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晉王開戰的決心,高希德一方早有預料。
因此,即便是在救災完成之後,也沒有召回狄飛羽,反倒暗中又派龐淵帶了一支軍隊支援。
狄飛羽親自坐鎮加高加固一大圈的莫信城。
此地是在大災之後,少有的相對完整的城池,也是信州南部剩下的唯一具有戰略意義的大型城池。
晉王一方,則是由十三太保中的黎源信帶隊出征。
這個黎源信在軍中威望僅次於黎源孝,此次被委以重任,也是信心滿滿,誓要向晉王證明自己的本事不比黎源孝差。
事實上,黎源信也是真有本事在身的。
他深知麵對一座做好各種防備的城池,想要硬攻下來,基本是不可能的,更何況對方守將也不是好相與的。
因此,從一開始黎源信就不打算強攻,而是先將莫信城圍起來。
圍起來之後,直接命人前去挖清月湖。
清月湖乃是莫信城上麵的一座大湖,又因前番澤江大決堤,使得清月湖比之前擴展了近三成的麵積。
黎源信的目標很簡單,想要水淹莫信城。
雖然這樣做勢必會傷及無辜,但對他來說,成為災民的百姓,就是最好的兵源。
既能打勝仗,又能得兵丁,這樣的好事,黎源信自然不會錯過。
狄飛羽在信州這段時日,可不完全是在救災,順勢也摸清了信州南部的大致地形。
既然決定要守莫信城,自然不會讓清月湖這樣一個巨大的弱點暴露在外。
黎源信本以為在外已經沒有狄飛羽的隊伍,便放心大膽的派一群人拿著各種水利工具前去清月湖。
誰知,還沒到地方,就在中途遇到一滿臉胡茬的大將帶隊殺出,將他們殺的丟盔棄甲。
剛一開始就吃了個虧的黎源信這才知道,原來對方早有準備。
但念及對方是在野外,沒有堅城可守,便親自帶隊去追擊。
誰知,那看起來粗魯的大將,卻是狡猾。
他們一追去,立馬就遁入深山中。
他們一離開,又立馬殺出來。
更別提去決清月湖,根本連湖都接近不了。
黎源信見此,發狠心,調集更多人打算強行殺到清月湖。
結果這邊抽調的人一多,那將是不敢出麵了,但城中的狄飛羽卻親自帶隊衝殺,差點兒就殺穿他們的包圍圈。
黎源信見此,大驚失色,再不敢調走太多兵力。
這下,局麵變得兩難起來。
手下有部將見此,建議黎源信向後方求援,派更多人兵馬來。
這個提議自然被黎源信直接否定。
無他,這才剛出征,還沒摸到平州地界呢,這就求援的話,那他這個統帥還當不當了?
總之,黎源信大軍剛出征,就在第一站卡住......
再說在通往清月湖路上的人乃是何人呢?
不是他人,正是前來支援的龐淵。
不過他並沒有帶兵進城,而是按照之前安排好的,在城外駐紮。
他帶的人不算多,隻有三千多。
但作為城外奇兵,完全足夠。
就這麽些人,卻是讓黎源信有苦說不出。
一連這麽折騰七八日之後,黎源信似乎放棄了水淹莫信城的想法,再不見派人往清月湖去。
雖然不見人來,但龐淵並沒有放鬆警惕,時常親自帶隊在清月湖周邊區域巡視,防止黎源信玩兒陰的。
不兩日,在巡視途中,龐淵等人誤入一座偏僻山中。
意外發現,此山中竟住著一戶人家。
而且還不是一般的農家子,卻是一詩書之家。
龐淵雖然不怎麽讀書,但最是崇拜如白先生等的讀書人。
因此並沒有仗著自己有兵就耍橫,反而很有禮貌的拜訪。
一問才知道,這戶人家姓汪,家主是個老舉人,原本是慶州瀘縣人士,因為避戰禍才舉家搬遷此處。
汪老舉人見龐淵雖是武人,卻還算知禮,原本驚懼的心態平和不少,請龐淵等人吃了一頓飯。
山中隱居,沒有以往那些排場,招呼客人時免不得內眷相幫。
其中汪老舉人的兒媳婦也在其中。
原來那汪老舉人的兒子兒媳是老夫少妻組合,汪公子今年三十有六,妻子卻隻二十出頭。
再加之那汪公子又是個醉心讀書的,夫妻之間過的相當平淡。
但這卻不是汪陳氏想要的,她這正是如花似玉的年紀,這般守活寡的日子,早就過夠了。
隻是平日裏也見不到外人,縱有心思,也無可奈何,最多不過勞煩“杵公子、瓜少爺”幫個忙,實在難熬。
今朝一下子見到這許多精壯漢子,眼中異彩連連。
尤其是龐淵,這位本就生的人高馬大,又經沙場洗禮,給人一種彪悍的強大感。
或許那些個小姑娘不喜歡這種類型的,但卻正中汪陳氏胃口。
於是乎,趁著敬酒奉茶的功夫,不時接近龐淵,暗中拋拋媚眼。
龐淵自從之前在狐妖處吃過大虧後,一直處於戒色狀態。
對,就是他自發戒色,和被扔到軍營裏完全接觸不到女人毫無關係。
總之,好不容易恢複元氣的龐淵,是絕對不會就這麽輕易被誘惑的......
