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鄉侯夫人自從知道韓姨娘和新鄉侯不是好東西後,一直有派眼線盯著兩人,所以兩人的密謀,她自然聽說了,當下不由冷笑,想著這個韓姨娘還真賤,生怕新鄉侯的錢用光了,她過不上好日子了,但又舍不得女兒在宮裏受苦,就來掏她的錢,不是賤是什麽,真是跟她女兒一樣賤,因為她女兒以前也這樣,想吃什麽好吃的,喜歡新鮮的衣裳首飾了,就找她要,從不找新鄉侯和韓姨娘要,顯然,也是為了掏她的錢,那時候她還不知道,給崔二娘花了不少錢,現在想起來,後悔死了,氣死了,所以現在韓姨娘還想讓自己給她女兒花錢,怎麽可能呢。
不過就怕新鄉侯讓自己這樣做,所以得找個借口避免這個事。
好在借口也是有的,那就是,她沒私房了。
這樣說,他們肯定不相信,但隻要聽了她的分析,想來會相信的。
卻說新鄉侯府不是從這一代就落魄了,事實上,上一代新鄉侯府在朝中就沒有實權高官了,所以新鄉侯府給這一代新鄉侯娶妻時,自然就沒法挑條件較好的,畢竟條件較好的,人家肯定能嫁更好的,怎麽會嫁到子弟沒出息,隻有空頭爵位的新鄉侯府呢,所以新鄉侯夫人娘家,跟新鄉侯家是一樣的,也是落魄的,朝中沒實權高官的空頭勳貴人家。
這樣的人家,有點錢肯定是要留給家裏男丁的,就像現在的新鄉侯一樣,不願意給宮裏的崔二娘花太多的錢。
既然錢要留給家裏男丁,那給姑娘的嫁妝就不會多,所以新鄉侯夫人雖然有點嫁妝,但並不是非常多,且在之前兒子新鄉侯世子結婚時,為了給兒子撐場子,免得太寒酸,新鄉侯夫人拿出了不少私房,剩下的已經不多了。
當然了,兒子結婚時,把私房拿給兒子撐場子是一方麵,主要也是擔心別突然掛了,然後私房要諸子平分。
雖然一般人家不會幹這樣的事,正妻的私房就是歸嫡子的,姨娘的私房就歸她們的子女,不會要求正妻的私房拿出來諸子平分,姨娘的私房反倒隻用留給她們的子女。
但也要預防的,畢竟京中有這樣的人家,丈夫有寵妾,最後正妻過世了,丈夫就以王律規定,嫡妻財產要諸子平分為由,將正妻的私房,全拿出來分給了自己愛妾之子。
自從發生過這樣的事後,各家夫人都會在親生兒子結婚時,掏出大半私房給他們,表麵上說是撐場子,實際上就是為了防止不幸猝死,財產會分給庶子,讓自己親生的兒子財產,要縮水一大截,提前將財產分了。
所以自兒子結婚後,新鄉侯夫人的私房,其實就不多了。
當然了,還是有點的,畢竟她也不能全部掏光了,那樣平常她自己要用錢,沒錢用可怎麽辦,想靠著管家撈油水是不可能的,新鄉侯府窮,給後院的開支,全是算計好的,很難從中再撈出多少油水來。
雖然還有一些,但新鄉侯夫人也不怕他們會找自己要,他們要找自己要的話,新鄉侯夫人就會慚愧地跟他們表示:“不好意思,之前世子結婚,我把私房,基本上給世子撐場子了,剩下一點,這些年二娘長大了,經常要吃好的穿好的戴好的,也基本上給她花用了,手裏沒錢了。所以孩子在宮裏也隻能聽天由命了,好在她現在是一宮主位,應該再差也不會差到哪兒去,還有,我的錢都給她花了,她手裏應該有很多衣裳首飾,在宮裏要是沒錢用,可以把這些衣裳首飾賣了換錢用,不就變相地相當於,我把私房給她用了,所以她在宮裏應該過的不會太差的,我還是放心的。”
