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真正的黃泉鷗,戰術風格是什麽樣的?
不知道。
隻言片語的記載中,好像是某種挺華麗的立體攻勢?
不懂。
現在的黃泉鷗,也沒有複現那其實八竿子打不著的前輩的意思。
他們有自己的戰術。
就是跟不死鳥,高度相似。
走得就是堂堂正正,堅韌不拔的方向。
快速分析好了現場的局麵之後,作為指揮官馬爾尚,很快就做出了戰術決定。
一百名黃泉鷗的戰士中,三分之一的人作為主攻手,三分之一側麵牽製,另外三分之一,則作為火力支援隊。
而謝宏的血鯊戰士們,則作為尖刀。對馬爾尚來說,他們是有大用的。
商量過後,謝宏也同意了馬爾尚的戰術方案。
不僅是因為兩個人的關係比較親近,還有更重要的一點在於,馬爾尚過去所表現出來的出色戰術能力,謝宏親眼所見,相當信得過。
馬爾尚也沒讓人失望。
在他的指揮下,部隊推進得很穩健。
主攻手的隊伍首先上去,堂堂正正的各類火力武器,既全備,操使得又很利落。
盾衛在前,頂住火力逐步推進;重炮手以重爆彈、多管熱熔噴射器,凶猛的壓製對手。有掩體則借助掩體,無掩體則依靠盾衛往前推,穩紮穩打的樣子,給守軍製造了十足的壓迫感。
火力支援的一隊,則配有好幾把狙擊爆彈槍,再搭配上展開後半固定的重爆彈機槍速射壓製,守軍想要冒頭也不容易。更別說,他們還有幾部肩扛式導彈巢,由幾台終結者負責操控。
最後三分之一的策應進攻隊,火力和裝甲則比較均勻,不會像是主攻隊那樣堅定推進,可一旦敵人被壓製、或者被主攻隊吸引走注意力,他們就會快速往前突進一段距離。他們所造成的威脅,也會隨著交戰距離的拉近而提升。
黃泉鷗參戰的全員,都是老兵以上的水平。光這一點,就很難得了,更不要說,還有超過的,達到了一般戰團裏士官長的實力。這個水平,都可以進到那些普通戰團的榮譽衛隊裏去,那往往是一個戰團最精銳的力量,是伴隨戰團長一起衝鋒的水平。
同時,還有10名連隊冠軍,那這就更是重量級選手了。
其實,血鯊那邊,也是差不多類似的配置和比例。
若非單兵素質上,確實比對方戰團強得多,哪兒打得出來先前那差不多1:6的戰損比?
大家可都是星際戰士!
而當下,黃泉鷗雖然不像是血鯊那麽暴躁,那麽精通於突擊、近身斬殺,但是按照他們自己的攻勢打下去,那一位又一位遠比對方水平更強的戰士,在遠程對抗之中,也能夠取得明明白白的優勢。
他們的子彈更準,而反過來,他們甚至可以躲避子彈。
這倒不是說星際戰士強到可以比子彈的動作快,但水平更強的超凡戰士,總是可以提前察覺,或者是以經驗判斷出子彈會往哪裏打,從而進行提前的閃躲,亦或者用武器、用盾牌、乃至於用動力甲上最為厚重的裝甲部分去抵擋。
其實,對麵的星際戰士們,也能做到這一點——如果他們的對手是普通的凡人士兵的話。
但麵對水平普遍比他們高的黃泉鷗,那就不行了。黃泉鷗們的射擊會帶有欺騙性,或者配合之下的火力封鎖,讓他們避無可避,再或者是單獨一人的火力,就可以一步步將他們逼到沒法進行閃躲的地步……
總的來說,就是壓力。
壓力小,很多技術動作就能做出來,就會顯得神乎其神;壓力大的時候,頂頂的高手也會可能在旁人看起來像是小醜。
現在,對麵的那百來個星際戰士,就有點像是這種小醜。
在火力對射之中,他們愕然的發現,自己的傷亡情況,比預想之中要誇張很多。
他們本來是想要搞彈性防禦的,是要避免難以迅速脫離的近身搏鬥,避免決戰,盡量的拖延時間。但是,在火力對射之間,在黃泉鷗的戰士們還沒有推進到眼前之前,他們就遭受了超過三十人的傷亡。
對比傷亡來說,他們的戰果,卻僅僅隻打掉了九名黃泉鷗。
再這樣下去,光遠程火力對射,他們就要全軍覆沒。
他們不得不拋棄眼前的陣地,後撤轉移,試圖在下個防禦節點,再重振旗鼓。
然而,在這個時候,謝宏帶領的血鯊戰士們,出手了。
在先前黃泉鷗們的推進過程中,他們就已經動了起來,潛藏在戰場暗處,保持靜默,沒有開火,悄聲接近戰場。而在敵人開始撤退之後,他們就開始迅速出擊,背後的噴氣背包滿功率加載,卻並沒有離地而飛,反倒是配合著雙腿的邁動,成了助推器,讓他們速度一下就提升到了很誇張的地步。
他們迅速的就超越了黃泉鷗的主攻隊,那些盾衛,以及跟隨著盾衛前進的突擊手們,也跟不上他們的速度。
斷後的部隊,被血鯊們一衝即垮,他們很快就趕上了那些正在撤離的混編星際戰士大隊。
一場屠殺,就此開始!
