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揮使大人,如果你是我,你會讓這種東西被別人發現嗎?”沈知蘊問。
邵熙背靠座椅,翹起一條腿,微微仰著頭,“說不準你是想留有證據來日好和慶王交易呢。”
沈知蘊冷笑,“那您覺得我把這些東西藏到哪裏比較好?”
邵熙知道沈知蘊的意思,無論藏京中家裏,還是藏城外宅子裏,都是自己的地盤,這證據當然來路不正。
可是和通敵叛國之罪相比,又能算得了什麽。
“沈次輔,您也別大王說二王了,顧晗書和薛昭會麵的事兒,不也是你暗地裏去查的嗎?查人哪有光明的。”邵熙不甚在意地說。
“指揮使是忘了我為何要去查他顧家,如果有誰半夜在你家裏飛簷走壁朝你放冷箭,恐怕沒有人能坐以待斃吧。”沈知蘊說。
邵熙還未張口,沈知蘊又說,“那隻箭中郎將張澎看過,您如今也一定看過了吧,是不是薛家箭您心裏有估量。”
“薛家箭雖是大將軍的軍隊所用,但來人故意用薛家箭,難道這麽蠢,就不怕暴露身份嗎?”邵熙問。
沈知蘊歎氣,“意在警告啊。”
放箭卻不取人性命,不是栽贓,就是警告。
但是栽贓的話這手段也太低劣了些。
“警告什麽?”邵熙問。
“薛將軍想出戰,自然是不願我們這些主張互市的人妨礙他的路。”沈知蘊說。
邵熙翹著腿,抬著下巴,“內閣想開互市,自然不願顧世子好過。”
沈知蘊低頭輕笑,“可能有些朝臣覺得,互市的指令一下,內閣能撈不少油水,但如若開戰,顧親王作為議政大臣,顧晗書作為文肅世子,隻管議政而無兵權,他們能從這戰爭中獲得什麽好處?但薛將軍一派主張開戰,顧晗書如若與薛老將軍合作,那自然好處無窮。”
“說不準顧世子是真心為民,考量之後,覺得瀚海一事,自然是開戰的利益最大,畢竟我盛國的男兒,誰不想著收複瀚海一地?”邵熙說。
“您都說了是說不準,一方是親王嫡子,一方是邊疆眾臣。”
“顧世子再是風華無量,再是驚世之才,也不過是蔭封入仕,二十多歲的年輕人,真正的大風大浪他才見過些什麽。”邵熙冷哼。
“陛下當然也是如此覺得。”
沈知蘊頓了頓,聲音放低,“所以陛下之意,真的是想讓您來審顧晗書嗎?邵指揮使也不要揣著明白裝糊塗。”
邵熙微微眯眸,陛下是想確認顧親王之心思。
顧晗書與薛昭會麵,重點不在於顧晗書如何想,而是顧親王如何想。
沈知蘊雖然沒有直接說出陛下的意思,卻也將這皇意暗示得明明白白了。
邵熙嗬斥,“放肆。”
“如今沈知蘊你是階下囚,哪裏來的膽子妄自揣摩聖意!”
