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盟全境,以及東方宙域全境,在曆時幾個月的‘通電’行動中,全數被鏈接了起來。
當最後一個星球的鏈接工作完成之後,顧航也總算是能夠鬆一口氣。
不管怎麽樣,在這場大災難中,他的基本盤,是保住了的。
‘通電’後的星界航行,仍舊比不上過去的安全程度,但已經到了能用地步了。
在當前環境下,能夠做到這種程度,已經很令人滿意。
至少聯盟上下,現在是歡欣鼓舞。雖然日子還挺艱難,但至少最難的時候已經過去了。
不至於大開慶典,但至少人們的生活、聯盟的發展,可以恢複正軌。
但顧航並沒有開心起來。
想一想帝國的其他區域,情況恐怕要糟糕到讓人哀歎的地步。
唯一稱得上是好消息的,是顧航觀測到,隨著亞空間洪流過境,這場災難帶來的餘波,也在逐漸的減輕。
這不禁讓人產生了一種希望:隨著時間的推移,災難是不是會過去呢?
事實證明,並不會。
當亞空間浪濤削減到一定程度後,就不再減弱了,轉而進入到了很穩定的狀態。
顧航通過直接觀察亞空間,可以看到,隨著那個名為卡地亞的鎮守世界消失之後,在現實宇宙中留下來的,是一道永不愈合的傷口。亞空間的力量,從中不斷的泄露而出。雖不如剛開始那麽洶湧,但是卻足以維持猩紅瘢痕的存在,並持續的、永久的讓現實宇宙發生了變化。
而那道猩紅瘢痕本身,也仍舊如天塹一般,完全隔絕了兩端。
不從根源上解決問題,災難就不會結束。
但要如何根除問題?
顧航現在也還根本想不到。
至少,從他的角度來看,他是無能為力的。
在亞空間中,連神皇都隻能暫避鋒芒,他就更不要提了。
在現實宇宙中,聯盟跟地獄之門距離相當遙遠,幾乎是從帝國的最東北端,對應帝國的西南邊境。星界隧道還能用的時候,跑那裏一趟都要兩三年;星界隧道用不了的當下,根本就是過不去的。
怎麽辦呢?
顧航有些悲天憫人。
他不是為帝國中央、為神聖泰拉上的那些蟲豸著想,那些高官們一個個死了倒還幹脆。指望顧航對他們有什麽忠誠,有什麽為他們分憂的想法,那是純屬做夢。
但是,對於人類這一種族,以及凝聚著整個族群的‘帝國’這一整體象征,顧航當然會擔心。
這片宇宙的底色,是黑暗而恐怖的。帝國作為全族群的集合體,無論有再多的不堪,但在客觀上,它就似乎人類這一種族,能夠在星宇之間存活至今的最大憑仗。
它在無數年的歲月裏,承擔了無計其數的壓力。
不管之前聯盟與帝國中央有多少矛盾,但顧航從來沒有想過,沒了帝國,聯盟就會變好。
不會的。
當沒了帝國這一‘高個子’,天塌下來了,聯盟自己也得扛。
如果聯盟之外的人類世界,一個個的淪陷,顧航都不敢想象,那些個人類之敵將會強到什麽地步。
綠皮獸人將會占據大量的適合繁殖的世界;吞噬了無數世界的虛空蟲族會膨脹到無法想象的程度;以萬億、百萬億為單位被獻祭的人類靈魂,會成為亞空間邪神們最美味的資糧……
現在聯盟能保一時安定,甚至因為跟帝國中央無法聯係上,以至於連每年幾萬億的帝國稅都不用交了。
但是,誰能確保一世安寧?
等到外麵被吃的差不多了,異形、混沌壓到聯盟邊境,那可就隻剩下聯盟一家,來扛那些強化到無敵程度的敵人了。
決不能讓這種情況發生!
