊毀。
對付堅固的棱堡最好的辦法還是修建堡壘,實行以堡製堡。對付火器的最好辦法是土木工事和挖壕掘進。欽察自然明白以上道理,隻是以上手段需要大量的人力、建材,也會消耗額外的糧食,更需要漫長的時間,而時間並沒有在蒙軍這邊。可以預料的是,霹靂軍肯定不會給蒙軍築壘和挖壕掘進的機會。他們會在用同樣的戰術鎖住大獲城之後,派兵回援青居城。
對於此戰欽察頗有信心。除了自己的親兵隊外,他壓上了青居城僅剩下的二千五百名士兵。士兵中的老弱病殘也被驅上戰場,與城中的三千百姓一起去消耗霹靂軍的彈藥。在欽察看來,“蟻多咬死象”,隻要讓炮灰耗掉霹靂軍彈藥,以五倍的兵力絕對能拿下孤立無援的五百守軍。
防衛青居南門棱堡群的霹靂軍營長也有信心守住堡壘。他們可是第一師最精銳的步兵營,其前身可以追溯到霹靂軍在琉璃壩起家的第一連第一排。雖然他們隻是輕步兵,可裝備了最新式後膛火槍,又有充足的彈藥。更讓他安心的是棱堡上那些粗大的要塞炮,這些威力巨大的武器會讓蒙軍嚐到絕望的滋味。
擁有堅固防禦的同時,這些小棱堡還有強大的火力。每個棱堡上都安裝了十餘門火炮。這些炮不是野戰炮,而是威力更為強大的要塞炮。火炮、火槍、地雷、手雷,依托城防工事構成了四道不可逾越的火力線。更要命的是,圍攻“品”字形中的任何一座堡壘,會遭到另外兩座堡壘火力的打擊,這使得任何敵人在進攻前會三思而後行。
這便是歐陽軒製定的鎖喉戰術。餘玠主持修建以“川中八柱”為主的山城防禦體係,對冷兵器時代的軍隊是個天大的難題。即便擁有強大火力的霹靂軍,如果要強攻也得付出慘重的傷亡。歐陽軒才不會拿士兵寶貴的性命去死磕險峻的城防,他要憑先進的科技和工業產能,顛覆和改寫既有的戰場規則。
要封鎖青居城三條下山道路,並不是容易的事。除了守軍不會坐以待斃,拚命阻擊外,也因工程量巨大。九個棱堡加上配套的壕溝、矮牆,如果是用石頭築成至少需要半年時間,即便夯土築就也需要三個月的時間。霹靂軍之所以能在一個月內完成,除了有三萬餘士兵和基幹民兵共同參與外,也因為使用先進的建築材料和管理流程。
早在兩個月前,霹靂軍便陸續向釣魚城運了大量的水泥、鋼筋及預製件,又屯積了大量的河沙和大小不同的石子。開戰之後,這些材料便通過船隻源源不斷運往青居城,又通過騾馬運往建築工地。騾馬和矮馬也是提升戰力的重要畜力,軍隊要靠它們來拖動火炮。這些大牲畜雖然也難買,但比戰馬購難度小多了。它們將野戰炮拖到青居山下營壘後暫時閑著,便用來拉建築材料。
此時六月炎熱季節,水泥混凝土極易成形,加之大量采用預製件,使得棱堡的修築進度極快,半個多月便主體建築便已經完成。為了保證長期作戰的需要,棱堡還同時修建了彈藥庫、糧庫、水井等配套建築。歐陽軒的思路便是憑借強大的基建能力,將對已方不利的攻城戰變為防禦戰。這個戰術,蒙軍即便想學,也學不來。
鎖喉的棱堡群修建完成之後,曹軒率大軍起程往北而行,他要用同樣的戰術對付大獲城的楊大淵。在此之前,楊大淵已奉欽察之令率軍來援,結果在嘉陵江之旁,吃了聞訊趕來的霹靂軍水軍便是一通火炮。楊大淵的水軍孱弱,那裏能抵擋霹靂軍的進攻。不到半個時辰,新附軍便損失了一千餘人和大量的輜重,氣得楊文淵一口老血湧了上來,當即暈了過去。其侄楊文禮見狀便接了指揮權,顧不得援助青居的命令,急急退回了大獲城。