沈知蘊搖頭,“不是揣摩聖意啊,指揮使大人。”
“您怎麽能確定薛將軍想要出兵令究竟是要幹什麽?”沈知蘊問。
“為將帥者,殺敵立功。”邵熙是這樣說的。
“但薛將軍可不是普通的將帥。”
沈知蘊看著邵熙,邵熙不言。
薛德明年輕時什麽戰功沒有立過,如今上了年紀,妻兒都在京中,他若真是那麽好大喜功,這些年鎮守瀚海,就不會那麽靜悄悄的了。
“邵指揮使。”
即使被綁在鐵架子上,被關在詔獄裏,沈知蘊仍然不卑不亢,不見絲毫狼狽。
“您不如把我放下來,我們二人都坐下,我再給你仔細說說。”
沈知蘊三兩句話就將這審問的對象變了路徑,邵熙自然能聽出沈知蘊轉移話鋒。
但邵熙似乎對沈知蘊要說的話很感興趣,命令人把沈知蘊放了下來。
“多謝。”沈知蘊抱拳。
獄卒搬來一個椅子,又搬來案桌放在二人旁邊,擺上一些瓜子小酒,倒不像審訊,像聚餐。
“請。”邵熙說。
沈府的人來的很快,沈知蘊重新被關回牢裏還沒坐一會,白扁和燕南就送來被褥和裏衣,囚服當然是要換的,不能挑剔外衣,隻能讓裏衣幹淨些了。
邵熙默許了沈知蘊的行為,二人的證據乍一看還算實在,但若細細一看,虛假得很,他知曉,這二人定然不會在詔獄裏受什麽罪。
該查的他當然還會查,沒有空穴來風的證據,二人定然也是做了些不好的勾當。
但此事雖然聽起來駭人,都是頭等的滅門大罪,實際以他的經驗,不過是陛下重怒,給他們找些苦頭。
他也沒必要真對著二人用刑。
若真是這頭等的駭人罪名,可不是這簡簡單單的一些物證就能說明的。
白扁將被褥替沈知蘊鋪展,獄卒在外麵站著,雙眼直直地盯著。
沈知蘊坐在旁邊,燕南不動聲色地瞧了獄卒一眼,微微側過身子,擋住了獄卒視線,手在前胸豎起三根手指,意思是約還有三天的路程。
沈知蘊微不可察地頷首。
“顧晗書那廝汙蔑我,等我出去了定不會讓他好過。”沈知蘊開口。
說到顧晗書三字時,左手握了握右手手腕。
“如今我們倆的案子交給了邵指揮使大人查辦,這些日子我不在府中,我母親體弱,不要驚動了她。”
說到邵指揮使時,沈知蘊又抬手握了握手腕。
燕南應聲,“公子放心。”
白扁在一旁邊整理東西邊說,“放心啦公子,蘭玉在府裏看著呐,薑姨娘這些日子被主君撤了管家之權,可是氣急了。大姑娘之前一直拖著不想婚嫁,現在瞧見自己親娘落了勢,不想著怎麽幫幫薑姨娘,反而生了慪氣,怪她娘不給她一個貴女的身份。”
那獄卒受邵熙的命令,雖然允許了沈府的人來給沈知蘊送東西,但也是要緊盯著,不可出一絲差錯。
眼下他視線被擋,隻能豎起耳朵聽著白扁說話。
白扁聲音大大咧咧,說的又算是沈府秘辛,獄卒的注意全在白扁的話上。
沈知蘊此時十指交叉,抬眼對燕南做了一個嘴型,“查。”
握手腕代表著要說的主人公,十指交叉代表二人有關係往來。
連起來的意思就是,顧晗書與邵熙關係不淺,讓燕南去查。
燕南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袖口,意思是明白了。
白扁那邊還張嘴說個不停,“薑姨娘這些日子全想著怎麽收攬主君的心了,本來眼見主君念著舊情鬆了口,二公子在外麵和哪家的小公子在市集上動了手,周圍全是平民百姓的,一下就把這丟人的事情傳開了,主君知曉了此事,罰了二公子二十棍......薑姨娘這些日子的努力算是都白費了。”
獄卒雖然好奇沈府秘辛,但自己視線被擋,聽了一半又微微移步,讓沈知蘊能出現在他的視線之中,而燕南也沒有再去阻擋視線的意思。
沈知蘊站起來瞅著白扁的勞作,“白扁啊,可要鋪好些,你主子我還要在這裏待上個好些日子。”
白扁低頭悶聲說,“齊老才剛離京,您就整出這麽一出幺蛾子。”
沈知蘊聞言摸摸鼻子,又覺得不對,自己怎麽能被白扁給教訓了。
抬腿往正蹲著鋪褥子的白扁屁股上一踹,“反了你了,我是入詔獄了又不是死了,敢說道我了。”
白扁一個歪身跌在地上,抬頭瞪眼瞅著沈知蘊,“您就可勁作吧。”
沈知蘊作勢又要抬腳叫,白扁審時度勢,抱住她的腳,笑嘻嘻地打岔,“公子我給您擦鞋。”
“滾。”沈知蘊抬腿把他甩開。
“好嘞。”
白扁又規規矩矩整理拿進來的東西去了。
沈知蘊來回走了兩圈,又吩咐道,“薑如芸送進我院子裏還沒來得及安排,白扁你讓蘭玉留心盯著些。”
“是,公子。”
外麵的獄卒盯了一陣,算算時候該到了,出聲催促,“沈大人,指揮使大人說來訪之人不便久留。”
沈知蘊說,“東西送到了,你們倆走吧。”
白扁和燕南向沈知蘊行禮告退,等這二人出了牢,獄卒正要落鎖。
沈知蘊又突然出聲,“燕南!”