必須得做些什麽。
聯盟本土的困境已經得到了解決,些許的後遺症不是大問題。得益於處理得及時,效果明確,沒有引爆出嚴重的混沌入侵和叛亂。小規模的鎮爆戰爭,對聯盟當下的統治構不成挑戰。
現在,顧航的目光要看向聯盟之外了。
他第一件事就想要跟帝國中央,跟神聖泰拉取得聯絡。
不管先前關係再怎麽惡化,至少雙方還沒有翻臉;到目前為止,也唯有神聖泰拉,具備統合全帝國的大名義。
哪怕將這些刨除不說,帝國中央所掌握的實力,還是最強的。光一個神聖泰拉,兩萬億人口,就抵得上旁處一整個星域。更不要說,萬年積累下來,神聖泰拉裏不知道埋了多少秘密,有多少底蘊。
同時,神聖泰拉所處的太陽星域,是帝國全境最發達的區域,現在的龍鷹星域是不是趕上了都還未必,主要是神聖泰拉和火星這兩個地方,太猛了。
乃至於整個帝國中央疆域九大宙域,也是全帝國範疇內,平均產能最強的一片地方。當然,現在的聯盟十四星域加起來算是個宙域的話,大約是比中央疆域的宙域要更發達的。
讓帝國中央活過來,或者至少確認一下他們現在是什麽狀態,對於帝國命運將會有很大的幫助。
顧航本以為自己有這個能耐。
我乃頂尖靈能者,在整個亞空間裏不是第一檔,不是第二檔,也起碼是第三檔的頂尖了,辦這點事兒辦不成嗎?
還真辦不成。
現在,基本已經可以判斷出,聯盟和神聖泰拉之間,已經被猩紅瘢痕給完全分開。
在大裂隙貫穿帝國的現狀下,兩者已經分隔一方了。
往日裏,他往神聖泰拉,跟加拉爾多打個靈能電話隨便打。甚至,如果他想的話,其實他不一定非得需要坐上一年的船,而是可以直接肉身穿越,三兩天就抵達神聖泰拉。
代價無非就是在橫穿亞空間的時候,比較麻煩,容易被盯上;同時,在神聖泰拉降臨的時候,動靜比較大,必然會被審判庭、禁軍什麽的發現。
比起那些麻煩,還不如老老實實坐一年船呢。
然而,當下他卻連個電話都打不過去。
猩紅瘢痕卷起的亞空間浪濤,實在是太過於洶湧了。過往很輕鬆的路途,現在中間要穿過不可靠的無數星界隧道也就罷了,這些顧航都能擺平。但麵對猩紅瘢痕的時候,那猶如一麵歎息之牆般,所有的消息都被攔截在牆的這一麵,穿透不過去。
如果非要穿,那就得顧航到那麵牆的邊上——不僅是在現實中他的肉身要到,亞空間中也要到。
後者的風險,相當高。
在當前這種亞空間大環境下,顧航在亞空間中概念上去到那條猩紅瘢痕的旁邊,然後做出破牆動作,那可真的是在找死。在那個過程中,沒有什麽東西能夠保護他。而他,將會完全暴露在‘獵手’們的麵前。他在那四位大神的麵前,那可也是令人垂涎欲滴的美味。
而且跟凡人還不一樣。有時候,亞空間的超維存在,要想吃一個凡人英雄,那還得費半天力氣,去引誘其墮落。但顧航在亞空間有一份本質,那吃他,可就不用搞什麽編製命運、引誘墮落那套戲碼了。
找到,然後吞下去,就夠了。
他必須得感謝帝皇爺,沒有哪位大佬的庇護,他早就在靈能力量不斷成長、在亞空間中不斷變得顯眼的過程中被吃掉了,根本到不了如今這種程度。
而他不能親身過去、不能在亞空間中突破猩紅瘢痕的情況下,他也沒有辦法聯絡上神聖泰拉。
整個算下來,大約是帝國中央疆域有三個宙域、東方疆域的全部十三個宙域、北方疆域也有兩個宙域被割開了一半在這邊,南方疆域裏有8個宙域……
算下來,差不多還真就是半個帝國。
現在,神聖泰拉在猩紅瘢痕的另一邊,是不是在這一邊的半個帝國,就可以讓顧航為所欲為了?
某種意義上,是的。
然而,顧航卻一點也不覺得開心,隻想苦笑。
想一想外界現在有多少麻煩,他就頭疼得很。
權力總是跟責任雙生的。
但又怎麽辦呢?