“龐將軍,龐將軍?”
汪老舉人看著口水快要流出來的龐淵,連聲呼喚。
“哦,哦,老先生,我這勞累一天了,實在有些沒精神。”
“將軍征戰在外,勞苦自不必說,若不嫌棄,可在小老兒處歇息一宿。”
其實汪老舉人並不想留這些當兵的住,所言不過是客氣客氣而已。
但龐淵此時心思已經有些飛走,並沒有聽出對方客氣之言,一口答道:
“好,那就在此休息一晚。”
汪老舉人聞言,神色一僵,但見他們一群人的氣勢,到底不敢趕人走,隻好自認倒黴的安排眾人住下。
這裏畢竟隻是避難之處,沒有多少空房間,龐淵等人被安排在一間空房間中擠著。
白日被汪陳氏眼神挑動的心熱的龐淵自然是睡不著的,撇下其他人,獨自離開房間,到外麵吹吹風。
正此時,卻見汪陳氏提著一壇酒走來。
“將軍,這麽晚了,怎麽還不休息?”
見這位找來,龐淵心熱不已,但還是克製著表示:
“本將軍向來晚睡。”
汪陳氏見此,笑道:
“正好,妾身正要送些酒水來予將軍。”
說著,看一眼橫七豎八倒了一屋的兵丁們,轉而道:
“隻有一小壇,恐不夠眾人分的,將軍不如與我到一僻靜處獨享如何?”
“好,好!”
龐淵聞言,連連點頭,表示沒問題。
跟著汪陳氏來到後院牛棚中,龐淵還想借著酒的話題說兩句,卻不防汪陳氏已經一把抱住他,將他往草垛裏按。
“你這是~~”
好歹也是跟著白先生學過的,龐淵雖然沒多少文化,但也知道這樣偷人妻子的事不對,口中不斷拒絕此事......
但話又說回來,凡事都是事不過三,自己連續三次拒絕,對方都要硬來,那真是沒辦法啊!
兩人一直從前半夜折騰到後半夜都沒停過,直到汪陳氏徹底滿足,這才罷休。
此事兩人冷靜下來,龐淵覺得頗有些對不起那位好客的汪老舉人。
人家對自己挺好,自己還睡人家兒媳婦,實在過分。
倒是汪陳氏狠,直接對龐淵道:
“將軍,事已至此,妾身是絕無臉麵再回汪家的。
不若你去把他們都殺了,以後妾身隻跟著你可好?”
龐淵聞言,驚詫不已,他雖然殺過很多人,但從來不殺自家人。
沒想到這婦人一出口,卻是如此狠辣。
汪陳氏也發覺自己失言,立時說道:
“妾身也是沒辦法,若將軍棄我而去,妾身決計無臉麵獨活,隻有一死而已!”
聽汪陳氏這麽說,龐淵想了想道:
“殺人之事休要再提,我也不棄你,你若願意,今夜便隨我離去就是。”
“奴家願意!”
