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記者問是高難度的發言
張嘴就來:99%的人都不知道的即興發言技巧 作者:林望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召開記者招待會、答記者問,是很多企事業單位人員的一種經常性工作。作為這些單位的工作人員,通過報社、電台、電視台、通訊社、雜誌社等新聞傳播機構回答和闡述大家所關心、所矚目的重要問題及重大事件,已成為屢見不鮮的事情。由於答記者問往往是通過現場直播,它具有信息傳播的直接性、廣泛性和深刻性的特點,因此掌握記者問的語言技巧,已成為這些人應具備的一種重要能力。
●了解答記者問的語言特點
要準確、恰到好處地回答記者提問,首先要了解答記者問的語言特點。
1.提問的主動性和答問的被動性
進行演講,演講者可以有足夠的時間圍繞演講的主題進行思考和準備,然後根據寫好的稿子或打好的腹稿侃侃而談。但是答記者問則不同,這時記者是主動出擊,答問者往往是被動回答。在許多情況下,我們要隨著記者的意圖和思路回答問題。答記者問是一問一答的形式,有些類似麵試,但是二者也有顯著的不同。麵試的被動性更為明顯。而答記者問則常常可以在回答時不知不覺地轉為主動。有時,答記者問主要是答問者談工作思路、談個人觀點,這時語言技巧運用得好,就能由被動性向主動性轉變,使得答問更為自如。
2.提問的廣泛性和答問的靈活性
記者是各種信息最主要的發現者和傳播者,為了發掘更有新聞價值的信息,記者的提問往往是非常廣泛的。和其他講話形式相比,演講要有主題,談話要有話題,但記者的提問則往往是漫無邊際和紛繁多樣的,從世界風雲的變幻到工作現實情況,從生活態度到個人隱私,五花八門、千奇百怪的問題,都可能是記者提問的話題。在這種狀態下,答問者經常是無法設防。為了出色地回答各種各樣的問題,答問者要根據現實情況和個人風格,靈活地回答問題。
3.提問的現場性和答問的權威性
答記者問的語言往往是現場提問和回答,特別是電視采訪,更是具有很強的可視性和可知性。管理層的意見態度、決策過程、工作成效等問題都直接“暴露”在大庭廣眾之下。另外,回答記者提問的人員,一般都擔任重要的職務或能代表一級組織講話,他們的立場、觀點、態度,也代表著一級組織或團體的“官方”立場、觀點和態度,因而在整個問答中往往具有傳遞信息迅速、影響力大、威望度高的特點。答問者的答問甚至可以影響社會輿論,引導民意,對社會的經濟、政治局勢變化起到不容忽視的作用。這種權威性,通過記者的現場傳遞,使可信度增強。因此一次成功的答記者問,在增加答問者與大家的相互理解方麵,以及提高部門和答問者威望方麵都將起到作用。
4.提問的突發性和答問的及時性
記者的提問往往是突然的,甚至帶有跳躍性,一個問題與另一個問題之間可能毫無聯係,這就使答問者有時剛剛招架完前拳,又要轉過身去應付後腳。答記者問的現場性,不允許答問者有過多思考問題的時間,否則就會冷場。為了應付這突發性的提問,答問者的思維要像閃電般的反應,這就需要答問者練就迅速、恰到好處的語言能力,使得答問及時、準確。
●模糊回答
模糊回答,就是不觸及問題的實質,而以一些模糊的概念或數字搪塞對方,使其無從知道自己的真實態度和真實情況。