這個時候,隻能說一句,舍我其誰。
……
盡管已經做好了要肩負起半個帝國的思想覺悟,但實際操作上,還是必須要慎之又慎。
顧航知道,外麵的世界亟需聯盟拯救,但飯要一口一口的吃,地盤也要一口一口的吞……不是,是一點一點的拯救。
拯救帝國,或者說拯救半個帝國,最大的根本還是聯盟本身的實力。顧航不能過於激進求成,把自己的主力給送掉,讓聯盟陷入危機,那可就虧大了。
在拯救的過程中,外麵還不知道有多少牛鬼蛇神在等著他呢。
聯盟總參謀部製定了三條謹慎的行軍路線,投入的力量都不算大,目標是放在了蛛網宙域隔壁的麥格雷宙域。
這個宙域不算大,中等規模,有八個星域。跟蛛網宙域之間,有九條星界隧道可以聯通。選了其中三條,以規模不算特別大的艦隊,謹慎前進。
出擊到外域,風險不小。
最主要的,還是在航行的過程中。
雖然,在聯盟這一側的出發世界,肯定是布置了雷炬塔,可另一邊並沒有。
這個過程,就跟先前‘通電’行動中,往外去點亮那諸多的聯盟世界是一個概念,但要稍微更難一點。
在聯盟的境內,顧航的風暴神國是能夠起到一定的庇護作用的。畢竟,聯盟之內不說每一個人都在吟誦著顧航的名字,但至少顧航作為領袖的身份,深入人心。無論是感恩、信任、愛戴這樣的正麵情緒,還是痛恨、恐懼這樣的負麵情緒,隻要不是忽略、無視,那就能發揮作用。
但是在聯盟之外,風暴神國能夠起到的庇護效果就衰減得厲害。
這也就意味著,在進行星界航行的時候,難度會更高。
聯盟的艦船上,配置了數量更多、甚至超標的反混沌措施。
這個所謂的‘標準’,是諸多類似之前傑森·摩根在狐月星域進行的航行測驗得出來的寶貴數據,外加聯盟中央也有專項的測驗數據,得出來的《危險航行手冊》。
但這玩意兒,可靠性不一定有多高。危險提示在手冊的第一頁就用大字寫得清清楚楚。
主要原因在於測驗的數據,由於時間問題還不夠多。同時,這些數據是從聯盟境內的航行得出來的,聯盟的技術專家認為,在聯盟內部進行航行的安全度要比在外部航行要高。
盡管在編纂手冊的時候,就已經在現有數據的標準中,再上浮了一部分。但這種的可信度,就更加存疑了。
在這第一批的三支遠征艦隊中,哪怕配備了手冊標準三倍量的措施後,仍舊讓人感到不夠安全。
不過,事實證明了,聯盟很強卻過分謹慎。
三倍量的安全措施,還是相當有用的。
盡管穿過星界隧道,抵達聯盟之外的地域後,艦船上也不可避免的出現了一些混沌腐化的現象。
但一來嚴重程度不高,二來解決起來也很快。
艦隊也不僅僅是由海軍構成的,考慮到要拯救外部的星球,難免要涉及到地麵部分,陸軍必然要派遣大量的部隊跟隨艦船一起行動。
而碰到這些艦船內的混沌腐蝕,也自然就有充足的人力來解決。
同時,戰爭或許是主旋律,但另一個更大的主旋律,是救災。軍艦的後續還跟著大量運輸船。除卻運送陸軍和裝備之外,救災物資也很充沛。
聯盟的遠征艦隊,就這麽一手帶著大棒,一手帶著胡蘿卜,來到了麥格雷宙域。
……
對比聯盟遠征艦隊的謹慎進軍,顧航的另一項措施,則就要大膽激進的多了。
那就是在通訊方麵。
聯係不上神聖泰拉,還聯係不上同樣被隔絕在這一麵的其他帝國世界嗎?