眼見霹靂軍的大軍向北而去,欽察原本死灰的心又泛起了點點火星。青居城下山的道路雖然被封鎖,但仍有險峻的崖壁道路能通往山下,當然這隻有身手極矯健人士才能做到。欽察正是通過這些人與外界保持著聯係。此時他已得知霹靂軍兵臨劍門關,川北的汪惟正一時半會兒是指望不上了。霹靂軍還出兵上萬圍困了大良城,運山城的張大悅正率軍前去支援。霹靂軍北上肯定是前去攻打大獲城,楊大淵估計也指望不上了。
欽察派人聯係上了北遁的趙匣剌,讓其率軍返回青居,再次夾擊山下堡壘。曹軒率軍北上之後,隻留下了一個輕步兵團防守三組棱堡群,每個棱堡群剛好一個五百人的步兵營。欽察雖然覺得霹靂軍堡壘難啃,但認為和趙匣剌合擊南門的棱堡仍有勝算。其他兩組棱堡派兵來攻,騎兵會教他們做人。
趙匣剌率軍北遁之後,由於嘉陵江沿岸被霹靂軍水軍封鎖,蒙軍騎兵隻得在遠離河岸的地方遊蕩。為了獲得糧草,也是為了發泄吃了敗仗的怒火,趙匣剌便縱兵大肆劫掠,稍遇抵抗便焚村屠寨。附近州縣本已歸降蒙古人,百姓卻仍遭此無妄之災,實在令人噓唏。
通過劫掠獲得了糧草之後,戰馬又開始肥壯起來。趙匣剌所率的蒙古騎兵在前期損失了六百餘騎,劫掠過程中又損失了幾十騎,現下隻有一千二百騎。如果霹靂軍騎兵還在青居城下,他們是斷然不會再貿然開戰。眼下霹靂軍騎兵隨大軍北上,這讓趙匣剌胸中的複仇之火又開始熊熊燃燒。
霹靂軍大軍北上的第三天一大早,趁著天氣涼爽,蒙軍對青居城南門外的棱堡群發動了孤注一擲的進攻。之所以選擇這個方向,是因為南門是青居城蒙軍下山的主要通道,能運送攻城器械,也因為山下地勢平坦,利於騎兵的活動。如果其它兩個棱堡群的霹靂軍來援,將會被在旁虎視眈眈的趙匣剌部騎兵輕易擊潰。
為了消耗守軍的彈藥,欽察將青居城中的百姓全部驅趕下山,讓他們推著攻城雲梯、包鐵揗盾車、衝車在最前麵。混雜在百姓當中的則是新附軍,緊隨其後的則是蒙古漢軍和督戰的蒙古軍官。在蒙軍的最後列,則是數十架重型床弩。這些重型床弩是上次青居之戰後,楊大淵從大獲城送過來的,其最遠射程高達三裏。架設上城外的半山之上,倒也能射到棱堡。蒙軍此次並沒有使用火炮,因為其射程遠不如霹靂軍火炮,還沒有運到發射陣地便會被擊毀。
對付堅固的棱堡最好的辦法還是修建堡壘,實行以堡製堡。對付火器的最好辦法是土木工事和挖壕掘進。欽察自然明白以上道理,隻是以上手段需要大量的人力、建材,也會消耗額外的糧食,更需要漫長的時間,而時間並沒有在蒙軍這邊。可以預料的是,霹靂軍肯定不會給蒙軍築壘和挖壕掘進的機會。他們會在用同樣的戰術鎖住大獲城之後,派兵回援青居城。
對於此戰欽察頗有信心。除了自己的親兵隊外,他壓上了青居城僅剩下的二千五百名士兵。士兵中的老弱病殘也被驅上戰場,與城中的三千百姓一起去消耗霹靂軍的彈藥。在欽察看來,“蟻多咬死象”,隻要讓炮灰耗掉霹靂軍彈藥,以五倍的兵力絕對能拿下孤立無援的五百守軍。
防衛青居南門棱堡群的霹靂軍營長也有信心守住堡壘。他們可是第一師最精銳的步兵營,其前身可以追溯到霹靂軍在琉璃壩起家的第一連第一排。雖然他們隻是輕步兵,可裝備了最新式後膛火槍,又有充足的彈藥。更讓他安心的是棱堡上那些粗大的要塞炮,這些威力巨大的武器會讓蒙軍嚐到絕望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