兩人商議好之後,龐淵帶著汪陳氏,回去叫醒一眾兄弟,趁著夜色溜走。
次日,汪老舉人發現龐淵等人都是離去,鬆了一口氣。
過一陣,卻是沒聽到兒媳婦叫吃早飯,覺得不對,趕忙去後院尋找,那裏還能見到人。
又去書房,發現兒子正趴在書桌上睡覺呢。
叫醒兒子,問他兒媳何在。
“煙柳怎麽了?我昨夜看到一篇頂好的文章,精妙非常,反複看了一夜,沒有回房間去。”
汪陳氏本名陳煙柳。
“怎麽了?你媳婦不見了!”
汪老舉人見兒子連媳婦丟了都不知道,也是氣不打一處來。
“啊,不見了?莫不是昨天那群當兵的搶去了?”
聽到媳婦不見,汪公子也是驚詫起來。
“搶?”
汪老舉人搖搖頭,
“那群兵雖然我不喜歡,但多少也算是知禮的,應當不至於搶。”
“那是怎麽回事?”
“哼,估計是你那媳婦跟著人家跑了!”
“啊,我待煙柳一向真心,她怎麽?”
汪公子聞言,如遭雷擊。
他雖然嗜書如命,但對自家妻子的感情也是真的。
丟了妻子的汪公子六神無主,一個勁兒的讓汪老舉人想辦法把人找回來。
但汪老舉人又哪兒來的辦法呢?
他要是有那本事,何至於搬到這裏避難?
但就這麽咽下這口氣,他們又無法接受。
這時,汪老舉人忽然想起昨日龐淵所說戰事,心頭一動道:
“我兒莫急,昨日那些兵都是平州兵。
如今他們的大軍都被困在城裏,隻是慶州兵沒辦法水淹莫信城,才能一直堅守。”
“父親,你說這個和找回煙柳有什麽關係?”
“你忘了,我們在這裏住的這幾年,也熟悉不少無人知的小道。
若是將這些事都告訴慶州兵,讓他們打了勝仗,把那群拐人媳婦的賊兵都抓住,還不是輕而易舉的事?”
“父親英明,隻是孩兒不記路......”
“哎~~你呀,算了,還是我這把老骨頭親自去跑一趟吧~~”
......
因此,即便是在救災完成之後,也沒有召回狄飛羽,反倒暗中又派龐淵帶了一支軍隊支援。
狄飛羽親自坐鎮加高加固一大圈的莫信城。
此地是在大災之後,少有的相對完整的城池,也是信州南部剩下的唯一具有戰略意義的大型城池。
晉王一方,則是由十三太保中的黎源信帶隊出征。
這個黎源信在軍中威望僅次於黎源孝,此次被委以重任,也是信心滿滿,誓要向晉王證明自己的本事不比黎源孝差。
事實上,黎源信也是真有本事在身的。
他深知麵對一座做好各種防備的城池,想要硬攻下來,基本是不可能的,更何況對方守將也不是好相與的。
因此,從一開始黎源信就不打算強攻,而是先將莫信城圍起來。
圍起來之後,直接命人前去挖清月湖。
清月湖乃是莫信城上麵的一座大湖,又因前番澤江大決堤,使得清月湖比之前擴展了近三成的麵積。
黎源信的目標很簡單,想要水淹莫信城。
雖然這樣做勢必會傷及無辜,但對他來說,成為災民的百姓,就是最好的兵源。
既能打勝仗,又能得兵丁,這樣的好事,黎源信自然不會錯過。
狄飛羽在信州這段時日,可不完全是在救災,順勢也摸清了信州南部的大致地形。
既然決定要守莫信城,自然不會讓清月湖這樣一個巨大的弱點暴露在外。
黎源信本以為在外已經沒有狄飛羽的隊伍,便放心大膽的派一群人拿著各種水利工具前去清月湖。
誰知,還沒到地方,就在中途遇到一滿臉胡茬的大將帶隊殺出,將他們殺的丟盔棄甲。
剛一開始就吃了個虧的黎源信這才知道,原來對方早有準備。
但念及對方是在野外,沒有堅城可守,便親自帶隊去追擊。
誰知,那看起來粗魯的大將,卻是狡猾。
他們一追去,立馬就遁入深山中。
他們一離開,又立馬殺出來。
更別提去決清月湖,根本連湖都接近不了。
黎源信見此,發狠心,調集更多人打算強行殺到清月湖。
結果這邊抽調的人一多,那將是不敢出麵了,但城中的狄飛羽卻親自帶隊衝殺,差點兒就殺穿他們的包圍圈。
黎源信見此,大驚失色,再不敢調走太多兵力。
這下,局麵變得兩難起來。
手下有部將見此,建議黎源信向後方求援,派更多人兵馬來。
這個提議自然被黎源信直接否定。
無他,這才剛出征,還沒摸到平州地界呢,這就求援的話,那他這個統帥還當不當了?