有些尖銳問題指向的是具體的、確定的數字或時間,如實地回答會帶來泄密之嫌,而故意說出一個錯誤的答案,又不是誠實人所為。鑒於這種讓人左右為難的情況,不妨用一些模糊的數字或概念做“擋箭牌”,這些數字或概念在一定的語境下不能表達什麽確切的含義,因而也能夠掩飾真實狀況,把對方敷衍過去。
一次,基辛格在出訪中到德黑蘭作短暫停留。當天晚上,伊朗首相胡韋達邀請基辛格觀看舞女帕莎的表演,基辛格看得很專心,而且當帕莎表演結束後,他還與她閑侃了一陣。第二天,一名記者多事地逗問他:“你喜歡她嗎?”基辛格聽後很惱火,但他表麵仍若無其事地回答那位記者:“不錯,她是一位美麗的姑娘,而且對外交事務有濃厚的興趣。”那位記者很快就上套了:“真的嗎?”基辛格回答說:“那還有假?我們一起討論了限製戰略武器會談,我費些時間向她解釋了怎樣把ss-7型導彈改裝成在潛艇上發射。”那位記者本想聽一些豔趣,沒想到基辛格利用模糊語義應對,把他弄得索然無趣。
還有一例,1972年5月,在維也納一次記者招待會上,《紐約時報》記者馬克斯·費蘭克爾向基辛格提出美蘇會談的“程序性問題”:“到時,你是打算點點滴滴地宣布呢,還是來個傾盆大雨,成批地發表協定呢?”從不放過任何機會譏諷《紐約時報》的基辛格回答說:“我明白了,馬克斯同他的報紙一樣,多麽公正啊,他要我們在傾盆大雨和點點滴滴之間任選一個。所以我們無論怎麽辦,總是壞透了。”他略停頓了一下,一字一板地說:“我們打算點點滴滴地發表成批聲明。”全場哄堂大笑。
基辛格並沒有在記者圈定的範圍內選擇其一,因為這種場合不能指之太實。所以他的回答使用了讓傳統的形式邏輯觀點和傳統的語法觀點都難以解釋通的模糊語,把費蘭克爾的兩種選擇巧妙地捏合在一起。在充滿了戲謔的回答中,基辛格回絕了這個提問。處在被對手“封殺”的處境時,此是一環“敗勝法”。
●順水覆舟
古有順水推舟的典故,其意帶有送人情的意思。亦即既然已水到渠成,不如給對方送個好的人情,也可視為你助了人一把,讓人惦記於心間。但到辯論場合,雙方的觀點屬於你是我非或我是你非的爭奪。那麽,為什麽辯場還有“順水”之說呢?道理很簡單,水可以載舟,也可以覆舟。對方的辯詞也是一片舟,推則載之,翻則覆之。倘若此舟是壞舟,越推越載越糟糕,倘若此舟是好舟,就要看你願意推還是覆了。故此推行辯壇一術,為借敵之誤,順水覆舟。
辯論中所采用的順水覆舟戰術,作為舌戰謀略,是抓住對方已有悖點的話茬順接著說下去,對方在被你所“順”的路上越滑越遠,其誤發展到不可收拾的時候,那船隻需輕輕一踹,它就自然下沉了。
順水覆舟戰術是借敵之誤而取勝的技巧之一。其主要特點有三:
其一是借他人之誤為助己所用。言辭是先順後反,倘若對手的錯誤已昭然若揭,連反的必要都無需了。
其二是和對方不作正麵抗衡,而是胸中有數地和對方迂回討論辯題,待時機有把握時再出手,沒把握時可以不出手。
其三是逆中仍不是逆,有一種“既然你說這樣,那就這樣,看你怎麽辦”的意味。仿佛是順水人情,其實就是順誤找靶子。
當你的言辭由順從對方的邏輯而突然出現逆轉的瞬間,對方會從暗自欣喜到大惑不解,終至遭受當頭一棒,暈頭轉向地陷入欲辯不能的尷尬境地之時,這就是你完成借人之誤、順水覆舟的全過程。
有一位資深的記者在采訪民主剛果共和國前總統蒙博托時有過一段簡短的對話。
記者:“總統閣下,依您的為人,向您請教個問題該不會拒絕賜教吧。”
蒙博托:“那就請便吧!”
記者:“總統閣下,你很富有。據說你的財產達到30億美元,是真的嗎?”
蒙博托:“一位比利時議員說我有60億美元!你聽到過吧?”
