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上,聯盟的諸多高級官員們還在吵來吵去。


    但顧航已經神遊天外了。


    龍鷹星域內的戰爭,無論怎麽說都算是大體結束了。


    各個星球上可能還有綠皮殘餘;外部還有倉皇撤退的怒焰,以及他們的盟友很有可能的報複,以及就位於東方宙域北部的蛛網宙域,鐵怒石有可能在該處掀起大戰……


    戰爭的陰影還在籠罩。


    但不管什麽陰影、什麽綠皮殘餘,總體上來講,還是能說和平大致的降臨了。


    不要指望一個橫跨四百個世界的政權內部不出現任何一點紛爭,那不現實。


    別出現同時波及多個世界的危機,那就已經能說是和平了。


    而在和平到來之後,顧航發現,自己以及整個聯盟,要操心的事情更多、更忙了。


    在顧航看來,目前整個聯盟,出現的這種全靠兩個中心賺錢,剩下大片的世界全在虧損的狀況,本質上就是聯盟的行政能力趕不上政體規模的膨脹而導致的。


    雲羅星是個比飛翼星更發達的地方,並且還不像是飛翼星一樣被定成了5級發展度,而是4級。


    更富有,但要交的稅卻更少。這顯然就是之前的星域政府搞出來的東西。


    過去那麽多年的積累,以及後麵那三個星區作為大後方,資源相當充沛,不應該體量比才發展幾年、十幾年的七馬地高不到多少去。


    實際上,雲羅中心的產值雖然高很多,但財政貢獻卻不夠高。


    同樣的,那些虧損世界雖然有著很多虧損的客觀條件,但如果聯盟的行政管理能力是跟得上的話,那麽建立統治、維護統治的成本不應該有這麽高。


    當然,這也不是聯盟自己的問題,顧航前麵還在誇聯盟政府做得好,不至於現在就翻臉不認人,覺得他們工作拉胯。


    這個問題,是廣泛存在於整個人類帝國的。


    統治範圍太過於龐大了。


    都先不說帝國,就聯盟這四百個世界,想要全部建立上統一的、由聯盟政府管控的集權政府,都是頗有難度的,維係成本大幅度飆升。


    要是等哪一天,聯盟的控製範圍變成了整個東方宙域的四五千個世界呢?


    到時候,恐怕就不是錢的問題了。


    從這個角度來講,顧航其實也是能夠理解為什麽帝國搞成這個鳥樣。


    神聖泰拉可能到如今都沒有搞清楚,目前帝國的疆域裏,到底有多少個世界是在統治範疇之下的,這個數字每一天都在變動,有新納入的,有失去的,有叛亂的,有解決叛亂的……


    並且,這些變動還並非隻是發生在邊疆地帶。由於星界隧道的特殊性,有時候忽然在某個本來位於腹地的星係,忽然就由於發現了一個新的星界隧道,就變成了前線了。


    連具體有多少個帝國世界都搞不清楚、隻知道是個百萬左右的數量級。


    軍事方麵也是一樣,帝國勉勉強強可能知道有多少個星界軍、帝國海軍編製,但這些也都是紙麵上的編製,實際情況也是搞不懂的。有權力新編星界軍、海軍的部門、機構、權貴可太多了,根本沒法統計的過來。


    連這些都弄不清楚,那就更別說各個世界上的人口情況、產業情況了。


    基本的信息都搞不清楚,還統治呢?統治個錘子!


    在這樣的客觀條件下,帝國當前這種自上而下的五級架構——神聖泰拉、宙域、星域、星區、行星,再加上各地方強自治的政治體製,也是無可奈何的。


    在這個架構裏,獨立性最強的,就是行星總督,他們在自己的星球上,幾乎是可以為所欲為的。阻止他們這麽做的唯一原因,僅僅就隻是單一星球的力量不夠強大而已。


    星區首腦是個裱糊匠,略過不講;


    星域元首又是個重量級的。


    中間三級架構之中,地位最重的就是星域政府。獨立性特別高,可以留存帝國稅,對於麾下各星區的任命有控製權,可以調配星域內的星界軍和海軍。


    每一個星域政府,都像是個實權地方諸侯。


    而再往上的宙域政府,其實像是個諸侯盟主的形象。


    一般宙域政府都占據著最為發達的一個星域,本身就是最富有最強大的地方諸侯,再有行政權力加持,各個星域政府也要一定程度上聽從命令,這就像是個諸侯盟主的樣子,但宙域政府很難直接控製每一個星域、星區。