總之,黎源信大軍剛出征,就在第一站卡住......
再說在通往清月湖路上的人乃是何人呢?
不是他人,正是前來支援的龐淵。
不過他並沒有帶兵進城,而是按照之前安排好的,在城外駐紮。
他帶的人不算多,隻有三千多。
但作為城外奇兵,完全足夠。
就這麽些人,卻是讓黎源信有苦說不出。
一連這麽折騰七八日之後,黎源信似乎放棄了水淹莫信城的想法,再不見派人往清月湖去。
雖然不見人來,但龐淵並沒有放鬆警惕,時常親自帶隊在清月湖周邊區域巡視,防止黎源信玩兒陰的。
不兩日,在巡視途中,龐淵等人誤入一座偏僻山中。
意外發現,此山中竟住著一戶人家。
而且還不是一般的農家子,卻是一詩書之家。
龐淵雖然不怎麽讀書,但最是崇拜如白先生等的讀書人。
因此並沒有仗著自己有兵就耍橫,反而很有禮貌的拜訪。
一問才知道,這戶人家姓汪,家主是個老舉人,原本是慶州瀘縣人士,因為避戰禍才舉家搬遷此處。
汪老舉人見龐淵雖是武人,卻還算知禮,原本驚懼的心態平和不少,請龐淵等人吃了一頓飯。
山中隱居,沒有以往那些排場,招呼客人時免不得內眷相幫。
其中汪老舉人的兒媳婦也在其中。
原來那汪老舉人的兒子兒媳是老夫少妻組合,汪公子今年三十有六,妻子卻隻二十出頭。
再加之那汪公子又是個醉心讀書的,夫妻之間過的相當平淡。
但這卻不是汪陳氏想要的,她這正是如花似玉的年紀,這般守活寡的日子,早就過夠了。
隻是平日裏也見不到外人,縱有心思,也無可奈何,最多不過勞煩“杵公子、瓜少爺”幫個忙,實在難熬。
今朝一下子見到這許多精壯漢子,眼中異彩連連。
尤其是龐淵,這位本就生的人高馬大,又經沙場洗禮,給人一種彪悍的強大感。
或許那些個小姑娘不喜歡這種類型的,但卻正中汪陳氏胃口。
於是乎,趁著敬酒奉茶的功夫,不時接近龐淵,暗中拋拋媚眼。
龐淵自從之前在狐妖處吃過大虧後,一直處於戒色狀態。
對,就是他自發戒色,和被扔到軍營裏完全接觸不到女人毫無關係。
總之,好不容易恢複元氣的龐淵,是絕對不會就這麽輕易被誘惑的......
“龐將軍,龐將軍?”
汪老舉人看著口水快要流出來的龐淵,連聲呼喚。
“哦,哦,老先生,我這勞累一天了,實在有些沒精神。”
“將軍征戰在外,勞苦自不必說,若不嫌棄,可在小老兒處歇息一宿。”
其實汪老舉人並不想留這些當兵的住,所言不過是客氣客氣而已。
但龐淵此時心思已經有些飛走,並沒有聽出對方客氣之言,一口答道:
“好,那就在此休息一晚。”
汪老舉人聞言,神色一僵,但見他們一群人的氣勢,到底不敢趕人走,隻好自認倒黴的安排眾人住下。
這裏畢竟隻是避難之處,沒有多少空房間,龐淵等人被安排在一間空房間中擠著。
白日被汪陳氏眼神挑動的心熱的龐淵自然是睡不著的,撇下其他人,獨自離開房間,到外麵吹吹風。
正此時,卻見汪陳氏提著一壇酒走來。
“將軍,這麽晚了,怎麽還不休息?”