崔二娘天天要吃好的穿好的戴好的,府裏人都是知道的,新鄉侯夫人當時的確給了不少。
但……新鄉侯夫人當時以為崔二娘是自己的親生孩子,怕一味有求必應,會把孩子養壞,所以不會太慣著孩子,有時也會教訓她,讓她節儉,所以的確給了,但沒給多少,手裏的私房還是有的。
——自從知道崔二娘不是自己的親生女兒後,新鄉侯夫人想到當日對崔二娘的教育,暗道果然要好好教孩子,要不然,要是一味溺慣,不停地給她買東西,那這會兒想到把錢全花給別人的孩子了,要更氣死了。
隻是外人不知道真相,隻看崔二娘天天嚷嚷著要吃好吃的,要穿漂亮衣服,要戴漂亮首飾,之後差不多都有了,便以為新鄉侯夫人的確將剩下的那點私房都花到了崔二娘身上。
其實是一種錯覺,因為崔二娘可能嚷嚷的很多次了,很久了,新鄉侯夫人才滿足了她,然後別人便覺得,崔二娘有求必應,新鄉侯夫人把剩下的私房全花在了她身上,也有可能。
就像這會兒的新鄉侯一樣,他就信了。
不錯,韓姨娘讓新鄉侯找新鄉侯夫人出錢,新鄉侯還真同意了,所以這兩人還真是賤人一對,不但將別人的孩子換了,還要別人掏錢養他們的孩子,賤出汁了。
結果一找新鄉侯夫人,新鄉侯夫人說錢全花給崔二娘了,崔二娘手裏現在應該有很多衣裳首飾,不會過的差的,新鄉侯還真信了,因為他就是那個產生了錯覺的人,覺得好像印象裏,崔二娘的確經常嚷嚷著讓新鄉侯夫人做衣裳打首飾,新鄉侯夫人以為是自己的親生女兒,的確給她做了新衣裳,打了新首飾,全是府裏供應之外給的,再加上府裏每年供應的,這孩子手裏的確應該有不少衣裳首飾,私房很厚的,不會在宮裏過的苦的。
於是便沒聽韓姨娘的話,繼續逼新鄉侯夫人給錢了,當然了,主要也是沒錢給,人家私房都空了,他還怎麽逼人家給。
並跟韓姨娘表示,新鄉侯夫人之前有給崔二娘買很多衣裳首飾,私房幾乎都給了崔二娘,崔二娘在宮中有錢用,不用擔心。
不過就怕新鄉侯讓自己這樣做,所以得找個借口避免這個事。
好在借口也是有的,那就是,她沒私房了。
這樣說,他們肯定不相信,但隻要聽了她的分析,想來會相信的。
卻說新鄉侯府不是從這一代就落魄了,事實上,上一代新鄉侯府在朝中就沒有實權高官了,所以新鄉侯府給這一代新鄉侯娶妻時,自然就沒法挑條件較好的,畢竟條件較好的,人家肯定能嫁更好的,怎麽會嫁到子弟沒出息,隻有空頭爵位的新鄉侯府呢,所以新鄉侯夫人娘家,跟新鄉侯家是一樣的,也是落魄的,朝中沒實權高官的空頭勳貴人家。
這樣的人家,有點錢肯定是要留給家裏男丁的,就像現在的新鄉侯一樣,不願意給宮裏的崔二娘花太多的錢。
既然錢要留給家裏男丁,那給姑娘的嫁妝就不會多,所以新鄉侯夫人雖然有點嫁妝,但並不是非常多,且在之前兒子新鄉侯世子結婚時,為了給兒子撐場子,免得太寒酸,新鄉侯夫人拿出了不少私房,剩下的已經不多了。
當然了,兒子結婚時,把私房拿給兒子撐場子是一方麵,主要也是擔心別突然掛了,然後私房要諸子平分。
雖然一般人家不會幹這樣的事,正妻的私房就是歸嫡子的,姨娘的私房就歸她們的子女,不會要求正妻的私房拿出來諸子平分,姨娘的私房反倒隻用留給她們的子女。