肯定可以的。
甚至可以說比較容易。
就算是聯盟,在沒有聯盟中央的幫助下,像是狐月星域這樣做的比較好的,也用了將近半年的時間,才重新將所有的星球都統合到一塊兒。那在聯盟之外的其他地方,孤島化問題隻會更嚴重。
人總是會去努力抓住救命稻草的。
此刻,顧航能夠感受到無數從各個星球紛飛而出的、滿是無助的通訊信號。
而顧航打算給於他們希望。
他讓聯盟外交部,以高領主之名義,起草了一封《告災難同胞書》。
當最後一個星球的鏈接工作完成之後,顧航也總算是能夠鬆一口氣。
不管怎麽樣,在這場大災難中,他的基本盤,是保住了的。
‘通電’後的星界航行,仍舊比不上過去的安全程度,但已經到了能用地步了。
在當前環境下,能夠做到這種程度,已經很令人滿意。
至少聯盟上下,現在是歡欣鼓舞。雖然日子還挺艱難,但至少最難的時候已經過去了。
不至於大開慶典,但至少人們的生活、聯盟的發展,可以恢複正軌。
但顧航並沒有開心起來。
想一想帝國的其他區域,情況恐怕要糟糕到讓人哀歎的地步。
唯一稱得上是好消息的,是顧航觀測到,隨著亞空間洪流過境,這場災難帶來的餘波,也在逐漸的減輕。
這不禁讓人產生了一種希望:隨著時間的推移,災難是不是會過去呢?
事實證明,並不會。
當亞空間浪濤削減到一定程度後,就不再減弱了,轉而進入到了很穩定的狀態。
顧航通過直接觀察亞空間,可以看到,隨著那個名為卡地亞的鎮守世界消失之後,在現實宇宙中留下來的,是一道永不愈合的傷口。亞空間的力量,從中不斷的泄露而出。雖不如剛開始那麽洶湧,但是卻足以維持猩紅瘢痕的存在,並持續的、永久的讓現實宇宙發生了變化。
而那道猩紅瘢痕本身,也仍舊如天塹一般,完全隔絕了兩端。
不從根源上解決問題,災難就不會結束。
但要如何根除問題?
顧航現在也還根本想不到。
至少,從他的角度來看,他是無能為力的。
在亞空間中,連神皇都隻能暫避鋒芒,他就更不要提了。
在現實宇宙中,聯盟跟地獄之門距離相當遙遠,幾乎是從帝國的最東北端,對應帝國的西南邊境。星界隧道還能用的時候,跑那裏一趟都要兩三年;星界隧道用不了的當下,根本就是過不去的。
怎麽辦呢?
顧航有些悲天憫人。
他不是為帝國中央、為神聖泰拉上的那些蟲豸著想,那些高官們一個個死了倒還幹脆。指望顧航對他們有什麽忠誠,有什麽為他們分憂的想法,那是純屬做夢。
但是,對於人類這一種族,以及凝聚著整個族群的‘帝國’這一整體象征,顧航當然會擔心。
這片宇宙的底色,是黑暗而恐怖的。帝國作為全族群的集合體,無論有再多的不堪,但在客觀上,它就似乎人類這一種族,能夠在星宇之間存活至今的最大憑仗。
它在無數年的歲月裏,承擔了無計其數的壓力。
不管之前聯盟與帝國中央有多少矛盾,但顧航從來沒有想過,沒了帝國,聯盟就會變好。
不會的。
當沒了帝國這一‘高個子’,天塌下來了,聯盟自己也得扛。
如果聯盟之外的人類世界,一個個的淪陷,顧航都不敢想象,那些個人類之敵將會強到什麽地步。
綠皮獸人將會占據大量的適合繁殖的世界;吞噬了無數世界的虛空蟲族會膨脹到無法想象的程度;以萬億、百萬億為單位被獻祭的人類靈魂,會成為亞空間邪神們最美味的資糧……
現在聯盟能保一時安定,甚至因為跟帝國中央無法聯係上,以至於連每年幾萬億的帝國稅都不用交了。
但是,誰能確保一世安寧?
等到外麵被吃的差不多了,異形、混沌壓到聯盟邊境,那可就隻剩下聯盟一家,來扛那些強化到無敵程度的敵人了。
決不能讓這種情況發生!