上例中,記者的提問,表麵是問家庭經濟情況,實際上是觸及政府首腦是否廉潔的政治問題,這對蒙博托來說是要慎重回答的。這種回答難度極高,正麵解釋是難以說清的,置之不理則會讓人誤以為是默認。而蒙博托則運用順水覆舟術,來個虛而掩之、掩而襲之,巧妙地用一個十分誇張的情況,順著對方問話的主題來反問對方。這麽一問,蒙博托不但不回答記者的刻薄提問,反倒擲出一個更難的問題難住了記者。由這段對話可以看出,蒙博托不愧為一國之首,其雄辯之功令記者自愧不如。
順水覆舟戰術巧在對對方攻勢的利用,化對方之進攻力為我之力,大有“四兩撥千斤”之功。運用順水覆舟戰術的關鍵在於處理好“順”與“推”之間的轉換關係,畢竟,推的極致,就是覆的結果。
●曲解本意
抓住對方提問本身的彈性,曲解其提問的本意,做出表麵上合乎要求的回答。
提問者的有些問題雖然針對性較強,但是問題的設置並不嚴密,往往隻給出一個大致的範疇和限定,人們作答時完全可以在這個寬泛的範圍中大做文章。對於這類問題,我們應該抓住其本身的靈活度,有意曲解對方的本意,隻給出表麵上的、聽起來符合要求的回答。對方自己的漏洞被人鑽了空子,自然無法埋怨我方答非所問。
在一次記者招待會上,外國記者別有用心地問王蒙:“請問,50年代的你與80年代的你有何相同與不同?”這裏,這位記者的用意是路人皆知的。王蒙當時也十分清楚。他不慌不忙地抬起頭,從容不迫地回答道:“50年代的我叫王蒙,80年代的我也叫王蒙,這是相同之處。不同的是,那時我20來歲,現在我則有50多歲了。”
這是一個抓住對方疏漏有意曲解對方用意的生動例子。記者的提問隻給出了年代限定的範圍,王蒙雖然知道對方是想借機讓他談一談對中國國內形勢改變的感受,但是卻故意誤解其本意,隻是從自己年齡變化的角度作答。這個問題雖然回答了,但實際上沒有真正給對方任何有用信息,令其大失所望。
●寓理於事
寓理於事,就是針對提問講一個事例,讓對方認同其中包含的道理,然後將此道理應用於對方的提問,使答案不言自明。
如果能反被動為主動,讓對方代替自己回答問題,可以說是應對提問的較高境界了。我們可以針對對方的提問,舉出一個類似的事例,反請對方說出其中的道理,然後回到最初的問題上,說明對方的觀點正是問題的答案。一個回合下來,對方這個“係鈴人”在我方的誘導下不知不覺又成了“解鈴人”,使我方得以輕鬆地擺脫困境。
羅斯福第四次連任美國總統時,許多記者都搶著采訪他,請他談談連任四次的感想。一位年輕記者破例得到羅斯福總統的接待。他沒有正麵回答青年記者提出的問題,而是先請他吃一塊蛋糕。
記者獲得此殊榮,十分高興,他很快便把蛋糕吃下去了。接著,總統又請他吃了一塊。當他剛要開口請總統談談時,總統又請他吃第三塊蛋糕。青年記者受寵若驚,肚子雖飽了,但還是盛情難卻,勉強吃了下去。
記者正在抹嘴之時,隻見羅斯福總統微笑著對他說:“請再吃一塊吧!”
記者實在吃不下去了,便向總統申明。
羅斯福總統笑著對他說:“不需要我再談第四次連任的感想了吧?剛才您已經親身體驗到了。”
羅斯福沒有直接告訴記者自己的感受,而是讓他通過連吃四塊蛋糕的感受,體驗自己連任四次總統的感想,可謂高明之極。
●接茬引申
所謂接茬引申法,就是當對方提出的問題使你實在無法回避又難以做出正麵解答時,不妨順水推舟接著他的話茬往另外方麵引申,用引申之處的絕妙結果來回答對方的提問。接茬引申需要具備豐富的想象力和聯想力,使間接回答的話語出乎對方的意料。所以,接茬引申法是岔題作答“空口道”的一種行之有效之法。請看丘吉爾是如何妙用接茬引申的:
20世紀30年代,丘吉爾訪問美國時,有一位反對他的美國女議員咬牙切齒地對他說:“如果我是您的妻子,我會在您的咖啡裏下毒藥的。”
丘吉爾狡黠地一笑,答道:“如果我是您的丈夫,我會喝下那杯咖啡的。”
還是這個丘吉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多次發表演說,極力主張與蘇聯聯合共同抵抗德國納粹的侵略。一位記者問他為什麽替斯大林講好話?他說:“假如希特勒侵犯地獄,我也會在下院為閻王講話的。”
丘吉爾並不直接亮明自己的觀點,而是用幽默含蓄的表達方式,把自己的觀點寓於其中,讓對方細細去品味。這種間接岔題作答,不但能恰到好處地回擊對方不友好的態度,而且能使答話的語言充滿情趣、魅力和耐人尋味的神秘色彩。
●現引現證
現引現證猶如現炒現賣,即為了證明自己的觀點,就地取材,由此及彼,由表及裏,使得自己的論據更充實、更充分,喻義也更深刻、更貼切。現引現證的“道具”通常是和對方有關係的。現引現證的最突出特點是語言直接、單刀直入,其攻擊力足能使對方因猝不及防而落敗。
卡特競選美國總統時,一位酷愛找茬的女記者采訪了他的母親。
女記者:“你兒子說如果他說謊,大家就不要投他的票,你敢保證說卡特從未說過謊嗎?”