見這位找來,龐淵心熱不已,但還是克製著表示:
“本將軍向來晚睡。”
汪陳氏見此,笑道:
“正好,妾身正要送些酒水來予將軍。”
說著,看一眼橫七豎八倒了一屋的兵丁們,轉而道:
“隻有一小壇,恐不夠眾人分的,將軍不如與我到一僻靜處獨享如何?”
“好,好!”
龐淵聞言,連連點頭,表示沒問題。
跟著汪陳氏來到後院牛棚中,龐淵還想借著酒的話題說兩句,卻不防汪陳氏已經一把抱住他,將他往草垛裏按。
“你這是~~”
好歹也是跟著白先生學過的,龐淵雖然沒多少文化,但也知道這樣偷人妻子的事不對,口中不斷拒絕此事......
但話又說回來,凡事都是事不過三,自己連續三次拒絕,對方都要硬來,那真是沒辦法啊!
兩人一直從前半夜折騰到後半夜都沒停過,直到汪陳氏徹底滿足,這才罷休。
此事兩人冷靜下來,龐淵覺得頗有些對不起那位好客的汪老舉人。
人家對自己挺好,自己還睡人家兒媳婦,實在過分。
倒是汪陳氏狠,直接對龐淵道:
“將軍,事已至此,妾身是絕無臉麵再回汪家的。
不若你去把他們都殺了,以後妾身隻跟著你可好?”
龐淵聞言,驚詫不已,他雖然殺過很多人,但從來不殺自家人。
沒想到這婦人一出口,卻是如此狠辣。
汪陳氏也發覺自己失言,立時說道:
“妾身也是沒辦法,若將軍棄我而去,妾身決計無臉麵獨活,隻有一死而已!”
聽汪陳氏這麽說,龐淵想了想道:
“殺人之事休要再提,我也不棄你,你若願意,今夜便隨我離去就是。”
“奴家願意!”
兩人商議好之後,龐淵帶著汪陳氏,回去叫醒一眾兄弟,趁著夜色溜走。
次日,汪老舉人發現龐淵等人都是離去,鬆了一口氣。
過一陣,卻是沒聽到兒媳婦叫吃早飯,覺得不對,趕忙去後院尋找,那裏還能見到人。
又去書房,發現兒子正趴在書桌上睡覺呢。
叫醒兒子,問他兒媳何在。
“煙柳怎麽了?我昨夜看到一篇頂好的文章,精妙非常,反複看了一夜,沒有回房間去。”
汪陳氏本名陳煙柳。
“怎麽了?你媳婦不見了!”
汪老舉人見兒子連媳婦丟了都不知道,也是氣不打一處來。
“啊,不見了?莫不是昨天那群當兵的搶去了?”
聽到媳婦不見,汪公子也是驚詫起來。
“搶?”
汪老舉人搖搖頭,
“那群兵雖然我不喜歡,但多少也算是知禮的,應當不至於搶。”
“那是怎麽回事?”
“哼,估計是你那媳婦跟著人家跑了!”
“啊,我待煙柳一向真心,她怎麽?”
汪公子聞言,如遭雷擊。
他雖然嗜書如命,但對自家妻子的感情也是真的。
丟了妻子的汪公子六神無主,一個勁兒的讓汪老舉人想辦法把人找回來。
但汪老舉人又哪兒來的辦法呢?
他要是有那本事,何至於搬到這裏避難?
但就這麽咽下這口氣,他們又無法接受。
這時,汪老舉人忽然想起昨日龐淵所說戰事,心頭一動道:
“我兒莫急,昨日那些兵都是平州兵。
如今他們的大軍都被困在城裏,隻是慶州兵沒辦法水淹莫信城,才能一直堅守。”
“父親,你說這個和找回煙柳有什麽關係?”
“你忘了,我們在這裏住的這幾年,也熟悉不少無人知的小道。
若是將這些事都告訴慶州兵,讓他們打了勝仗,把那群拐人媳婦的賊兵都抓住,還不是輕而易舉的事?”
“父親英明,隻是孩兒不記路......”
“哎~~你呀,算了,還是我這把老骨頭親自去跑一趟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