“公子。”燕南在牢外應聲。
獄卒正抓著鐵鎖和鑰匙,豎起耳朵聽沈知蘊接下來的吩咐。
“你去把對麵牢上掛著的那些四人幡摘了。”
此時顧晗書被邵熙帶去審問,未在牢中,燕南也不知曉這是誰的牢,誰掛的白布,隻見四塊白布上每一塊的正中間都印著大大的“囚”字。
沈知蘊說什麽燕南自然都照做。
獄卒抬頭欲言又止,他怕顧世子等回頭回了牢中找他麻煩。
沈知蘊麵色不善地瞅了獄卒一眼。
那獄卒又趕忙低下頭站在一旁。
勿言勿聽勿視。
等這二人都走了,顧晗書還沒有回來。
周圍一下陷入了安靜,沈知蘊靜坐著,不由回想起剛剛邵熙說的話。
“顧世子再是風華無量,再是驚世之才,也不過是蔭封入仕,二十多歲的年輕人,真正的大風大浪他才見過些什麽。”
蔭封入仕。
如果顧晗書當初真想蔭封入仕,便不會去書院讀學了。
沈知蘊又想到當年顧晗書出風頭的事情。
那年中坪水患,幾萬人口的大城,連日的下雨,派出的物資如同流水,不見成效。
當時夫子問諸生如何解決此患。
有人說,人與天災,本就無解,隻可盡力減少損失,哪怕耗盡國庫,也不可不救,無非就是,盡人事聽天命,至於築堤防洪,那就是災前災後事了。
夫子不言。
有人反駁,為臣者,尤其為京中朝臣者,是天下千萬官員辦事的樞紐,司職天下萬民的生計,如果中坪水患持續嚴重而無進展,一直消耗國力直至國庫艱難的話,如果還繼續持續投入,讓別的地方的百姓怎麽活,這麽大個國家還怎麽運作?
夫子不言。
諸生也都是剛入書院不久,彼時所思所言都還過於稚嫩。
朝廷此時也試了諸多方案,換著法子堵,換著法子疏,都不見成效。
顧晗書當時一開口就震驚了滿屋子裏的人。
“炸堤。”
滿屋子人都安靜了,一瞬後,有學生嗤笑,正想開口。
顧晗書接著說,“中坪的下遊是桑河五村,五村的人加起來都不足中坪的三分之一,提前疏散人口便很容易完成了,然後炸堤,將水患分流入五村,便可解決中坪之患。”
諸生沉默了一瞬,然後有人說,“荒唐!中坪本是天災,你這樣禍水亂引,五村的水患便是人為,即便提前安置了村民,水患蔓延,讓下遊的田怎麽辦,讓農民怎麽活?”
“就是,到時候全天下人都會說,京中朝廷,隻知保護中坪大城,視小村小縣之人的生計為浮塵,叫天下人寒心啊。”
顧晗書又言,“與其傾盡國力而又無法救民,不如炸堤後用那些錢財安撫村民,田地可用錢財來彌補,百姓的姓名又用什麽來彌補,此事拖一日,便多一日百姓受難。”
還是有很多人反駁,“激進!你這法子過於冒險,如果炸堤後水患不可控製,誰來承受這炸堤的風險。”
夫子不言,顧晗書也沒有再解釋。
當時沈知蘊在心中默默說,此計可行。
學生中有人回去向他父親講了此事,那個官員第二日在朝廷上提出此案。
皇上問齊慎明如何。
齊老當時回話,“此計可行。”
沈平山那日回府還叫了沈知蘊去問話,“這是顧晗書自己想的還是顧親王告訴他的?”
沈知蘊還沒來得及回話,沈平山又說,“糊塗了,怎麽可能是顧親王想的,他若想到這方法,早進諫陛下了。”
沈平山大概是真覺得這方法好得很,根本沒給沈知蘊說話的份。
“顧家這世子,可真是不可多得的聰慧啊,這般年紀,還未及冠把,就有如此魄力和膽量,來日定當不可估量。”
當時沈知蘊已經認了齊慎明做老師。
齊老也連連誇讚,“顧家世子,可望。”
她老師很少誇人,“可望”二字便足見對顧晗書的肯定。
“如果他不是顧親王的嫡子,我還真想認他做我的學生。”
沈知蘊當時還不明白齊老的意思。
邵熙背靠座椅,翹起一條腿,微微仰著頭,“說不準你是想留有證據來日好和慶王交易呢。”
沈知蘊冷笑,“那您覺得我把這些東西藏到哪裏比較好?”