雖然有兩倍的人數,但是這些混編星際戰士們,仍舊在應對之間,被打得稀裏糊塗。
他們甚至無法斷臂求生的留人下來,其餘人撤退。有成建製的想要撤退的隊伍,往往就會被幾個血鯊給盯上,然後截住。
而後,他們之中的指揮官,做出了最無奈,最壞,但也是最有可能留人存活一部分人的決定——分散逃竄。
但這個決定,也有些晚了。
因為,黃泉鷗的戰士們,也跟了上來。
他們沒有急著上來進行貼身的戰鬥,策應隊封鎖了周邊,消滅掉嚐試分散逃脫的敵人。
火力組趕上來之後,可以近距離進行精準的火力點殺,甚至跟血鯊的戰士們,有點小配合,幫助很大。
那些個星際戰士的損失速度,就更大了。
再到最慢的主攻隊上來,盾衛們、突擊手們,抽出動力劍、長柄戰戟。
這些主攻手們雖然不似血鯊那般狂烈,但隻是風格不同,他們畢竟是連隊裏特型強化近身戰鬥的重裝戰士。他們的近身搏鬥水平,是不弱於血鯊的。
兩者的差別,其一是狂戰士和刺客的結合體,另一者,是劍士與重裝騎士的結合體。
最終,這最後剩下的差不多一百來名混編星際戰士,最後一個人都沒有活下來。
至此為止,尹巴希姆想盡辦法招來的兩百名星際戰士護衛,就這樣全員被消滅了個幹幹淨淨。
而他們付出的代價,則是血鯊和黃泉鷗加起來,四十名戰士的傷亡。裏麵估計還有十來個,重傷可以救回來的。
不知道。
隻言片語的記載中,好像是某種挺華麗的立體攻勢?
不懂。
現在的黃泉鷗,也沒有複現那其實八竿子打不著的前輩的意思。
他們有自己的戰術。
就是跟不死鳥,高度相似。
走得就是堂堂正正,堅韌不拔的方向。
快速分析好了現場的局麵之後,作為指揮官馬爾尚,很快就做出了戰術決定。
一百名黃泉鷗的戰士中,三分之一的人作為主攻手,三分之一側麵牽製,另外三分之一,則作為火力支援隊。
而謝宏的血鯊戰士們,則作為尖刀。對馬爾尚來說,他們是有大用的。
商量過後,謝宏也同意了馬爾尚的戰術方案。
不僅是因為兩個人的關係比較親近,還有更重要的一點在於,馬爾尚過去所表現出來的出色戰術能力,謝宏親眼所見,相當信得過。
馬爾尚也沒讓人失望。
在他的指揮下,部隊推進得很穩健。
主攻手的隊伍首先上去,堂堂正正的各類火力武器,既全備,操使得又很利落。
盾衛在前,頂住火力逐步推進;重炮手以重爆彈、多管熱熔噴射器,凶猛的壓製對手。有掩體則借助掩體,無掩體則依靠盾衛往前推,穩紮穩打的樣子,給守軍製造了十足的壓迫感。
火力支援的一隊,則配有好幾把狙擊爆彈槍,再搭配上展開後半固定的重爆彈機槍速射壓製,守軍想要冒頭也不容易。更別說,他們還有幾部肩扛式導彈巢,由幾台終結者負責操控。
最後三分之一的策應進攻隊,火力和裝甲則比較均勻,不會像是主攻隊那樣堅定推進,可一旦敵人被壓製、或者被主攻隊吸引走注意力,他們就會快速往前突進一段距離。他們所造成的威脅,也會隨著交戰距離的拉近而提升。
黃泉鷗參戰的全員,都是老兵以上的水平。光這一點,就很難得了,更不要說,還有超過的,達到了一般戰團裏士官長的實力。這個水平,都可以進到那些普通戰團的榮譽衛隊裏去,那往往是一個戰團最精銳的力量,是伴隨戰團長一起衝鋒的水平。
同時,還有10名連隊冠軍,那這就更是重量級選手了。
其實,血鯊那邊,也是差不多類似的配置和比例。
若非單兵素質上,確實比對方戰團強得多,哪兒打得出來先前那差不多1:6的戰損比?