    整個結構有點像是封建製度,但又跟封建差別很大,畢竟官員任命還是從神聖泰拉政府下來的,也不存在自行繼承權力。


    顧航當然不喜歡這一套,他的聯盟始終堅持著高度的集權,作為中央政府,聯盟政府對於直接控製的區域的掌控程度是很高的。


    但到現在,現實因素壓在身上,好像也不得不進行一定程度的妥協了。


    思索之間,顧航腦袋裏隱約也有了一些成型的想法。


    正好此時,會議上有人喚他。


    顧航回過神來。


    他之前雖然在走神,但會議上激烈討論的東西,其實也有聽。


    到了此時,人們呼喚他,那自然就是討論已經到了進行不下去的時候,需要他這個領導人來做最後的裁決了。


    反正,大家的意見,也在之前的爭論之中,表露的清清楚楚了。


    顧航也就沒有再猶豫糾結什麽了,直接說出了自己的意見:


    “我大概明白大家的意思:加強對虧損世界的投入,盡快將這些世界建設起來,早日讓它們扭虧為盈,以短期的大量虧損換取迅速的發展,未來可以自力更生,擺脫長期虧損,乃至於盈利。”


    “另一個極端是完全放棄這些世界,維持帝國常規的統治方式,委任行星總督,強行要求10%的帝國稅即可,其他的資源不再幹涉,不鬧到整個星球要毀滅的程度,聯盟不會幹涉當地情況,而是由當地總督處理。”


    “我也充分理解了大家的想法,不過我認為,這兩個方向其實並不完全衝突,我們可以同時執行。”


    “我讚同傑森·摩根的意見,我們需要逐個區域、逐個星球,細化分析情況,從而決定具體要怎麽執行。”


    “幾個區域,我們分開說吧……”


    顧航開始長篇論述。


    在他說話的過程之中,其他人基本上都保持了安靜,仔細的傾聽著他這位聯盟的最高統帥的意見。隻有顧航開口發出詢問的時候,才有相應被點名的人開口說話。


    顧航首先確定了七馬地的發展目標。


    整個七馬地,都被定性為聯盟的核心區域。


    不僅僅是天馬星區,剩餘的六馬,也是需要重點發展的。


    這七個星區總計88個世界,1870億人口,現在就是個正收益的區域。雖然,主要的收益在聯盟的發家地天馬星區,不過,天馬星區的發展,總會達到上限的。


    當然,這個上限,也不是說達到一定發展程度之後就沒得發展了。這是軟上限,達到一定的程度之後,發展的速度必然會下降。同時因為高級產業占據了大量的人力、產量比例,星球環境所能夠承載的人口數量也會達到上限——顧航不太想建設一個神聖泰拉那樣的世界,太恐怖了。


    到了這種軟上限之後,星區當然還是會繼續發展,尤其是高級、高技術產業。但是一些落後產能,肯定會往外淘汰。


    七馬地就是最好的承接地區。


    並且,由於之前戰爭期間這88個世界就已經處於聯盟的控製之下了,七馬框架和經共體框架全麵推動到了這些世界。現在,完全轉化成聯盟體製的時機,已經成熟了。


    這88個世界也是接下來聯盟要大量投資的地方。


    在顧航的詢問下,聯盟總理奧賽娜·琴科女士在跟她自己的幕僚、以及多位聯盟各部高官商量了幾分鍾之後,給了顧航一個確切的答複:未來五年,七馬地的產業經濟發展,可以維持每年10%的增速。


    五年後,七馬地的總產值應當增長到3000億以上。


    ……


    說的第二個區域,就是雲羅中心。


    這將會是重點的建立聯盟統治的區域。


    這四十多個世界人口多、經濟發達,虧本是不至於的。但是顧航不接受在這些地方隻是賺錢就可以的結果。


    顧航要的是,這擁有2500億人口,6300億產值的54個世界,如同七馬地一樣,完成全麵的聯盟體製化。


    也隻有這樣,顧航未來才方便將各種高級別的技術、產業,放在這片地方也進行生產。這將會能夠更進一步拉升這些地方的產值;並且,聯盟認為這些世界明明有這麽高的產值,而且帝國稅還不算多,憑什麽一年提供的財政額度就隻有那麽點?