卡特母親:“也許我兒子說過謊,但都是善意的、無邪的。”
女記者:“何謂善意的說謊?”
卡特母親:“你記不記得,在幾分鍾之前,當你剛跨進我家的門時,我對你說你非常漂亮,見到你非常高興?”
女記者立即敗下陣來。原因很簡單,那就是卡特母親“以人喻理”,現引現證,既削弱了女記者咄咄逼人的架勢,又維護了自己兒子的形象。
●否定假設
梅內德謨是古希臘詭辯學派麥加拉派的著名人物。有一次,一個人故意這樣問他:“你是否已經停止打你的父親了?”
梅內德謨該如何回答呢?無論他回答“是”或“不是”,都會落入圈套。因為如果他說“是”,就等於承認他打過他父親;如果說“不是”,又等於表示他還在打他的父親。真正進退兩難。
但梅內德謨畢竟是個傑出的辯才。他略一思索,馬上就意識到問題的症結所在,於是做出了這樣的回答:“我既沒有停止,也沒有打他。”
問話人見鑽不到空子,隻好悻悻地離去了。
這是詭辯術的典型事例。問話者使用的是狡詐提問的方法。這種以隱含某種假設為前提的問話,極具欺騙性和隱蔽性。它是根據排中律在互相矛盾的兩個判斷中,必須選擇其一的規律,利用人們怕犯“兩不可”邏輯錯誤的心理提出來的。但此舉正中梅內德謨下懷,他選擇了最正確的答案。即否定對方話中的假定,從而挫敗了對方。答話中體現了邏輯縝密性和語言藝術性。
●了解答記者問的語言特點
要準確、恰到好處地回答記者提問,首先要了解答記者問的語言特點。
1.提問的主動性和答問的被動性
進行演講,演講者可以有足夠的時間圍繞演講的主題進行思考和準備,然後根據寫好的稿子或打好的腹稿侃侃而談。但是答記者問則不同,這時記者是主動出擊,答問者往往是被動回答。在許多情況下,我們要隨著記者的意圖和思路回答問題。答記者問是一問一答的形式,有些類似麵試,但是二者也有顯著的不同。麵試的被動性更為明顯。而答記者問則常常可以在回答時不知不覺地轉為主動。有時,答記者問主要是答問者談工作思路、談個人觀點,這時語言技巧運用得好,就能由被動性向主動性轉變,使得答問更為自如。
2.提問的廣泛性和答問的靈活性
記者是各種信息最主要的發現者和傳播者,為了發掘更有新聞價值的信息,記者的提問往往是非常廣泛的。和其他講話形式相比,演講要有主題,談話要有話題,但記者的提問則往往是漫無邊際和紛繁多樣的,從世界風雲的變幻到工作現實情況,從生活態度到個人隱私,五花八門、千奇百怪的問題,都可能是記者提問的話題。在這種狀態下,答問者經常是無法設防。為了出色地回答各種各樣的問題,答問者要根據現實情況和個人風格,靈活地回答問題。
3.提問的現場性和答問的權威性
答記者問的語言往往是現場提問和回答,特別是電視采訪,更是具有很強的可視性和可知性。管理層的意見態度、決策過程、工作成效等問題都直接“暴露”在大庭廣眾之下。另外,回答記者提問的人員,一般都擔任重要的職務或能代表一級組織講話,他們的立場、觀點、態度,也代表著一級組織或團體的“官方”立場、觀點和態度,因而在整個問答中往往具有傳遞信息迅速、影響力大、威望度高的特點。答問者的答問甚至可以影響社會輿論,引導民意,對社會的經濟、政治局勢變化起到不容忽視的作用。這種權威性,通過記者的現場傳遞,使可信度增強。因此一次成功的答記者問,在增加答問者與大家的相互理解方麵,以及提高部門和答問者威望方麵都將起到作用。
4.提問的突發性和答問的及時性
記者的提問往往是突然的,甚至帶有跳躍性,一個問題與另一個問題之間可能毫無聯係,這就使答問者有時剛剛招架完前拳,又要轉過身去應付後腳。答記者問的現場性,不允許答問者有過多思考問題的時間,否則就會冷場。為了應付這突發性的提問,答問者的思維要像閃電般的反應,這就需要答問者練就迅速、恰到好處的語言能力,使得答問及時、準確。