大家可都是星際戰士!
而當下,黃泉鷗雖然不像是血鯊那麽暴躁,那麽精通於突擊、近身斬殺,但是按照他們自己的攻勢打下去,那一位又一位遠比對方水平更強的戰士,在遠程對抗之中,也能夠取得明明白白的優勢。
他們的子彈更準,而反過來,他們甚至可以躲避子彈。
這倒不是說星際戰士強到可以比子彈的動作快,但水平更強的超凡戰士,總是可以提前察覺,或者是以經驗判斷出子彈會往哪裏打,從而進行提前的閃躲,亦或者用武器、用盾牌、乃至於用動力甲上最為厚重的裝甲部分去抵擋。
其實,對麵的星際戰士們,也能做到這一點——如果他們的對手是普通的凡人士兵的話。
但麵對水平普遍比他們高的黃泉鷗,那就不行了。黃泉鷗們的射擊會帶有欺騙性,或者配合之下的火力封鎖,讓他們避無可避,再或者是單獨一人的火力,就可以一步步將他們逼到沒法進行閃躲的地步……
總的來說,就是壓力。
壓力小,很多技術動作就能做出來,就會顯得神乎其神;壓力大的時候,頂頂的高手也會可能在旁人看起來像是小醜。
現在,對麵的那百來個星際戰士,就有點像是這種小醜。
在火力對射之中,他們愕然的發現,自己的傷亡情況,比預想之中要誇張很多。
他們本來是想要搞彈性防禦的,是要避免難以迅速脫離的近身搏鬥,避免決戰,盡量的拖延時間。但是,在火力對射之間,在黃泉鷗的戰士們還沒有推進到眼前之前,他們就遭受了超過三十人的傷亡。
對比傷亡來說,他們的戰果,卻僅僅隻打掉了九名黃泉鷗。
再這樣下去,光遠程火力對射,他們就要全軍覆沒。
他們不得不拋棄眼前的陣地,後撤轉移,試圖在下個防禦節點,再重振旗鼓。
然而,在這個時候,謝宏帶領的血鯊戰士們,出手了。
在先前黃泉鷗們的推進過程中,他們就已經動了起來,潛藏在戰場暗處,保持靜默,沒有開火,悄聲接近戰場。而在敵人開始撤退之後,他們就開始迅速出擊,背後的噴氣背包滿功率加載,卻並沒有離地而飛,反倒是配合著雙腿的邁動,成了助推器,讓他們速度一下就提升到了很誇張的地步。
他們迅速的就超越了黃泉鷗的主攻隊,那些盾衛,以及跟隨著盾衛前進的突擊手們,也跟不上他們的速度。
斷後的部隊,被血鯊們一衝即垮,他們很快就趕上了那些正在撤離的混編星際戰士大隊。
一場屠殺,就此開始!
雖然有兩倍的人數,但是這些混編星際戰士們,仍舊在應對之間,被打得稀裏糊塗。
他們甚至無法斷臂求生的留人下來,其餘人撤退。有成建製的想要撤退的隊伍,往往就會被幾個血鯊給盯上,然後截住。
而後,他們之中的指揮官,做出了最無奈,最壞,但也是最有可能留人存活一部分人的決定——分散逃竄。
但這個決定,也有些晚了。
因為,黃泉鷗的戰士們,也跟了上來。
他們沒有急著上來進行貼身的戰鬥,策應隊封鎖了周邊,消滅掉嚐試分散逃脫的敵人。
火力組趕上來之後,可以近距離進行精準的火力點殺,甚至跟血鯊的戰士們,有點小配合,幫助很大。
那些個星際戰士的損失速度,就更大了。
再到最慢的主攻隊上來,盾衛們、突擊手們,抽出動力劍、長柄戰戟。
這些主攻手們雖然不似血鯊那般狂烈,但隻是風格不同,他們畢竟是連隊裏特型強化近身戰鬥的重裝戰士。他們的近身搏鬥水平,是不弱於血鯊的。
兩者的差別,其一是狂戰士和刺客的結合體,另一者,是劍士與重裝騎士的結合體。
最終,這最後剩下的差不多一百來名混編星際戰士,最後一個人都沒有活下來。
至此為止,尹巴希姆想盡辦法招來的兩百名星際戰士護衛,就這樣全員被消滅了個幹幹淨淨。
而他們付出的代價,則是血鯊和黃泉鷗加起來,四十名戰士的傷亡。裏麵估計還有十來個,重傷可以救回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