邵熙知道沈知蘊的意思,無論藏京中家裏,還是藏城外宅子裏,都是自己的地盤,這證據當然來路不正。
可是和通敵叛國之罪相比,又能算得了什麽。
“沈次輔,您也別大王說二王了,顧晗書和薛昭會麵的事兒,不也是你暗地裏去查的嗎?查人哪有光明的。”邵熙不甚在意地說。
“指揮使是忘了我為何要去查他顧家,如果有誰半夜在你家裏飛簷走壁朝你放冷箭,恐怕沒有人能坐以待斃吧。”沈知蘊說。
邵熙還未張口,沈知蘊又說,“那隻箭中郎將張澎看過,您如今也一定看過了吧,是不是薛家箭您心裏有估量。”
“薛家箭雖是大將軍的軍隊所用,但來人故意用薛家箭,難道這麽蠢,就不怕暴露身份嗎?”邵熙問。
沈知蘊歎氣,“意在警告啊。”
放箭卻不取人性命,不是栽贓,就是警告。
但是栽贓的話這手段也太低劣了些。
“警告什麽?”邵熙問。
“薛將軍想出戰,自然是不願我們這些主張互市的人妨礙他的路。”沈知蘊說。
邵熙翹著腿,抬著下巴,“內閣想開互市,自然不願顧世子好過。”
沈知蘊低頭輕笑,“可能有些朝臣覺得,互市的指令一下,內閣能撈不少油水,但如若開戰,顧親王作為議政大臣,顧晗書作為文肅世子,隻管議政而無兵權,他們能從這戰爭中獲得什麽好處?但薛將軍一派主張開戰,顧晗書如若與薛老將軍合作,那自然好處無窮。”
“說不準顧世子是真心為民,考量之後,覺得瀚海一事,自然是開戰的利益最大,畢竟我盛國的男兒,誰不想著收複瀚海一地?”邵熙說。
“您都說了是說不準,一方是親王嫡子,一方是邊疆眾臣。”
“顧世子再是風華無量,再是驚世之才,也不過是蔭封入仕,二十多歲的年輕人,真正的大風大浪他才見過些什麽。”邵熙冷哼。
“陛下當然也是如此覺得。”
沈知蘊頓了頓,聲音放低,“所以陛下之意,真的是想讓您來審顧晗書嗎?邵指揮使也不要揣著明白裝糊塗。”
邵熙微微眯眸,陛下是想確認顧親王之心思。
顧晗書與薛昭會麵,重點不在於顧晗書如何想,而是顧親王如何想。
沈知蘊雖然沒有直接說出陛下的意思,卻也將這皇意暗示得明明白白了。
邵熙嗬斥,“放肆。”
“如今沈知蘊你是階下囚,哪裏來的膽子妄自揣摩聖意!”
沈知蘊搖頭,“不是揣摩聖意啊,指揮使大人。”
“您怎麽能確定薛將軍想要出兵令究竟是要幹什麽?”沈知蘊問。
“為將帥者,殺敵立功。”邵熙是這樣說的。
“但薛將軍可不是普通的將帥。”
沈知蘊看著邵熙,邵熙不言。
薛德明年輕時什麽戰功沒有立過,如今上了年紀,妻兒都在京中,他若真是那麽好大喜功,這些年鎮守瀚海,就不會那麽靜悄悄的了。
“邵指揮使。”
即使被綁在鐵架子上,被關在詔獄裏,沈知蘊仍然不卑不亢,不見絲毫狼狽。
“您不如把我放下來,我們二人都坐下,我再給你仔細說說。”
沈知蘊三兩句話就將這審問的對象變了路徑,邵熙自然能聽出沈知蘊轉移話鋒。
但邵熙似乎對沈知蘊要說的話很感興趣,命令人把沈知蘊放了下來。
“多謝。”沈知蘊抱拳。
獄卒搬來一個椅子,又搬來案桌放在二人旁邊,擺上一些瓜子小酒,倒不像審訊,像聚餐。
“請。”邵熙說。
沈府的人來的很快,沈知蘊重新被關回牢裏還沒坐一會,白扁和燕南就送來被褥和裏衣,囚服當然是要換的,不能挑剔外衣,隻能讓裏衣幹淨些了。
邵熙默許了沈知蘊的行為,二人的證據乍一看還算實在,但若細細一看,虛假得很,他知曉,這二人定然不會在詔獄裏受什麽罪。