必須得做些什麽。
聯盟本土的困境已經得到了解決,些許的後遺症不是大問題。得益於處理得及時,效果明確,沒有引爆出嚴重的混沌入侵和叛亂。小規模的鎮爆戰爭,對聯盟當下的統治構不成挑戰。
現在,顧航的目光要看向聯盟之外了。
他第一件事就想要跟帝國中央,跟神聖泰拉取得聯絡。
不管先前關係再怎麽惡化,至少雙方還沒有翻臉;到目前為止,也唯有神聖泰拉,具備統合全帝國的大名義。
哪怕將這些刨除不說,帝國中央所掌握的實力,還是最強的。光一個神聖泰拉,兩萬億人口,就抵得上旁處一整個星域。更不要說,萬年積累下來,神聖泰拉裏不知道埋了多少秘密,有多少底蘊。
同時,神聖泰拉所處的太陽星域,是帝國全境最發達的區域,現在的龍鷹星域是不是趕上了都還未必,主要是神聖泰拉和火星這兩個地方,太猛了。
乃至於整個帝國中央疆域九大宙域,也是全帝國範疇內,平均產能最強的一片地方。當然,現在的聯盟十四星域加起來算是個宙域的話,大約是比中央疆域的宙域要更發達的。
讓帝國中央活過來,或者至少確認一下他們現在是什麽狀態,對於帝國命運將會有很大的幫助。
顧航本以為自己有這個能耐。
我乃頂尖靈能者,在整個亞空間裏不是第一檔,不是第二檔,也起碼是第三檔的頂尖了,辦這點事兒辦不成嗎?
還真辦不成。
現在,基本已經可以判斷出,聯盟和神聖泰拉之間,已經被猩紅瘢痕給完全分開。
在大裂隙貫穿帝國的現狀下,兩者已經分隔一方了。
往日裏,他往神聖泰拉,跟加拉爾多打個靈能電話隨便打。甚至,如果他想的話,其實他不一定非得需要坐上一年的船,而是可以直接肉身穿越,三兩天就抵達神聖泰拉。
代價無非就是在橫穿亞空間的時候,比較麻煩,容易被盯上;同時,在神聖泰拉降臨的時候,動靜比較大,必然會被審判庭、禁軍什麽的發現。
比起那些麻煩,還不如老老實實坐一年船呢。
然而,當下他卻連個電話都打不過去。
猩紅瘢痕卷起的亞空間浪濤,實在是太過於洶湧了。過往很輕鬆的路途,現在中間要穿過不可靠的無數星界隧道也就罷了,這些顧航都能擺平。但麵對猩紅瘢痕的時候,那猶如一麵歎息之牆般,所有的消息都被攔截在牆的這一麵,穿透不過去。
如果非要穿,那就得顧航到那麵牆的邊上——不僅是在現實中他的肉身要到,亞空間中也要到。
後者的風險,相當高。
在當前這種亞空間大環境下,顧航在亞空間中概念上去到那條猩紅瘢痕的旁邊,然後做出破牆動作,那可真的是在找死。在那個過程中,沒有什麽東西能夠保護他。而他,將會完全暴露在‘獵手’們的麵前。他在那四位大神的麵前,那可也是令人垂涎欲滴的美味。
而且跟凡人還不一樣。有時候,亞空間的超維存在,要想吃一個凡人英雄,那還得費半天力氣,去引誘其墮落。但顧航在亞空間有一份本質,那吃他,可就不用搞什麽編製命運、引誘墮落那套戲碼了。
找到,然後吞下去,就夠了。
他必須得感謝帝皇爺,沒有哪位大佬的庇護,他早就在靈能力量不斷成長、在亞空間中不斷變得顯眼的過程中被吃掉了,根本到不了如今這種程度。
而他不能親身過去、不能在亞空間中突破猩紅瘢痕的情況下,他也沒有辦法聯絡上神聖泰拉。
整個算下來,大約是帝國中央疆域有三個宙域、東方疆域的全部十三個宙域、北方疆域也有兩個宙域被割開了一半在這邊,南方疆域裏有8個宙域……
算下來,差不多還真就是半個帝國。
現在,神聖泰拉在猩紅瘢痕的另一邊,是不是在這一邊的半個帝國,就可以讓顧航為所欲為了?
某種意義上,是的。
然而,顧航卻一點也不覺得開心,隻想苦笑。
想一想外界現在有多少麻煩,他就頭疼得很。
權力總是跟責任雙生的。
但又怎麽辦呢?