●模糊回答
模糊回答,就是不觸及問題的實質,而以一些模糊的概念或數字搪塞對方,使其無從知道自己的真實態度和真實情況。
有些尖銳問題指向的是具體的、確定的數字或時間,如實地回答會帶來泄密之嫌,而故意說出一個錯誤的答案,又不是誠實人所為。鑒於這種讓人左右為難的情況,不妨用一些模糊的數字或概念做“擋箭牌”,這些數字或概念在一定的語境下不能表達什麽確切的含義,因而也能夠掩飾真實狀況,把對方敷衍過去。
一次,基辛格在出訪中到德黑蘭作短暫停留。當天晚上,伊朗首相胡韋達邀請基辛格觀看舞女帕莎的表演,基辛格看得很專心,而且當帕莎表演結束後,他還與她閑侃了一陣。第二天,一名記者多事地逗問他:“你喜歡她嗎?”基辛格聽後很惱火,但他表麵仍若無其事地回答那位記者:“不錯,她是一位美麗的姑娘,而且對外交事務有濃厚的興趣。”那位記者很快就上套了:“真的嗎?”基辛格回答說:“那還有假?我們一起討論了限製戰略武器會談,我費些時間向她解釋了怎樣把ss-7型導彈改裝成在潛艇上發射。”那位記者本想聽一些豔趣,沒想到基辛格利用模糊語義應對,把他弄得索然無趣。
還有一例,1972年5月,在維也納一次記者招待會上,《紐約時報》記者馬克斯·費蘭克爾向基辛格提出美蘇會談的“程序性問題”:“到時,你是打算點點滴滴地宣布呢,還是來個傾盆大雨,成批地發表協定呢?”從不放過任何機會譏諷《紐約時報》的基辛格回答說:“我明白了,馬克斯同他的報紙一樣,多麽公正啊,他要我們在傾盆大雨和點點滴滴之間任選一個。所以我們無論怎麽辦,總是壞透了。”他略停頓了一下,一字一板地說:“我們打算點點滴滴地發表成批聲明。”全場哄堂大笑。
基辛格並沒有在記者圈定的範圍內選擇其一,因為這種場合不能指之太實。所以他的回答使用了讓傳統的形式邏輯觀點和傳統的語法觀點都難以解釋通的模糊語,把費蘭克爾的兩種選擇巧妙地捏合在一起。在充滿了戲謔的回答中,基辛格回絕了這個提問。處在被對手“封殺”的處境時,此是一環“敗勝法”。
●順水覆舟
古有順水推舟的典故,其意帶有送人情的意思。亦即既然已水到渠成,不如給對方送個好的人情,也可視為你助了人一把,讓人惦記於心間。但到辯論場合,雙方的觀點屬於你是我非或我是你非的爭奪。那麽,為什麽辯場還有“順水”之說呢?道理很簡單,水可以載舟,也可以覆舟。對方的辯詞也是一片舟,推則載之,翻則覆之。倘若此舟是壞舟,越推越載越糟糕,倘若此舟是好舟,就要看你願意推還是覆了。故此推行辯壇一術,為借敵之誤,順水覆舟。
辯論中所采用的順水覆舟戰術,作為舌戰謀略,是抓住對方已有悖點的話茬順接著說下去,對方在被你所“順”的路上越滑越遠,其誤發展到不可收拾的時候,那船隻需輕輕一踹,它就自然下沉了。
順水覆舟戰術是借敵之誤而取勝的技巧之一。其主要特點有三:
其一是借他人之誤為助己所用。言辭是先順後反,倘若對手的錯誤已昭然若揭,連反的必要都無需了。
其二是和對方不作正麵抗衡,而是胸中有數地和對方迂回討論辯題,待時機有把握時再出手,沒把握時可以不出手。
其三是逆中仍不是逆,有一種“既然你說這樣,那就這樣,看你怎麽辦”的意味。仿佛是順水人情,其實就是順誤找靶子。
當你的言辭由順從對方的邏輯而突然出現逆轉的瞬間,對方會從暗自欣喜到大惑不解,終至遭受當頭一棒,暈頭轉向地陷入欲辯不能的尷尬境地之時,這就是你完成借人之誤、順水覆舟的全過程。
有一位資深的記者在采訪民主剛果共和國前總統蒙博托時有過一段簡短的對話。
記者:“總統閣下,依您的為人,向您請教個問題該不會拒絕賜教吧。”
蒙博托:“那就請便吧!”