該查的他當然還會查,沒有空穴來風的證據,二人定然也是做了些不好的勾當。
但此事雖然聽起來駭人,都是頭等的滅門大罪,實際以他的經驗,不過是陛下重怒,給他們找些苦頭。
他也沒必要真對著二人用刑。
若真是這頭等的駭人罪名,可不是這簡簡單單的一些物證就能說明的。
白扁將被褥替沈知蘊鋪展,獄卒在外麵站著,雙眼直直地盯著。
沈知蘊坐在旁邊,燕南不動聲色地瞧了獄卒一眼,微微側過身子,擋住了獄卒視線,手在前胸豎起三根手指,意思是約還有三天的路程。
沈知蘊微不可察地頷首。
“顧晗書那廝汙蔑我,等我出去了定不會讓他好過。”沈知蘊開口。
說到顧晗書三字時,左手握了握右手手腕。
“如今我們倆的案子交給了邵指揮使大人查辦,這些日子我不在府中,我母親體弱,不要驚動了她。”
說到邵指揮使時,沈知蘊又抬手握了握手腕。
燕南應聲,“公子放心。”
白扁在一旁邊整理東西邊說,“放心啦公子,蘭玉在府裏看著呐,薑姨娘這些日子被主君撤了管家之權,可是氣急了。大姑娘之前一直拖著不想婚嫁,現在瞧見自己親娘落了勢,不想著怎麽幫幫薑姨娘,反而生了慪氣,怪她娘不給她一個貴女的身份。”
那獄卒受邵熙的命令,雖然允許了沈府的人來給沈知蘊送東西,但也是要緊盯著,不可出一絲差錯。
眼下他視線被擋,隻能豎起耳朵聽著白扁說話。
白扁聲音大大咧咧,說的又算是沈府秘辛,獄卒的注意全在白扁的話上。
沈知蘊此時十指交叉,抬眼對燕南做了一個嘴型,“查。”
握手腕代表著要說的主人公,十指交叉代表二人有關係往來。
連起來的意思就是,顧晗書與邵熙關係不淺,讓燕南去查。
燕南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袖口,意思是明白了。
白扁那邊還張嘴說個不停,“薑姨娘這些日子全想著怎麽收攬主君的心了,本來眼見主君念著舊情鬆了口,二公子在外麵和哪家的小公子在市集上動了手,周圍全是平民百姓的,一下就把這丟人的事情傳開了,主君知曉了此事,罰了二公子二十棍......薑姨娘這些日子的努力算是都白費了。”
獄卒雖然好奇沈府秘辛,但自己視線被擋,聽了一半又微微移步,讓沈知蘊能出現在他的視線之中,而燕南也沒有再去阻擋視線的意思。
沈知蘊站起來瞅著白扁的勞作,“白扁啊,可要鋪好些,你主子我還要在這裏待上個好些日子。”
白扁低頭悶聲說,“齊老才剛離京,您就整出這麽一出幺蛾子。”
沈知蘊聞言摸摸鼻子,又覺得不對,自己怎麽能被白扁給教訓了。
抬腿往正蹲著鋪褥子的白扁屁股上一踹,“反了你了,我是入詔獄了又不是死了,敢說道我了。”
白扁一個歪身跌在地上,抬頭瞪眼瞅著沈知蘊,“您就可勁作吧。”
沈知蘊作勢又要抬腳叫,白扁審時度勢,抱住她的腳,笑嘻嘻地打岔,“公子我給您擦鞋。”
“滾。”沈知蘊抬腿把他甩開。
“好嘞。”
白扁又規規矩矩整理拿進來的東西去了。
沈知蘊來回走了兩圈,又吩咐道,“薑如芸送進我院子裏還沒來得及安排,白扁你讓蘭玉留心盯著些。”
“是,公子。”
外麵的獄卒盯了一陣,算算時候該到了,出聲催促,“沈大人,指揮使大人說來訪之人不便久留。”
沈知蘊說,“東西送到了,你們倆走吧。”
白扁和燕南向沈知蘊行禮告退,等這二人出了牢,獄卒正要落鎖。
沈知蘊又突然出聲,“燕南!”