這個時候,隻能說一句,舍我其誰。
……
盡管已經做好了要肩負起半個帝國的思想覺悟,但實際操作上,還是必須要慎之又慎。
顧航知道,外麵的世界亟需聯盟拯救,但飯要一口一口的吃,地盤也要一口一口的吞……不是,是一點一點的拯救。
拯救帝國,或者說拯救半個帝國,最大的根本還是聯盟本身的實力。顧航不能過於激進求成,把自己的主力給送掉,讓聯盟陷入危機,那可就虧大了。
在拯救的過程中,外麵還不知道有多少牛鬼蛇神在等著他呢。
聯盟總參謀部製定了三條謹慎的行軍路線,投入的力量都不算大,目標是放在了蛛網宙域隔壁的麥格雷宙域。
這個宙域不算大,中等規模,有八個星域。跟蛛網宙域之間,有九條星界隧道可以聯通。選了其中三條,以規模不算特別大的艦隊,謹慎前進。
出擊到外域,風險不小。
最主要的,還是在航行的過程中。
雖然,在聯盟這一側的出發世界,肯定是布置了雷炬塔,可另一邊並沒有。
這個過程,就跟先前‘通電’行動中,往外去點亮那諸多的聯盟世界是一個概念,但要稍微更難一點。
在聯盟的境內,顧航的風暴神國是能夠起到一定的庇護作用的。畢竟,聯盟之內不說每一個人都在吟誦著顧航的名字,但至少顧航作為領袖的身份,深入人心。無論是感恩、信任、愛戴這樣的正麵情緒,還是痛恨、恐懼這樣的負麵情緒,隻要不是忽略、無視,那就能發揮作用。
但是在聯盟之外,風暴神國能夠起到的庇護效果就衰減得厲害。
這也就意味著,在進行星界航行的時候,難度會更高。
聯盟的艦船上,配置了數量更多、甚至超標的反混沌措施。
這個所謂的‘標準’,是諸多類似之前傑森·摩根在狐月星域進行的航行測驗得出來的寶貴數據,外加聯盟中央也有專項的測驗數據,得出來的《危險航行手冊》。
但這玩意兒,可靠性不一定有多高。危險提示在手冊的第一頁就用大字寫得清清楚楚。
主要原因在於測驗的數據,由於時間問題還不夠多。同時,這些數據是從聯盟境內的航行得出來的,聯盟的技術專家認為,在聯盟內部進行航行的安全度要比在外部航行要高。
盡管在編纂手冊的時候,就已經在現有數據的標準中,再上浮了一部分。但這種的可信度,就更加存疑了。
在這第一批的三支遠征艦隊中,哪怕配備了手冊標準三倍量的措施後,仍舊讓人感到不夠安全。
不過,事實證明了,聯盟很強卻過分謹慎。
三倍量的安全措施,還是相當有用的。
盡管穿過星界隧道,抵達聯盟之外的地域後,艦船上也不可避免的出現了一些混沌腐化的現象。
但一來嚴重程度不高,二來解決起來也很快。
艦隊也不僅僅是由海軍構成的,考慮到要拯救外部的星球,難免要涉及到地麵部分,陸軍必然要派遣大量的部隊跟隨艦船一起行動。
而碰到這些艦船內的混沌腐蝕,也自然就有充足的人力來解決。
同時,戰爭或許是主旋律,但另一個更大的主旋律,是救災。軍艦的後續還跟著大量運輸船。除卻運送陸軍和裝備之外,救災物資也很充沛。
聯盟的遠征艦隊,就這麽一手帶著大棒,一手帶著胡蘿卜,來到了麥格雷宙域。
……
對比聯盟遠征艦隊的謹慎進軍,顧航的另一項措施,則就要大膽激進的多了。
那就是在通訊方麵。
聯係不上神聖泰拉,還聯係不上同樣被隔絕在這一麵的其他帝國世界嗎?
肯定可以的。
甚至可以說比較容易。
就算是聯盟,在沒有聯盟中央的幫助下,像是狐月星域這樣做的比較好的,也用了將近半年的時間,才重新將所有的星球都統合到一塊兒。那在聯盟之外的其他地方,孤島化問題隻會更嚴重。
人總是會去努力抓住救命稻草的。
此刻,顧航能夠感受到無數從各個星球紛飛而出的、滿是無助的通訊信號。
而顧航打算給於他們希望。
他讓聯盟外交部,以高領主之名義,起草了一封《告災難同胞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