    將聯盟體製換上去之後,顧航希望做到的事情是:不出現大規模的動亂、最廣大的帝國公民的生活水平不得出現普遍的降低,產業經濟至少不應出現衰退。在這些基礎上,聯盟對於這些區域的控製力大幅度提升,財政收入貢獻有明確的提升,


    對此,奧賽娜麵有難色。


    這裏很多條,是衝突的。


    聯盟化跟不出動亂這兩者就有矛盾。聯盟化必將帶來中間食利階層的損失,盡管按照聯盟的政策,這些企業主、原先的地方官員,隻要配合聯盟的體製化,就能夠獲得比較高的職級。但聯盟的高職級,對於普通的民眾來說,生活優越性確實高到天上去了,但是對比過去,生殺予奪大權在握,一切產業都是自己的,那不是一個概念。


    不祛除這些食利階層,怎麽在產值不增加、民眾生活水平不降低的情況下,財政收入有大幅度增加?


    刀子就是要開在這些人身上的。


    人家會反抗,就有可能會出現動亂;就算是不明麵反抗,隻是搞非暴力不合作這種手段,由於缺乏了當地執政人員的配合,聯盟的工作也會一下就變得不好做。


    這可比之前聯盟搞的那種人員替代法要更激進了很多。


    但看樣子,顧總督意念已決。


    顧航也給出了自己的理由:“不管未來如何發展,七馬地和雲羅中心,都是我們最需要依仗的核心區域。在可以預見的未來,我們北邊的鄰居會有大動作。無論我們願不願意,都需要麵對。趁著現在還有時間,我們必須把後院問題給解決了。我不希望到時候在前線承受巨大壓力時,後方掉鏈子。”


    奧賽娜表示明白。


    而這一次,她跟聯盟政府團隊商量的時間要更久一些。


    最終,他們給顧航的答複,或者說是給自己設定的‘kpi’,是在未來五年,雲羅四區在其他各項經濟指標、民生指標不變,並且盡可能不出現動亂的情況下,財政收入貢獻提升30%。


    顧航認為雲羅中心還有更多的潛力,但是他勉強對這個數字表示了滿意。


    接著,就到了那些虧損星區。


    不同的區域,狀況也是不一樣的。


    在星域東部,曾經聯盟的控製區域,也就是以金關、銅關、驕手……總8個星區,94個世界,但人口僅有880億左右。這些星區,共同的特點是在鐵齒獸人綠潮爆發之前,他們就是圍繞著淪陷區的世界,是當年的‘鐵齒防線’中的一部分,常年經受戰爭;


    在綠潮之中,他們或者全麵淪陷,或者部分淪陷。


    在綠潮結束後,聯盟和怒焰的對峙期中,處於聯盟的控製之下。


    這些世界的生產基礎和社會秩序,幾乎都因為綠皮戰爭而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崩壞,大量的人口損失和政府失能。


    聯盟在這些地方前期通過‘經共體法案’,後期通過直接派遣聯盟官員去管理的方式,基本上已經牢牢的將這些世界給握在了手中。


    這些世界,倒是不存在什麽反抗勢力。相反,對於將他們從戰火之中拯救出來的聯盟,他們是很感激的,整個社會風氣在聯盟宣傳部的努力之下,也是心向聯盟。


    這裏倒是沒什麽統治成本,出現虧損的原因最主要的還是因為打仗,死了太多人了,各類生產也被破壞,現在特別窮。


    對於這些世界的問題,倒是比較好解決的。砸錢,就能有效果。


    而顧航的意思,就是這些世界可以砸錢。


    在這94個世界上,聯盟預估一年往下砸個兩百到三百億左右,就能夠有比較好的成效了。


    實際上,這94個世界在迎來了和平之後,已經出現了嬰兒潮,可以預見的是人口會快速的恢複。


    奧賽娜對這片區域的工作計劃是最有信心的,她甚至敢打包票,五年後,這八大星區的總產值能從670億,攻破1000億大關。人口也能從880億上升到950億。


    而剩下的,才是真正的需要攻堅的區域。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行星總督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紅心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紅心布並收藏從行星總督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