記者:“總統閣下,你很富有。據說你的財產達到30億美元,是真的嗎?”
蒙博托:“一位比利時議員說我有60億美元!你聽到過吧?”
上例中,記者的提問,表麵是問家庭經濟情況,實際上是觸及政府首腦是否廉潔的政治問題,這對蒙博托來說是要慎重回答的。這種回答難度極高,正麵解釋是難以說清的,置之不理則會讓人誤以為是默認。而蒙博托則運用順水覆舟術,來個虛而掩之、掩而襲之,巧妙地用一個十分誇張的情況,順著對方問話的主題來反問對方。這麽一問,蒙博托不但不回答記者的刻薄提問,反倒擲出一個更難的問題難住了記者。由這段對話可以看出,蒙博托不愧為一國之首,其雄辯之功令記者自愧不如。
順水覆舟戰術巧在對對方攻勢的利用,化對方之進攻力為我之力,大有“四兩撥千斤”之功。運用順水覆舟戰術的關鍵在於處理好“順”與“推”之間的轉換關係,畢竟,推的極致,就是覆的結果。
●曲解本意
抓住對方提問本身的彈性,曲解其提問的本意,做出表麵上合乎要求的回答。
提問者的有些問題雖然針對性較強,但是問題的設置並不嚴密,往往隻給出一個大致的範疇和限定,人們作答時完全可以在這個寬泛的範圍中大做文章。對於這類問題,我們應該抓住其本身的靈活度,有意曲解對方的本意,隻給出表麵上的、聽起來符合要求的回答。對方自己的漏洞被人鑽了空子,自然無法埋怨我方答非所問。
在一次記者招待會上,外國記者別有用心地問王蒙:“請問,50年代的你與80年代的你有何相同與不同?”這裏,這位記者的用意是路人皆知的。王蒙當時也十分清楚。他不慌不忙地抬起頭,從容不迫地回答道:“50年代的我叫王蒙,80年代的我也叫王蒙,這是相同之處。不同的是,那時我20來歲,現在我則有50多歲了。”
這是一個抓住對方疏漏有意曲解對方用意的生動例子。記者的提問隻給出了年代限定的範圍,王蒙雖然知道對方是想借機讓他談一談對中國國內形勢改變的感受,但是卻故意誤解其本意,隻是從自己年齡變化的角度作答。這個問題雖然回答了,但實際上沒有真正給對方任何有用信息,令其大失所望。
●寓理於事
寓理於事,就是針對提問講一個事例,讓對方認同其中包含的道理,然後將此道理應用於對方的提問,使答案不言自明。
如果能反被動為主動,讓對方代替自己回答問題,可以說是應對提問的較高境界了。我們可以針對對方的提問,舉出一個類似的事例,反請對方說出其中的道理,然後回到最初的問題上,說明對方的觀點正是問題的答案。一個回合下來,對方這個“係鈴人”在我方的誘導下不知不覺又成了“解鈴人”,使我方得以輕鬆地擺脫困境。
羅斯福第四次連任美國總統時,許多記者都搶著采訪他,請他談談連任四次的感想。一位年輕記者破例得到羅斯福總統的接待。他沒有正麵回答青年記者提出的問題,而是先請他吃一塊蛋糕。
記者獲得此殊榮,十分高興,他很快便把蛋糕吃下去了。接著,總統又請他吃了一塊。當他剛要開口請總統談談時,總統又請他吃第三塊蛋糕。青年記者受寵若驚,肚子雖飽了,但還是盛情難卻,勉強吃了下去。
記者正在抹嘴之時,隻見羅斯福總統微笑著對他說:“請再吃一塊吧!”