但也要預防的,畢竟京中有這樣的人家,丈夫有寵妾,最後正妻過世了,丈夫就以王律規定,嫡妻財產要諸子平分為由,將正妻的私房,全拿出來分給了自己愛妾之子。
自從發生過這樣的事後,各家夫人都會在親生兒子結婚時,掏出大半私房給他們,表麵上說是撐場子,實際上就是為了防止不幸猝死,財產會分給庶子,讓自己親生的兒子財產,要縮水一大截,提前將財產分了。
所以自兒子結婚後,新鄉侯夫人的私房,其實就不多了。
當然了,還是有點的,畢竟她也不能全部掏光了,那樣平常她自己要用錢,沒錢用可怎麽辦,想靠著管家撈油水是不可能的,新鄉侯府窮,給後院的開支,全是算計好的,很難從中再撈出多少油水來。
雖然還有一些,但新鄉侯夫人也不怕他們會找自己要,他們要找自己要的話,新鄉侯夫人就會慚愧地跟他們表示:“不好意思,之前世子結婚,我把私房,基本上給世子撐場子了,剩下一點,這些年二娘長大了,經常要吃好的穿好的戴好的,也基本上給她花用了,手裏沒錢了。所以孩子在宮裏也隻能聽天由命了,好在她現在是一宮主位,應該再差也不會差到哪兒去,還有,我的錢都給她花了,她手裏應該有很多衣裳首飾,在宮裏要是沒錢用,可以把這些衣裳首飾賣了換錢用,不就變相地相當於,我把私房給她用了,所以她在宮裏應該過的不會太差的,我還是放心的。”
崔二娘天天要吃好的穿好的戴好的,府裏人都是知道的,新鄉侯夫人當時的確給了不少。
但……新鄉侯夫人當時以為崔二娘是自己的親生孩子,怕一味有求必應,會把孩子養壞,所以不會太慣著孩子,有時也會教訓她,讓她節儉,所以的確給了,但沒給多少,手裏的私房還是有的。
——自從知道崔二娘不是自己的親生女兒後,新鄉侯夫人想到當日對崔二娘的教育,暗道果然要好好教孩子,要不然,要是一味溺慣,不停地給她買東西,那這會兒想到把錢全花給別人的孩子了,要更氣死了。
隻是外人不知道真相,隻看崔二娘天天嚷嚷著要吃好吃的,要穿漂亮衣服,要戴漂亮首飾,之後差不多都有了,便以為新鄉侯夫人的確將剩下的那點私房都花到了崔二娘身上。
其實是一種錯覺,因為崔二娘可能嚷嚷的很多次了,很久了,新鄉侯夫人才滿足了她,然後別人便覺得,崔二娘有求必應,新鄉侯夫人把剩下的私房全花在了她身上,也有可能。
就像這會兒的新鄉侯一樣,他就信了。
不錯,韓姨娘讓新鄉侯找新鄉侯夫人出錢,新鄉侯還真同意了,所以這兩人還真是賤人一對,不但將別人的孩子換了,還要別人掏錢養他們的孩子,賤出汁了。
結果一找新鄉侯夫人,新鄉侯夫人說錢全花給崔二娘了,崔二娘手裏現在應該有很多衣裳首飾,不會過的差的,新鄉侯還真信了,因為他就是那個產生了錯覺的人,覺得好像印象裏,崔二娘的確經常嚷嚷著讓新鄉侯夫人做衣裳打首飾,新鄉侯夫人以為是自己的親生女兒,的確給她做了新衣裳,打了新首飾,全是府裏供應之外給的,再加上府裏每年供應的,這孩子手裏的確應該有不少衣裳首飾,私房很厚的,不會在宮裏過的苦的。
於是便沒聽韓姨娘的話,繼續逼新鄉侯夫人給錢了,當然了,主要也是沒錢給,人家私房都空了,他還怎麽逼人家給。
並跟韓姨娘表示,新鄉侯夫人之前有給崔二娘買很多衣裳首飾,私房幾乎都給了崔二娘,崔二娘在宮中有錢用,不用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