“公子。”燕南在牢外應聲。
獄卒正抓著鐵鎖和鑰匙,豎起耳朵聽沈知蘊接下來的吩咐。
“你去把對麵牢上掛著的那些四人幡摘了。”
此時顧晗書被邵熙帶去審問,未在牢中,燕南也不知曉這是誰的牢,誰掛的白布,隻見四塊白布上每一塊的正中間都印著大大的“囚”字。
沈知蘊說什麽燕南自然都照做。
獄卒抬頭欲言又止,他怕顧世子等回頭回了牢中找他麻煩。
沈知蘊麵色不善地瞅了獄卒一眼。
那獄卒又趕忙低下頭站在一旁。
勿言勿聽勿視。
等這二人都走了,顧晗書還沒有回來。
周圍一下陷入了安靜,沈知蘊靜坐著,不由回想起剛剛邵熙說的話。
“顧世子再是風華無量,再是驚世之才,也不過是蔭封入仕,二十多歲的年輕人,真正的大風大浪他才見過些什麽。”
蔭封入仕。
如果顧晗書當初真想蔭封入仕,便不會去書院讀學了。
沈知蘊又想到當年顧晗書出風頭的事情。
那年中坪水患,幾萬人口的大城,連日的下雨,派出的物資如同流水,不見成效。
當時夫子問諸生如何解決此患。
有人說,人與天災,本就無解,隻可盡力減少損失,哪怕耗盡國庫,也不可不救,無非就是,盡人事聽天命,至於築堤防洪,那就是災前災後事了。
夫子不言。
有人反駁,為臣者,尤其為京中朝臣者,是天下千萬官員辦事的樞紐,司職天下萬民的生計,如果中坪水患持續嚴重而無進展,一直消耗國力直至國庫艱難的話,如果還繼續持續投入,讓別的地方的百姓怎麽活,這麽大個國家還怎麽運作?
夫子不言。
諸生也都是剛入書院不久,彼時所思所言都還過於稚嫩。
朝廷此時也試了諸多方案,換著法子堵,換著法子疏,都不見成效。
顧晗書當時一開口就震驚了滿屋子裏的人。
“炸堤。”
滿屋子人都安靜了,一瞬後,有學生嗤笑,正想開口。
顧晗書接著說,“中坪的下遊是桑河五村,五村的人加起來都不足中坪的三分之一,提前疏散人口便很容易完成了,然後炸堤,將水患分流入五村,便可解決中坪之患。”
諸生沉默了一瞬,然後有人說,“荒唐!中坪本是天災,你這樣禍水亂引,五村的水患便是人為,即便提前安置了村民,水患蔓延,讓下遊的田怎麽辦,讓農民怎麽活?”
“就是,到時候全天下人都會說,京中朝廷,隻知保護中坪大城,視小村小縣之人的生計為浮塵,叫天下人寒心啊。”
顧晗書又言,“與其傾盡國力而又無法救民,不如炸堤後用那些錢財安撫村民,田地可用錢財來彌補,百姓的姓名又用什麽來彌補,此事拖一日,便多一日百姓受難。”
還是有很多人反駁,“激進!你這法子過於冒險,如果炸堤後水患不可控製,誰來承受這炸堤的風險。”
夫子不言,顧晗書也沒有再解釋。
當時沈知蘊在心中默默說,此計可行。
學生中有人回去向他父親講了此事,那個官員第二日在朝廷上提出此案。
皇上問齊慎明如何。
齊老當時回話,“此計可行。”
沈平山那日回府還叫了沈知蘊去問話,“這是顧晗書自己想的還是顧親王告訴他的?”
沈知蘊還沒來得及回話,沈平山又說,“糊塗了,怎麽可能是顧親王想的,他若想到這方法,早進諫陛下了。”
沈平山大概是真覺得這方法好得很,根本沒給沈知蘊說話的份。
“顧家這世子,可真是不可多得的聰慧啊,這般年紀,還未及冠把,就有如此魄力和膽量,來日定當不可估量。”
當時沈知蘊已經認了齊慎明做老師。
齊老也連連誇讚,“顧家世子,可望。”
她老師很少誇人,“可望”二字便足見對顧晗書的肯定。
“如果他不是顧親王的嫡子,我還真想認他做我的學生。”
沈知蘊當時還不明白齊老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