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臣都離開了,淳於府立刻恢複原狀。


    有一種被人打回原形的感覺。


    淳於越看著冷清的家,忽然間有點接受無能。


    以前家中,也是這樣的冷清,從來沒覺得有什麽啊。


    怎麽熱鬧了兩天之後,再次冷清下來,自己反倒有些無法接受的感覺呢?


    淳於越搖了搖頭,心想:看來,老夫還得繼續修心啊。


    他正要回到書房的時候,恰好看見身邊的小廝,正在唉聲歎氣。


    淳於越立刻板起臉來,說道:“如今大秦蒸蒸日上,陛下又是聖明君主。你生活在盛世之中,還有什麽不滿意的嗎?為何要在這裏唉聲歎氣?”


    小廝愣了一下,老老實實的說道:“小人隻是覺得……”


    “前幾日有很多大人來這裏,小人很開心。”


    “現在諸位大人都走了,而且再也不會來了,小人有些難過。”


    淳於越聽了之後,一板一眼的說道:“此乃外物也,不可因為外物,擾亂我們的心境。”


    小廝應了一聲:“是,大人教訓的是。”


    淳於越雖然表麵上在教訓小廝,但是他內心深處,其實是十分開心的。


    畢竟這小廝所思所想,都是他的所思所想。


    淳於越感覺自己找到了共鳴,感覺自己後繼有人了。


    而小廝看著大門口,心想:前幾天開著出租車位,撈了不少好處啊。以後……恐怕就沒有這等好事了。


    他站在大門口,越看越惆悵。


    前幾天,那些車夫為了能有一個好位置,每個人都對他客客氣氣的。


    不僅說話的時候,一口一個阿兄的叫著。


    個別機靈的,還要給他懷裏塞錢。


    現在麽……一去不複返嘍。


    …………


    淳於越失落了一個時辰,然後調整好了心態,開始寫一份奏疏。


    在這奏疏當中,他闡述了儒學治國的道理。


    這些道理,其實大部分都是最近朝臣的作業。


    淳於越從中選取了一些有道理的,進行了匯總。


    這些道理,大到國家的長治久安,小到君子的立身之本,可謂是麵麵俱到。


    按照淳於越所說,如果能貫徹下去的話,大秦必定可以傳承萬世,而且百姓可以重現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上古美好時光。


    最重要的是,每個人都會覺得自己能生活在大秦,乃是一件幸事。


    不會對君王,不會對朝廷,產生任何怨懟。


    闡述完了這些大道理之後,第二部分就是具體的方案了。


    這一部分,淳於越有些恥於承認,但是也不得不承認,他參考了商君別院的模式。


    在他的模式當中,他建議朝廷開辦學堂,來傳授儒學。


    這些學堂,都是朝廷負責支出的。


    如今大秦物阜民豐,國庫充盈,負責這一部分,倒也沒有什麽問題。


    觸及學堂,淳於越命名為童生學堂。


    在裏麵學習的,都是兒童。


    對於這些兒童,也不用教他們太高深的道理,隻需要用論語、孟子、中庸,等等儒學典籍,給他們開蒙罷了。


    目的是讓他們識字。


    畢竟他們年紀還小,教太多大道理,他們也理解不了。


    等到學會了識字,通過了考核之後,就可以到第二等學校了。


    這第二等學校,淳於越命名為秀才學堂。


    畢竟能通過考核的,都是優秀人才。


    因此稱之為秀才。


    而沒有通過考核的,雖然淳於越沒有給他們命名,但是他私底下稱這些人為廢柴。


    這些廢柴,就隻能去各地打工了。


    不過他們已經學會了識文斷字,就算是打工,也有不小的優勢。


    而秀才學堂,就是教的聖人的高深知識了。


    他們在這裏,要理解聖人的思想,聖人的言論,以聖人的行事準則,要求自身。


    第三等學堂,淳於越稱之為大學。


    進了大學的人,都是從青年蛻變為成年的人。


    而且大學的錄取率不高,這裏麵的人,都是真正的優秀人才。


    這些人在大學裏麵,會係統的學習儒家學說,並且要和當今現實結合起來。


    在這裏麵,儒學並非是空談,反而有了現實基礎。


    在往上,就是太學。


    進入太學之後,基本上就算是半隻腳邁入官場了。


    這些太學生,一方麵繼續學習,另一方麵,則被分配到各個部門,給官員打下手。


    寫寫奏疏,送送詔令,反正是熟悉一下官場。


    然後,再擇優授予官職。


    淳於越寫完之後,感覺對這些安排很滿意,於是送到了嬴政的案頭。


    嬴政看完之後,沉思了一個時辰,然後把李水和李信叫過去了。


    在路上的時候,李信對李水說道:“槐兄,有一件事,我始終有些不明白。”


    李水說道:“李兄絕頂聰明,居然也有不解之事嗎?”


    李信無語的說道:“槐兄,你莫要取笑。”


    “其實帶兵打仗,行軍布陣,我是要勝過你的。”


    “但是論治國,我就要差一些了。”


    “為何最近每次談論軍國大事,陛下都要我在場?”


    李水沉思良久,說道:“莫非陛下是要培養你?”


    李信無奈的說道:“陛下有必要培養我嗎?”


    李水說道:“那就隻有一個可能了,你起一個襯托作用。”


    李信說道:“襯托什麽?”


    李水說道:“以你的呆滯,襯托我和陛下的聰敏。”


    李信:“……”


    雖然很不想承認,但是他說的好像很有道理啊……


    …………


    嬴政書房。


    李水已經看完了淳於越的奏疏。


    嬴政說道:“如何?”


    李水說道:“大體可以參考,但是問題不少。”


    嬴政點了點頭:“如果選拔官吏,按照儒學的標準。”


    “那麽有朝一日,大秦的外儒內法,會完全變成書生治國。”


    “這些書生,最喜歡抱團。”


    “朕在大秦的時候,可以壓製住他們。”


    “有朝一日,朕不在了,他們會不會用高談闊論,君子大義,把帝王架在那裏呢?”


    “治國,靠著書生意氣,以及死板的禮法,怕是不行。”


    李水點了點頭,說道:“正是如此。”


    “不過陛下放心,我已經想好應對辦法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秦朝當神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人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人酥並收藏我在秦朝當神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