記者實在吃不下去了,便向總統申明。
羅斯福總統笑著對他說:“不需要我再談第四次連任的感想了吧?剛才您已經親身體驗到了。”
羅斯福沒有直接告訴記者自己的感受,而是讓他通過連吃四塊蛋糕的感受,體驗自己連任四次總統的感想,可謂高明之極。
●接茬引申
所謂接茬引申法,就是當對方提出的問題使你實在無法回避又難以做出正麵解答時,不妨順水推舟接著他的話茬往另外方麵引申,用引申之處的絕妙結果來回答對方的提問。接茬引申需要具備豐富的想象力和聯想力,使間接回答的話語出乎對方的意料。所以,接茬引申法是岔題作答“空口道”的一種行之有效之法。請看丘吉爾是如何妙用接茬引申的:
20世紀30年代,丘吉爾訪問美國時,有一位反對他的美國女議員咬牙切齒地對他說:“如果我是您的妻子,我會在您的咖啡裏下毒藥的。”
丘吉爾狡黠地一笑,答道:“如果我是您的丈夫,我會喝下那杯咖啡的。”
還是這個丘吉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多次發表演說,極力主張與蘇聯聯合共同抵抗德國納粹的侵略。一位記者問他為什麽替斯大林講好話?他說:“假如希特勒侵犯地獄,我也會在下院為閻王講話的。”
丘吉爾並不直接亮明自己的觀點,而是用幽默含蓄的表達方式,把自己的觀點寓於其中,讓對方細細去品味。這種間接岔題作答,不但能恰到好處地回擊對方不友好的態度,而且能使答話的語言充滿情趣、魅力和耐人尋味的神秘色彩。
●現引現證
現引現證猶如現炒現賣,即為了證明自己的觀點,就地取材,由此及彼,由表及裏,使得自己的論據更充實、更充分,喻義也更深刻、更貼切。現引現證的“道具”通常是和對方有關係的。現引現證的最突出特點是語言直接、單刀直入,其攻擊力足能使對方因猝不及防而落敗。
卡特競選美國總統時,一位酷愛找茬的女記者采訪了他的母親。
女記者:“你兒子說如果他說謊,大家就不要投他的票,你敢保證說卡特從未說過謊嗎?”
卡特母親:“也許我兒子說過謊,但都是善意的、無邪的。”
女記者:“何謂善意的說謊?”
卡特母親:“你記不記得,在幾分鍾之前,當你剛跨進我家的門時,我對你說你非常漂亮,見到你非常高興?”
女記者立即敗下陣來。原因很簡單,那就是卡特母親“以人喻理”,現引現證,既削弱了女記者咄咄逼人的架勢,又維護了自己兒子的形象。
●否定假設
梅內德謨是古希臘詭辯學派麥加拉派的著名人物。有一次,一個人故意這樣問他:“你是否已經停止打你的父親了?”
梅內德謨該如何回答呢?無論他回答“是”或“不是”,都會落入圈套。因為如果他說“是”,就等於承認他打過他父親;如果說“不是”,又等於表示他還在打他的父親。真正進退兩難。
但梅內德謨畢竟是個傑出的辯才。他略一思索,馬上就意識到問題的症結所在,於是做出了這樣的回答:“我既沒有停止,也沒有打他。”
問話人見鑽不到空子,隻好悻悻地離去了。
這是詭辯術的典型事例。問話者使用的是狡詐提問的方法。這種以隱含某種假設為前提的問話,極具欺騙性和隱蔽性。它是根據排中律在互相矛盾的兩個判斷中,必須選擇其一的規律,利用人們怕犯“兩不可”邏輯錯誤的心理提出來的。但此舉正中梅內德謨下懷,他選擇了最正確的答案。即否定對方話中的假定,從而挫敗了對方。答話中體現了邏輯縝密性和語言藝術性。