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大嫂,實在是沒辦法,實在小趙被先前的那個對象給坑害了。”


    “姓周的娘家親戚在小趙公司胡作非為,給小趙惹了好大的亂子,小趙一氣之下連同她一塊掃地出門了,還放話以後都不招親戚進公司。”


    “你們說說,我家紅梅剛跟人處上對象,就要把人往公司裏安排,隻怕這門親事就要黃了。”


    “不過你們放心,小趙的公司去不成,咱們可以試試食品廠這頭。不過紅梅也是給人打工的,能不能進去還得看老板,你們趕明兒個先把名報上,進了自然好,進不了咱們再想別的法子,成不?”


    話說到這份上,親戚也是無話可說。


    餘金娥和沈忠的這番操作,倒是給自家免了麻煩,但沈明珠那頭卻是忙壞了。


    有上門求工作的,也有想讓她幫著做媒的。


    沈明珠給沈紅梅找了個金龜婿的消息,在沈家溝方圓幾十裏都傳遍了。


    但凡家裏有未婚的,都想讓沈明珠幫忙介紹個城裏的白富美或者金龜婿。


    對於這種想法,沈明珠隻想說:晚上睡覺枕頭墊高點,夢裏啥都有。


    但這種話真說出來,隻會得罪人。


    過去吃虧的經曆讓她深刻明白一個道理,不要輕易樹敵。


    因為你不知道這些人會在什麽時候,背後捅你刀子。


    對於求職的,沈明珠讓沈紅梅一一安排填寫求職表,能留用的留用,不能留用的轉勞務市場。


    勞務市場大把的工作機會,隻是相對而言可能比較苦和累,收入也不高。


    去不去是各人的選擇,反正工作她是安排了。


    至少想找對象的,沈明珠直接給了婚介所的電話和地址。


    看在同鄉的份上,登記費她可以幫忙墊付,至於能不能找到合心意的對象,那就看各自的本事和緣份了。


    這年代的婚介所還沒有後世那麽多花樣,登記費一律按人頭算,每人兩塊,交了錢婚介所就會安排相親。


    不過隻能相三次,超過三次就得重新交費。


    還別說,還真成了幾對,成的基本都是女生。


    農村的女孩都比較務實,但凡長得周正,為人勤快的,都不愁嫁。


    相比之下,農村青年娶媳婦就難多了,基本都是窮鬧的。


    對於這種人,沈明珠都會勸其先找份工作。


    嫁漢嫁漢,穿衣吃飯,你沒工作掙不到錢,人姑娘憑啥嫁你?


    雖然這些事沈明珠處理得遊刃有餘,但沈紅梅卻很愧疚,覺得是自己給沈明珠添的麻煩。


    尤其是餘金娥和沈忠把親戚推給食品廠這事,做得很不地道。


    沈明珠倒是不怎麽生氣。


    種什麽因得什麽果,是她先多管閑事敲打餘金娥,才引發後續的這些事。


    換作別人的閑事,她未必會管,但沈紅梅既是她的心腹下屬,也是知心好友,她是真心希望沈紅梅和趙大發能修成正果,得到幸福。


    哪怕招惹來一些麻煩,她也心甘情願。


    她也趁機提點沈紅梅,“以後你跟趙哥真成了一家人,類似的人情往來是無法避免的,我也算給你打了個樣,以後有娘家人上門找你辦事幫忙,你可以依樣畫葫去解決。”


    “能花點小錢就解決的事,盡量不要翻臉。”


    沈紅梅忙點頭記下。


    趙大發在知道這事後,主動幫忙介紹了不少進工地搬磚做小工的活,替沈明珠分擔了麻煩的同時,也給足了餘金娥和沈忠臉麵,讓兩口子對趙大發這個女婿愈發的滿意。


    時間飛逝,轉眼又邁入了冬天,雖然還沒到下雪的時節,但路上的行人都紛紛裹上了棉襖。


    趁著周末天氣不錯,沈明珠在院子裏用竹竿搭了兩排晾衣架,把一家四口的棉服羽絨服之類的翻找出來,曬一曬陽光,祛祛黴味。


    正忙活著,裴克和崔連英不自請到。


    “小叔,崔姨,你們啥時候回來的?”


    月初舉行過婚禮後,裴克便帶著崔連英去了港城度蜜月。


    當然,度蜜月隻是一方麵,另一方麵也是帶崔連英去見港城的一些老朋友。


    看到沈明珠在忙,崔連英立刻挽起袖子幫忙。


    裴克也在一邊幫忙,順道跟沈明珠講這段時間在外麵的經曆。


    晾完衣服,兩口子拿出給一家四口帶的禮物。


    吃的穿的用的,還有一些國內買不到的藥品和保健品,應有盡有。


    中午吃飯時,得知沈明珠一直沒找到合適的保母,崔連英主動提出想試試。


    沈明珠原本是沒考慮找親戚在家裏做事的,尤其崔連英還是她的長輩。


    在裴克的說情下,加上崔連英本人也很堅持,沈明珠隻得同意讓崔連英試崗一個月。


    試崗期間沒有假期,每天從中午十一點到晚上九點,主要負責午飯和晚飯,以及家裏的衛生,試用期工資五十。


    活不算重,但也不輕鬆。


    她內心是希望崔連英知難而退的。


    一連幾天過去,崔連英不僅沒有退卻,反而越幹越得心應手,每天家裏都幹幹淨淨窗明幾亮的,倒讓沈明珠都生出了幾分不舍。


    想找個合心意又靠得住的保姆,太不容易了。


    這段時間試崗了四五個保姆,要麽就是粗心大意的,要麽不注重個人衛生,還有話多愛八卦的,甚至手腳不幹淨的。


    在征詢過家裏人的意見後,沈明珠提前給崔連英轉了正,工資跟餘大姐一樣,每月七十,逢年過節和生日均有福利和紅包,每個月四天假期。


    ……


    隨著奉城下了今年的第一場雪,下崗的寒潮,也刮進了棉紡廠每一位職工的心坎裏。


    “唉,終於還是到了這一天啊,像咱們這樣的家庭,上有老下有小的,往後日子可咋過啊。”


    一名職工的唏噓引起不少人的附和,而更多的人臉上卻是麻木與茫然。


    “文萍,你是想留下來,還是拿錢走人啊?”


    棉紡廠是改製,並不是倒閉,原有的職工一共有三種安排方式。


    一是身份置換,鐵飯碗變成勞動合同工。


    二是拿錢買斷工齡,自謀出路。


    三是提前退休,廠子會給予一定的股權或者經濟補償。


    裴文萍還不到退休的工齡,隻能選前兩者。


    但留下來也不是說留就能留的,而且不一定能幹回原先的職位,說不定就被調到車間做普通工人,累不說,工資也低,所以留下來還走人,並不是一件容易的選擇。(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後媽對照組在年代文帶崽逆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七女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七女王並收藏後媽對照組在年代文帶崽逆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